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年來電視劇題材參差不齊,人們口味不在單一化。
宮鬥劇更是時下熱點。
宮鬥劇的開山鼻祖可所謂是《甄嬛傳》,細膩的風格和細節幾乎讓觀眾百看不膩。
有了《甄嬛傳》做樣板剩下的更是紛紛模仿,但是真正讓人記住並且先下還有討論度的只有姐妹篇《如懿傳》。
而早在《如懿傳》播出前就有一部背景相似且熱度更勝一籌的《延禧攻略》播出。
《延禧攻略》當時死壓《如懿傳》可為什麼到如今沒有了討論度呢?
02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
都是在乾隆時期發生的故事。
有了相似度,上映時間又差不多不免開始有了對比。
早期《如懿傳》剛上映時2.4億播放量,但是評分也是歷史最低。
周迅的原聲和年齡感成為了眾多網友的吐槽之一。
再加上《延禧攻略》先入為主,評分簡直是慘不忍睹。
隨著時間流逝,《如懿傳》打了一個很漂亮的翻身仗。
穩壓一頭的《延禧攻略》走的是爽文路線,爽過之後自然就衰敗了。
再看細節布景。
該說不說《延禧攻略》這個濾鏡是真的重,他可能是要營造一種古風神秘的感覺,但是通篇這個濾鏡真的很奇怪。
其次就是關鍵的劇情線問題,後宮爽文嘛,基本就是女主刷刷反派boss的智商。
先說女主小小宮女直接上去懟拽的二萬八五的高貴妃這一迷幻操作就讓人腦殼發昏。
高貴妃皇后面子都不給被小宮女懟的啞口無言,果然這就是女主光環嗎?
作為後宮劇你最起碼的等級制能不能嚴格一點。
其次就是莫名其妙的黑化情節…是天生的反派人物都死亡了嗎,所以前期幾個小天使就莫名其妙的黑化了。
再然後就是容貌問題。
首先並沒有diss演員本身,只是覺得在第一集時diss秀女的高貴妃難道不應該先被diss嗎?
我實在是不明白為何高貴妃化了歐美裝。
《如懿傳》中後宮嬪妃的樣貌可所謂是一等一的出挑,也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感覺,不論是好或者壞,身上的貴氣是天生的。
同理宮女出身的令妃形象十分飽滿,她前期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到後面瘋狂的模仿後宮娘娘的做派。
基本都很符合原著乃至史實。
且《如懿傳》邏輯上是毫無問題的,甚至能大致和歷史對接,用幾乎完美的勾畫出歷史上只有寥寥幾筆的烏拉那拉氏皇后。
每一個的恨意愛意都是有來頭的,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就是配角主角互不影響,她講述的並不是女主一人獨大的故事,而是寥寥深宮中每一個女子可憐可悲的一生。
03
我想,《如懿傳》之所以成為最後的贏家,無疑是越到後面角色和演員融合的越貼切。
且年齡相符讓人再無跳戲感,周迅後期的原聲簡直就是這部劇的點睛之筆。
她聲音本就有辨識度,且有一種充滿故事的感覺和後期的如懿悲慘的經歷不謀而合。
《如懿傳》就像是一杯茶,時間越久越醇香,每一絲細節都值得拉出來細品。
而《延禧攻略》作為爽劇,只是看得時候爽不值得細品,這也是《延禧攻略》逐漸衰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