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極大可能是對危險化學品硝酸銨的管理不善所致。如果家庭對含有危險化學品的日用品管理不善,同樣會有安全和健康風險。除了硝酸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哪些危險化學品?該如何避免受其傷害?
硝酸銨本身是強氧化劑
硝酸銨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晶體或白色晶體,極易溶於水,比較容易吸溼結塊。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大典》,硝酸銨在常溫下穩定、不燃。遇見可燃物著火時,能助長火勢。與可燃的物質粉末混合能發生激烈反應而爆炸,高溫或受到劇烈撞擊也會爆炸,燃燒分解時釋放出有毒的氮氧化合物氣體。
硝酸銨用途廣泛,曾用於製造炸藥和化肥,還可用於生產殺蟲劑、冷凍劑、氧化氮吸收劑、醫藥維生素B、無鹼玻璃等。2002年,我國將硝酸銨產品列入《民用爆炸物品》,禁止硝酸銨作為化肥銷售。
自熱食品遇明火會爆炸
近期流行的自熱食品,號稱「不用火、不用電,只需要加一瓶水,就能享受熱騰騰的火鍋」,其發熱包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鋁粉、碳酸氫鈉。國家化學製品安全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商照聰說,經實驗發現,基本上每一包的加熱包大約能產生標準大氣壓下40升的氫氣。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極限是4%至75.6%,超過4%以上含量,就有產生油燃燒或燃爆的風險。
也就是說,兩個人同時吃自熱火鍋,會產生80升的氫氣。在一個狹小空間裡,如果有人吸菸等導致出現一個火源,可能就會有發生燃爆的風險。
家用清潔品使用不當有風險
四川省化工研究設計院萬積秋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化學品還有甲烷和乙醇。比如,做飯燃燒的天然氣主要成分就是甲烷,而喝的酒、含酒精的洗手液,主要成分是乙醇。
因此,含酒精的洗手液在灌裝、包裝、運輸、出口等方面必須合乎國家關於危險化學品的有關規定。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家庭喜歡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不過84消毒液起到殺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鹼性的次氯酸鈉,次氯酸鈉屬於危險化學品。潔廁靈、瓷磚清洗劑等含有鹽酸或亞硫酸氫鈉,下水道疏通劑含有氫氧化鈉(燒鹼),這三者不但腐蝕性強,都屬於危險化學品。如果84消毒液、下水道疏通劑和潔廁靈等混合,將發生較為激烈的中和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甚至可能會濺出傷到皮膚或眼睛。
萬積秋提醒說,潔廁靈等酸性物質和84消毒液等最好分開存放,也不要同時使用。如果皮膚上沾上了強酸強鹼,常規辦法是馬上使用大量清水衝洗;如果已有淺表灼傷,酸液進入到皮膚裡,可以用稀濃度的小蘇打水清洗;如果是濃硝酸、濃硫酸之類的,大量水衝洗後必須儘快到醫院醫治。
國家對危險化學品運輸是有專門規定和要求的,隨著快遞的發展,出現了過多次私自通過快遞郵寄危險化學品的事件。專家提醒,這涉嫌非法運輸危險物質罪,一旦發現就會被嚴懲。
據《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