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冬天的太陽又不毒辣,氣溫也蠻低,應該是不用防曬的。事實上,氣溫低和太陽光弱不等於沒有紫外線。冬季也要做好防曬,防止皮膚因紫外線的照射而損傷。
為什麼冬季需要防曬?
冬季需要做好防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冬季與夏季紫外線構成不一樣。相對於夏季,冬季臭氧層更薄,紫外線更容易到達地球表面,所以夏天與冬天紫外線的組成略有差別。夏天是UVB(中波紫外線)為主,穿透力較弱,作用於皮膚表層,是曬傷的主要因素。易被玻璃、遮陽傘、衣服等阻隔,在夏季其強度達到巔峰。冬季是UVA(長波紫外線)為主,穿透真皮層,比UVB更能深入皮膚,使皮膚曬黑,並導致脂質和膠原蛋白受損,引起皮膚的光老化甚至皮膚癌。UVA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即使你坐在窗戶邊,玻璃替你擋住了些UVB,但UVA還是會損傷皮膚。如果遇上冬季大雪天地面有積雪的時候,雪地對紫外線的反射更強,紫外線從你周圍雪茫茫的地面各個角度折射到你的臉上,所以你的臉接受到的紫外線的量是非常可觀的。
溫度低,肌膚更敏感。冬天是個寒冷乾燥的季節,而持續的低溫刺激,室內外的溫度差會導致肌膚抵抗力下降,屏障易受損,從而變得脆弱敏感。在肌膚敏感受損的時候,可能大家只注重保溼修復,卻沒注重防曬,這會讓紫外線有機可乘。因此,冬季防曬對防止皮膚光老化、色素沉著及預防皮膚病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冬季如何正確防曬?
其實冬天的防曬和夏天的防曬沒有區別,都要「軟硬兼施」,積極的做好硬防曬和軟防曬。
硬防曬就是做好遮擋。儘量不要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久留,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陽光最強,避免這個時間段長時間的外出暴曬。外出時衣服、口罩、太陽傘、墨鏡、遮陽帽等等是做好硬防曬的有力武器。
軟防曬就是外塗防曬霜。防曬霜的使用非常重要,選擇防曬霜要關注兩個參數:SPF和PA。SPF是防曬係數的英文縮寫,是指防曬產品對於UVB的防護能力;PA是指對UVA的防禦能力。在冬季,一般使用SPF大於15及PA++的防曬霜就足夠了。針對易乾燥的冬季,滋潤性強的防曬品為首選。
防曬霜的塗抹應足量,並在一定時間後及時補充,正常情況下臉部一般需塗蠶豆大小或者一元錢硬幣大小的量才能夠產生有效的防曬作用。液體質地,流動性強的,擠出來一元硬幣大小;乳液質地,流動性不是很強的,擠出來5毛錢硬幣大小。
同時防曬霜可以分為純物理防曬霜、純化學防曬霜和混合型防曬霜三大類。物理防曬霜如同貼身「防護罩」,通過物理遮蔽、反射光線而達到防曬效果,常用的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塗抹後馬上生效,不需被皮膚吸收,非常溫和不刺激,適合敏感肌膚使用。化學防曬霜像一位「魔術師」,吸收紫外線,並通過化學反應將光能轉化為皮膚表面的一種熱能而釋放出去。這種類型的防曬霜需要被皮膚吸收後,與皮膚中的蛋白質結合,才能起到吸收紫外線的作用。因此要在出門前半小時使用,較適合油皮、混油皮膚。還有一種就是混合型防曬霜,就是物理+化學的結合,它結合了兩種防曬劑的優點,不僅溫和又有足夠的防曬力,適合中性膚質、乾性膚質。
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需要防曬嗎?
兒童皮膚未成熟、抗紫外線能力弱,避免於紫外線強勁時間外出,外出需做好硬防曬如使用遮陽傘、防曬衣。出生小於6個月的嬰幼兒皮膚嬌嫩,體表面積與體重的比值較高,塗抹防曬產品後不良反應風險較高,因此不建議使用。6個月到兩歲嬰幼兒仍然以衣物遮蓋防曬為主,也可挑選SPF10/PA+以內的純物理防曬霜,即使塗抹了防曬產品,也不宜長時間在強烈陽光下活動。當兒童到了能跑能跳的年齡,父母已經無法完全控制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時間,那記得出門就要抹防曬霜,選擇純物理防曬霜,只要出門當時抹就行了,另外記得每2個小時要再抹一次。
孕婦是需要重點防護的人群。在懷孕這樣的特殊時期,雌激素水平明顯變化的階段,任何可能會干擾雌激素生理性分泌的因素最好都要避免。所以,孕婦不要使用含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的化學防曬劑。外出時還是建議做好硬防曬或者用純物理防曬霜更加安全。
皮膚已經出現曬後問題該如何解決?
實在是因為長期沒有做好防曬,皮膚已經出現斑點、膚色不均勻,皺紋鬆弛等曬後皮膚老化的現象,那此時就需要專業的皮膚科醫生給你制定最佳的針對性修複方案了。(省皮膚病專科醫院醫學美容科主治醫師 聶敏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