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涉及盧志榮先生現場講解家具設計和工藝,旨在傳播學習盧志榮先生設計的精華所在,尊重設計,尊重原創,未經其本人允許,不得將文章內容作為商業用途。
盧志榮創辦的 DIMENSIONE CHI WING LO 是在他密切監督下於義大利生產的家具品牌,他活躍於義大利設計領域二十多年。2004-2006 年, 他曾任義大利著名家具名牌Giorgetti 藝術總監。 2006 年, 他成為赴俄羅斯推廣義大利設計精髓的義大利設計代表團成員。 他作品中的永恆性特徵得到了國際廣泛的關注與認可; 至今,他許多早期的作品依然備受追捧愛戴。
2007 年, 盧志榮獲香港設計中心邀請, 為中國統一香港十周年獻上設計作品 -「沒弦樂」。 同年, 香港電視臺廣播了他的經歷與作品的紀錄 -「志在設計」。 2009 年,他曾擔任俄羅斯聖彼得堡設計雙年展評委會主席, 同年並以作品「塔之家」榮獲2009 年密斯凡德羅建築獎提名。 2010 年,在廣東佛山, 他組織和主持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開放式國際設計研討會,發起了「中國需要原創設計」 的主題會議。
2015「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人,盧志榮的豐富創作涵蓋了建築、雕塑、室內與家具設計等領域,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義大利及國際設計界推崇。
盧志榮以他的「一方」物品「以詩為用 以用為詩」的中心思想,融會古今智慧與感悟,以物品的創作重申永恆、簡潔和本質之道。盧志榮創作了一系列反映他的建築和設計的雕塑, 他的藝術個展: 「盧志榮 - 物的靈與光」,「盧志榮 - 奇幻旅程」 ,「盧志榮 - 文明願景」 和「盧志榮 建隆 一零五五年 」先後在義大利及亞洲地區當代畫廊展出, 作品被國際收藏家垂青。
DIMENSIONE CHI WING LO
CHI WING LO® 是以盧志榮先生名字命名的品牌, 這個品牌的家具是在他的嚴格指導監督下, 在義大利設計和製作的. 他在設計上獨特的追求, 在工藝上對細節的把控, 以及在材料選用上的創新, 為家具創造了新的標準, 新的展望. 他對家具設計的愛好和熱情成為他的署名, 品牌順勢而生, 被大眾認可. CHI WING LO® 家具, 設計簡潔又多面多能, 謙謹卻又推陳出新, 富裕卻又珍貴無瑕, 設計和製作能經得起時間的推練, 適應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家具潮流中, 保持永恆.
這個柜子形似中國的月亮門,櫃門的設計別出心裁,改變了傳統的開啟櫃門形式,而是開啟了一種探尋寶藏的方式,通過旋轉櫃門進行「局部對焦」,這不僅是東方獨有的浪漫情節,更是追求趣味生活的高雅情趣。
櫃門的背板是用玻璃局部磨砂,那些磨砂的點點通過LED燈光的反射發光從而形成星空一般的圖案這個細節是在觀展的時候聽盧先生親自講解的,真的很幸運在此次米蘭家具展能遇到盧先生,他很耐心很親切的將每一件展品的設計娓娓道來,這些往往是我們看不到的,聽完盧先生的講解,真的心聲敬畏,對他崇拜不已,對他設計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美感。
盧先生的作品,就如他人一般,溫文爾雅,讓人感覺無比親切和舒適,他對材質、工藝、結構及功能美感的把握功底深厚,非常人所及。他的作品能看到東方的氣質,看到對生活的熱愛和品味,看到建築的影子。
這個長桌跨度3M左右臺面下方卻沒有任何結構支撐,我們一般人幾乎無法發現臺面其實不是平的,從臺面中間到兩側略微傾斜,盧先生問我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在場的人都面面相覷,盧先生解釋說「這就是應用了橋的結構原理,在臺面裡面藏了戶型金屬結構來承重加固」,聽完大家都恍然大悟
盧先生說,很多設計是你看不到的,確實最關鍵的。
這把單椅的設計簡練考究,盧先生向我們揭秘了椅背的工藝,一般的圈椅後背的木結構都是一段一段拼的,而他的設計是用一整塊木,然而這個用實木彎曲是目前工藝無法實現的,他通過切片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把實木一片片彎曲再粘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的靠背,這也是我們用眼鏡看不出來的,當然也有我們能看出來的,為了達到連接點部分線條比例的美觀,木腿結構做成兩個層次,這樣既不影響結構牢固,又達到美觀的效果。藤編材質與木質的收邊都做工精良,簡潔大氣,不愧是大師之作。
床的木結構和軟墊靠背的連接別具一格,傳承和創新,工藝和使用,這些都是高端品牌始終堅持的原則。說來容易,做來難。
這個經典的床頭櫃的設計,原型是中國的食盒,但是中國食盒的提手一般都是從下到上筆直的,盧先生在這學習了中國古建裡的一個手法,將兩側上方往裡收了一下,這樣解決了透視帶來的笨拙感這個床頭櫃才能如此的優雅美觀。這一個細節就承載了盧先生深厚的建築功底和敏銳的美感。
這個椅子的靠背採用兩個模塊拼接,一個後後背支撐木結構的硬體,一個是內部支撐人體的軟體,坐上去的時候靠在椅子上感覺有一雙溫暖的手在拖著你,舒服極了,大師就是這樣創造美好生活的。
餐桌的設計材質的運用是當代最新潮的石材片,下沉的轉盤和桌面齊平(平是最難得,是盧先生很注重的細節),分布的銅質原點不僅是裝飾更具有實際的功能,按下去旋轉轉盤會省力很多。盧先生對細節對人的體驗研究之深刻,令在場每一位都深深折服。越是聽他講解,越是尊重他,愛他和他的設計。
這個床的設計看似實木做得,但其實四個柱子是用鋼結構表面貼木皮做成的,這樣就不會變形,也保證的美觀。
盧先生特別可愛,他說自己其實是很浪漫的,在設計器的時候,他就在想我們平時的花器都只看花朵,但其實花莖也是很美的,花和花器的和水的關係,大師的視野總是這麼與眾不同,卻又情理之中,他把我們所忽略的找來了。
盧先生的家具很少能看到五金件,他說我們中國最好的東西是不能丟棄的。
這個柜子的關鍵在於這個鎖,打開之後可以任意旋轉每一層,當把所有的抽屜歸位的時候可以統一上鎖,這個結構是研究了幾年的,也是我們看不到的,所以,設計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今年的新品桌面大多用了夾絲玻璃,朋友問盧先生這是什麼來頭,盧先生笑笑說,這是看到我太太總在桌子上鋪一個桌布,夾絲玻璃把「桌布」夾在玻璃裡,看到的是似曾相識的親切,卻又符合當代
審美和品質感。
盧先生有很多硯臺的設計作品,他對硯臺的定義也超出了我們傳統意義的理解,傳承和創新,這才是設計師應該做的。
細節、品質、美感。
請允許我在這裡炫耀一下盧先生親筆籤名,在這裡特別感謝Cher,把我帶到盧先生展廳,才有機會和盧先生見面,聽他講解設計,受益匪淺,秒變忠實粉絲,問盧先生請求籤名冊,盧先生很認真的問我們的名字,為我們每個人籤名,真是太難得,太激動了。
最後和盧先生道別,盧先生很鄭重的跟我們說「你們是設計師嗎?我想請求你們幫我做一件事,現在有很多工廠在仿造我的設計,這也是因為有一些設計師去定做才會有人生產,我希望你們能告訴你們的同事不要仿,如果你能仿的比我的漂亮那你可以仿,如果只是抄襲那就不要做」。
聽完盧先生的話,我內心五味雜陳,也有一些愧疚,我也曾和一些設計師一樣在做項目的時候需要控制成本,需要速度,需要美,需要創新,入行的時候就學會了選家具,然後直接去定做,身為一個設計師卻沒有設計版權意識,這是可悲的,難怪設計師在中國並沒有受到國際上設計師應受到的尊重,甚至有時去看展我們中國人是特別被禁止拍照的。正如盧先生所說,中國需要原創設計,中國的設計師首先要尊重原創設計,我慶幸自己現在意識到這一點,也為正在做原創設計的設計師和團隊喝彩,今後我會從自己做起,尊重原創設計,尊重版權,我會努力去影響身邊的人,努力改變「山寨」這個曾為中國發展帶來很多好處,但卻會成為中國長遠發展走向強國的絆腳石,我們中國不是不會設計,我們的祖先也曾在世界領先,希望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植根於我們意識,尊重設計,尊重原創,因為設計讓生活更美好。
世界詩詞之方舟
THE ARK OF WORLD POETRY
每年米蘭設計周期間, 盧志榮都會發表其 DIMENSIONE CHI WING LO Italia 與「一方」最新系列家具與物品創作。今年,他以「世界詩詞之方舟」的建築視野傳達和平友愛、促進創新思維,希望能秉承古今的智慧、延伸探索的維度。「世界詩詞之方舟」融會了他的建築、室內設計、其家具與燈飾及等器物,藉此啟發和培養方舟所倡導的願望和精神。
方舟閱讀室,低矮的窗臺可坐可陳,窗的位置和比例顯然是經過一番考究,體現了盧先生追求「平」的理念,人浮於水面上,將湖面風光盡收眼底,窗戶之上正面的書架散發著濃濃的書墨味道,淺色木配上通透的光碟機除壓抑感,在詩歌的海洋裡盡情放鬆,上有天光傾瀉,仿佛教堂裡的一束光,讓人感受到天地之靈氣,日月之光輝,換起人們內心深處對和平和愛的嚮往。
方舟閱讀室內保存一萬冊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就像一位傳教士,在江河之中緩緩前行停經每一個地方,以文字的力量召喚著熱愛閱讀寫作和創作詩歌的同仁,或長者或青年,或學者或學生。
這裡的一器一物都精緻而內斂,自然柔和的顏色放空你的靈魂,讓你靜下來,慢下來。
這是一個移動的世外桃園,你可以沉浸在書海裡,洗滌在詩歌中旅行的內心,亦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成為朋友,行走在廣闊的江湖之上,伴著美景,談天說地。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古代文人們優雅的情操,高雅的生活方式,如今,在這艘漂浮的方舟裡,我們也能重溫,這不僅是一次身心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穿越。
這裡的一器一物都是盧先生精心的設計,和監管生產的心血。
它們美的喚醒了你對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期待。
方舟的理念反映了我們關注當今人類狀況的最新努力,以正能量的衝擊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未來的迫切需求,方舟的核心使命是轉戰爭為和平,並為人類植下愛的根苗。它帶來的影響將是不可泯滅的生命之光。
感謝盧志榮先生的偉大作品,感謝他的言傳身教,感謝他為中國乃至世界設計歷程做出的貢獻,向盧先生致敬!
尊重原創、尊重原創、尊重原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從我做起,讓我們有志者為中國設計的發展做點什麼,或者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去做什麼。
完
Thanks
AnnApp
關乎設計和藝術外,亦關乎生活和體驗
本文作者 | Anna Chang
圖片來源 | Hermes米蘭展拍攝、官網資料
作者微信 | wangneng1986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