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太俗,自己寫了一首,盡顯狂傲之氣,難以超越

2020-12-12 歷史舞講壇

花朵之中,菊花清雅,牡丹富貴,荷花高潔,梅花冷傲。古人都喜歡用花朵的品性抒發自己情懷,寄託思緒。梅花的品性孤傲,古往今來大多數人描寫的梅花,表達的意思層面基本上都離不開,不畏寒冷,錚錚傲骨的字面。

李清照其實對於梅花的詞不少,「玉樓春」、「漁家傲」、「臨江仙」等都有寫梅的句子。也並不是說李清照獨獨就喜歡梅花,是因為她對梅花的理解與別人不一樣。

她筆下的梅花更加的有韻味,好似附有靈魂有自己的思想,也像一個美人自己在訴說著美好的故事。

李清照在封建朝代,在傳統女子的定義下,不算是一個規規矩矩的本分女孩,甚至可以用豪邁來形容她。一個相當有趣有自己思想的女孩子。放到現代一樣能獲得很多人的喜愛。有才情,夠灑脫,性格開朗,而且相當的有個性。

她的性格,從詠梅一事就能看出一二。一首是《玉樓春·紅梅》,另一首是《孤雁兒》。其中《孤雁兒》最能體現出她「狂傲的一面。

先說《玉樓春·紅梅》「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釀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這首詞也足夠驚豔,但是用驚豔有點不太貼切,是足夠靈動。

好似梅花自有魂靈,偏要自己去決定,天氣如何,別的梅花是不是已經綻放枝頭。沒有影響,且慢醞釀,花包紅心點點,綻放只隨我意。

李清照家庭條件不錯,並不是什麼寒門,書香世家,從小在文化氣韻下薰陶,格局自然比小家碧玉的小姐們要高遠許多。她是獨立的,並不依附於誰。也許山東女子的性格,早於宋朝就定下基調來了。

後面還有兩句「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寫的是女子的的哀怨,心情不是很好,賞梅之餘,抒發一下自己的思緒。生活如斯,小酌幾杯,與其哀愁不如放下心事,盡賞窗外景色。

真正讓人感到驚豔的是她作的《孤雁兒》。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她說前人所作的梅花都透著俗氣。從下筆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而且口氣不小,說自己嘗試著寫了一首以後,更加印證了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這樣話語頗有幾分率真,也不算是諷刺前人梅花寫得不好,只是她借著這樣的由頭,更加深刻地描寫自己孤雁兒的立意。

因為她做這首詞所處的環境,跟前期的境遇相差甚遠,心境卓然不同。李清照是想要訴說,自己的心情跟境遇是多麼的,對自己所表達的內容給了一個臺階,有遞進的效果。

果然,你說前人所做的不好,你自己做了一首,我們就更加期待作者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樣的內容。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讀到後面一段的時候,悽涼之感已經撲面而來了。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們對李清照此時的情緒感受更為濃烈。家國有變,身處南國,愁斷腸,相思苦,沒有誰能為她開解。看到此處不禁讓人落淚,如此悽涼,國家命運又豈不是如此這般。

有「金」來犯,家國不濟。才華橫溢,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前半生是如此的幸福,與夫君趙明誠的結合,「書香門第」嫁與「金石之家」。

夫君趙明誠也非常欣賞李清照的才情,與之書信往往要在才情上一爭高下,但是總是敗下陣來。其實這也是一種情趣,想來又是何等的幸福讓人豔羨。

有才情之人不少,有才情的女子也不少,但是像李清照這樣,遺世而獨立,達到清新脫俗的至高境界的並不多。

後人說她是文學天才。後人再也找不出一位像李清照這樣的驚豔天下人的才女。她的詩詞有著很強的擊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閱讀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閱讀過後,自己也會成為一名滿腹經綸的人才。

歷史舞講壇總結:

文學上的造詣由文化底蘊來決定,文化上的底蘊一方面有詩書學識的積累,一方面也是天分,這個天分就是靈性,有心不一定有靈。有靈之人必定感性,感性之人必定有情。

世間之事又有幾件不是有情而生。寫不出李清照這樣驚豔眾人的佳作沒有關係,關鍵是品味生活,要用情去體會世間的真情實感。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覺得前人寫梅,都很俗氣,自己寫了一首,成為詞中經典
    李清照的文採是被當時的世人所肯定的,在當時,就連她的丈夫也是因為她的文採而慢慢喜歡上她的。可見在當時,李清照的魅力是有多大的。但李清照並不是僅僅只有一身的才氣,她也有自己的傲氣,而這種傲氣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在她的詞中,有一首寫出了自己對前人詠梅的評價。
  • 婉約詞人李清照,寫了一首詠梅詞,盡顯孤傲,難以被超越
    這雖說是一首詠物詩,其實更是在託物寄情,她滿腦子還是她那逝去的丈夫——趙明誠。「說不盡」的思念除了是給自己的國家,更多的是給自己的丈夫,畢竟是自己的枕邊人,她怎麼能不去傷心呢?香爐滅了好久已經變涼了,變涼的不僅是香爐還有自己的心,失去丈夫自己的生活變得這麼沒有了樂趣,只有滿心的愁思和悲涼環繞著自己。這句詩中的梅花,詩人沒有寫它的孤傲氣質,而是通過寫梅花被笛聲驚破了花瓣,來引出自己。梅花的破碎只是因為一個笛聲,它是較弱的,自己何嘗不是呢?
  • 李清照:世人寫梅太俗氣,看我寫的這首梅詞,不帶一個「梅」字
    直至今日,方窺其一二,只因一個,人,一首詞。「世人皆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李清照在《孤雁兒》中是這樣說道。這世上的人啊,都愛以梅為引,落筆那一刻便是俗套,我試著寫一篇,你便知,是與不是!
  • 李清照賞梅作詞,別出心裁,不落俗套,還說世人寫梅太俗
    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享譽整個詩詞界,曾經去濟南有幸拜訪過她的故居,進入她的小院,清新質樸而又浪漫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穿越一千年,與之對話,感受她的溫柔優雅和剛性勇敢。可是李清照獨樹一幟的思想,讓同時期的人有所牴觸,甚至覺得有些過分誇大,在其他人看來並不討喜。但是我們的女詞人還是覺得不能與之普通的相像,因此堅持自己的想法與風格。這也是李清照不懼權威的獨立有獨立思想的表現。
  • 李清照很經典的一首詞,把生活細節描寫的活靈活現,寫的很是唯美
    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最有才華的一位女子,她的一生堪稱傳奇,無論是她的個人生活,還是她的愛情生活,那都是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觀整個中國歷史,還真沒有幾個女子,能夠與李清照相比,僅僅是她的名字,便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她的詩詞更是成為了宋詞裡的精品之作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
  • 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向夫君撒嬌,字裡行間都是甜蜜的愛意
    李清照有一首詞極盡嬌俏,溫馨又肉麻,描寫了兩人婚後舉案齊眉如膠似漆的場景。大意講的是李清照逛街遊玩的時候在賣花人的小攤上買了一支豔麗嬌美的梅花,她把著梅花細細賞玩,又怕丈夫看了花兒覺得自己容色不如梅花,便把花插入鬢間,與臉龐並列,讓丈夫看一看到底哪個更漂亮。小女子的嬌俏形態躍然紙上。
  • 蘇軾、李清照各自在新婚之夜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當年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的時候,兩個人都曾經寫過一首「洞房詞」,「肉麻」的程度簡直難分高下。 先來說說蘇軾,公元1054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二人兩情相悅,喜結連理,蘇軾特地寫下一首《南鄉子》,為新婚作紀念: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 李清照受丈夫冷落,寫了一首詩抱怨,沒想到一語成讖
    李清照作詞獨闢蹊徑,以俚俗之語成清麗之句,典雅婉約,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成就了兩宋詞壇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雖只有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傳唱千古的精品。《聲聲慢》、《醉花陰》、《一剪梅》、《如夢令》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作。正是這些詞作讓李清照成為名副其實的婉約派一代詞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李清照婚後不久與丈夫短暫分別後寫的一首詞,把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公眾號「唐詩宋詞天天讀」每天頭條都會給大家賞讀一首詩詞。從讀者反饋的結果看,大家更喜歡蘇軾、李清照、李白、杜甫這些大家的詩詞。其實,小編也很喜歡這些大家們的詩詞作品。今天,我們一起品讀的仍然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詞——《一剪梅》。
  • 納蘭性德也調皮,新婚之夜,她給愛妻寫了一首詞,盡顯愛情的美好
    一曲詠浴,一片深情這一曲《鬢雲松令·詠浴》寫的正是納蘭性德與妻子盧氏新婚燕爾,洞房花燭之後的一首詞作。詞間充滿俏皮的情趣,據說這一首詞寫完後,他還特意藏起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看來,才子的心思是要藏起來只自己獨享。這一首詞充滿了風花雪月的細膩唯美,對妻子的溫柔閒情溢出紙面。將美人入浴的神態舉止,相貌動作都描寫出來。妻子的羞澀與清麗,躍然紙上。而此詩雖寫入浴,但卻滿紙的清新雅麗,絲毫不沾俗世之豔。納蘭性德的愛妻之心可見一斑。
  • 和丈夫暫時分別,李清照思君心切,寫了一首冷門詞,訴說孤單寂寞
    愛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親人之愛還是男女之愛,這一主題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創作主題。男人們寫情愛更多是憐惜和開懷,女人寫情愛,更多是嬌羞與痴怨。千古才女李清照就以婉約細膩的文筆寫下許多詞句,她的詞作,早期多以率性天真的浪漫少女感受為主,後期則以痴情愁怨的相思為主,這與她的情感經歷頗為有關。
  • 21歲蘇軾寫文章,編撰古話,卻引得歐陽修嘖嘖稱道,連連詢問
    尤其是在引用古話的時候,一定是需要「查有此處」的事實,才能夠添加在自己的文章裡面。而自古以來,卻總有另類之人,總有一些人就是不按常理寫作,佔著自己的學識與天賦,就是要寫他人沒寫過的,就要寫自己杜撰出來的內容。但還能讓閱文的考官對他的文章嘖嘖稱道。我們會感嘆這樣的人有才能,同時也會覺得,這是不是太「狂」了些?
  • 才女李清照,寫下新婚的銷魂之美,妻子之詞,看得丈夫都不好意思
    中華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之美,將中國文字之美寫到了巔峰。或許你會認為男人在詩詞天地中佔盡鰲頭,卻不知李清照作為「千古第一才女」也是讓許多男子都是自嘆不如。她的才情不僅沒有幾個女人能超過,就是與他同一時代的男人也是萬萬超越不了的。
  • 李清照這首詞寫了三種賞梅情景,是三種不同生活狀態和感受的寫照
    李清照繪像在李清照描寫花卉的詞作中,梅花出現的次數最多,在她多首描寫梅花的詞作中,其中有一首《清平樂》的詞作很特別,是詞人借賞梅抒發內心情感的一首詞作。李清照故居李清照早年賞梅時寫過一首《漁家傲》的詞,詞中這樣寫道: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範仲淹在歷史上的名號可以說能與他相提並論的沒有幾個,一生只為了天下蒼生而奔忙,就算遭到最慘的貶謫,他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衷,真正詮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李清照年少時寫了一首詞,瞬間名滿京城,成為了婉約詞的巔峰之作
    李清照的人生,涇渭分明但李清照並不一直是這樣憂鬱的人,李清照的人生,被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個階段。「靖康之役」將宋朝分成了南北兩段,李清照的人生也被分成了兩段。山河破碎,作為宋朝的一名百姓,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自此,李清照嘗遍的人生的苦與淚。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菊花原本已是肅殺悽迷之物,又是一朵孤零零的瘦菊。李清照雖然寫得很平淡,有點刻意隱瞞內心的孤獨之情,越是這樣遮遮掩掩,越給人一種「欲語淚先流」的感覺。 這首李氏《醉花蔭》的詩詞地位不必多言。傳說,丈夫趙明誠收到該詞時讚嘆不已,謝客三日不出門,反覆吟誦數十遍,為了驗證自己的評價。
  • 李清照是他的鐵粉,蘇軾是他學生,寫下一首愛情詞引得無數人模仿
    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很到位,整個北宋的詞人,儘管大部分的作者都寫過愛情,但是李清照的愛情詞對於情感的把握是恰到好處。那麼李清照如此了不起的一位詞人,其實也是有偶像,正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李清照對他極為崇拜,還時常模仿他的文風,當年歐陽修寫了一首經典的愛情詞《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李清照對於這首詞可謂是情有獨鍾,還特意模仿了一首,也就是她那首《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雖然模仿之作沒有超越原作,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才女,極為仰慕歐陽公。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