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法國國庫的「買買買」女王:一生奢華,命絕斷頭臺

2020-12-14 騰訊網

昨天是6.18,大家剁手了嗎?

在今天這個清空購物車的日子裡,奧德修斯君卻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爭議人物——一位因為買買買而形成招黑體質,最後丟了性命的王后。對了,正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斷頭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

《身著宮廷盛裝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勒布倫/1778年

「亭亭玉立時,她是美的塑像;翩翩起舞時,她是優雅的化身」。英國著名作家霍拉斯·沃爾波爾這樣盛讚瑪麗·安託瓦內特。

埃德蒙·伯克在《法國革命論》中回憶:「她閃耀得像是啟明星,充滿生氣、光輝和歡愉……那是在凡爾賽宮,她當時還是太子妃,她幾乎足不點地縹緲而行,這世間肯定未曾見過更為美妙的圖景。」

另一位浪漫派作家夏多布裡昂直接宣稱:「大革命通過殺死安託瓦內特,殺死了青春和美。」

《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勒布倫/1775

從留下來的肖像畫裡,我們看到的安託瓦內特的確算是個美女:膚白透亮,藍眼睛炯炯有神,頭髮也流金溢彩,也沒有哈布斯堡家族遺傳的下唇突出和地包天特別明顯(「哈布斯堡唇」:下頜前突畸形),據說,安託瓦內特舞步輕盈,走路時尤其身姿綽約。

《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勒布倫/1783年

1

「順位」的婚姻,戰略中的「棋子」

關於她的魅力,逸聞最初來自音樂天才莫扎特。

1762年,6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隨父親開始歐洲巡迴之旅。技藝精湛的莫扎特受到了奧地利女大公瑪利亞·特蕾西亞的邀請。在維也納的美泉宮,莫扎特不小心摔倒,比他大1歲的瑪麗·安託瓦內特將他扶起。莫扎特看到了美麗的小公主,忍不住親吻了她,說:「我以後一定娶你!」

如果瑪麗·安託瓦內特最後真是嫁給了莫扎特,歷史也就不是今天這樣了。但真實歷史怎麼可能這樣發生?且不說自古以來,王子、公主的命運絕大多數是要作為政治聯姻的棋子,更何況,瑪麗·安託瓦內特公主生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

哈布斯堡家族有一則古老的家訓:「讓別人去徵戰殺伐,而你,走運的奧地利,聯姻結盟去吧!」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母親是奧地利帝國的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這位深謀遠慮的女政治家當時是與俄國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並列的歐洲三大女強人——人稱「三條裙子」!

奧地利帝國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

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政務之餘,抽空生養了5個兒子11個女兒,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最小的公主。剛好奧法兩國想聯姻修好,選哪個女兒嫁到法國去當太子妃呢?以女王看人的眼光,本來應該是十女兒瑪麗亞·卡羅琳娜來坐這個位置的。她覺得卡羅琳娜與自己的氣質相像,無論從其聰穎達理還是政治能力來說,都最適合當大國王妃。至於小女兒安託瓦內特嘛,討人喜歡,愛撒嬌又會偷懶,學習不好還老逃課,法語也不利索,就讓她嫁個小公國的國君得了。

電影《絕代艷后》幼時的安託瓦內特

但是命運弄人,九公主與那不勒斯國王舉辦婚禮前突然病逝。十公主原是太子路易(後來的路易十六)的妃子候選人,之後緊急代替姐姐與那不勒斯國王成親。由此,14歲的小公主安託瓦內特前往本該是姐姐去的法國,成為法國太子妃。

多麼年幼的妻子啊,放到今天還只是個中學生呢!但是作為一個與別國聯姻的公主,職責相當於外交官,除了維繫兩國和平,也是在他國注入血脈之人,這些安託瓦內特能扛在肩上嗎?母親瑪麗亞·特蕾西亞擔心的,除了安託瓦內特的年幼,更憂心其精神上沒長大。特蕾西亞在女兒的嫁妝裡放了自己寫的「心得之書」,反覆叮囑每個月的固定日子要讀一讀。一切就緒後,特蕾西亞才把女兒送上了前往凡爾賽1570公裡的旅途。

2

赤字王后,奢華生活

太子妃的婚後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順利。

和瑪麗·安託瓦內特結成命運共同體的那一位,看起來對自己的妻子並沒有太強烈的興趣。這一切,其實在新婚之夜已有端倪。

婚禮之夜,在長8米、寬4米的大餐桌上,端坐於上座的路易十五,見到太子把端上來的所有菜吃得精光,忍不住提醒:「今晚不能給胃太大負擔!」太子問為什麼,並回答祖父說吃飽了才能睡得好。

在當天的日記裡太子路易這樣寫道:「虛無(rien)」。但實際上只要沒有進行喜歡的打獵活動,他的日記裡很多時候都是記錄的「虛無」。

擔負著生養皇家子嗣的安託瓦內特從未擔心自己會生不出孩子來,畢竟她的母親生了16個孩子,姐姐們也是動輒七個八個地生育,她卻在結婚幾年後,依然還是少女之身。

王室無秘密,所有這些都成了人們竊竊私語的內容——他是性無能還是同性戀?亦或者是太子妃的問題?她曾寫信給母親說:「只要能生個孩子就好了,哪怕是個死嬰。」

電影《絕代艷后》中的安託瓦內特和路易十六

瑪麗·安託瓦內特為此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所有這些苦惱,轉化成其他的興趣,因為耽溺於享樂可以轉移這部分的焦慮。

婚後第四年,夫婦倆的「房事」依然很痛苦。路易把精力全都放在了打獵上,而安託瓦內特則是沉迷於華服和珠寶,還有舞會和賭博。

在瑪麗·安託內特登上王后的第三個月,她成為貴族裡的時尚領袖,伴隨其後的是巨額的置裝費。

電影《絕代艷后》中安託瓦內特的各種奢華裝置

她每天關注的無非是三件大事:

首先是挑選服裝。她每個季度要做12套正式禮服,12套晚禮服,12套普通禮服,每年還添一百多套各式衣服。

其次是髮型。安託瓦內特對衣裝嗜好的講究,在重用義大利人髮型師萊奧納多和女性時尚設計師創始人羅斯·貝爾坦(Rose Bertin)以後,越發高調——「坐墊」(puuf)式的髮型,把頭髮堆得如高高的小山堆。寶石、緞帶、羽毛,最後還有仿照船、庭園之類的裝飾,有的用昂貴的鴕鳥羽毛裝飾。瑪麗·安託瓦內特「奧地利女人」的外號就和這個嗜好有關,在法語中,「奧地利女人」與「鴕鳥」的發音很像。

安託瓦內特的帆船髮飾

此外還有首飾。瑪麗·安託瓦內特還沉迷於珠寶,鑽石、珍珠比任何人都要大。最後壓垮波旁王室聲望的最後一根稻草——「項鍊事件」雖然最後證明瑪麗·安託瓦內特是無辜的,但能產生這一事件還是和她嗜好珠寶的名聲有關。

這時,瑪麗王后的風評已經很差,人們稱她為「赤字王后」。母親憂心忡忡地寫信告誡她,要節約,不要只講究打扮,不要失去王后的威望,不然會災難降臨。作為丈夫的路易,出於未盡到丈夫責任的內疚感,以及本來就對宮中的事情毫不上心,也就隨著王后的性子。

揮霍的快感背後是大廈將傾的預兆,這些,國王夫婦都沒有看到。

3

荒唐的項鍊,冤枉的王后

在茨威格給安託瓦內特寫的傳記《斷頭王后》中,茨威格這樣評論這個鬧劇:「即使把莫裡哀所有的喜劇合在一起,也找不到這樣五顏六色烏七八糟的大雜燴,把騙子手、說謊者和受騙者,傻瓜和被愚弄的人,邏輯上這樣混亂地交織在一起。」

「項鍊事件」發生於1785年夏天,而作為這個騙局最大的賭注是一套項鍊。

項鍊事件中的項鍊複製品,由大顆鑽石組成

10年前,路易十五同樣嗜好寶石的情婦杜巴利夫人,下了一個聳人聽聞的訂單:鑲嵌有550粒鑽石,總額達160萬裡弗的一套項鍊。可是沒等到項鍊製作完成,路易十五便駕鶴仙去,杜巴利夫人更是被逐出宮廷。於是寶石商人找到安託瓦內特,請求她買下這條項鍊。也許是覺得這條項鍊的品位實在太差,安託瓦內特拒絕了。

時光如梭,如果再不快點兒解決,寶石商人將會面臨破產,因而焦急萬分。有一天,羅昂樞機主教給寶石商人帶去了好消息。說是王后決定買下寶石,他來作為中間人。寶石商人從樞機主教那裡看到了有安託瓦內特籤名的文件後,徹底放下心來,把項鍊交給了樞機主教。

電影《揚眉女子》中的德·拉·莫特伯爵夫人和紅衣主教

不可思議的是,沒過多久,項鍊竟然不翼而飛了!羅昂說是已經轉交給王后。寶石商人前去王后官邸拜訪,王后卻說什麼都不知道,還把寶石商人轟了出去。而真相是——愚蠢的羅昂主教被德·拉·莫特伯爵夫人這個徹頭徹尾的騙子給欺騙了。

德·拉·莫特伯爵夫人自稱與安託瓦內特關係要好,於是羅昂把項鍊交給了她。樞機主教羅昂夜裡在庭園中與「安託瓦內特」密會,然而那只是假扮成王后的妓女,後來她被抓住了。德·拉·莫特伯爵夫人雖然最後被捕,但是這套價值不菲的項鍊已經被她的同夥帶去英國,分贓分得一點兒不剩,早已去向不明。

但王后的失敗在於,即使在人們「清楚了解了事件真相全貌」之後,他們對安託瓦內特依然殘存著懷疑的念頭。就連報紙上也繪聲繪色地刊載這樣的內容:「她這麼淫蕩的女人,甭管和誰,都挺享受逍遙的夜生活吧。肯定就是她騙了羅昂,拿到項鍊後現在一定藏在某個地方。」安託瓦內特的公信力已經蕩然無存。

另一方面,國王夫婦對「項鍊事件」的處理不當成了致命傷。安託瓦內特沒有聽從大臣認為應該採取秘密處理措施的諫言,而是逮捕了羅昂樞機主教,而且是在聖母升天節羅昂馬上要主持彌撒儀式之前,在人滿為患的凡爾賽宮內採取的行動。於是,這個事件立馬天下皆知,整個巴黎沸沸揚揚。

最後,法院查明了事件真相。主犯德·拉·莫特伯爵夫人被公開鞭刑之後,被判終身監禁。但這位大騙子後來成功越獄,還在英國出版了一本荒唐的《回憶錄》,安託瓦內特在她筆下徹底淪為緋聞主角。

樞機主教因為只是被欺騙,最終判決其無罪釋放。國王夫婦卻堅信是樞機主教單獨作案,通過大臣向法庭施加壓力。可是國王的權力此時已經是日薄西山。之後,路易解聘了「無罪的」樞機主教,招致更激烈的反抗。

項鍊事件之所以如此動蕩人心,要追溯到4年前的1781年,財務總監雅克·內克爾(JacquesNecker,1732—1804)出版的《給國王的會計報告》一書,也是一個誘因。內克爾來自瑞士,是一名新教徒,而且後來成了富有的銀行家,因此被賦予了振興法國經濟的重任。然而,這卻引來了完全不想付稅款的貴族階層的強烈反對。由於被他們誹謗中傷說是他造成了國家赤字增加,還中飽私囊,他才以數字加以反擊。萬萬沒想到,這條遮掩秘密的垂簾就這樣被扯了下來。實行絕對王政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對外隱瞞的高額花費,被赤裸裸地曬在大太陽底下。

瑪麗安託瓦內特和孩子們/勒布倫/1787年此時曾經開朗率真的王后已經憂心忡忡,王后的摯友畫家勒布倫記錄下了這一幕

根據這份報告,國家總收入約為2.64億裡弗。支出方面,士兵佣金6520萬,道路建設費500萬,貧民安置費90萬。然而,包括宮廷費用在內的王室費用竟高達2570萬,阿圖瓦領地維護費用也有800萬。

對於一年最多只能掙到12~20裡弗的勞動人民來說,這個數字簡直超乎他們的想像。這次安託瓦內特購買的(雖然實際上不是她)項鍊,一條的價值就是160萬裡弗。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人們終於對她的花銷有了具體概念。憤怒的情緒最終導致了一個時代更大的變局——革命發生了。

事實上,把所有革命的誘因都放在瑪麗·安特瓦內特身上對她顯然既不公平,也不符合歷史真相。法國歷史學家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在《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中,提出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在身為「太子妃」時期(路易十五當政)生活的確奢靡,但在四個子女相繼出生後,個人生活「頗為節儉」。

波旁王室財政危機有很多因素,王室傳統的揮霍,路易十六對美國革命的財力支持等等。王室奢靡生活積重難返,「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統治後半期開始,國庫就處在慢性赤字狀態,到路易十四去世時留下國債四十億之巨。

電影《絕代艷后》中的王室末路

到了風流成性的路易十五,除了一如既往的奢靡生活,則是留下了他的驚世名言:「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顯然路易十五已經預見到了日後的「洪水滔天」。專制強權的路易十四整整在位七十二年,昏庸無能的路易十五在位五十九年,而在二十歲繼位,最有希望配合變革的一個相對開明的君王路易十六,不僅接下一個爛攤子,而且大革命之前留給他的時間只有十五年。他和他的王后,以慘烈的方式進入了歷史。

1862年木刻版畫《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兒子做最後的道別》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面對瑪麗按託內特的結局,茨威格這樣嘆息。

相關焦點

  • 買空國庫、放縱偷情、誓死不降,法國艷后的奢靡一生……
    因為這些奢華誇張的裙擺,和甜膩少女的設計細節,無一不是那個買空了國庫的絕代艷后的心頭好。瑪麗·安東尼特這位18世紀的法國王后,以她絕世豔名和短暫而傳奇的一生曾被無數藝術作品演繹。若是她能穿越到這個秀場,以她一貫的買買買作風,想必是要包場買斷咯。
  • 人物篇 || 珠光寶氣的一生
    瑪麗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在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奧匈帝國女皇最寵愛的小女兒。15歲時,作為法國和奧地利和平的象徵,她嫁給了法國王儲路易十六。初來乍到的小公主長得粉妝玉砌、性格天真爛漫,自然贏得了所有人的寵愛,大家都樂于贈送她珠寶。
  • 法國瑪麗王后:一個靠買買買敗光國庫,最終走上斷頭臺的女人
    因為沉迷享樂,精於打扮,她所擁有的飾品都十分奢華。 ● 電影《絕代艷后》劇照:瑪麗女王參加假面舞會她對待其他貴族夫人十分大方,贈予禮金毫不手軟;為宮廷大建亭臺閣樓、園林畫廊,堪比現在的世博展會。● 美國獨立戰爭法國捲入的美國獨立戰爭,債務高達20億法郎,瀕臨破產。
  • 皇室|「買斷頭」的瑪麗皇后:珠光寶氣的一生
    正常人「買買買」,至多是逛斷腿,而在法國曾經有一位皇后,卻因為「買買買」而送了命!別以為小南太誇張,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從公主到皇后,奢華的宮廷生活瑪麗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在1755年生於維也納,是奧匈帝國女皇最寵愛的小女兒。
  • 法國最悲慘的國王,國庫被王后敗光,最後還是被人民殺了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明文文章字數|981字,閱讀約2分鐘路易十六是法國歷史上最悲劇的國王。路易十四被授予最偉大的法國國王稱號。他被稱為太陽之王,使法國成為歐洲的霸主。最終,懦弱,不貪不色的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成為法國新舊勢力交替的犧牲品。縱觀歷史,路易十六有點像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孝,只不過朱由孝酷愛木工,路易十六則擅長制鎖。當王儲時,他在宮中為自己建造了法國最先進的五金作坊,並從民間請來了著名的銅匠。
  • 「赤字皇后」瑪麗,是怎麼花光國庫,一步步將自己送上斷頭臺的?
    同為德意志一部分的奧地利和普魯士互相對立,而作為「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則和普魯士開戰,陸陸續續長達數十年。為了牽制強大的普魯士,法國開始尋求政治上的盟友,而奧地利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 和她們比起來,被傳「花光法國國庫」的瑪麗王后是真節儉
    在法國歷史上,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文人墨客,都會有幾個紅顏知己。從查理七世開始,國王便會從自己眾多的情婦中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封她們為官方情婦(Maîtresse-en-titre)。官方情婦身份在宮廷公開,並享受國王家眷的待遇。一說起她,大家想到的就是奢侈無度花光國庫,買買買把自己送上斷頭臺。
  • 從妓女做到國王情婦,買珠寶首飾買到國庫虧空,最後命喪斷頭臺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斷頭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故事,她因生活極度奢侈聞名於世,最後被憤怒的法國人民送上斷頭臺。但是在瑪麗皇后命喪斷頭臺之前,也有一位生活奢侈的女人命喪斷頭臺,她就是杜巴利伯爵夫人,是瑪麗皇后的宮鬥對手,也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最後一位情婦。
  • 命懸一線的廢后,如何逆襲成為一代女王.
    但是在200年前的俄國,早有這樣一位女帝用自己功標青史的一生給了最好的反駁。從備受冷落的皇儲婚妻,到命懸一線的廢后,最後成為功標青史的一代女帝。16歲的她皈依了東正教,改名為葉卡捷琳娜,也與彼得三世舉辦了一場奢華無比的婚禮。一時間,她成為上流社會女孩人人驚羨的對象。縱然是皇室生活的背後難免如履薄冰,她也憑藉自己的毅力,學習俄國語言,適應俄國上流的社交習慣,正當她以為自己可以把握這種生活的時候。尚不知道命運的翻雲覆雨正等著她。
  • 沒有公主命,請自備女王心
    如果你抱怨命運的不公,那麼你真的需要好好看看這位偉大女人的一生。沒有一個人能夠一帆風順的走夠這一生,你所看到的所有的光鮮是用堅毅和決絕所換來的強大氣場。如果你沒有公主命,請時刻備有一顆女王心。香奈兒的一生中,她的情人非富則貴,全愛送她珠寶首飾。香奈兒也有一套自己配搭的風格,其中珍珠(她的最愛)配小黑裙是她最經典的造型。
  • 奢侈的法國王室!國庫的錢都花在打扮上了?
    瑪麗·王后的吊墜不僅本身價值連城,而且這件珠寶更與法國大革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瑪麗王后是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以熱愛珠寶而著名,她也是法國歷史上僅次於約瑟芬王后收藏珠寶排名第二的王后。正是瑪麗王后的奢華無度讓她在法國大革命中被處決!
  • 法國的妲己,《絕代艷后》
    中國古代有妲己,而在國外,也有這樣的人物,例如法國的瑪麗皇后,堪稱,法國妲己!片名:《絕代艷后》法國末代皇后瑪麗,一個如今在法國提起,仍有許多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法國最後一個皇后。一生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是導致法國王朝沒落的罪魁禍首!
  • 最浪漫的歐洲霸主,發明高跟鞋跳芭蕾舞,讓國家變得奢華優雅
    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四,兩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路易十四5歲登基,23歲親徵,在位72年,被稱為最浪漫的歐洲霸主,發明高跟鞋跳芭蕾舞,讓國家成為奢華優雅的代名詞,路易十四,在5歲那年被母后抱上國王寶座,就此開始72年的漫長帝王生涯。當時西班牙已經衰落,英國還沒有崛起,憑藉他出色的政治與軍事能力,讓法國成為歐洲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
    她是法國末代王后,窮奢極欲比肩慈禧,年僅38歲被送上斷頭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大清,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雖然作為皇族命運悲慘,但起碼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晚年還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園丁,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 現代低調奢華的典範-法國MISIA
    MISIA這個品牌誕生於對自由創作新的更加奢華的一種渴望,渴望提供一個能滿足人們日漸追求的高品味和高要求的這樣一個品牌,這是一個致力於滿足全世界所有需要奢華裝飾的品牌
  • 跨越世紀的經典珠寶,見證斷頭皇后輝煌一生,時隔二百年依舊耀眼
    曾經還有人調侃瑪麗·安託瓦內特為了精美奢華的珠寶服飾豪擲千金的行為,花光了法國的國庫。並且因為她的這向愛好,導致出了「鑽石項鍊醜聞事件」,法國王室倒臺,而瑪麗·安託瓦內特與路易十六在逃離法國時,她還偷偷運走了一大批珠寶。
  • 從法國女王,到無家可歸的乞丐:瑪麗·德·美第奇的崛起和隕落
    當瑪麗·德·美第奇在1600年,嫁給國王亨利四世時,法國是一個被多年的宗教和內戰撕裂的國家。這是有史以來最不幸的皇室婚姻之一。多年來她渴望權力,並在幕後等待著時機。結婚10年後,她終於憑藉自己的實力,加冕為法國女王。就在第二天,她的丈夫被一個狂熱的牧師謀殺,隨後瑪麗自己一人控制了王國。她用鐵腕手段統治法國,在這一過程中樹敵眾多。
  • 法國國寶級絲襪品牌 Gerbe讓你盡顯「女王」風採
    法國國寶級絲襪品牌 Gerbe讓你盡顯「女王」風採 2020/09/22 15:46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19242
  • 逆襲女帝好男寵,童貞女王愛粉底,王室美人大戰誰才是地表最強?
    英國王室錢多會穿愛打扮,一家獨佔三個參賽名額,為了能和這支地表最強戰隊抗衡,小主斟酌再三隻好請出同樣時尚度爆棚的王后聯合天團:她們分別是法蘭西最愛買買買的除了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當時還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因此對手陣營裡唯一一位來自法國的瑪麗王后就當仁不讓地上場應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