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巨型相機以單幅圖像捕捉到了29顆系外行星

2020-12-1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張令人驚嘆的大量突顯我們世界之外的系外行星的高解析度圖像中捕捉到了蜿蜒南半球天空的銀河系。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英文縮寫為TESS,也稱苔絲,是一款巡天衛星,旨在兩年內捕捉整個天空影像,並將其分解為26區,以每個角度為96度來測量24個角度。相較其前輩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從2009年3月開始工作到2018年10月退休期間探測到的近2700顆行星,苔絲的任務是在其整個工作周期內對20萬顆恆星進行測量。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8年4月18日將苔絲送入太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團隊展示了一張南半球天空的拼接圖片來顯示這顆衛星令人嘆服的新功能。

「苔絲的數據分析在當下一次只關注單個恆星和行星, 但是我想退一步,一次性地強調的是,苔絲數據分析的重中之重在於它給我們展示了整個天空的非凡景象,」內森克魯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博士後項目研究員,在聲明中談到。克魯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合成了這張拼接圖片。

苔絲展示的絢爛星空。(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為了應對研究中的挑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團隊的關注重點在天空的13個分區上。每一個分區的影像皆是由四臺每臺有16個感光耦合元件組成的相機,歷時一個月在太空中捕捉的。上圖是由苔絲衛星在2019年7月18日結束首年任務中捕捉到的208張衛星圖片生成的。

這張圖像可能最令人驚嘆的一點就是它捕捉到了29顆系外行星,那些在我們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它還捕捉到了研究團隊正在額外調查的1000顆候選行星。總的來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系外行星檔案總共列舉了4048顆已確認的行星,這意味著苔絲正走在為擴展外太空的認知做出極大貢獻的軌道上。

除了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空影像外,苔絲還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太陽系之外的星體。

太陽系,銀河系的一小部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媒體庫)

苔絲利用天體凌*法探測系外行星。這意味著它看到一顆恆星就會測量它的亮度下降了多少,這說明這顆恆星有一顆行星沿軌道經過並阻擋了苔絲觀測恆星的視線。當苔絲探測到一顆潛在的行星,它就將數據提供給地面的研究團隊,讓他們一看究竟。

*註:凌是觀測者在特殊的有利位置上,觀測到一個天體從另一個天體前方經過,遮蔽掉後方天體一小部分的一種天文事件。)

地面的研究團隊由此可以確定這顆行星的質量,軌道和體積。研究團隊能夠通過測量它擋住了多少光線來決定它的體積,也能夠通過測量它擋光的時長來確認它的軌道。這能夠幫助研究團隊了解一顆行星是巖石叢生,氣體瀰漫還是什麼意想不到的東西。

苔絲任務的概念圖。(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

苔絲每30分鐘完成拍攝一整個天空分區。它在一顆行星穿過主恆星和攝像機之間時傳送一張圖像。在其第一年的任務中,每一個感光耦合元件都會收集15347張30分鐘的圖像。這些圖像形成一個分區,這個分區包含這個項目從南半球天空收集到的巨大的20兆兆字節的數據,相當於約6000部高清電影。

苔絲令它的前輩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黯然失色。苔絲衛星的觀察區域比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觀察區域大400倍,它能夠觀察到的行星比克卜勒能夠觀察到的亮30到100倍。

太空科技探索公司在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用獵鷹9號火箭將苔絲送入太空。在發射之後,太空科技探索公司成功地將獵鷹9號助推器降落在停在大西洋的「當然我依然愛你」無人機船上。此次降落是該公司歷史上的第十三次成功降落。

至此,苔絲將在未來的一年中對南半球的天空進行觀測。它在執行任務中會捕捉到什麼,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translate: AngelinaWu

author: Mike Brow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原標題: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氦氣是如何逸出的?
    該研究小組首次詳細觀察了這些氣體從一顆系外行星過熱的大氣層中逸出的過程。自2000年以來,天文學家就預言,這些圍繞著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是追蹤研究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最佳對象之一,不過他們花了18年的時間才真正發現了氦的蹤跡。氦之所以很難被發現,是因為它所具有的特殊觀測特徵之一是其光波位於紅外波段內,超出了以前使用的大多數儀器的觀測範圍。
  • NASA正在試圖「接近」系外行星,觀測其大氣層的樣貌
    (美國航天局)的系外行星檔案記錄了4093個已被確認的行星,它們由諸如「泰絲」射電望遠鏡這樣的系統所發現。這些系統還進一步識別了1361個潛在的系外行星。這樣下來,美國航天局掌握了4690個適於被認定是系外行星的天體。在這些系外行星中,有些甚至可能存在生命。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你還可以在「宅家NASA」的首頁(https://www.nasa.gov/specials/nasaathome/index.html)、「宅家NASA 理工科學主頁」(https://www.nasa.gov/stem)找到各種資源,包括專門為世界地球日創建的視頻、在線遊戲、手機應用、社交媒體的活動,甚至還有樂高挑戰。
  • 哈勃望遠鏡確定了奇異的系外行星與遙遠的軌道
    一個極端的軌道2013年,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用麥哲倫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11顆木星質量的系外行星。然而,天文學家對這顆行星的軌道一無所知。這需要一些只有哈勃太空望遠鏡才能做到的事情:在14年的時間裡以非常精確的精度收集流浪行星的運動數據。
  • 天文學家捕獲系外行星形成的第一個證據
    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捕獲到行星誕生於恆星附近的第一張攝影證據。如果一顆新行星圍繞恆星形成,它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難得的機會來觀察系外行星的誕生。天文學家使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部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進行了發現。
  • 真相:神秘的「消失」系外行星原來是一堆行星「垃圾」!
    據了解,這個存在被稱為稱為北落師門b,距離地球近25光年,因是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在可見光下發現的系外行星之一而臭名昭著;2004年和2006年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它時,就像是一個明亮、涼爽的點,在天空中快速移動。十年後,那個圓點消失了。北落師門怎麼了?它是不是漂走了?
  • 射電探測:系外行星搜尋利器
    1991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Alex Wolszczan 和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Dale Frail利用Arecibo射電望遠鏡和美國的甚大陣射電望遠鏡(VLA),對PSR1257+12進行觀測,發現這顆脈衝星周圍存在至少三個行星質量的天體[2](見圖1)。這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然而,系外行星的研究熱潮卻並未如期到來。
  • X射線不光能拍胸片還能找星星 為搜索系外行星提供新思路
    據計算,這顆被命名為M51-ULS-1b的候選行星半徑略小於土星。從太陽系內到太陽系外,從銀河系內再到銀河系外,人類探索遙遠行星的腳步從未停止過。瑞典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天文學家迪迪埃·奎洛茲,就是憑藉1995年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一顆圍繞主序星運行的行星,共同分享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次,研究人員如何發現這顆銀河系外的候選行星?發現這顆候選行星有什麼意義?
  • 一太陽系外行星竟然消失了?它究竟有沒有存在過?
    圖解:左邊的彩色哈勃圖像是一個巨大的冰狀碎片環圍繞著位於25光年之外的Fomalhaut星。這顆恆星非常明亮,一個黑色的掩星被用來遮擋它的強光,這樣就可以拍攝到塵埃環。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圖像分析專家、哈勃團隊資深科學家戴維-萊克隆皺起了眉頭,憑藉其30多年的圖像分析經驗給出了解釋:是一個雙星系統的圖像,但是非常模糊。有人說:"沒有關係,這可能就是雙星系統的模樣,難道不是?"會議室內聚集的是哈勃望遠鏡研發科學家,以及NASA主要管理層,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人都沉默不語,因為這個雙星系統原本可不是這樣的。
  • NASA免費開放軟體下載:從機器人系統到數據處理工具
    讓大家接觸到這些軟體代碼,就有望產生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效益,比如,創造美國就業崗位,獲取收入或挽救生命。」由於 NASA 開放發布的軟體較多,機器之心在此篩選了我們的讀者可能感興趣的自動化系統、數據輸出和圖像處理等方面的部分軟體進行了簡單介紹。
  • FLIR推出袖珍熱成像相機 可捕捉92米內的圖像
    現在,FLIR與CES 2016電子展上發布了新產品Scout TK,與此前產品不同,它不再需要與手機連接,而是一款獨立的熱成像數位相機。它可以清晰捕捉約92米範圍內的熱感應圖像,同時電池壽命長達5小時。Engadget編輯在CES展臺試用後表示,Scout TK雖看似龐大但十分輕巧,同時拍攝的熱成像照片也很清晰。FLIR表示,這款相機非常適合在野營時尋找野生動物,或是尋找丟失寵物的蹤跡。不過,它的價格並不便宜,需要花費600美元(約合人民幣3940元),將於年內上市。(編譯:Leon)
  • 慶祝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立一百周年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結果公布
    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7日18時,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布了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動中命名的一百一十多顆系外行星和母星的名字。在20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一百周年紀念活動(IAU100)框架內,有一百一十多個國家/地區組織了全國和地區性運動,帶動了全球七十八萬多人直接參與投票,為他們標明的系外行星及其母星提供與當地有關聯的名字。
  • 巨型小行星29日將飛掠地球,詳細指南在這裡
    位於羅馬的虛擬望遠鏡項目組將在2020年4月28日舉行一場免費網上觀看這顆小行星的活動。詳情看上面這張海報。虛擬望遠鏡項目組的馬西詹盧卡也獲得了166張這顆小行星的連續圖像,並把它們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下面這張動態GIF圖。這動態圖為你展示了這顆小行星如何從恆星前掠過。而這圖是用義大利羅馬虛擬望遠鏡項目的埃琳娜機器人所拍攝的圖像製作而成的。
  • 用公文包大小的小型衛星發現系外行星
    【內容簡介】:也許在未來小型衛星能夠為系外行星探索做出重要貢獻,ASTERIA團隊為了測試小型衛星的性能,將系外行星55 圖源:NASA/JPL-Caltech一個公文包大小的小型衛星成功探測到了一個外星世界,很可能為未來的小型尋星太空飛行器網絡鋪平了道路。一項新的研究稱,於2017年11月從國際空間站部署到地球軌道上的ASTERIA立方體衛星成功發現了系外行星55 Cancri e。
  • 這個意義非凡的望遠鏡,曾捕捉到鷹星雲
    哈勃望遠鏡敏銳的觀察力讓天文學家得以了解系外行星大氣的化學組成,捕捉到太陽系中行星的飛行視角,並收集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深空」圖像,顯示著第一批星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合併。星系就如塵埃一般。在這張超深場影像裡的每一個物體,都是一個星系。這提供了一個幾乎延伸到宇宙起源的核心樣本。
  • 哈勃望遠鏡成功確定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運行軌道
    最近,哈勃被用來確定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巨大系外行星的軌道,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位於336光年外的雙星太陽系中。 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對HD 106906 b的了解,能夠深入了解太陽系中假設的 "九號行星"。
  • 瑪格南攝影師大衛·赫恩:「正是捕捉完美圖像的困難,才使它成為有...
    當我向一位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傾訴我的困惑時,她告訴我,她認識的許多攝影學者甚至都無法通過面試,連當一門嚴謹哲學課的新生都不夠格。1974年,《漫步滕比》。攝影:大衛·赫恩比爾·傑伊:讓我們趕快承認吧,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師都並不反對溝通交流或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