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爸匯總的關於兒童便秘的科普文章

2021-02-08 童爸育兒


童爸提醒:洗鼻壺+洗鼻鹽的團購火熱進行中——團購 | Neilmed來啦,僅700套剛需返團!



¥科普文章匯總¥ 便秘。童爸匯總的關於兒童便秘的科普文章。最後修訂:2020.3.17。

關鍵詞:便秘、肛裂、乳果糖、杜密克、聚乙二醇、福松、開塞露、西梅、膳食纖維、山梨醇。


綜述:如何判斷孩子發生便秘?當孩子排便次數少於平常、糞便堅硬或粗於平常甚至堵塞馬桶、排便時感覺疼痛、想要排便但是又不肯去衛生間(憋便),這都要懷疑孩子可能發生了便秘。根據羅馬Ⅳ標準中,對於<4歲患兒,要診斷為小兒功能性便秘,下述症狀至少包括2項,持續至少1個月:①每周排便≤2次。②有大便瀦留史。③有排便疼痛或困難史。④有排出大塊糞便史。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在已行排便訓練的小兒中,還需具備以下症狀:①學會自主排便後至少每周發作一次大便失禁。②排出可能堵塞廁所的大塊糞便。


兒童便秘問題的解決,說易行難,想要徹底解決孩子的便秘問題必須先搞清楚便秘的原因。便秘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包括:飲食結構單一、缺乏膳食纖維的攝入、牛奶或者奶酪攝入過多、不良的排便習慣、喝水太少、缺乏運動等等。在孩子不缺水的情況下,過分補水對於便秘沒有幫助。兒童便秘最常用的藥物,還是滲透性通便藥(乳果糖類口服液+聚乙二醇類)和潤滑性通便藥(礦物油例如開塞露)。乳果糖(杜密克)和聚乙二醇(福松)都很安全,但是國內未批准聚乙二醇用於8歲內兒童,而國外批准可以用於低齡兒童。使用乳果糖期間,要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此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西梅等)和富含山梨醇的果汁(蘋果汁、梨汁、西梅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西梅通便不止是纖維素含量高,更重要是充足的果糖、山梨醇起滲透性通便作用,所以西梅汁也可以用來通便。大量的臨床研究顯示,益生菌和益生元對兒童功能性便秘沒有明顯作用,所以不推薦益生菌。



因為母乳有輕洩作用,所以母乳嬰兒幾乎不存在便秘問題,有些母乳嬰兒在某些時間段甚至一周才有一次大便仍可能屬於正常(往往這時候臭屁很多),排便次數少不代表嬰兒便秘,只要最後排出的大便依然是軟的。排便間隔天數的延長並不能作為幹預的標準,只要腸道是通氣的,嬰兒各個方面都很正常,能吃能睡,肚子軟軟的狀態也好,身高體重平穩增長,那就沒什麼問題。也有人把這種現象叫攢肚吃配方奶的嬰兒更容易出現便秘,很多吃配方奶粉的嬰兒2-3天才有一次大便,如果排便時因為大便堅硬表現出很吃力(例如拱起背部哭鬧),那麼就可能發生了便秘。有的孩子雖然每天一次大便,但因為大便的頭部很粗大而導致經常肛裂,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也應該考慮按照便秘進行幹預。


卓正診所:便秘居家護理建議。1、只要孩子大便正常的軟,並且排便不困難、不疼痛,平時兩天大便一次也不稱為便秘。2、在孩子的三個時期更容易出現便秘:開始添加輔食;如廁訓練;開始入學。3、對於4月齡以上嬰兒可以選擇:富含山梨醇的水果;高纖維食物;肛門栓劑(如果大便太硬阻塞直腸,可以偶爾用一下開塞露,但是這不能頻繁使用)。4-8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喝每天總共60-120mL100%的純果汁。8-12個月大的嬰兒每天最多180mL果汁。已經添加輔食的嬰兒,可以吃這些水果的果泥、果蓉或者薄片。4、更大兒童可以選擇:富含山梨醇的水果 ,例如西梅,火龍果,梨子等;正常飲水;給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包括全穀物、水果和蔬菜;一些孩子是因為不能耐受牛奶蛋白而出現便秘,如果其他便秘治療方法沒有效果,也許迴避所有的牛奶和奶製品1-2周是合理的;輕瀉劑(醫生指導下使用);肛門栓劑(如果大便太硬阻塞直腸,可以偶爾用一下開塞露,但是這不能頻繁使用);停止如廁訓練。


裴洪崗治療便秘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藥物,對有硬便嵌塞排不出來的孩子,一歲以內可以用開塞露幫助排空,一歲以上可以口服聚乙二醇類藥物(每天1-1.5克/公斤體重)3-6天,或者隔日到醫院裡灌腸清除直腸內瀦留的硬便,消除孩子排便的痛苦。然後用聚乙二醇(通常每天0.4克/公斤體重開始,需要根據找醫生根據用藥反應調整)維持大便軟化,沒有聚乙二醇時可以用乳果糖通常建議維持用藥至少2個月,要在便秘症狀消失後至少一個月逐漸減量。目前也沒有充足的證據證實益生菌對便秘有用,不推薦常規用益生菌來治便秘。在藉助藥物、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排便習慣,孩子吃完飯後,結腸短時間內的蠕動會增強,有利於排便,所以可以在飯後10分鐘左右讓孩子去排便,有助於訓練孩子養成每天自主排便的習慣。


嚴虎醫生:國際上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首選藥物是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軟化大便的作用機制和乳果糖類似,但它口感更好(乳果糖過甜,很多孩子服用困難),而且不良反應更少(研究顯示,相對於乳果糖,服用PEG治療的患兒更少訴說腹痛、排便費力和排便疼痛)。可由於國內PEG說明書的限制(8歲以上才能服用),導致很多便秘孩子無法使用,實在遺憾。其實國外很多研究顯示,低齡兒童服用PEG治療便秘非常安全。


@兒科醫生付亦男:孩子便秘怎麼處理?最好的方式是飲食調整,增加水和纖維素(蔬菜水果麥片等)的攝入,牛奶每天720ml以下。加工好的纖維素粉/餅乾也可以考慮。西梅蘋果梨汁也有助於緩解便秘。最安全的治療便秘的藥有Miralax(聚乙二醇3350國內無)和乳果糖。乳果糖可混在食物裡,有利於孩子接受。其他很多藥也能在醫生指導下安全使用。童爸補充:國內有聚乙二醇4000散(福松),買不到聚乙二醇3350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使用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PEG)有兩種分別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3350,UpToDate推薦1歲以上兒童可以使用聚乙二醇3350。國內目前很少見到聚乙二醇3350,而聚乙二醇4000散比較常見,例如在京東大藥房或者天貓藥房很容易買到商品名為福松的聚乙二醇4000散,這也可以選擇使用。聚乙二醇3350多為粉劑,需要加水溶解,口味甜,可以按照說明書劑量使用,每天一次。


面對孩子的頑固便秘,建議在調整飲食結構(主要是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的同時,積極使用安全的藥物進行幹預。乳果糖一般需要兩個月以上的療程,開始時用量從小到大,可以每3天增加1-2ml,尋找一個最適合孩子的劑量,持續一段時間,等待症狀緩解後,用一個月時間再慢慢減量,直到停止。寶媽分享:乳果糖用量要看寶寶的便秘程度。我買過兩種:杜密克是一盒裡面幾小袋,每袋15ml;利動有種是60ml瓶裝,有量杯。兩者效果差不多。我家娃1歲左右便秘較嚴重(三四天一次,幹硬,肛裂,需配合開塞露),在怡禾健康上諮詢後,剛開始就從每天15ml開始試,第一周加到過20ml,後來的半年一直是每天15ml的量,能保持大便軟,一兩天排便一次(只要減量到10ml就又變幹),最近一兩個月開始慢慢減量,現在基本停藥了。如果不是比較嚴重的便秘,可以根據乳果糖的說明書,從每天5ml開始試,慢慢調整到合適的用量。杜密克說明書建議劑量如下




健康群寶媽分享: 肛門贅[zhuì]肉。寶寶長期肛裂,最近肛門口長了個包(有點像痔瘡)。諮詢了翟醫生說是肛裂,不建議用百多邦,不建議消毒。去知貝健康看,說是肛門贅肉,很常見,不用處理。這種程度建議治療嗎?諮詢醫生說不用治療,但是不治療每天看到這樣感覺有點難受。童爸點評:孩子長期肛裂,要積極改善便秘才是關鍵,便秘和肛裂改善之後,這個問題就會隨之慢慢好轉的。卓正診所鍾樂醫生也有一篇科普文《卓正兒科鍾樂:寶寶肛周有突起,是長痔瘡了嗎?》,裡面提到:我們在兒保門診上也常常看到的寶寶肛門周圍突起,多數情況下,這其實是「嬰兒肛周角錐狀隆起」,它並不是痔瘡。一般位於肛門正前方,可被描述為「12點位置」。嬰兒肛周角錐狀隆起的臨床特徵很典型,不難診斷。嬰兒肛周角錐狀隆起最常見於1歲以下的兒童,超過95%的情況是發生在女孩身上。有便秘、肛裂、以及排便或排尿後家人會用力擦拭肛周區域的嬰兒,更容易出現肛周角錐狀隆起。嬰兒肛周角錐狀隆起不需要治療。如果有便秘,就治療便秘等基礎疾病,並提醒家長不要用力擦拭肛周。嬰兒肛周角錐狀隆起,通常持續幾個月之後自行好轉,只需要體檢時觀察就可以了。UpToDate臨床顧問角錐形肛周丘疹(嬰兒肛周角錐形突起)是孤立的肛周肉質突起,發生於青春期前的兒童。病變出現在肛門前方,直徑小於2cm。女童最常受累。角錐形肛周丘疹通常會逐漸自行消退。


健康群寶媽:5歲孩子反覆腹痛一周了,不吐不拉不燒,只是疼,疼起來很厲害一直哭說肚子疼。去醫院做了B超有脹氣,但醫生也沒看出原因。醫生後來建議做腹部CT,發現腸道裡有好多糞石,用了開塞露好了。孩子每天都排便,但量不多,我們自己也沒往便秘和糞石這方面想。跑了那麼多次醫院,結果用了一支開塞露就好了。童爸回復:每天都排便,這個的確是讓人忽略了腸道糞石這個原因,不過腹痛筆記裡就寫了腹痛要考慮便秘的原因。


@兒科醫生_吳麗萍:便秘在兒童中很常見,佔兒科就診中的3-5%。大多數兒童都是由於功能性便秘引起的。功能性便秘是一種統稱,包括表現為排便時間長,排便困難,排便次數少或者排便不盡等,並且不過結構性及生化性問題。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一般不建議服用藥物,6個月以上的視情況而定。最終,還是要靠膳食、行為糾正,乳果糖只是幫忙。乳果糖的治療時間和膳食行為糾正的進度有關係,由於只在腸道,不吸收入血,一般可以安全服用一段較長時間的。對於慢性功能性便秘,可以遵循以下治療步驟:

1、開塞(清便):直腸用藥或/和口服用藥,可有效解除嵌頓。父母報告排出大量糞便和汙便減少通常提示開塞成功。一般採用乳果糖1ml/kg+鹽水灌腸10-15ml/kg(這個需要門診或者醫院執行,在家可以選擇開塞露,但效果比灌腸稍差。)

2、長期輕瀉藥和行為療法,以實現規律排便以及避免便秘復發。家長可以根據療效調整輕瀉藥的劑量,每2日增加劑量直至患兒每日排1-2次軟便,若患兒出現腹瀉則減少劑量。開始輕瀉藥治療後,應知道父母鼓勵患兒每日在同一時間如廁5-10分鐘,最好在早餐或者晚餐後。對於尚未進行充分排便訓練的患兒,我們將如廁計劃推遲,直到患兒接受了至少2-4周的有效輕瀉藥治療。如果患兒持續數日未排便,則可能有必要使用灌腸劑排空直腸,隨後增加輕瀉藥的劑量。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乳果糖,但乳果糖被結腸菌群代謝時,會發生包括腸胃脹氣和腹部痛性痙攣在內的副作用。常用劑量是1ml/kg(最大劑量為30ml),一日1-2次。

3、改變膳食結構(以增加纖維含量為主)以維持軟便。纖維攝入方面:通常推薦水果,生疏,麥麩,全買麵包和穀物的攝入,也推薦攝入足量除奶以外的液體。但是,一方面,纖維可以增加大便的體積和含水量,能使大便的質地更軟更容易排出。另一方面,大便體積增加也可導致糞便瀦留患兒的結腸和直腸進一步擴大,影響患兒感受排便需求的能力。所以,纖維不是攝入越多越好。合理的膳食纖維攝入目標的計算方法為:年齡+5-10g/d,如6歲的目標是11-16g/d。液體攝入:應該攝入960-1920ml,尤其是使用纖維補充劑時。關於牛乳:對於其他措施治療無效的便秘患兒,尤其是特應性症狀的患兒,我們建議嘗試從飲食中排除所有牛乳蛋白,為期至少2周。期間可以使用豆奶替代。去除飲食中的牛乳成分可以改善部分患兒的便秘,對特應性症狀的患兒尤其適用。便秘可能是對牛乳蛋白不耐受的一種延遲性臨床表現。牛乳會使腸道蠕動減慢,病史患兒產生飽腹感,從而減少患兒對其他液體及含纖維食物的攝入量。推薦每日牛乳攝入量限制在720ml以內。

4、根據耐受程度逐漸減量並停用輕瀉藥。

5、隨訪,每月1次,之後每3-4月一次。

6、治療的目標是排出軟便,理想狀況是每日一次,排便頻率不低於隔日一次。治療方案的主題是重塑直腸肌肉以控制腸道。這一過程會耗時長達6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裴洪崗:孩子便秘怎麼辦?


 卓正診所:我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嗎?——便秘


 卓正診所:寶寶便秘需要看醫生嗎?


 卓正診所:孩子便秘你需要知曉的知識


 林漢煉:4×2思維導圖系列 13——便秘


 嚴虎醫生:長篇乾貨!寶寶消化不良與便秘!(內容非常豐富)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便秘


 歐茜醫生:寶寶便秘了,應該怎麼辦


 裴洪崗:孩子排便少,便秘還是巨結腸?



面對孩子的便秘,家長該如何解決它?


① 卓正診所:惱人的便秘,家長該如何解決它?


② 自得欣然:嬰兒便秘怎麼辦?


③ 裴洪崗:便秘還是腹瀉吃香蕉?大部分人都搞錯了


④ 夏天的陳小舒:寶寶添加輔食後總是便秘,飲食搭配應該注意些什麼?


⑤ 夏天的陳小舒:香蕉蘋果能通便?NONONO, 看看便秘應該怎麼吃


⑥ 裴洪崗:總用開塞露,會有依賴嗎?


⑦ 自得欣然:孩子老便秘,乳果糖能長期吃嗎?


⑧ 亞當叔叔的小屋:治便秘的聚乙二醇原來還有這區別?


⑨ 兒科嚴醫生:緩解便秘為什麼要用這個藥?


⑩ 問藥師蔣娟:治療便秘的「乳果糖」,你知道它該怎麼用嗎?


11、問藥師普燕芳:便秘藥「乳果糖」的6個常見問題



兒童肛裂推薦這些科普文章,兒童前哨痔會隨著便秘的改善而自然好轉:


1、小小兒外科裴醫生:被忽視的常見病——肛裂


2、兒科醫生孔令凱:兒童肛裂怎麼辦?


3、兒科醫生孔令凱:兒童肛裂_補充清晰大圖(慎入)


4、科普一下"前哨痔"!有排便費勁、肛裂的寶寶,更要進來學習和警惕下!


5、卓正兒科鍾樂:寶寶肛周有突起,是長痔瘡了嗎?



這些是針對便秘常見的藥物和食物(僅為展示):


京東大藥房:聚乙二醇(福松)4000散 10g*10袋

https://item.yiyaojd.com/5885722.html


京東大藥房:杜密克(乳果糖口服溶液)15ml*6袋/盒

http://item.yiyaojd.com/3470632.html


京東大藥房:新和成開塞露(含甘油)20ml*20支/盒

https://item.yiyaojd.com/3546710.html 




在【童爸育兒】公眾號的對話框發送關鍵詞【便秘】就可以獲取此文的最新版本,發送關鍵詞【大便】、【腹痛】、【腹瀉】、【小便】、【如廁】、【輔食】、【付費諮詢】、【就醫】、【健康群】就可以獲取對應的科普文章,發送【關鍵詞】三個字或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可以獲取所有的關鍵詞列表。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