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的童話《蜘蛛絲》,講述了怎樣一個人性的故事

2021-01-10 文史集眾地

芥川龍之介的童話《蜘蛛絲》,講述了怎樣一個人性的故事。

1918年7月,芥川龍之介應由鈴木三重吉的請求,在其擔任主編的兒童雜誌《紅鳥》創刊號上,發表了他第一篇童話作品《蜘蛛絲》。《蜘蛛絲》的發表受到了鈴木三重吉的好評,後來還被翻拍成電影、動漫。

雖說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但是芥川並不只是寫給兒童看的。如果用現在的話講,它應該屬於一篇成人童話。像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這等的童話便是。

《蜘蛛絲》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為鍵陀多的無惡不作的盜賊,生前幹盡了些喪盡天良的壞事,因此死後墮入了地獄中,在血池中像只「瀕臨死亡的青蛙」一樣,受盡折磨。某日,佛世尊在極樂世界的蓮池邊散步時,忽然看到了他,想起他曾有救過一隻蜘蛛的善舉,便讓蜘蛛從極樂世界邊緣透入阿鼻地獄,垂下一條細如鋼絲的蛛絲。

當鍵陀多發現了這根救命蛛絲後,欣喜若狂,急忙順著往上爬。到了半路上想要歇息的時候,卻發現底下有大量的人也順著蛛絲一同往上爬,鍵陀多又驚又怕,便十分惱怒地往下面吼道:

嘿,你們這幫罪人,這根蛛絲可是咱家我的!誰讓你們爬上來的?快滾下去!滾下去!

話音剛落,蛛絲便斷開了,鍵陀多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地獄深淵。

關於蜘蛛絲這一原型,以為它跟《史記》中記載的黃帝在泰山封禪時乘龍歸去的神話相似。

黃帝採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鬚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鬚,龍鬚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鬍鬚號。

意思是說黃帝在荊山下鑄鼎,鼎鑄成後,有龍垂須下來迎接黃帝,黃帝爬上龍身後,其他的後宮臣子也想爬上去,但是上了七十餘人後,龍就要走了。剩下些小臣便蜂擁上去,一起攀扯龍鬚,可能是人太多的關係,結果龍鬚就斷了。

回到《蜘蛛絲》這一童話上去,芥川龍之介想要藉此表達些什麼?

有人說是因果報應。因為鍵陀多生前作惡無數,所以即便是他曾動了惻隱之心,放過了一隻小蜘蛛,但這並不足以讓其償還他的所有罪責。因此,蛛絲必斷。既然如此,佛世尊又為何故意放下一條蛛絲,在絕望中給予他唯一的一絲希望?

人嘗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佛世尊既知其本性,便料到他不會讓他人分享他的希望,此時斷之,必使其陷入更大的絕望之中,此乃因果報應。

有人說這是他對人這種拙劣、自私透頂的生物的一種失望。像鍵陀多這樣罪孽深重之人,雖然曾有過短暫的善意,但一到利益相關的情況下,便暴露出他原原本本的面目。

佛世尊就像是芥川龍之介的化身一般,看到了這個罪孽深重的人,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卻突然變得柔善,以為人也有其善的一面,想要去相信,便「垂下了蛛絲」。這代表了他失望內心尚存的一絲希望,但鍵陀多的自私傷透了他的心,於是他便斷了蛛絲,斷了這一絲希望。

最後,佛世尊看著這一切,面露悲憫之色。

總的來說,《蜘蛛絲》的意義並不只是簡單的一篇童話故事,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作者情緒也實實在在感動到了我們,不斷促使我們更好地反省自己,努力地做好一個「人」。

感興趣的可以再翻看

相關焦點

  • 今日讀書—芥川龍之介短篇《蜘蛛絲》
    對人性尚存的希望,就像垂下的蜘蛛絲,斷了便再無期待。當我了解到《蜘蛛絲》是芥川龍之介在兒童雜誌發表的童話短篇作品時,是十分吃驚的。因為《蜘蛛絲》講述的是一個作惡多端的江洋大盜在墜入地獄後,佛陀念在他在世時救過一隻蜘蛛而垂下蜘蛛絲助他逃離地獄,卻因他一心只想著自己活下去而被佛陀收回了蜘蛛絲,最終再度墜入地獄的故事。怎麼看它都與童話相去甚遠。
  • 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真的配得上世人對他的評價嗎?
    芥川龍之介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個作家,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視。芥川龍之介的文學創作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開拓了一個不曾有過的領域。——中村真一郎準確來說,芥川龍之介的創作生涯只有12年,而在這12年的時間裡,他一共寫了148篇小說,我們無法肯定這148本小說每一本都對日本近代文學產生了什麼決定性改變。
  • 《蜘蛛絲》講述了釋迦摩尼渡化江洋大盜的故事,是己渡還是他渡?
    《蜘蛛絲》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短篇小說,於大正7年(1918)7月發表在鈴木三重吉主編的童話雜誌《紅鳥》上。芥川龍之介大部分作品都取材於歷史典籍,同樣,《蜘蛛絲》也有其歷史出處。片野達郎明確指出,芥川龍之介《蜘蛛絲》的出處應該是由鈴木大拙譯日文版本《因果的小車》。
  • 閒來無事,推薦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給你
    這個深諳人性的作者,擅長把人性的罪惡剖析得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有人說他是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讀他的書,有助於你在短時間內認識人性,並且能夠更好地對待人性的黑暗。接下來簡要的介紹一下芥川龍之介和他的作品。芥川龍之介,何許人也?
  • 當你看不清人性時,就讀一讀芥川龍之介的小說
    而事實上,《羅生門》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兩個短篇小說《羅生門》和《竹林中》,並且故事主體主要是後者。「羅生門」一詞本身並沒有如今被賦予的意義,只不過因為這部電影太出名了。那麼,芥川龍之介的原著小說《羅生門》究竟講述了什麼故事呢?羅生門,其實就是日本平安時代首都的正南門羅城門。在小說中,這個城門已是十分破敗,成了無名屍體的棄置地,氣氛陰森恐怖。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們讀你讀了一百年
    不得不承認,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幾乎都是深灰色的,散發著一股苔蘚和汙水的氣味。儘管《羅生門》的書封被設計成明媚的湛藍色(時代文藝出版社),但仍舊掩蓋不住書裡頭瀰漫出來的「芥川灰」。這種人性中的微妙瞬間在《羅生門》這部短篇小說集的同名小說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它也是我記得的為數不多的短篇小說之一。「羅生門」一詞在日語中有「人間與地獄之界門」的意思。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個被辭退的僕人,此時正蜷縮在羅生門下。
  • 虛無《黃梁夢》下是功利得失心,芥川龍之介: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文/顏小二述哲文圖/網絡作家「芥川龍之介」,是日本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深刻且十分耐人尋味,可能是養子身份讓他童年過得十分壓抑,也可能是身體的孱弱讓他備受折磨,抑或者他的愛情因養父母的自私而無疾而終,芥川龍之介的許多作品中,對人性的利己、自私有深刻的諷刺意味。
  • 文豪野犬壁紙美圖:對太宰治的執念,是芥川龍之介變強的動力
    導讀:凌厲的少年感 ,黑髮黑瞳,髮絲凌亂,眼神幽怨,芥川龍之介在《文豪野犬》中,最初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呢?芥川龍之介的童年並不幸福,在貧民窟長大的他,早年曾經跟多個小夥伴相依為命的他,因為偶然間撞破了組織的秘密,導致同伴被殺害,只剩了芥川自己。準備為同伴報仇的他,被太宰治搶先一步解決掉了敵人。太宰勸誘芥川加入黑手黨。
  • 芥川龍之介,在人性陰暗的地方,發掘出攝人心魄的美
    芥川龍之介,是一個真正把人性摸透的短篇小說家,他不遺餘力地把自己看到的,體會到的一切化為文字,寫成小說展現給世人,告訴世人如何避免人性的醜惡,如何保持良善的內心。芥川龍之介35年的人生,只用「悲劇」二字形容足矣芥川龍之介的一生顯然是悲慘的,他的悲劇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
  • 太宰治對芥川龍之介的愛時有時無,想過二人世界,又要棄他而去
    《文豪與鍊金術師~審判的齒輪~》動畫版中的太宰治在活著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芥川龍之介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當文豪們的靈魂被召喚到圖書館,太宰治和芥川龍之介有機會朝夕相處,才能看出,其實太宰治對芥川龍之介的愛,是時有時無的。很多人都覺得,太宰治一生追逐著芥川龍之介,他曾多次衝擊芥川獎,還因為拿不到芥川獎,給佐藤春夫寫了四米長的信件抱怨。
  • 但願你,不做生命的匆匆過客;分享芥川龍之介的句子
    ——芥川龍之介在我看來,芥川龍之介的句子想要詮釋的,就是這種人生的寬度。但我們很少思考,當我們完成基因和世俗賦予我們的功能,盡到延續生命的義務之後,我們的生命還背負著怎樣的意義?而這個殘留下的意義,定義了生命的「寬度」。
  • 文豪野犬:關於芥川龍之介的感情狀態,你站芥川和誰呢?
    在港口黑手黨中因實力強大被人畏懼的芥川龍之介的感情狀態是什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匯總一下,看看芥川表面高冷的外表下,有幾對CP呢?一、芥川龍之介X中島敦首先是官方認證的「新雙黑」組合,這對組合的關係可謂是繼承了前任雙黑,能動手堅決不動口。就連對誰都友善的中島敦,在面對芥川時,也會忍不住跟他吵架。
  • 淺談文豪野犬,太宰兩個時期的迷茫與救贖,芥川龍之介和中島敦
    在動漫中的兩個時期港黑、武裝偵探社,這兩個時期的太宰有著不同的立場和生活方式,而在每個時期都有著一個徒弟,芥川龍之介和中島敦,就像太宰在不同時期的影子般,一面是黑暗,一面是光芒。他們有著共同之處,又有著其本質的區別。
  • 良笑社推出OR《文豪野犬》芥川龍之介POP UP PARADE手辦
    良笑社旗下男性角色品牌OrangeRouge推出了新品,來自人氣漫改動畫《文豪野犬》的芥川龍之介POP UP PARADE手辦,官方預定於2021年5月發售,中國區售價239元,日本售價3545日元(稅前,約合人民幣224元)。
  •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這本書是太宰治、芥川龍之介、有島武郎和夢野久作四位日本作家的童話故事精選集,收錄了11個短篇。11個短篇主題、風格各異,或取材古代傳說,或由夢境展開,或現實氣息濃厚,但都充滿想像力。它們將帶你重新認識自我,審視那些已經面目模糊的勇敢、恐懼、信任、熱愛、美好……太宰治太宰治以「喪」聞名。
  • 蜘蛛之絲|佛祖無誠意的拯救,芥川龍之介對拯救者利己思維的諷刺
    《蜘蛛之絲》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之一,這篇小說以極樂世界的佛祖用一根蜘蛛絲救贖地獄罪人為故事主線,讓讀者深刻體會到,剪斷那根代表「救贖」之蜘蛛絲的,正是人的利己心。基於此,許多人認為《蜘蛛之絲》諷刺的是人的利己心。這種解讀很深刻,但卻總覺有那麼一絲意猶未盡。
  • 芥川龍之介的禪理:蜘蛛絲
    首先映入佛祖眼帘的是一個叫犍陀多的人正和其他罪人擠在一起蠕動著。這個叫犍陀多的人是個作惡多端的大盜。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平生僅僅做過一件善事。那時他正經過森林,在路邊看到一隻蜘蛛正在爬行。他本想抬起腳踩死蜘蛛,但不知怎的忽然轉念,心想:「不可!不可!這蜘蛛雖小,但也是一條生命,我隨意殺之,真是太可憐了。」於是放過了蜘蛛。
  • 同為日本近代文豪,為何森鷗外知名度遠不如芥川龍之介與夏目漱石
    相較起來,國內翻譯引進的夏目漱石與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則要多上許多。至少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心》《哥兒》《少爺》等作品都是耳熟能詳的。至於芥川則更不用多說,無論是其代表短篇小說,還是融匯了個人見解的雜文,均在國內有所引進。單從作品翻譯引進的數量來看,芥川和夏目就已勝了一籌,而越多的引進,意味著越多的曝光機會,國內讀者了解到這二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文豪野犬:為什麼之前太宰始終不肯給芥川一個肯定?
    但是在《文豪野犬》中虐心的場面肯定少不了的一個場面,就是芥川奔向能與太宰溝通的耳麥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首先太宰肯定預料到了自己對中島敦說出「丟掉耳麥」之後,芥川會被耳麥吸引注意,從而達到讓敦更好的行動的目的。但是如果這麼想的話,一切都在太宰的算計之中,表明他也十分明白芥川對於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