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假新聞泛濫,有的是主觀撰寫的假新聞,有的是被動成為的假新聞,那麼怎麼識別假新聞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不是人人都有採寫新聞的權利的,只有新聞機構才有採寫新聞的權利,比如我們熟悉的新華社、各個地區的官媒,中央、省級、地市級的官媒,各大民營的門戶網站的新聞都是轉載的,轉載這些官媒發布的新聞,進行分發,或者是這些官媒的官方帳號發布的新聞,比如微信、微博、百度等平臺上都有新華社、澎湃新聞等官方媒體的帳號。
搞清楚這一點對辨別真假新聞很重要,因為現在有的自媒體散播謠言,天天發布一些聳人聽聞的內容,並且還有人相信,當我們看到是自媒體為首發渠道的社會生活內容,不般不要輕易採信,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內容,沒有多手信源互證的話,一定要抱懷疑態度,因為很可能是造謠,畢竟網絡時代造謠成本太低。
看到一個新聞,如果是轉發性質的,一般都會註明轉發自哪裡,無法追蹤信源的新聞,一般真實性堪憂。
辨別真假新聞還有一個很快速的方法,就是查看新聞中的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了什麼、發生的原因,即是when、where、who、what、why,一篇新聞稿件至少要有三個要素,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對於這幾個要素講不清楚的,或者模稜兩可的,多半是假新聞,因為不寫清楚基本的信息,信源就無法追蹤,無法追蹤的內容當然是假的了!
如果一篇新聞稿件中大量存在記者直接的感情抒發的內容,有引導受眾的信息在,那麼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新聞要求真實、客觀、迅速,直接抒發個人情感的新聞不叫新聞,那叫散文,新聞的要求就是不要有明顯的偏向性,只描述事件,作為忠實的記錄者,不表達個人情緒,個人情緒摻雜進去了,就容易把私貨塞給讀者,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類新聞也是假新聞。
我們平時看新聞的時候要擦亮眼睛,尤其是那種爭分奪秒的新聞,比如足球聯賽、奧運會這種,新聞媒體競爭激烈,發布的比賽信息非常迅速,以秒計算時間,不等最後的比賽結果就發出稿件,最後導致反轉新聞的出現,因為可能勝利方產生變化,比賽結果逆轉了。
總之我們平時看新聞的時候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對待自媒體發布的內容要慎之又慎,對待夾帶私貨的新聞也不要輕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