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珠三角和蘇北人均支出在省內墊底!廣東江蘇浙江各城市財政支出

2020-12-22 騰訊網

廣東江蘇浙江三省是我國最為發達的省份,各項經濟指標和綜合發展指數都在全國前列。但因為歷史、地理、地緣等各類原因,各省省內發展並不均衡,並沒有隨著經濟發展共同富裕。比如像廣東的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區的發展水平就是涇渭分明,江蘇的蘇北蘇南的差距也是不小,浙江的麗水衢州等地也是省內偏落後的。

本文通過三省各城市的人均財政支出,看看各省對於扶持相對落後地區財政上的支持。從下面數據來看,廣東江蘇兩省相對落後地區地方財政收入少,支出也是同步偏少。而浙江相反,麗水衢州的人均支出在省內屬於前列。浙江省在民生水平上全國最為均衡發展,也是由此而來的。

備註說明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是用於教育、醫療衛生、體制內工資福利、公共設施以及科研、社會福利和保障等,所以說以人口規模為基數的人均最為恰當。而且因為外來人口一般比較難以享受到戶籍居民的不少資源。所以本文的人口這一項是採用:人口流入城市基數為戶籍人口+1/2外來常住人口;人口流失城市就直接用常住人口了,因為它們的常住人口本就是小於戶籍人口數量的。個人覺得這樣更為合理。

另外,計劃單列城市深圳和寧波,在財政上是省級單位,和省級的財政收支關係幾無,所以單列出來更為合理。雖然深圳和寧波有部分上繳省級,但可以忽略不計了。

整體概述

先看看三省的支出情況,注意廣東和浙江已去掉深圳和寧波的數據,是省內可支配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浙江省以17600元人均財政支出為最高,其次是江蘇省15788元,廣東省最少,只有13915元。

浙江省財政確實充沛的,這個和人均財政收入也相關。廣東省較少,其一是因為財政收支超高的深圳被除外了,其次國家的轉移支付和返還要比江蘇省少不少的,所以在支出上相對困難。

在省內城市財政分配上,廣東和江蘇兩省基本是按照收支同比,像蘇北、非珠地區城市在人均財政收入上在省內偏低,那麼人均財政支出也是同比較低。浙江省是相反的,按照省內城市的民生水平、社會保障系統等實際需求來調控,像麗水衢州的人均支出在浙江省都屬於上遊。

三省各城市的支出狀況

一、廣東省雖然全省的人均支出偏低,但部分城市卻非常高的,深圳和珠海在三省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第二,深圳人均支出近5萬元,是廣東排名最低的揭陽市的9倍之多。珠海市也有36651元,遠遠高於廣東省內其他城市。

珠三角核心六市整體排名都較高,和各市財政收入基本相當。非珠三角地區確實太低,人均支出低於1萬元的城市10個,這些城市的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應該是相當困難的,支出上捉襟見肘。

二、江蘇省就是按照蘇南>蘇中>蘇北這樣排列,基本上和各區域財政收入情況相適應,你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當然像南京和蘇州、無錫這些城市還是省內奶牛,需要拿出部分支持蘇北財政的,大家可以從這幾個城市的收支比就能看出。

三、浙江省是別具一格的,人均支出排名第一的是舟山。海島城市在財政支持上比較大,有不少特殊補貼。其次麗水排名第二、衢州排名第四僅次於杭州(除寧波外),所以浙江省相對較落後地區的財政支出也比較充沛的,在民生發展水平上能夠跟上浙北城市。

浙江人均支出上墊底的城市是金華、溫州和台州。但浙江的分配檔次是數年調整一次的,所以並非穩定的。

具體數據請看下表:

歡迎關注,精彩數據每日放送!

相關焦點

  • 福建和非珠最低,浙江最均衡。粵蘇浙閩四省各城市百人汽車擁有率
    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四省是我國東南沿海四個經濟相對活躍的省份,像人均收入等方面都在全國省區前列。但各省都有發展不均衡之處,像福建的山區、蘇北、非珠三角和浙西南都是幾個省內部相對發展較慢的。汽車現在已經作為基本消費品之一了,尤其對於城市居民來說。所以從民用汽車百人擁有率可以間接反映各地的生活水準。當然要是有各市的車輛購置稅結合看更好,因可以反映汽車檔次等,但這個數據很難收集完整,所以就看擁有率吧,基本還是能夠客觀反映真實情況的。
  • 遼寧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624元 排第十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688元,較去年減少數派646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529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3元。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均消費支出971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5.9%,扣除價格因素,實現下降9.3%。
  • 2019年浙江人均消費支出32026元
    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抽樣調查顯示,2019年浙江居民消費支出名義增幅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全年消費水平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教育文化娛樂為居民消費增長熱點。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026元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026元,同比名義和實際分別增長8.7%和5.6%,名義增幅比上年略降0.1個百分點,由於CPI漲幅較上年擴大,實際增幅比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
  • 廣東的三線城市:惠州、珠海、中山,誰的實力最強?
    一線城市: GDP在2萬億元以上的城市,廣州和深圳,它們本來就是全國的一線城市;二線城市:GDP在1萬億元左右的城市,佛山和東莞;三線城市:GDP在4000億元及4000億元以下的城市,一共有17座城市。廣東的三線城市裡,惠州、珠海、中山等城市比較出名,那麼,這三座城市誰的實力最強?
  • 省會城市2019財政支出大盤點:錢都花哪兒了?
    有些城市將最大一部分資金投入教育,有些城市則投入城鄉社區,還有些城市投入社保就業。今天,我們就從各大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教育支出、社保就業支出、城鄉社區支出、衛生健康支出、科學技術支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等多個指標,來盤點一下它們的財政支出情況。
  • 大數據顯示廣東人春節發給長輩「反向紅包」支出達3500元 全國第一
    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要麼想讓父母體驗一下城裡的年味,要麼因為錯失了春運的高鐵票和機票,都不約而同的選擇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過年。而與「反向過年」相呼應的,則是小輩們給長輩發的「反向壓歲錢」。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葉丹)新年有新意,剛剛過去的春節,「反向過年」成了新年俗。
  • 【數據發布】2020年一季度浙江居民消費支出大幅下降
    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下降8.9%一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891元,同比名義下降8.9%,由於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創近8年新高,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後實際下降12.6%,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7.6和19.1個百分點。八大類消費支出「七減一增」:長時間的居家隔離生活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居民消費需求的增加。
  • 為何我國第一經濟強省廣東開通地鐵的城市還沒有江蘇多?
    廣東多山,山地佔全省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平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面積僅佔全省的23.7%;而江蘇屬於典型的平原省份,平原地形佔全省總面積的70%以上。而山區城市由於地形限制,往往需要修建更多的高樓,但城市面積不會太大,成都和重慶就是平原城市和山區城市典型對比。正因如此,廣東已開通地鐵的城市都位於珠三角地區,而非珠地區大多屬於山區丘陵,城市規模不大,也沒有修建地鐵的必要;江蘇省內平原面積廣大,因此有更多的城市可以修地鐵。
  • 2020年上半年廣東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20年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4元,同比增長(同比名義增速,以下均相同)2.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7元,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4元,增長2.6%。
  • 28個普通地市人均GDP超10萬:嘉峪關在列,甘肅省唯一
    從區域分布來看,28個城市中,有20個來自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浙江、福建和廣東5個省份。其中,江蘇有7個地級市入圍,是入圍城市最多的省份。江蘇也是直轄市以外,我國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去年全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23607元,在各省份中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第三。 江蘇入圍的7個地級市分別是無錫、蘇州、常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主要為蘇南和蘇中地區。改革開放後,得益於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整個江蘇的經濟發展程度按照離上海的遠近而呈現變化。
  • 新蘇南和新蘇北構想,增加2個萬億級別都市,江蘇有機會超廣東
    江蘇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平衡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國最為富裕的省份之一。江蘇這兩個字來源於「江寧府」與「蘇州府」,可見江蘇的重心在蘇南地區,蘇北自古以來都是被疏忽的地方。目前江蘇的經濟總量稍弱於廣東,但是江蘇還有廣大的蘇北並沒有大規模開發,發展潛力巨大。
  • 江蘇一座讓人刮目相看的城市,放在省內是落後,放在省外是發達
    江蘇是中國第二大經濟大省,就全國而言,江蘇的城市發展很均衡,每個城市都很給力,就連gdp最低的城市的遷移,無論是經濟還是城市建設,都可以超過很多城市,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雖然在江蘇省知名度不高,但對於愛酒的人來說,說到酒就是宿遷。
  • 大灣區九市兩項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等級均為良
    18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今年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第三方評價報告(以下簡稱「評價報告」),今年納入第三方評價的分別是省財政2018—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資金、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固體廢物綜合管理資金,2項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等級均為良。
  •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廣東居首位,長三角前十佔4席
    近日出版的《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從區域創新綜合指標來看,我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安徽、陝西和重慶。其中,東部省份仍然是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的基礎研究經費佔全國基礎研究投入的比例超過50%。
  • 京滬深三足鼎立,第二梯隊城市競爭白熱化
    從經濟結構來看,2019年深圳的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13.6%,雖比北京和上海的這一比重少了4至5個百分點,但深圳金融業仍具有持續高增長的潛力,2019年深圳金融業增加值同比上漲19.5%,財政支出中的金融支出金額也高於北京和上海。第二梯隊:杭州領跑坐擁資本市場絕對優勢杭州、廣州、南京等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構成了金融競爭力城市第二梯隊。
  • 2019年11強城市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其中上海排第一
    2019年11強城市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情況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武漢、杭州、南京、蘇州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11座城市。上海2019年人均存款、居民收入、消費支出情況出爐;其中,我國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排前四名,上海更是穩居第一。
  • 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現狀:2隻老虎2匹狼,帶著一群小綿羊?
    再從人均GDP看,2019年深圳的人均GDP20.1萬元,而揭陽、雲浮、河源、汕尾、梅州的人均GDP都低於3.6萬元,最低的梅州人均GDP僅為2.6萬元,不足深圳市的13%。珠三角共有7個市的人均GDP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而非常令人遺憾的是,肇慶市和粵東西北地區共14個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關於區本級2020年度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情況的報告
    二、部門整體收支完成情況1、收入:2019年財務帳面收入638.61萬元,包括:財政撥款預算收入605.78萬元、事業預算收入32.83萬元(單位其他資金來源收入財政返回預算)。2、支出:2019年財務帳面事業支出493.47萬元,包括:基本支出321.25萬元,項目支出172.22萬元,萬元。
  • 1-11月廣東省民生支出10510.82億元,佔比七成
    關鍵詞:預算執行1-11月,全省民生支出10510.82億元,佔比七成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複雜國內外形勢,廣東省有效加大減稅降費、利用新增債券增加政府投資、加大基層轉移支付和民生保障、落實過「緊日子」加強預算平衡等政策力度,經濟財政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全省預算執行情況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