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簡單的壽司的意義有多大?可以品嘗美食?還是填飽肚子?不不不,都不是。一盤壽司可以讓孩子們切實地走進生活,從簡入難,體驗做菜的苦與樂,品嘗成功的喜悅,培養孩子們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的意識和能力,增進與爸爸媽媽的感情。
12月8日,小一班舉行了一場壽司DIY親子活動。讓我們來看一看孩子們的製作過程吧。Step1:洗手準備。
Step2:認識食材。海苔、胡蘿蔔、黃瓜、火腿、沙拉醬、壽司簾。
還有一項最重要的食材:米飯。
Step3:把髒兮兮的胡蘿蔔和黃瓜洗乾淨。
Step4:給胡蘿蔔削皮。被火腿去包裝。
Step5:胡蘿蔔、黃瓜、火腿切絲。
Step6:把海苔鋪在捲簾上,把米飯均勻地鋪在海苔上。
Step7:把黃瓜條、胡蘿蔔條、火腿條橫鋪在米飯中央。
Step8:用壽司簾把壽司捲起來,壓實。
Step9:用刀把壽司切成段。
Step10:擠上沙拉。
Step11:大功告成。
孩子們在自己享受美食的同時,還不忘把好吃的壽司分享給爸爸媽媽、老師和叔叔阿姨們。
脆脆的海苔是媽媽熟練的技藝,綿軟的米飯是媽媽無盡的溫柔,爽口的黃瓜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甜甜的胡蘿蔔是朋友間珍貴的友誼,而沙拉醬的味道是老師對孩子們成長的期許。這一道道食材在刀起刀落間,包裹成一卷卷無盡意義的壽司,被送到了孩子們的嘴裡、媽媽的嘴裡、老師的嘴裡、食堂阿姨的嘴裡、保潔奶奶的嘴裡……是成長、是分享、是表達、是依賴、是回報、是孩子們送達的一份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