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間一壺酒
喝酒的朋友都可能了解洋河大麯,它是一種濃香大曲白酒,具有「甜、綿、軟、淨、香」的獨特風格,讓人回味悠長,被稱為「東方的洋酒」。據說,該酒已有300多年歷史,因產於江蘇省泗陽縣洋河鎮,因地故名。
泗陽歷史悠久,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縣史。泗陽秦朝(公元前221年)設置凌縣,105年後改稱泗陽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於縣等地設置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眾興鎮境內凌城村)。
元朝(1277年)改稱桃源縣,沿用637年,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故鄉湖南省桃源縣相重名,後復改稱泗陽,取意於泗水之陽。1996年之前行政上屬於淮陰市,之後被劃歸宿遷管轄。
泗陽這座城市不大,卻有一些溫婉莊重又不失風格的地標建築。當你站在大運河畔,便能看見三面媽祖雕像了。她高達32.3米,矗立在6層基臺上,是世界上唯一的三面媽祖雕像。
泗水閣依大運河而建的泗水閣和運河印象建築群以古色古香而著稱。其坐落於運河風光帶,紮根於千年流淌的大運河北岸,被譽為「蘇北黃鶴樓」。
泗陽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楊樹之鄉」,楊樹產業已成為泗陽最大最靚的產業名片。如果你來到泗陽,一定要去楊樹博物館。她是中國唯一以楊樹為主題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點、也是泗陽第一個國家4級景點。
「大本鐘」坐落於泗陽西康片區,建築採用歐式風格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目前已經成為很多小夥伴相冊裡的「新寵」,是泗陽的新地標。
泗陽是「中國洪澤湖·青蝦之鄉」,擁有保持純自然生態的水面65萬畝,水產資源優勢明顯,年產甲魚、螃蟹、青蝦、銀魚等綠色水產品10餘萬噸。
泗陽新袁鎮素有「山羊之鄉」美譽,以"新袁羊肉"而聞名,有"蘇北養羊第一鎮"之稱,年養殖山羊6萬隻以上,是蘇北有名的毛皮集散地,其中山羊板皮遠銷日本、美國等國。
泗陽古稱桃源縣,縣內有桃園鎮、桃源灘、古蹟有桃源祠、狀元墩。狀元墩上下都是桃樹,花開時節,遍地火紅。有詩讚曰「年來淮上狀元墩,墩外桃花不計村。莫道避秦還有地,願從花裡叩柴門。」雲渡桃雕已有300多年歷史。
膘雞是泗陽特產之一.農家婚喪喜慶,多以膘雞作為「頭景」上桌,客人評論廚師手藝如何,也都是以膘雞的製作為標準。膘雞製作相當講究,選料製作也十分精細。
八集小花生是泗陽名特產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鬱的地方特色。花生殼薄,肉嫩,口感好。傳說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由魯赴吳講學,路過此地,品嘗花生後,連聲贊道:「微乎此果,食可長生」。由此取名「長生果」。
參考資料:《泗陽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