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藏|這些收藏經驗,就是無價之寶!

2020-12-26 騰訊網

      收藏不是有錢人的遊戲,而是每個人追求精神富裕的必由之路。收藏也是一門事業,並不是在家裡隨隨便便擺兩個舊瓶舊罐,就可以叫作收藏家。收藏有哪些經驗之談,今天就給大家談談如下四條:

1

學習精神

每一類藏品,都是一門獨立的學問,可以被我們去學一輩子。譬如書畫,其學問就很複雜了,每一個年代都有無數的藝術家,而且不同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特長,甚至同一位藝術家,其不同時期的作品也大有區別。書畫的贗品在市場上是非常泛濫的,不僅古代書畫存在這個現象,當代書畫也同樣會出現這個問題。我們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而是僅憑自己的眼睛,怎麼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因而,收藏家首先就要有學習精神。踐行走到哪、學到哪的原則,就算自己的藏品就別人多,財力比別人雄厚,但是,有很多東西還是要向別人學習。一個人的認知力是有限的,在某一個領域就算自己已經成為專家,也還是會有疏漏的。儲備多一點知識有益無害,只是說,這些知識什麼時候能夠發揮效用,那就要看時間了。

2

投資意識

玩收藏從來沒有因為要賺多少錢而去買一幅字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收藏就應該毫不考慮一件藏品未來的價值問題。如果你收藏了幾件東西,20年後被證明是一堆垃圾,那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所以,就算是為自己的興趣去收藏,也必須有一定的投資意識,這也是一種做多價值的方法。我們通過自己的收藏,在實現了精神富裕的同時,也獲得了物質上的富裕,這種「雙豐收」的結果不是更好嗎?

帶著投資意識,我們會更慎重地去決定自己的購買對象。有了投資意識後,我們就會拿多一道標尺來衡量它,會去考慮行家的眼光怎麼看,大眾的眼光怎麼看。越是多人認可的東西,將來自然會有越多的人來接盤。買的人一多,價格自然就會上去。

3

精品意識

人的精力再旺盛也是有限的。做雜家其實是不好的,必須要在某些領域儘量往專家靠。譬如,在某一個石種上面,鑽透吃透它,只有當你的某一類藏品成了一定體系,你在業界才會有影響力。

一條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要有精品意識。同樣是一件東西,精品是庸品價格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從長遠來說,精品的升值空間也會更大。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齊白石的畫,有的賣到上億元,有的只賣幾百萬元。這就是精品和普品的區別。精品不僅代表著稀有程度更高,其容納的藝術含量和文化含量也更高。

4

求實精神

對於玩收藏的人來說,求實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實事求是,說白了就是要誠實。不管是對於自己的藏品,還是對別人的藏品,都要客觀去描述其真實的狀態和價值。有些人收藏的東西,其實在行內人看來很平庸,但是,他自己卻把它吹得神乎其神。

一定要有求實的精神。在收藏這個圈子,很多朋友礙於面子,有時候不一定會直接提醒自己。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要自知。不要不懂裝懂。沒有求實精神,是很難收藏到好東西的。因為在沒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搞收藏,憑的就是運氣。就算有別人幫你當參謀,也還是懸。

相關焦點

  • 農村越來越罕見的老古董,圖1很有收藏價值,圖5堪稱「無價之寶」
    現在大家都是直接用手了,鞋拔子也成了一種老古董,古代的鞋拔子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煤油燈,以前農村還沒有檯燈的時候就常常用到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做好飯後,把飯端到裡屋,燈便也跟著到了桌上。老秤砣,這個相信每個農村人都不會陌生,以前稱重時都要用到這個,沉甸甸的,用來不是很方便。後來電子秤普及起來,老秤砣也就越來越少見了。
  • 國際收藏|專業收藏家與投資收藏家的區別
    事實上,專業收藏和投資收藏表面上看著是購買收藏,但兩者的動機是不同的,而且操作方向也不同。 一、專業的收藏家只負責自己的收藏,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項目,為了湊成一系列的最怕缺失其中一環,缺乏的商品品相極差也照買不誤。他們也並非絕對不賣藏品,當自己的藏品有重複的產品,醜陋產品會毫不猶豫地揪出來,不管之前高價購進,今日低價賣出。
  • 收藏是一種文化,不是有錢就是收藏家
    消費和收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收藏的本質是知識和財富的積累過程」,建議每個收藏家都要做好理論知識和職業素質兩方面的準備。多讀,多聽,然後找一個好老師或朋友。物質財富,也是精神慰藉。《文正銘》中有一個叫周公西阿的弟子。在他用過的紫檀扶手椅的靠背上,有一句五言絕句:「沒事就靜坐兩天。如果你活七十歲,那就是一百四十歲了。」
  • 國際收藏|有價值的藝術品,藏著就是幫你賺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品收藏,作為一種高雅的興趣愛好,和一種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資產配置方式,俘獲了越來越多的「粉絲」。 藝術品不僅僅是財富,更是品味、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而藝術品收藏,重在於「藏」,其中價值,往往是「藏」出來的。
  • 孝心是無價之寶
    孝心是無價之寶「孝心」歷來被國人視為立家之本 。孝心是無價之寶,因為,沒有什麼比一顆孝順的心更叫人感動。在國外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珠寶商很富有也很有名氣,他出名的原因,不是由於他收藏的珍寶多,而是因為他的優秀品質,令人動心。一天,幾個猶太老人找到珠寶商要買一些寶石鑲在神父法衣上。他們來到珠寶商的家說出他們需要寶石,同時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可是珠寶商卻說,現在你們只能在大廳看看這些寶石,請你們過一會再來買走。
  • 古玩行情預測:2020年收藏界什麼藏品值得收藏?未來文物發展方向
    聽三藏細細道來,現在國際資本市場,藝術品早已是必備的投資目標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資項目中繼股票、房地產之後的「第三極財富」,屬於高附加值資產,其回報率已遠遠超過了股票和房地產。所以當下的一個古玩市場是一個新的契機!
  • 國際收藏|馬未都:收藏是條不歸路,唯大悟方有歸途
    但肯定的一點:一個有造詣的收藏家必然就是一位有品位有格調的紳士或淑女。 解放初,張伯駒先生將這些國寶全部捐給了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鎮館之寶。當時國家要獎勵他二十萬元,但被他和夫人潘素婉拒了。到了晚年,因病入院,卻因其級別不夠之由只能擠住在七八個人的病房裡,當女兒四方努力好不容易得到院方同意,準備給他換個人少的病房時,他已溘然離開了人世。雖然賢人已逝,但他所捐贈書畫等藝術品卻承載著他的心血被安穩的成列在博物館中。
  • 誰說收藏就是男人的領域?做一個珠寶收藏家,玩女人自己的收藏
    而珠寶與這些形容詞渾然一體。女人收藏一個東西,看的是感覺和直覺,而感覺和直覺,正是收藏珠寶最重要的。一般人認為收藏主要是與字畫、瓷器、玉器什麼的打交道,其實,珠寶收藏,早已成為西方收藏的主流。一件珠寶,如果缺乏工匠的工藝和匠心獨具的設計,它不過就是一塊石頭,毫無生氣,缺乏美感,只有經過了人的設計和加工之後,珠寶才真正成為了藝術品。
  • 收藏老手錶與老鐘錶,就是收藏舊時光
    太原鐘表收藏愛好者郭寶印說,嘀嗒嘀嗒的鐘表伴隨著我們這輩人走過了幾十年,那些遺落在某個角落裡的記憶,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感嘆原來光陰就是這麼無情地流淌,但是老手錶和老鐘錶卻能幫他找回昔日的美好。郭寶印原來在山西的一家大型國企上班,上世紀60年代,為支援內地建設,他從天津乘坐綠皮火車,一路顛簸輾轉來到山西工作,並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山西的基礎建設上。
  • 著名的中國3種茶,每一個都是無價之寶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植物,在全世界都很流行,那就是茶。儘管世界已經在其他地方種植了自己的茶,中國的茶在世界上廣為人知。此外,中國的茶文化在這幾年中並不獨特,早在前,神農時代的古人就學會了採茶、泡水、入藥。
  • 這些藝術收藏大家族,個個富可敵國
    在西方,人們對於藝術的收藏和贊助從未缺席,尤其是從文藝復興開始出現的一些大的藝術收藏和贊助家族,他們對藝術的貢獻不僅僅是贊助了藝術事業,培養了許多名垂青史的藝術家,更是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歷史和文化。
  • 銅擺件有沒有收藏價值?銅工藝品擺件有升值空間嗎?
    那麼到了今天,銅擺件有沒有收藏價值?銅工藝品擺件有升值價值嗎?下面羅友裝飾大家了解一下~現在的銅工藝品,一般是採用一比一澆鑄成型的,因此在藝術表現力上,也是很多藝術品所不能比擬的。並且由於銅的特性,銅擺件的保存時間特別長,基本上是千年不壞。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銅製品的收藏價值相對是比較高的。從另一個角度看,能被收藏家所看中的銅工藝品,一般是名家製作的作品。
  • 打眼:收藏的實話實說
    打眼會不會發生,往往就是在交易發生前的一分鐘裡決定的。那瞬間雖短,考驗的卻是收藏者的心態、心理素質以及經驗等很多東西,而往往起決定作用的是心態,也就是收藏者是否要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選擇博弈。鑑定畢竟是一種眼學,是對比、淘汰、排列,當經驗夠用的時候,買進真東西的把握就會大一些。
  • 國際收藏|瓷器收藏誤區多,藏家切忌不懂裝懂,陷入騙局
    一、收藏的瓷器越有年頭越好?文物的價值源自其背後文化與歷史信息價值結合,所以在考古學界所評定的一級文物,到了收藏市場上未必就能在拍賣會上賣出高價。何況國家近年來出臺了政策,不允許私自出售,背負違法的風險收藏這些瓷器,對於普通藏家來說不太有必要。
  • 把「無價之寶」捐給國家
    無私醫者王聘賢王聘賢后人王方矩與中國藥科大學學生們一起翻看被稱為「無價之寶」的明代傳奇醫書《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王聘賢何許人也?其為貴州四大名醫之首,因性格耿直、胸無城府,敢言人之不敢言,且目中無權貴,被人們稱為「黔之醫怪」。
  • 澳門賭王收藏的無價之寶,京城第一收藏家馬未都也表示羨慕,奢華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賭王在收藏方面也眼光獨到,而且他還是一位愛國收藏家。何鴻燊喜歡收藏許多珍品,往往一擲千金從拍賣會上拍了許多奇珍異品。他的收藏大多基本都不是凡物,連"京城第一收藏家"馬未都也曾公開表示非常令人驚豔和羨慕。
  • 收藏打眼:是這樣開始的
    打眼會不會發生,往往就是在交易發生前的一分鐘裡決定的。那瞬間雖短,考驗的卻是收藏者的心態、心理素質以及經驗等很多東西,而往往起決定作用的是心態,也就是收藏者是否要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選擇博弈。         鑑定畢竟是一種眼學,是對比、淘汰、排列,當經驗夠用的時候,買進真東西的把握就會大一些。
  • 馬未都搞收藏多年最怕的就是這些!簡直字字扎心!
    馬未都,作為收藏界的大佬,收藏過無數古董、字畫、和田玉,對於收藏更有著許多獨到的見解和看法。這是馬未都這樣的大佬在收藏時最常也最怕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的處理辦法。而許多普通的玩玉人,既沒有馬未都這樣知名,也沒有他對收藏有經驗,但是他們在玩玉時,卻也總是會遇到和馬未都一樣的煩惱:朋友找自己估價、問自己什麼玉有升值空間、讓自己判斷玉的真假等等。
  • 古董表的收藏常識和鑑定
    這隻表現孫中山在港短短數小時身陷險境之電影節奏的古董懷表,不僅享受著劇組的精心呵護,還被該片導演稱為無價之寶。古董懷表之所以身價不凡,主要是因其存世量稀少,而品相尚佳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何懷表收藏者的人數遠少於手錶收藏者,但其在拍賣會上的拍賣價格往往高於手錶的原因。
  • 國際降真香日業界大佬齊聚,以香論道收藏之大勢
    今天(8月26日)是第三個國際降真香日,25日,降真香收藏大佬、文化學者齊聚中國(海南)降真香博物館,探討新時代下降真香的使命與擔當,以香論道收藏之大勢。據了解,「8.26國際降真香日」是2016年由國際降真香聯盟、海南省降真香協會等單位為促進降真香產業有序發展,弘揚降真香歷史文化而共同倡議的。曾被喻為百香之首的降真香,在幾百年的時間裡突然銷聲匿跡了,重新出現後,引起了人們對降真香的尋找,成了香料界、收藏界的「新寵」。如今價格高企,仍擋不住收藏者對它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