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案例已經徵得來訪者同意
最近有一位母親來諮詢女兒抑鬱症的事,她正在上初中的女兒是重度抑鬱症,女兒最近已經有過兩次自殘的行為,而且也有了自殺的念頭,甚至連自殺的方式都想好了。
我建議她去醫院做診斷,遵醫囑服藥治療,可母親卻不願意面對,也不願意接受女兒抑鬱症的現實,甚至擔心醫院確診後,學校會讓女兒轉學!
和母親及女兒分別深入溝通後,才了解到她們家庭問題的癥結所在,女兒抑鬱只不過是家庭症狀的代表者,真應了「孩子是家庭問題的替罪羊」這句話。
在這個家庭裡,孩子的父親和婚外情人的關係,從孩子上小學時就開始了,孩子的母親傾向討好型人格,性格很軟弱,一直用各種理由,讓自己承受著這種三人行的狀態!
每次一旦承受不住,就向孩子哭訴孩子父親是如何對不起自己,控訴父親的各種問題,女兒從六年前,也就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開始充當母親的情緒垃圾桶!
女兒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安撫媽媽的情緒,直到上初中,女兒實在忍受不了母親和父親的這種狀況了,執意要找父親的婚外情人談判,但還是被母親拒絕了。
女兒甚至提出讓母親離婚,可母親說自己很多方面還要依靠父親,擔心雙方撕破臉,最終自己被離婚。
這位母親記得女兒小時候就說過,自己可能壽命不會長,所以可以推測女兒的抑鬱,在小學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種子,現在症狀的出現,不是一瞬間完成的,是長時間的情緒積壓造成的。
母親的軟弱,面對問題的逃避,讓女兒無所適從,心疼媽媽,又無能為力。母親對父親每一次控訴,對女兒來說都是一次傷害,女兒又不能愛父親,又不能恨父親。
女兒最終崩潰,抑鬱症典型症狀就是把攻擊轉向自己,女兒出現自殘行為就不奇怪了!
記得阿爾伯姆的小說中有這些話: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誰都沒有辦法。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
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他們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家庭這個不對外開放的空間,孩子的很多情緒如果不被我們家庭內部覺察到,外面世界裡的人也就更看不到,因為對於外人來說那只是你們的家務事。
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總是在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才開始關注孩子的情緒,就像案主的女兒,她對父親出軌的憤怒,對母親軟弱的憤怒,沒有被父親母親看到。
甚至女兒不自知的情況下被自己壓抑了,情緒積壓時間久了以後終於爆發了,可她把這種情緒轉向了自己,所以就得了抑鬱症。
和母親繼續溝通後,還有一個發現,就是女兒得了抑鬱症以後,父親和婚外情人的聯繫好像越來越少了,這個發現也在告訴我們,女兒有「因病獲益」的成分,也就是說,女兒用生病來讓父親做出妥協,儘管女兒自己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潛意識需求。
這位母親要想治好女兒的抑鬱症,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應該把自己的婚姻問題放在首位,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的病只是一個警鐘,是在告訴我們你的婚姻生病了!如果只把孩子的病放在首位,治標不治本!
二、母親要學會面對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慣於討好,一遇到問題就逃避。比如說要學會面對丈夫的婚外情,特別是要接受目前女兒重度抑鬱症的事實,因為目前的情況必須要用藥了,不然真的很危險!
三、母親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也要看到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因為一個快樂的會愛自己的母親,才能給孩子賦能。
四、不要讓自己總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要想到丈夫的婚外情是幾年前就出現的,一直讓自己持續受傷害的是自己,而不是丈夫,因為幾年前就可以選擇放棄這個婚姻,或者當時面對問題,徹底結束三人行。
五、要想好自己究竟要什麼,如果想好了,真的不想處理,就接納現狀,也就是在目前的狀況下,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如果想處理,也要勇敢接受可能離婚的現實。
最後,想學習更多內容,請關注「靈動心理」。歡迎點讚,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