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間店,販賣的東西全都是舊物。不僅如此,店主還動手將舊物DIY再利用。那些被人遺棄的老床板、缺角的花磚、還有經歷了多年風雨的老窗木,在店主的爆改之下,脫胎換骨,成為人見人愛的絕版美物。
選用顏色較深,包漿較厚的老木板,直接切段,用砂紙打磨斷面即可,親切樸實、經濟省錢。
舊物倉的招牌,就是由整板老木板充當。
還做成了中古廚房風物商店「生活事多」招牌。
Tips:上面的美術字,可以手動DIY成任一字體,適合不同場合。
切了招牌剩下的短板也不能丟啊,可以做成屋形木牌。敲釘掛牆可是小招牌,掛上乾花,便成了展板。
Tips:屋形木牌上部分是鈍角三角形,這樣看起來比較美觀大方。
用方形碎料做成舊時的米鬥,是如今「中古廚房」裡最好用的收納。做法如圖:將邊角料按照所需的尺寸切割完成,釘入木釘固定。使用的時候,儘量不沾水。
三角形的木料條,千萬別隨手扔掉。裹上宣紙,就是手寫價格牌,是不是很文藝?
小木塊也不要放過,拿起電鋸小心地斜切一道,就是卡片夾、名片夾。
面相不好的老木床板,完全就是為黑板而生的。刷上黑板漆,就成了小清新的黑板。可以在上面練習各種各樣的美術字,用粉筆畫出各種圖案,豐富室內環境。
老床板不僅能做成小物,還可以在空間裡挑起大梁。舊物倉裡最常見的大木桌的,辦公室裡的辦公桌、生活美學院課桌、中古廚房餐桌,都是它。
Tips: 這個的DIY指數比較高,需要一定的木工基礎:
1.按照所需桌面的寬度,對每一根木板進行重新切割和打磨。
2.用木釘將木板釘起來,選取較厚的木板製作桌面邊框。
3.用刨花機和打磨機,將桌面打磨平整。
4.按照所需高度製作桌腿,打磨平整,上木蠟油或桐油,晾乾。
最溫暖最有煙火氣的廚房灶臺,也少不了它。將花磚嵌入,灶臺就成了彩虹。
Tips: 如何防止成品過於單調,重點在於色彩的搭配:
1.老床板中時常夾帶有顏色的木板,通過色彩搭配,顯現層次感。
2.打磨木板的邊緣,能帶來圓潤的質感,不過千萬別磨太多,尤其要保留木板正面的包漿。
一百年前,由華僑從南洋帶回的老水泥花磚,在廈門鋪就了一個世紀的花樣年華,承載一座城市不知多少人的回憶。然而90年代手工水泥花磚,被工業化瓷磚取代,驟然停產。隨著時代的變遷,花磚隨著老建築的消失而減少著。
為了留住廈門的「花樣年華」,舊物倉於是開始了大規模的搶救和收集,徒手一片片挖起老花磚,終究艱難地留存下了10萬片老花磚,且仍在繼續。
▲原本被人們踩在腳下的花磚,上牆自成風景,舊物倉歷經4年收集的70多種花色都在這裡。
▲「舊物倉」用花磚和鏡子,打造了一條時光隧道,人入其中如置身萬花筒。
然而,只有將老花磚重新應用進空間,或改造成新的生活道具,為花磚在當下找到新的存在之理由,為花磚尋找到越來越多惜它愛它之人,才算真的救下了它。
把花磚加上木框,做成相框,從此為畫,與我們平等相待。
做一張花磚木桌,以木為骨,以磚為面,可以讓花磚遠離危險的地面,撐起它安全的未來。
將花磚嵌入樓梯,就像空間裡的一道彩虹。
看上去,你也許覺得很難,但只要拿起工具邁出第一步,出來的效果,也許會讓你也愛上舊物改造。這不只是一次動手的過程,更是身體力行環保的理念,物盡其用,換種方式讓它們繼續在我們的生活裡發光發熱。
(更多舊物倉的舊物改造靈感,詳見《中華手工》2016年11月刊)
▲舊物倉主人:楊函憬
楊函憬很早就迷戀上了舊物,在他看來每一件舊物都可以講述不曾經歷的種種故事,帶著溫度和情感。他很早就在鼓浪嶼挨家挨戶搜集舊物,而收集回來的東西,多數會作為裝飾放在他經營的咖啡館裡。理想主義的他在經歷了創業失敗以後,卻正式開始了舊物的生意。
2012年他租下了東浦路上的一間倉庫,鄭重其事把舊物買賣當做一門正經事來經營。1000多平米老廠房改造的倉庫裡,陳列著100年來的日常生活舊物,食器、花器、家具、工具、電器,甚至還有回收來的老建材,很有些時間黑洞的感覺。
如果你恰好路過,不如推門進去,搭乘時光機器,穿梭回舊時光。
資料|圖 千樹創意 統籌|沈宓
本文節選自2016年11月刊
尊重原創,歡迎轉載
後臺回復「轉載」 查看詳細要求
手 工 君 有 賞 問 答
關注中華手工,每天都有福利拿~
今天的問題是:在2016年11月刊裡,所說的2.5D的世界是一種什麼藝術?
參與方式:
關注中華手工微信公眾號,並在文末評論留言+正確答案。答案在前一天的推送裡能找到哦~
今天的獎品是《中華手工》2016年11月刊,留言點讚數排名第一者,送1本!(統計截止至每日17:00)
昨日獲獎的是 @安織女 @維維豆奶壯身體 @夕陽晚霞下 請在後臺留下「姓名+電話+地址」,手工君把獎品寄給你~
·END·
隨手轉發&點讚,是手工醬的傳統美德
可能你還想看:
《11月新刊搶先看 | 種出來的椅子,那些青春裡的國貨……》
傳承文化 引領生活
搜索微信號:creatcraft
《中華手工》2016年11月刊 現已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