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天津)石化26萬噸聚碳酸酯項目首條生產線預計5月試車

2021-01-17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日前,作為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戰略合作項目之一,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26萬噸聚碳酸酯項目公用工程中交,進入生產準備階段。預計2021年5月第一條生產線投料試車,這將豐富中國石化下遊產業鏈,帶動我市石油化工產業升級。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作為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戰略合作項目之一,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26萬噸聚碳酸酯項目公用工程中交,進入生產準備階段。預計2021年5月第一條生產線投料試車,這將豐富中國石化下遊產業鏈,帶動我市石油化工產業升級。

26萬噸聚碳酸酯項目是中國石化與沙比克繼百萬噸乙烯項目後,在天津合作建設的又一大型石油化工項目,總投資101.83億元,包括2條生產線、4套生產裝置及公用工程配套設施。據了解,在滿足中國環保標準的前提下,該項目嚴格執行歐盟標準,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採用沙烏地阿拉伯的非光氣熔融法,該方法具有物耗能耗低、副產品能充分循環使用等特點。項目建成後,所生產的聚碳酸酯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建築、醫療保健、航空航天等領域。(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滄州大化擬建10萬噸聚碳酸酯項目
    立邦華中總部項目開建!4月26日上午,總投資10億元的立邦集團華中區域總部——立邦新型材料華中區域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在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開工建設。該項目佔地面積200畝,總投資10億元,全面建成後年產各類水性塗料、真石質感塗料、乾粉砂漿產品190萬噸,節能保溫裝飾一體化板300萬平方米,年銷售額達20億元。
  • PP期貨衝高回落,中國石化擬建120萬噸/年乙烯產業項目
    中國石化擬建120萬噸/年乙烯及下遊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 12月5日,中國石化發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公告。公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中國石化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6日發出通知和會議資料,於2020年12月4日以書面方式召開。
  • 恆逸石化百萬噸纖維項目首套生產線投產,溫和擴張獲更有利話語權
    來源:第一紡織網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逸石化」)今天(2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海寧恆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100萬噸差別化環保功能性纖維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第一套生產線G線(產能25萬噸/年)及相關配套工程已於
  • 天津南港工業區 多個百億級超大項目按下快進鍵
    中化新網訊:記者曲照貴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東南部,一個定位為「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現代化國際性多功能特色港區」的天津開發區天津南港工業區,正在唱響春天進行曲: 據天津開發區相關部門介紹,4月5日,總計投資達到185億元的中石化天津LNG項目,其二期擴建工程接收站罐區樁基施工正式啟動,由此拉開了該項目二期擴建工程施工的序幕。
  • 吉林市年產10萬噸聚碳級碳酸二苯酯項目
    作為高端石化產品,聚碳酸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需求增速最快的熱塑性材料,綜合性能優異,在電子電器、板材容器、汽車工業、醫療器械、防護器材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並迅速擴展到航天航空、光學元件、光電信息等新興領域。
  • 我省首條年產10萬噸燃料乙醇生產線在東鄉投產
    12月15日9時,坐落於撫州市東鄉區東山工業園區內的江西雨帆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傳出喜訊,其經國家發改委核准批覆、歷經兩年建設、投資10億元的年產10萬噸燃料乙醇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這是我省首條燃料乙醇生產線。
  • 日產10萬 首條四川省屬國企緊急投建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投產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3月3日,位於四川省資陽市高新區的川投集團華西牙科項目內,1條全自動平面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投產。該產線由四川省屬國企川投集團投資建設,是四川省屬國企緊急投建的首條全自動一次性醫用口罩產線。
  • 盤一盤全國3月紡織化纖項目建設熱點與進度
    宏揚紡織科技差別化紗線項目,計劃總投資約7000萬元,引進日本村田最新型渦流紡等設備,項目建成後預計新增7000噸差別化紗線產能。瑞豐漢藝高速電腦提花生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約6550萬元,引進先進的高速電腦提花織機等設備,項目建成後形成年產2000萬米的紡織面料生產能力。
  • 西北首條對位芳綸生產線試車
    1月4日,寧夏泰和芳綸纖維有限公司高性能對位芳綸項目第一條紡絲線在寧東基地一次試車成功,產出合格芳綸產品,填補了我國西北地區高性能功能性纖維材料空白。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年產3000噸高性能對位芳綸,是目前國內已實現量產規模最大的芳綸生產項目。項目工程於2018年8月落地建設,2019年6月主體結構封頂,2019年8月開始安裝設備。 寧夏泰和芳綸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唐凱表示,項目的投產填補了西北地區同類產品的空白,也進一步完善了寧東基地煤化工產業鏈。
  • 12月5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中國石化擬288億元投建天津南港項目
    溫馨提示:小編每晚與交易所同步更新公告,想要第一時間掌握資訊,可直接進入公眾號自定義菜單 【重要公告】中查看中芯國際: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包鋼股份:擬不超14億元投建數據中心一期項目*ST富控:公司股票12月9日起暫停上市中國石化:擬288億元投建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遊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
  • 12月14日中沙石化丙酮為8650元
    12月14日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關於丙酮的報價為8650元/噸。丙酮的規格:優等品。該報價有效期為3天。報價提供方: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 12月22日中沙石化丙酮為7550元
    12月22日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關於丙酮的報價為7550元/噸。丙酮的規格:優等品。該報價有效期為3天。報價提供方: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
  • 盤錦10萬噸醫用無紡布項目開機生產
    1月7日,盤錦臨港經濟開發區的盤錦禹王無紡布有限責任公司二期10萬噸醫用無紡布項目一號車間,在醫用級SMSS紡熔生產線下料環節,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流程作業。此項目的建設,為開發區規劃打造的醫用物資產業園、發展醫療物資產業,建設東北最大的衛材用非織造布生產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遼寧疫情出現反覆的時候試車生產,為遼寧防疫物資的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
  • 海南逸盛石化50萬噸/年PET項目建成投產
    海南逸盛石化第7條PET生產裝置8月3日投料生產,之前其第8條PET生產裝置已於今年6月12日投產。這標誌著海南逸盛石化年產50萬噸PET項目(三期)全部完工,正式投產。這將進一步完善洋浦石化產業鏈,提升石化產品附加值,加快園區石化產業差別化生產步伐,促進洋浦石化產業基地建設,成為洋浦打造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的生力軍。
  • 中國石化重點項目5萬噸SEBS裝置建設有序推進
    4月6日,清明節小長假第3天,巴陵石化橡膠部SIS裝置裝車現場,當班員工用叉車接力將新下線的熱塑橡膠SEBS(以聚苯乙烯為末端段,以聚丁二烯加氫得到的苯乙烯-丁烯共聚物為中間彈性嵌段的線性三嵌共聚物)產品裝車外銷。
  • 投資百億元山東泰安40.60項目試車投產
    8月4日23點47分,山東晉煤明升達40.60項目試生產尿素產品順利下線,這標誌著該項目試車成功,順利投產。 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7200萬m3/年氫氣,5760萬m3/年液氧,288萬m3/年液氮,1584萬m3/年液氬,720萬m3/年一氧化碳,4644噸/年硫磺。 該項目是山東晉煤明升達有限公司退城入園、產業升級的重要工程。其中煤氣化裝置是該項目主要配套工程,核心裝置採用GE新型煤氣化技術製作合成氣。
  • 舟山首條自動化口罩生產線投產 第二條生產線設備即將到廠
    3月2日,在定海區白泉鎮的舟山潼宇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潼宇科技)密封式潔淨車間裡,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對口罩進行清點、裝袋。這也是舟山市首條正式投產的自動化口罩生產線。「目前是一條生產線在生產,預計3月8日左右第二條生產線設備也可到廠,屆時兩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後,日產口罩可達20萬隻左右。」潼宇科技總經理葉春敏告訴記者,這些生產的口罩大部分將由政府統一調配,供應舟山市市場和復工復產企業。目前,公司員工加班加點,實行兩班倒,確保生產線24小時不停工。
  • 中國石化決定速上10條熔噴布生產線
    中新網2月25日電 昨日,中國石化黨組決定,針對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口罩核心原料緊缺的局面,利用自有原料生產優勢,立即組織貨源,快馬加鞭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中國石化將積極開展產業鏈合作,加快節奏直接生產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儘快形成新的醫用口罩原料和口罩產能。據了解,中國石化此次將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
  • 年產3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項目全力支持川藏鐵路建設
    據中國砂石協會介紹,四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重大項目籤約四川天全縣。該項目預計投資13億元,新建一條日產4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配套建設9MW餘熱發電工程項目,年產3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項目。該項目全力支持川藏鐵路建設。
  • 我國首條噸級富勒烯生產線投產
    近日,由內蒙古碳谷科技有限公司創建的國內首條噸級富勒烯生產線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式投產。據了解,富勒烯是1985年天文學家在研究宇宙星雲構成時意外發現的。11年後,這3位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發現富勒烯獲得諾貝爾獎。如今,富勒烯與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已成為碳納米材料家族的3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