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海洋到陸地,從魚類到人類!科學的進化史是這樣的

2020-12-23 科學新視界

現代的進化論已經不是達爾文時代的進化論了,現在的進化論是在達爾文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之後得到的,與最初版本的進化論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現代進化論認為,我們人類最初的祖先可以追述到一種叫做森林古猿的物種,距今約1000萬年。從這個物種開始,進化的腳步就高速前進了,這期間又經歷了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這4個階段,最後才形成現代人類的模樣。

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最早的森林古猿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什麼物種進化而來的呢?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就能知道現代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了。科學家們現在普遍認為,森林古猿是從魚類進化而來的,並且有一套相對完善完整的理論依據。

大約3億年前,原始海洋中已經出現了遠古魚類,它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大海裡。他們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將成為河口生物和脊椎動物的祖先。地球的生態一天一個變化,一轉眼就到了泥盆紀時期,這時的地球出現了極度的乾旱,部分河流和海域開始缺水,生活在這裡的一部分魚類走向了死亡,而其中的一部分卻開始適應這種乾旱,它們進化出了魚鰭行走的能力。

隨著乾旱的持續,它們用來行走的魚鰭開始變得發達,滿滿的,它們擁有了四肢,擁有了爬行能力,它們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又可以在水裡生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為了進一步適應陸地上的生活,這些動物的魚鰭已經徹底消失了,它們已經可以在陸地上自由呼吸奔跑了。

隨著時間的進一步推移,環境的進一步改變,它們已經和原先的魚類徹底不同了,它們的四肢變得強壯有力,魚尾也成了尾巴。它們的身體構造發生了巨變,已經無法適應水裡的生活了,陸地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主要場所。

這些新物種的一部分選擇在地上生活,而另一部分選擇在樹上生活,於是在時間的推動下,最原始的森林古猿出現了,它們進化出了五官,尾巴也變得很短,人類的最遠古的祖先出現了,這個時期距今約1000萬年,他們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

後來,它們中的一部分開始離開故土。開始了遷徙之路,它們中有的轉向南方,或者去尋找新的森林,仍舊過著熱帶森林或亞熱帶森林的生活,而另外一部分則選擇了地面生活。

留在雨林生活的一部分古猿,就成了現代類人猿的祖先,它們在森林裡繼續做動物,頭部就慢慢進化成了現代類人猿的樣子。為了進一步適應樹上的生活,他們的前肢進化的慢慢就比後肢要長了,這就是現代類人猿的四肢結構。

另一隻選擇遷徙下地生活的,為了更加迅速地躲避猛獸,他們的大腿變得更加有力,為了更加靈巧地利用工具,他們的雙臂和手指進化的更加靈活。

隨著生存危機的增加,進化的持續進行,這些遠古人類慢慢擁有了更多的能力,它們甚至還擁有最簡單的交流方式,他們能夠利用自然界中的石頭,和樹木等工具進行捕獵,這個時期距今約5萬年,這已經是智人的晚期了,和現代人類基本上已經沒有本質的基因差別了。

這就是科學家們推測人類從魚類進化成人類的全過程概況,每一個過程都是十分漫長的,往往一個進化細節就需要上百萬年來完善,這也就導致整個進化過程持續了數億年。對於人類是魚類進化而成的這個進化論觀點,你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地球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也就是細菌類,後來經過16億年的演化出現多細胞生物——紅藻,而地球早期生物都是在海洋中生存,最原始的魚類出現在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而後魚類進化出各類不同科目。魚類向脊椎動物進化的顯著特徵就是出現頜骨,也就是人類嘴巴張合的骨頭,這樣能夠出現咬合力適應陸地生存。之前的魚類進食都是吸食方式,把微小生物通過吸力納入腹中。就這樣生存了許多年,魚類朝著4個方向走去,其中就有硬骨魚,硬骨魚中又包含一個亞科——肉鰭類,這個硬骨魚就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 從海洋到陸地再到璀璨的宇宙星空奇特的進化史科幻類型小說
    今天宸哥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奇特,也非常罕見的一部小說,一部與生物進化有關的小說,從海洋到陸地再漂洋過海以及璀璨的宇宙星空,這是一部虛構的進化史,奇特的科幻類型小說虛構的進化歷史文,海洋陸地星空以及宇宙世界。
  • 進化史斷層:「海底人」存在嗎?窺探人類起源之謎|視古菌
    那麼,人類最原始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有沒有可能進化出兩個分支:陸生和水生。如果這種假設成立,在大海深處,就應該存在著不斷進化的人類,他們有可能甚至創造出了比陸地人類更為發達的文明,並且進化出了鰓這種器官。
  • 人類是從海洋生物進化來的?腹肌或是證據,它原本是魚類的結構!
    有科學家卻表示人體腹肌的出現,有可能是人類從海洋生物進化來所留下的證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人類是海洋生物進化來的嗎現在科學當中都以達爾文進化論為地球生命演化的基礎。除了達爾文進化論之外,在科學界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從海洋當中走出來的,人類則是由魚類進化而來的,我們的祖先其實是生活在大海當中的海洋生物,在人身體當中的某些部位就可以找到其中微妙的聯繫。
  • 腹肌是人類從海洋上岸的進化殘留?它本屬於魚類的生理結構
    筆者:三體-小遙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研究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人類也了解到自身的進化之旅。與我們的祖先猿類不同,現代人類擁有更加發達的大腦,並且可以創造出先進的工具。然而科學家們在研究時發現,至今人體仍然保留著一部分進化殘留物,例如尾骨就是其中之一。科學家們表示,人體進化殘留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追溯到更加遙遠的年代。這時我們的祖先還屬於海洋生物,通過對比某些部位,人們甚至還可以找到人類與魚類之間的聯繫。
  • 巴瑤人無法進入陸地生活,未來能否進化出腳蹼,變成美人魚呢?
    生活在水中的巴瑤人,難以適宜陸地生活,未來會不會變成美人魚?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進化,連人類也不例外,只不過人類進化很不明顯,像我們人類祖先由爬行動物,慢慢進化成為了直立行走動物,甚至有魚類還在進化的過程中拋棄了海洋,成為了爬行動物等等。2015年的時候,一篇雜誌報導的出現讓人類重新認識到了自己,報導明確聲稱人類的時候比黑猩猩還要原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研究稱人類或從5億年前海洋動物演變而來(圖)
    3.75億年前,這種酷似魚的海洋動物從海洋爬向陸地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10月13日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從5億年前長相酷似魚的海洋動物演變而來,該動物擁有第六感,由此推出人類確有第六感。
  • 人是由「魚」進化來的?3億年前,它們爬上岸,改變了一切
    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沒有弄明白過,儘管目前對於人類起源,我們還沒有掌握確切的證據,但是,達爾文提出了一套「科學」的理論——「生物進化論」,「強行」解釋了人類起源之謎。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陸地之王」陸龜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陸龜的進化史吧!陸龜的進化史在古生代的第一個紀元寒武紀末期距今約5.2到5.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個看似弱小又無力的動物海口蟲,學名耳材村海口蟲。嬌小的海口蟲頭次進化的巨大,進化出了堅固的甲殼來抵禦如震旦角石等生物的敵害,到了奧陶紀第一次進化出了帶有甲殼的無頜類魚種。不知不覺又過去了數千萬年到達距今4.38億年的志留紀。大地上頭次開始生長出了小型蕨類植物,龜和我們的祖先也開始進化成了帶有甲殼有上下顎的棘魚類。
  • 世界最「憋屈」動物,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如今卻成了美食!
    在主流的生物進化理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生物是從海洋裡開始慢慢地向更高等的生物進化,生物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它離開海洋環境,而是到祖祖輩輩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陸地上發展。現在就有一種魚類,就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它們在陸地上能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了,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比其他同類也要強許多。
  • 彈塗魚,可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不僅會跑會跳還是兩棲動物的祖先
    通常說到能在陸地生活且不需要靠水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非洲肺魚,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存在,只要一下雨,它們就從牆壁的縫隙裡面蹦出來,而且它們還是活著的狀態,這時非洲人民就會趁機開始抓它,並且製成美食來補充體力。
  • 如果地球回歸到最原始時期,再給個幾十億年,還能出現人類嗎?
    第三是原始海洋的形成。據推測,地球海洋中的水可能來自眾多彗星和地表內部水分的綜合貢獻。彗星中含有大量的固態水,降落到地球之後為地球提供了重要水源。地球內部本身含有的水,則通過火山噴發的形式,以水蒸氣的形式被帶到了地面。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這些氣態水則會凝結降回到地表,周而復始逐步在地勢低洼處聚積起來,形成原始海洋,並在地球上形成了水分的穩定循環模式。
  • 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進化的發生?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數百年前我們走進了科學發展的道路。這個時候,一些科學家對人類的起源開始了新的探索研究和思考,其中達爾文經過不斷的遊歷和發現,最後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達爾文進化論認為,地球的生命是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發展起來的,人類也是由最初的低級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最後成為了智慧生命。
  • 帶你看近20萬年的大腦進化史
    一種可能性是,柱頭蟲的祖先最初進化出了原始腦,但後來因為退化失去了這一結構,這說明對於當時的生物而言,進化出一個不甚成熟的大腦是弊大於利的。文昌魚的解剖圖脊椎動物的始祖文昌魚也進化出了類似大腦的中樞結構,這種原始的魚類是一種無頜濾食動物。文昌魚的大腦與脊髓分界不甚清晰,但特定腦區已開始承擔不同的功能:例如,後腦控制遊泳運動,而前腦參與視覺的形成。
  • 人類丟失了進化能力?科學家:一切才剛剛開始,未來或長這樣!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從未停止演變,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仍然持續進化,畢竟所有生物都要遵循適者生存這一規律。自從人類出現後,很多生物伴隨著人類成長從地球滅絕,伴隨而來是新生物出現。其實人類最初模樣有可能是爬行動物也有可能是海洋動物,經過了幾百萬年演化,最終變成了直立行走人類,人類進化是否到達了極限?未來還會持續進化嗎?
  • 美人魚化石推翻進化論?3個跡象表明,人類祖先可能真不是猴子
    文/行走天涯美人魚化石推翻進化論?3個跡象表明,人類祖先可能真不是猴子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早就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認證,但是人類真的是從猴子變過來的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質疑。
  • 人類行為再不收斂,曾經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或將不復存在!
    人類行為再不收斂,曾經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或將不復存在!隨著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多,地球所承擔的負荷越來越重。此外人類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例如資源短缺、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垃圾等等,這些嚴重的問題都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人類再不引起重視,地球離毀滅也就不遠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組合而成,海洋佔據著絕大部分,海洋是神秘莫測的世界,內部生存著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它們的生活習性與陸地上的生物截然不同。
  • 海水很鹹不能喝,那海洋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四十多億年前,地球的原始海洋中進化出了最早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生物離開海洋登上陸地,但還有很多生物仍然生活在海洋中。 對於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它們的身體運轉也需要水。但我們知道,海水是鹹的不能喝,那麼,海洋或者鹹水湖中的動物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 既然人類是進化來的,那地球上第一個男人和女人是如何出現的?
    原始地球由於隕石超級多,地質活動頻繁,整個地球呈現一片熔巖,那時候不要說人類,就連微生物都沒有。隨著時間的發展,地球開始冷卻下來,大量的水分子液化變成了液態水,這就是原始海洋。這時候地球的活動依舊劇烈,再加上小行星的撞擊,原始海洋中充滿著各類豐富的化學元素,這生命的誕生創造了一個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