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 | 你可能聽說過臺灣布袋戲,但你知道風靡全球的「霹靂布袋戲」怎麼玩兒嗎?

2021-01-19 新民周刊


去臺灣餐廳吃飯的時候,你有沒有見過一種偶人戲?身著錦緞的偶人在舞臺上作出各種超凡入聖的武打動作,而這,就是風靡臺灣的霹靂布袋戲!


布袋戲,

又稱「掌中」,

源於明末清初的福建漳州、泉州。


文 | 闕    政


早期的布袋戲其實就是手指木偶戲,一般在迎神廟會這樣的場合裡演出,也正因為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才得名「布袋戲」。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現在的臺灣布袋戲已經至臻精美,融合了中國傳統八大藝術元素,有「採眾美以成芳」的美譽。


而布袋戲之所以在臺灣廣受歡迎、歷久不衰,還要歸功雲林虎尾黃家的創意和不斷求新求變的經營。



第二代、第三代傳人

第四代傳人,也是霹靂集團現任董事



隨著傳媒的發展,如今電視已經取代廟會,成了布袋戲新的表演舞臺。為了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1980年代,一種全新的電視布袋戲演出形式在臺灣橫空出世——它就是由黃強華和黃文擇領導製作的「霹靂布袋戲」!


大俠的蓋世武功加上閩南語配音,簡直有一種特別的喜感呢,不相信你拉到第10分鐘看看……第20分鐘開始的客棧戲也喜感到不行


霹靂布袋戲採用長篇單元劇的方式進行演出,每集前面皆冠以「霹靂」兩字。經過30年的發展,黃強華和黃文擇領導的「霹靂國際」已經完成了 80部故事,逾 2000小時偶動漫節目,塑造了約 4000個角色。



這些角色中最能代表「霹靂」形象的,莫過於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夢幻時空與超凡入聖的中國功夫,使得霹靂布袋戲的舞臺空間及呈現方式更趨無遠弗屆——不但臺灣青少年愛上了霹靂布袋戲,在日本和歐美國家也掀起了「霹靂」巨浪,成為「偶動漫」的代表。



這當然要歸功於霹靂國際在「偶動漫」製作上的精益求精。


布袋戲的靈魂是「操偶技藝」。為了維持高水平的質量掌控,霹靂布袋戲開創了一條龍全製作中心,在雲林虎尾有佔地上萬坪的舞臺,組播、導播室、動畫錄音三大攝影棚中都採用先進數字系統,還有完整縝密的流程分工——木偶造型、道具製作、美術設計,全都有專人負責。



除操偶技藝外,「口白演出」更是布袋戲的獨有文化。黃文擇本人有「八音才子」之稱,負責聲音表演,霹靂布袋戲中所有的偶角色,都由他一人擔任口白配音!


不僅如此,霹靂布袋戲中所有角色還都有專門的造型設計師、服裝師,再也不是從前的一個「布袋」了。



而霹靂布袋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整體節目所呈現出的電影感,尤其是劇中武打場面飛沙走石、驚天動地,個個偶動漫角色都是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2000 年,霹靂集團製作了電影《聖石傳說》,2009 年,霹靂布袋戲又首創了臺灣連鎖超商年——全臺灣7-ELEVEN 和全家便利店首創雙通路平行上市,每周發布全新兩章霹靂布袋戲,一時門庭若市。



2017 年,有30多年歷史的霹靂布袋戲進一步進軍視頻流媒體,與三大視頻網站鬥魚、bilibili、優酷網合作推出霹靂劇集雙語版付費觀影模式。


實際上,霹靂布袋戲的海外市場也非常可觀,2016 年霹靂國際推出與日本連手創作的全新奇幻武俠布袋戲《東離劍遊紀》,成功引起日本甚至是歐美等西方市場廣大迴響。



現在的霹靂布袋戲,擁有數千款周邊商品——包含角色木偶、公仔、劇集原聲帶、人物撲克牌、人物餐墊、文具用品、電子產品等等,未來,霹靂還可能擁有自己的主題樂園,向東方迪士尼邁進。



在上海,霹靂布袋戲是打造「世博兩岸文創高地」項目之一,這個項目由上海五沐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臺灣文化創意聯盟協會、臺灣文創高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各級政府關心扶持下共同打造。


地址就在從前的「世博軸」,如今的「世博源」:



轉載請後臺聯繫周刊君,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相關焦點

  • 布袋戲不止霹靂和金光,還有其他兩家,喜歡布袋戲的你知道嗎?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布袋戲。說起布袋戲,我想大家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布袋戲一哥霹靂布袋戲,其次是金光布袋戲。因為這兩家布袋戲是現存的經營狀況良好的布袋戲。許多看布袋戲的影迷,都是從這兩部入的坑。但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兩家布袋戲登上過熒幕。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四部劇帶你走進霹靂布袋戲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如果你想看霹靂,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下面這份安利請「吃」下,4部劇讓你徹底快速了解霹靂,了解這霹靂布袋戲的獨有的魅力。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同樣是一個師傅傳下來的手藝,同樣是一種表達形式,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 布袋戲在臺灣
    「說起臺灣的布袋戲,大家都知道的還是電視布袋戲,像霹靂和金光。日本人編劇、霹靂製作的《東離劍遊紀》,在日本影響比較大。」金川量告訴記者。  11年前,舞臺劇演員金川量開始學習布袋戲,至今依然不會說多少句閩南話。他每周四在日本橫濱中華街茶莊用日語給當地觀眾演布袋戲,已經持續了七八年。30年前他還學過京劇和崑曲,迷上布袋戲也是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
  • 霹靂布袋戲,我們就此別過吧
    這個帳號前面寫了幾十篇關於霹靂布袋戲的文章,藉由這些文章也曾與很多有趣可愛的道友交流,但今天我只能和曾經很愛的霹靂布袋戲道一句山高路遠,我們就此別過。早上發現關注的布袋戲臺詞bot突然不更新並頭像全黑,驚詫之下點開霹靂布袋戲的超話,發現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會主持人節目上臺獨言論,再向前還翻到了霹靂ins上關於新冠疫情的海報。這種無恥的態度簡直令人震驚。原來臺獨抹黑大陸人的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嗎。
  • 虛淵玄談《霹靂布袋戲 東離劍遊記》(上):一個日本人的霹靂情結
    霹靂布袋戲激烈的人偶打戲,和不拘泥於傳統演藝的輕妙步調,給虛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偶的服裝從傳統的中國服裝漸漸轉換成無國籍的架空奇幻風格,人偶的面部也一年更比一年升級,這種鑽研令虛淵深受感動。而再看電視播出的實際影像,霹靂布袋戲毫不猶豫地積極擁抱電腦特效和CG技術,保留傳統藝術精髓的同時也在追求新時代的娛樂價值,這種不懼進化的態度也令虛淵難以忘懷。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霹靂布袋戲」要涼?臺灣動漫主創被爆發表疫情惡俗言論!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這個「寶藏劇」的開採方法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
  • 全球第一部3D布袋戲電影即將上映
    原標題:全球第一部3D布袋戲電影即將上映  原標題:中國傳統戲劇如何追上新時代步伐?堅持原創,跟隨科技   越來越多大陸遊客去臺灣旅遊,很多人都會帶回一種手制禮品——布袋戲偶,之後,大家也知道了,在臺灣風靡的「偶動漫」就是——霹靂布袋戲。   曾有人評價,霹靂布袋戲是中國傳統戲劇中難得的追上新時代步伐的戲種。   確實,如今,痴迷於霹靂布袋戲的「漫迷」,早已從中國臺灣蔓延到整個亞洲。而且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年齡在20歲以上,並有穩定收入的成年人。
  • 非遺布袋戲:傳承與創新之路如何走?看霹靂布袋戲的成功轉型
    布袋戲身上的歷史故事,比較流行的是「功名在掌上」,說是一位叫梁炳麟的秀才有天做夢夢到自己未來會「功名在掌上」,但之後的考試他卻屢次不中。 可能是為了今後的生計,他便開始學習傀儡戲,憑著秀才淵博的文化修養和伶牙俐齒,他將這一門手藝做大,獲得了不少好口碑,布袋戲的名聲因此而出。
  • 霹靂布袋戲辱華,發表不當言論!我們能否原諒?
    布袋戲又稱木偶戲,起源於17世紀的中國福建泉州、漳州。隨後在福建、廣東潮汕、臺灣等地區流行。雖然在大陸地區逐漸沒落,但隨著1984年《霹靂城》的開播以及1988年《霹靂金光》的火爆,又開始在臺灣風靡。因為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所以得名「霹靂布袋戲」!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布袋戲身上的歷史故事,比較流行的是「功名在掌上」,說是一位叫梁炳麟的秀才有天做夢夢到自己未來會「功名在掌上」,但之後的考試他卻屢次不中。可能是為了今後的生計,他便開始學習傀儡戲,憑著秀才淵博的文化修養和伶牙俐齒,他將這一門手藝做大,獲得了不少好口碑,布袋戲的名聲因此而出。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 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我相信,在取消合作之前,諸多合作方肯定通告過霹靂官方,希望他們給出一個真誠的太多和道歉,然而時至今日,霹靂官方真的令大陸的戲迷和道友們傷心了。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就新冠肺炎發布不當言論,深深傷害了廣大戲迷的心。他在社交媒體上大致意思說:「每次看到點讚的網友、名字裡有「冠」字都會連聯想到「新冠病毒」!算了~還是叫「武漢病毒」好了,這樣才不會瞎想」!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關注漫遊君,動漫伴你行」「字數 4556」‖我們知道隨著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個世界的電影業也在高速發展,而借著這股東風美國漫威影業以漫威漫畫為基礎從2008年的《鋼鐵俠》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建造著屬於他們的漫威宇宙。我們經常都在講美國有超人天朝有什麼?美國有美國隊長天朝有什麼?
  • 稱「新冠」為「武漢病毒」,《霹靂布袋戲》飄了,也涼了
    就已經因為損害國家尊嚴或利益,洩露國家秘密被工商處罰過一次,如今過去不到半年,霹靂布袋戲又一次作死!古人云: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在各方合作商紛紛取消合作之後,內地播放平臺,A站(我不玩,不知道是什麼)、B站(嗶哩嗶哩)、優酷等多個視頻平臺,紛紛下架了《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在內地的播放市場,徹底涼透了!大陸網友心心念念的素還真,看樣子是回不來了。
  • 「霹靂布袋戲」臺灣操偶師就疫情發表不當言論,「閃耀暖暖」宣布...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24日),由大陸網際網路文化公司疊紙網絡研發的一款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登上微博熱搜,因與其進行IP聯動合作的「霹靂布袋戲」臺灣資深操偶師丁振清發表不當言論,「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的項目。
  • 臺灣「霹靂布袋戲」操偶師仍稱「武漢肺炎」,「閃耀暖暖」宣布終止...
    【環球網綜合報導】今天(24日),由大陸網際網路文化公司疊紙網絡研發的一款裝扮類遊戲「閃耀暖暖」登上微博熱搜,因與其進行IP聯動合作的臺灣「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發表不當言論,「閃耀暖暖」宣布終止與「霹靂布袋戲」合作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