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是整個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產業,因為最為接近消費者,最容易也四最難打交道,所以無論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都是最先使用的領域。 看懂零售業的變革,對其他產業的發展也有很多的借鑑和幫助。
轉眼間,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
這一年來,中國零售行業波譎雲詭,熱點事件接二連三,行業風口此起彼伏,有太多或精彩或遺憾的故事註定被銘記。
不論理性的求變,還是衝動的創新,在資本和市場的助推之下,零售行業風口不斷。直播電商、數字零售、下沉市場、前置倉、首店經濟、國潮崛起……風口之上蒸騰出炫麗的七色雲霓,不論「造風者」還是「借風者」都趨之若鶩。一個個關鍵詞背後都蘊藏著一系列行業事件的喧囂與狂熱。
本文梳理出了八大關鍵詞,以此記錄2019中國零售。
01直播電商
隨著直播電商進入大眾的視野,淘寶第一女主播薇婭和「口紅一哥」李佳琪突然間聲名鵲起。
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全天,淘寶直播帶來的成交接近200億。李佳琦的直播間有粉絲4315.36萬,薇婭的直播間有粉絲3683.5萬;而11月6號的快手電商購物節,辛巴獲得第一,單日直播銷售額突破4億。
目前淘寶直播和快手的KOL競爭已經接近紅海,而京東、蘇寧、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臺也紛紛上線直播賣貨業務,加入這場直播電商的激烈競爭。跑步入場,搶流量,爭粉絲,對電商來說,直播江湖註定是個競爭激烈的名利場。
02數字零售
零售萬象,概念紛紛,透過表象看經營背後的真實數字,才最有說服力。2020年3月18-19日,NRS2020(第四屆)中國新零售CXO峰會將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以「創新引領*數智先行」為主題,探討零售企業如何應對數位化時代。這樣的主題也正符合現如今的零售行業數位化趨勢。各大零售企業也紛紛把數位化轉型作為年度戰略來執行。
包括天虹、凱德、東百集團、銀泰商業等也都把數位化上升到了戰略高度。進行數位化轉型,是當前所有實體零售商面臨的課題,而線上因為有先天的獨有優勢,如果這種優勢大到無法彌補,那才是實體零售商的真正「至暗時刻」。數位化是實體零售商無法避免的關卡,這道防線早晚要突破。
03下沉市場
當一線市場紅利殆盡之時,下沉市場在2019年迎來爆發。
依靠下沉市場成長起來的拼多多,其市值在2019年幾度超越京東,其年度活躍用戶更是直逼淘寶,其瘋狂的增速令人驚嘆。
雖然「下沉市場」一詞早幾年就有提及,但直到今年才被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真正重視起來,紛紛開啟渠道下沉之路。
下沉市場被普遍認為是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曾為阿里立下赫赫戰功的「聚划算」正在成為阿里狙擊拼多多的利器。
今年3月,聚划算與原本隸屬於淘寶事業群的「天天特賣」和「淘搶購」合併,成立新的阿里巴巴營銷平臺事業部。從成績來看,聚划算逐漸成了天貓觸及下沉市場的毛細血管組織 。
在如今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的背景下,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對於用戶的爭奪、下沉市場份額的搶奪會變得愈發激烈。未來,隨著下沉商業基礎的不斷完善,下沉市場將會為行業帶來更多意外和驚喜。
04前置倉
今年上半年,前置倉火的猝不及防。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盒馬小站、永輝衛星倉、沃爾瑪、京東、蘇寧等,不論是生鮮創業企業還是行業巨頭,都紛紛入局。前置倉一時間被推上了行業的風口浪尖。
而伴隨著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等新零售企業的名聲大噪,線上買菜如火如荼。盒馬、美團、餓了麼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相繼出手,強勢殺入賽道。
對於巨頭們來說,買菜是不是個賺錢的生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買菜是一個高頻、剛需的入口。雖然盈利模式還沒有完全跑通,目前還處於燒錢搶佔市場的階段,但對於巨頭們來說,搶佔賽道爭奪流量,這是頭等大事。
而在所有生鮮零售的解決方案中,前置倉無疑是最受人關注的模式之一。前置倉模式本身是一種物流解決方案,卻成為了生鮮電商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前置倉優點和缺點都很明確,如果沒有突破,前置倉的終局不容樂觀。
05首店經濟
近年來,首店經濟持續升溫,不斷受到商業地產行業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為煥新城市商圈、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
2018年4月,上海率先提出舉全市之力發展首店經濟。緊隨上海腳步,2019年上半年,北京出臺首店補貼政策,大力推進首店經濟。今年4月初,成都出臺政策加快推進首店引進,正式宣告進入「首店」爭奪戰中。成都計劃到2022年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店經濟仍是重點發力方向。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零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