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介紹及擇校
學弟學妹們,你們好。我叫胡楊楊,2019年三跨報考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研究生,報考專業為視覺傳達與信息設計,一戰上岸,總分405,手繪課139,理論課121,政治60,英語85初試第4。
在考研之前對手繪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至今佩服自己跨考設計的勇氣和蜜汁自信。下面我即將向大家分享我的上岸攻略,以及踩過的坑。
選擇比努力還要重要,這句話對於考研來說簡直是真理。考研就是一件選擇比努力重要,效率比時長重要,方法比技法重要的事情。所以在考研之前,儘早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無疑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尤其是設計院校專業課考題千差萬別的情況下,同學們更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早做選擇。
在一開始選擇學校的時候,我也是兩眼一抹黑。綜合自己的情況,我選擇了素有設計界「黃埔軍校」之稱的江南大學。
我選擇江南大學是因為其不俗的專業實力,江大設院學生選課很隨意,不分專業,可以廣泛學習和設計有關的所有課程,和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隨意組隊,而且讀研期間有很多國際交流的機會。
在我入學的短短一個學期設計學院就舉辦了兩次大型的國際會議,和很多工作坊,讓我受益良多,而且學校只有橫向有項目的老師才能帶專碩,學生的實踐機會多。
據學長學姐說阿里的設計部門有很多畢業的江大學生,就業情況很不錯,畢業生平均起薪有10K左右,最最難得的是江大學費超級便宜,學碩8000每年,專碩10000每年,每年的獎學金完全能夠覆蓋,每個月還有600塊的助學金,簡直不要太划算。
選擇的另一原因是,江南大學地處無錫,離上海、南京都很近,但是物價水平卻便宜很多,平時去上海看展很方便,而且江南大學環境十分優美,整個學校建在水上,學校的湖裡還養了一家子黑天鵝,平時路邊也經常各種萌物出沒。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江大在我的射程範圍內,相對於一些只招個位數學生的院校來說,江大雖然競爭較大,但是設計學院每年招收近40名考生,相對客觀公平,實力因素重於運氣因素,只要努力就有很大希望。
據我所知有些學校是不願意招收跨專業考生的,報考前也要調查一下這一點,江大則較為歡迎跨專業考生,和我一起備考上岸的研友有大半都是跨專業考生,尤其是視覺傳達專業跨專業考生在學院幾乎佔據半壁江山,所以各位想報考江大跨專業的小同學不要慫。
關於擇校,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大家可以結合自己情況考慮:
【第一】院校專業實力,如果你很熱愛設計,想以後要從事設計相關工作,那可以優先選擇專業性很強的設計類院校如同濟大學、清美國美、江南大學等。這類院校師資強大,辦學經驗豐富,課程前沿,畢業生行業認可度高,但是往往也競爭激烈,備考需要足夠的專注和努力。
【第二】院校所在地域,選學校其實是在選城市,如果你想在研究生期間多多接觸設計行業,積累經驗,那麼可以選擇上海、南京、浙江、深圳、廣州等城市或者附近城市的院校。
【第三】要評估自己的情況,評估自己的考研能力在哪個水平。這裡的能力不僅僅指學習能力,也指抗壓能力,家庭經濟能力等,考試是很殘酷的一件事,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因此要綜合自己的能力考慮去哪所院校,是不是非那所院校不上,能不能承受失敗的可能,切忌盲目跟風報考,最後淪為炮灰,更不要低估自己,憋屈讀研,沒準搏一搏單車變摩託,而且現在不拼一把,什麼時候拼呢?
二、各科初試經驗
1.英語
英語不得行是考研涼涼的重要原因之一。江南大學的英語單科線是50分,而且學校也很注重國際交流,老師基本上全部都有出國交流、訪學、讀博的經歷,因此英語再怎麼準備都不過分。
我個人是從大三上的寒假開始準備,一直到考英語前一天我還在背單詞,入學後也堅持學英語,因為有很多國際工作坊,聽不懂英語簡直白去。說回考研,我將向大家分階段介紹學英語的方法:
基礎期(寒假1月—4月)這幾個月主要用來打基礎。英語學習和別的科目不同,需要細水長流,有很多同學前面不管,快考試才大力突擊,但是收效甚微。
在打基礎階段,最最主要的工作是背單詞,生命不息,背單詞不止,單詞是句子和文章的基石,單詞都懂即便語法不通也可以大概知道講了什麼。背單詞用App背最省事,推薦扇貝,墨墨背單詞,知米單詞,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就ok。
另外app背單詞背多不背少,我之前是用扇貝單詞每天150個—200個,堅持2個周即可見效,2個月發生質變。其次,英語底子薄弱的同學,語言黑洞的同學,可以怒刷一波語法課。
我推薦唐遲老師的語法課,講得淺顯易懂,但是也不要沉迷網課不能自拔,網課聽多了自己都懶得動腦子去總結了,所以花多少時間聽課不重要,裝了多少進腦子裡才重要。
備考期(4月-10月)這段時間是備考的核心時間,在繼續背單詞的同時,要重點突破真題閱讀。真題我推薦星火英語考研英語真題,英語一、英語二都買,這本資料較為小眾,但是排版舒服,知識準確精煉,作文範文水平較高,記得留近3年的考題用於最後模擬考。
回到這個階段,前期可以多精讀,學知識;後期(9月後)泛讀,練答題技巧,提速度。閱讀是考研英語的大頭,所以在備考的前期,一定要好好突破閱讀題,不要管速度,一篇一篇文章定下心來,把每個語言點都搞懂。
但是不要把中文直接寫在英文的下面,這樣複習的時候沒有檢測的效果,最好寫在卷子側邊,或者準備一個筆記本,把紙對摺,一邊中文,一邊英文,遮住中文想英文,遮住英文想中文,反覆記憶,溫故知新。到了後期,要直面考試進行提速訓練,但是不要被五花八門的答題技巧所迷惑,親測讀懂文章才是王道,所以前期的精讀和背單詞尤為關鍵。
衝刺期(10月—12月)這個階段,主要解決作文的問題,作文狂背出奇蹟。我個人是在決定考研後就開始背英語作文了,一共背了10篇不同主題,不同行文風格的文章,後來一直複習這幾篇,反覆記憶,反覆練習。
到後期也沒有跟風背熱門話題的作文,或者萬能句式,因為改卷老師會看到很多雷同的東西。背熟10篇不同主題的作文後,不論什麼題目都能寫得行雲流水。
另外這個階段,對考試的整體節奏把握也要注意,我有的研友英語水平不錯,但是到考試就沒做完,很是可惜,所以最後的階段一定要模擬考幾次,熟悉考試節奏。
2.手繪
作為跨專業的考生,我最頭疼的科目就是手繪,江大手繪線是100分。但是最後我在這門科目拿了139分這個相對不錯的分數,一路走來有蠻多經驗要分享。手繪我同樣是從大三寒假開始準備。
從寒假就報了新祥旭的一對一考研課程,他們會安排你報考院校和專業的高分學長學姐來給你當老師,所以老師在專業課方面是非常專業的,讓我在短時間裡提升非常大。
江大視覺傳達專業手繪要求是在一張A2紙上呈現出所要求的設計方案,題目一般較為靈活,但是大多都是利用視覺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和社會熱點。
比如2017年的考題,共享洗衣房的品牌設計或者界面設計,抓住了當年「共享」的熱潮,又如2018年考題「慢時光」公園品牌設計,抓住了當下時間焦慮的熱點,2019年新零售視角下農貿市場的品牌設計,抓住了「新零售」這一熱點,且近三年考題都為品牌相關,抓住這一點準備並不是十分困難。
就考試要求而言,江大視覺傳達同時注重手繪畫面效果和創意,兩者缺一不可,尤其注重原創性,有很多手繪極強的同學往往因為素材撞車而涼了,一旦有抄襲現象手繪分數就會單科線100分以下,導致落榜。所以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素材的積累和畫面的表現,也要注重自己切題程度和創意。
對於我這樣跨專業的同學來說可能連馬克筆是什麼都不知道,不過一對一的課程可以幫助我們的手繪能力實現從無到有的質變。考研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優中擇優,所以你要知道其他小夥伴都畫到了什麼程度,你要怎麼樣才能追趕。
很多二戰考研還是失敗的原因就是以為自己手繪第一年分數還不錯,第二年就放鬆了警惕,導致二戰落榜,就手繪課而言,每年的車次都是不一樣的。
報班在群體中學習能夠幫助你符合甚至是超越「行業標準」,另外報班能夠極大減少你收集資料,尋找資源的寶貴時間,全身心投入備考。我考上以後身邊的同學除了保研的之外,全部都有報手繪班。
除開手繪班之外,在平時也要注重自己設計、手繪能力的培養。一是素材的積累和運用練習。和英語一樣,手繪課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場持久戰。想要出好的方案,第一步就是積累。
在有自己的創作能力之前對於素材的使用是重中之重,可以通過對優秀設計師作品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和眼光,在前期的備考過程中,重點可以放在各種各樣素材的積累上。
在這裡我主要講一下對素材的使用,有很多同學對素材真的是全盤照抄,或者輕微改動,這樣畫面可能的確會不錯,但是在考場上有撞素材的可能,而且長期死板套用素材,會讓自己的創意能力,構圖能力,配色能力,畫面把控力得不到鍛鍊。
所以在前期準備中,同學們不要怕畫的醜,要多想,多看,多嘗試,進步會很顯著。還有今年江大專碩複試手繪加考了素描,對基礎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同學們在前期基礎課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要浮躁,前面慢下來,後期速度才能提上去。
二是根本性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多去看一些視覺設計相關的理論書籍,掌握一些視覺設計原理和手繪原理,比如跨專業造型困難,可以看看《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素描的訣竅》、《伯裡曼人體教程》,板式方面可以看《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色彩方面可以看《配色設計原理》等,通過系統的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方案表現力。
3.理論
江大理論考察的參考書目主要包括李硯祖的《藝術設計概論》,何人可的《工業設計史》,王受之的《世界現代設計史》,其中《藝術設計概論》最為重要。
理論單科線也是100分,考試題型包括4道簡答題共60分、一道閱讀題兩個小問共30分,論述題三選一,60分。沒有客觀題,全部都是主觀題,因此需要對參考書目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梳理和宏觀的理解。
而且除簡答題外,閱讀題和論述題考題較為靈活,需要對設計前沿有所了解,考察同學們的設計知識面。所以我講理論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
1、前期(寒假—7月):理論我從寒假開始憑興趣廣泛閱讀設計相關書籍,比如設計必讀的《設計心理學》、《設計中的設計》、《設計:在人人設計的年代》、《為真實的世界而設計》、《鯨魚在噴水》等書。
加深自己對設計的了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到了4月開始啃專業參考書目,在7月到手繪班學長學姐給畫重點前我大概讀了兩遍,重點考察的藝術設計概論自己建立了一個知識框架。
2、中期(7月—10月):依據學長學姐給畫重難點,我梳理和精簡了自己的概論框架,同時跟著學姐梳理了設計史的框架。個人認為,這一時間點梳理知識框架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段時間要直擊核心考點,突破考察的重點難點,要求自己每個考點都理解透徹。
暑假一對一手繪課程結束回到學校後,根據框架開始第一輪背誦。有些知識可能不是那麼好理解,就硬背下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能理解了。10月手繪班前,我把藝術設計概論的重點都大概背了一遍。10月班開始跟著學長學姐學習審題、答題方法思路、格式,同時開始第二輪背誦。
3、後期(10月—12月):最後兩個月的重點就是在理論和政治,都需要反覆循環背。我買了很多a4紙,把每天要背的知識點寫在上面,用夾子夾起來,一天大概背4到6頁筆記,無限循環直到考試,同時利用框架差缺補漏。考試前半個月,我開始給自己模擬考試,自己出題,練習寫字的速度,格式。
考試前一周,我背了幾篇論文,一篇是用功能和形式的關係串的設計史,一篇設計師職業化,一篇美國設計風格,這個過程一方面是為了押題,另一方面也積累一些學術化的語言,寫出來的東西沒那麼口語化。這個階段要直面考試,確保自己到考試的時候能把自己的所學寫出來,還要寫的好看,寫的整潔,寫的有邏輯,最後寫出高分。
4.政治
政治暑假手繪班之後我才開始複習,講實話政治過線即可,是一門拉不開差距的科目,但是也不能輕視,簡單一句話跟緊肖爸爸!政治大題我因為背了徐濤的小黃書,沒背肖四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考場差點哭出來。
但是徐濤的網課可以看一下,講的很不錯。我到最後幾乎刷光了市面上能買到的所有選擇題,包括腿姐的、徐濤的、肖爸爸的,但是最後我政治只考了60,所以政治不要迷戀刷題,還是要回歸到知識點本身。因為我考的不高就這點經驗給大家分享。
三、結語
考研很可怕,但心態不能炸。考研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爭,更是你自己的一次偉大冒險。所以心態顯得尤為重要,有的學霸心態不穩,備考到11月放棄考研,有的大神因為考研提前三天心態炸裂,帶著失眠72小時的大腦走向考場,有的小可愛因為複試緊張到模糊,接連進行死亡發言。所以,考研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下面是乾貨:避免考試劇烈緊張和懵逼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脫敏練習。用人話說就是瘋狂模擬考試。認真對待每一次模擬考,自己和自己和小夥伴模擬考,掐好時間,考後批改總結。
多多練習,考試畢竟只是考試,有跡可循,有套路可摸索,套路熟悉了,考多了,就會擁有老司機一般的心態。在考研初試前幾天,我幾乎都是在對各科進行模擬考試,真正到考場上很快就能進入狀態,時間把控也會很ok,不會出現到時間分配不均導致沒有答完的情況。
複試前也是一樣,我和我的小夥伴在酒店房間裡面試了彼此一整天,一直到凌晨1點,第二天到考場上內心毫無波瀾,英語口語問答甚至還講了個段子。
考研只是一個讀研的一個開始,第一關,教學關卡。知識點羅列整齊,前人經驗總結豐富,考試套路明明白白,就是開著燈洗衣服,洗衣液,洗衣粉都準備好了,只要你好好洗認真洗,哪裡不乾淨洗哪裡,考研這件衣服一定可以被你洗得乾乾淨淨。
考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不是最重要的事,一邊考研,不要忘了一邊和身邊的研友,和家人,和自己好好相處,這樣你會發現全世界都在幫助你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