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的拍照性能近幾年是突飛猛進,從原來的幾十萬像素,發展到現在最高的1億像素,傳感器的尺寸也越做越大,手機拍照性能的提升,使得很多傳統的數位照相機都沒了用武之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手機相機已經完全夠用了。而縱觀上半年一線廠商們的旗艦手機,幾乎都配置了定製的大底或者高像素CMOS,這似乎已經成了旗艦手機的標準配置。大底和高像素,到底哪個好呢?對比華為P40 Pro和S20 Ultra就知道了。
大底高像素,這裡有兩個典型的產品——華為P40 Pro和S20 Ultra,前者採用的是索尼IMX700傳感器,5000萬像素、1/1.28英寸的大底,這是目前手機端最大面積的傳感器,華為今年的旗艦機均是用它作為主攝。而後者採用的是三星ISOCELL Bright HMX ,這顆傳感器的像素是1.08億,有著1/1.33英寸的底,尺寸方面略遜索尼IMX700一籌。那麼這兩款手機拍照的成像效果又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先來說說華為P40 Pro上的這顆5000萬像素的IMX700,這顆大尺寸傳感器採用的是RYYB濾色陣列,和傳統RGGB陣列相比,它可以減輕在濾色過程中所帶來的光線損失,增加40%的進光量,在暗光環境下,捕捉到更多的細節。所以我們總能發現,華為的旗艦機,夜景拍攝性能都非常強,這就是RYYB陣列的功勞了。
當然,IMX700的日間拍攝能力同樣不俗,在四合一像素技術下,合併後單個像素點面積為2.44μm,能夠輸出1250W像素的高照片,這樣的照片日常在手機上使用完全足夠了,但經不起放大,放大後的效果,可以參照蘋果搭載1200W像素攝像頭的iPhone拍出來的照片。
另外,RYYB陣列相比傳統的RGGB陣列,偏色問題要要更嚴重一點,這是因為RGGB陣列是專業相機和手機相機傳感器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這麼多年下來,算法開發的已經非常成熟了,手機廠商有許多現成的拿來直接用。而RYYB陣列用在手機CMOS上,目前就華為一家而已,所以算法成熟度上遠不如RGGB,沒有太多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
再來看看小米10 Pro上的這顆1億像素主攝,它的底面積確實不如IMX700,但它的像素密度是IMX700的2倍,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高像素能夠顯著提高照片的解析力,清晰度和畫面細節會更豐富,不似那種低像素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手機上看著很清晰,放大就是一團糊。像小米10 Pro在1億像素專業模式下拍出的照片,單張解析度最高可達12032*9024,一點小細節放大都非常清晰。
當然,高像素也是有缺點的,就是進光量會減少,所以需要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進行拍攝,才可以拍出更多的細節。另外,像素密度越高,越不利於拍照過程中噪點的控制,而在夜景拍攝中,噪點的控制往往是最為重要的項目。
寫在最後
如果光從DXO的榜單成績來看,華為P40 Pro的拍照性能顯然是要強於S20 Ultra的,但照片質量作為一項主觀性比較強的判斷項,其實並不能用量化的分數來定性,因為不同的人可能喜歡不同的照片風格,不能一概而論。而手機圈裡的「方向之爭」,大底還是高像素?某種程度上追求的其實是一樣的東西,可以說是殊途同歸。拍照性能的提升,要做到的是大底、高像素、算法三者之間的平衡,而非某一項特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