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有毒,沒解藥!惠州一男子吃了後中毒...

2021-02-12 惠陽頭條

可愛高能預警!

大家快看下面這些圖

能猜出這些是什麼物種嗎?

圓咕嚕的眼睛

脹鼓鼓的肚子

這傢伙能瞬間洩氣

也能「充氣」重回圓鼓鼓

有人猜出來了嗎?

它就是河豚!

別看它賣萌裝可愛

有人為了貪圖它的這一口鮮美

險!些!喪!命!

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

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但沒想到的是,半小時後範先生就感覺手腳發麻,活動不便,說話、呼吸都有點困難。可能是中毒了,範先生忙叫弟弟駕車直奔龍崗中心醫院。

急診醫生趕緊給予範先生緊急氣管插管後,直接送到ICU搶救,隨後報告了院總值。據醫生介紹,當日凌晨患者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軟癱。

醫生能採取的措施就是呼吸支持,盡力守住生命,補液利尿,爭取排出一點毒。有利點——食用量小,不利點——時間延誤。

14小時後,範先生開始清醒,四肢有輕微活動;28小時後,開始有自主呼吸;近48小時後,停機拔管,四肢活動,自主呼吸完全恢復。

令人痛心的事例

一次一次再提醒我們

千萬別貪這一口

河豚毒素實在是太強了!

事實上,對於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如果個頭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而且還可能富集更多環境汙染物。

個頭太小的魚,安全性雖然沒有什麼問題,可由於太小,很多魚還沒有長大成熟,體內的香氣物質也比較少,吃起來沒有那麼香。


大型肉食魚類體內更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國際上的權威健康機構也建議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

大家可能都曾在一些不正規的小攤販買過魚類,為了方便也為了便宜。

倒不是說小攤上的魚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規的小攤販,魚的來源和品質都沒法保證,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

想放心吃魚,還是去正規超市和菜場買吧。


不少人喜歡吃點兒野生魚類解解饞。

事實上,由於環境汙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質。

比如,很多魚會因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鹹魚。不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不過,這也並不是說咱就完全不能吃鹹魚了。偶爾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

除此之外

安全提醒:「三不原則」遠離河豚

1、不消費:普通的加工、烹調方法難以破壞河豚毒素,民眾不要隨意食用河豚魚。消費者一旦發現違法經營河豚魚的行為,應及時向當地食品藥監部門舉報。

2、不撿拾: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海灘附近不要撿拾廢棄的魚,不要到路邊或市場上買不認識的魚類。碰到頭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鮮豔的斑紋或色彩,體表無鱗,光滑或有細刺的魚,需仔細鑑別是否河豚魚(河豚魚一旦遭受威脅,就會吞下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成多刺的圓球)。

3、不加工:有的人認為只要去掉河豚魚有毒的頭、內臟、皮,或者經過鹽醃曬乾、高溫蒸煮後就會無毒,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河豚毒素作為耐酸、耐高溫的動物性鹼,化學性質穩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調手段包括鹽醃或日曬等都難以破壞。即便將河豚在130℃高溫下燉11個小時,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況且一般家庭烹飪遠達不到這個時間和溫度。所以,市民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豚魚。

相關焦點

  • 海豐人這種魚有毒,沒解藥!男子吃了後中毒...
    ▼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但沒想到的是,半小時後範先生就感覺手腳發麻,活動不便,說話、呼吸都有點困難。可能是中毒了,範先生忙叫弟弟駕車直奔龍崗中心醫院。
  • 街邊有人販賣這種魚,中毒後沒有解藥,千萬別買!
    市民擔心如果有購買者食用不當,會引發中毒事件。市民反映:河豚魚擺在街頭賣,擔心引發中毒事件根據市民反映,記者來到賣魚現場,這個攤位是街邊臨時攤位,擺放著各色魚等。在攤位一側擺放著3筐形態顏色鮮見的魚。「這是什麼魚?」記者問。「河豚魚。」攤販答覆。「這魚不是有劇毒嗎?」記者繼續問,「這魚得處理好,吃肉。」攤販說。
  • 吃魚膽、豬頸肉、蜂蜜也可能中毒?中毒急救專家一次性告訴你
    近日,浙江寧波一男子因為吃魚膽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險些丟命!無獨有偶,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秦皇島海洋與漁業局發布預警:假期去海邊不要食用海虹,嚴重會導致呼吸停止!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究竟怎樣才能預防呢?今天我們請來權威專家來給大家科普。
  • 這樣吃魚,會中毒喲
    午餐結束後,我們迅速回歸了工作崗位,每個人都幹著自己的常規工作。就在這個時候,路易突然推開搶救室的門走進來,面色蒼白,捂著肚子,腿都站不穩了。大家一驚,馬上想到他是不是得了胰腺炎,因為他剛吃了大量油炸食品,這種暴飲暴食導致胰腺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大家馬上扶著他到病床上,給他進行抽血化驗等一系列檢查。
  • 萬萬沒想到,這種常吃的魚竟是致癌物!趕緊告訴家裡人…
    我們常吃的這種魚, 竟然是一種致癌物質! 而裡面提到的「這種魚」 就是我們常吃的 燻魚(鹹魚) 那麼 吃燻魚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以後還能吃嗎?
  • 認住這種魚!東莞隔壁一男子在市場撿了它,煎了吃全家中毒!
    本月20日傍晚,東莞隔壁的中山,有一個父親帶著一雙兒女到市場買菜。此時,8歲的兒子在地上撿了一條約二兩重的活魚,並興奮地說:「這是一條老虎魚!」回家後,父親做晚飯時,將其煎熟。誰知吃後全家中毒!當時,魚腹腔內有一個魚蛋,兒子吃了半個及部分魚肉,7歲的女兒則吃了另一半魚蛋、魚眼、魚肉。
  • 進補當心草烏劇毒:這種毒草沒解藥
    特約撰稿鍾凱  雲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吃得最「千奇百怪」的地方。這就導致雲南成為國內食物中毒事件,特別是有毒動植物致死事件的高發地區。其中夏秋之際的毒蘑菇中毒最為常見,而到了秋冬季節,草烏中毒則成為主流。
  • 【提示】請周知,多人因吃這種蘑菇中毒身亡,千萬別亂吃了!
    「吃野生菌中毒致幻」頻上熱搜 1 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
  • 歪國專家:這種國人喜歡的養生堅果,吃多會中毒!
    燃鵝今天一刷新聞,卻把大家都嚇壞了。赫芬頓郵報:墨爾本男子食用杏仁過量,導致氰化物中毒。據悉,這名男子平常沒有不良嗜好,每周堅持跑步鍛鍊身體。由於得過前列腺癌,康復後便一直思考如何避免復發。另一方面,該男子在科研機構工作,所以就讀到了一系列關於杏仁抗癌的文章,就開始大量服用杏仁。他不僅每天吃3片杏仁製成的補充物Novodalin,甚至啤酒裡面也加杏仁。
  • 廣州近期多人蘑菇中毒
    患者誤食的近江粉褶菇嘗了幾口野生蘑菇,男子急性中毒6月6日,一名青年男子急匆匆地來到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就診,隨身帶上了一包蘑菇。原來,前一天上午,他在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遊泳館附近看到樹下的野生蘑菇,忍不住想嘗一口。
  • (注意)六類有毒的魚你都知道嗎?
    但是自然界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一些魚是有毒的,有的甚至還是劇毒。因食用有毒魚類而引起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在食用魚類,特別是敏感魚類的時候,就必須要分辨清楚,一定要小心。小編在這專門給大家盤點一下有毒的六種魚。
  • 兩天內5人中毒!這個季節吃蘑菇務必小心
    近日,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兩天內收治了5名誤食蘑菇中毒的患者。該院職業病科張伊莉副主任醫師提醒,不要憑個人經驗鑑別蘑菇是否有毒,不要私自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更不要生吃「蘑菇刺身」!一旦誤食,應儘早到醫院處理。
  • 惠州人摘」雞肉椿「可要注意啦!荔枝樹下的「野蘑菇」吃完一家3口中毒入院
    千萬別吃錯了!!!千萬別吃錯了!!!千萬別吃錯了!!!近日廣州從化有人野外採蘑菇 吃完一家三口中毒入院!為了避免悲劇發生,廣東省食藥監還特意送上一組,辨別毒蘑菇的tips,大家看仔細啦!錯誤說法1:顏色鮮豔的,或外觀好看的蘑菇有毒。這「鮮豔」和「好看」本身就沒有具體絕對的標準。事實上色彩不豔、長相併不好的肉褐麟小傘、秋盔孢傘等卻極毒。上文提及的白毒傘是純白色的,樸實無華,卻是廣東地區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殺手。
  • 浙江人最近千萬別買這種魚!有毒!可致命!
    當前正值蝦虎魚產量最高、毒素最強時期,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怎麼辨別蝦虎魚,以防中毒~據了解,目前在我國沿海可採集到的蝦虎魚類共25種,其中3種有河豚毒素。犬牙僵蝦虎魚有毒,但毒力和毒量遠不如雲斑裸頰蝦虎魚。擬矛尾蝦虎魚含毒量少。注意!注意!!注意!!!河豚毒素在魚的全身均有分布,不會因加工而去除。尤以春、夏兩季產量較多,含毒素較強。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吃魚膽治病的謠言一直在流傳,但事實是很多魚膽都是有毒的,據《瀟湘晨報》報導,湖南一名51歲的男子史某因聽信偏方生食7枚魚膽險些喪命。這樣的事各地都屢見不鮮。據《深圳新聞網》報導,深圳26人吃鮐魚中毒,而這種中毒都是組胺中毒。5魚籽
  • 這種瓠(hu)子有毒,千萬別吃!
    陳爹爹趕緊攔下來老伴,自己也嘗了一口,發現是挺苦的,但他轉念一想:這可能和苦瓜一樣能清火,於是自己一個人將菜吃了大半,老伴則一口沒吃。一小時後,陳爹爹突然感覺身體極度不適,然後便開始嘔吐和腹瀉,當他把胃裡之前吃下的東西吐完後,竟然還吐出了血水。
  • 「白果有毒」,吃了會中毒嗎?
    長期以來作為藥食同源之品,也常常以糖水、炒菜、燉品等出現人們的餐桌上,但歷代就有「白果有毒」的記載。2015版《中國藥典》記載,白果,甘、苦、澀,平,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斂肺定喘,止帶縮尿的功效,用於痰多咳喘,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症狀。在長期的實踐中已證實大量食用白果後會產生劇烈的毒性反應,甚至危及生命。臨床觀察報導患者因生食或過食白果而中毒,甚而死亡。
  • 男子喝了兩口藥酒就「耍酒瘋」 ?曼陀羅中毒!
    男子喝了兩口藥酒就「耍酒瘋」 ?曼陀羅中毒!冬季養生小心藥酒變「毒酒」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男子自製藥酒養生,沒想到才喝了兩口就開始胡言亂語,家人還以為他在耍酒瘋,緊急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為藥酒中毒——藥酒竟是用曼陀羅種子泡的!59歲的張先生(化姓)家住新洲,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多年,經常腰痛腿麻。
  • 魚的這個部位有毒,別再吃了!
    不過,魚有個部位千萬不能吃:魚膽。魚膽有毒,不能吃。魚膽毒素能直接作用於胃腸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被吸收後作用於重要靶器官肝、腎,引起肝細胞腫脹壞死、腎功能衰竭,最終引起多臟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魚膽的毒素成分複雜而且比較穩定,難以去除掉,不論是生吞、煮熟還是泡酒都難以破壞,容易引起中毒。
  • 吃發財樹果子男子食物中毒
    你知道吃了發財樹果實種子會有什麼後果嗎?40多歲的李先生平時就喜歡吃點「特別的」。不久前,他發現工作的工廠附近發財樹結果了,就採摘下來把外殼剝開,取出種子曬乾當零食吃。連續吃了半個月後,他出現食物中毒。 醫生提醒市民,不要輕易嘗試不熟悉的植物和植物果實。家長朋友們也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不要採摘食用路邊的野花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