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父親視頻致歉,教育方式再遭網友詬病,孩子的健康心智應這樣培養

2021-03-02 未來網

  一周過去了,鄭爽代孕棄養事件熱度未減,仍在不斷發酵。

  1月20日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重點刊物《廣電時評》在公眾號上刊發文章,評鄭爽境外代孕、曾欲棄養一事,稱代孕不是私事,與法不合,有違社會主義公德。這樣的演員,私德有虧,其本人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上的社會公德示範作用不會積極正面。「我們不會為醜聞劣跡者提供發聲露臉的機會和平臺。」

  很顯然,鄭爽在此次風波後被廣電總局封殺,演藝生涯或就此落下帷幕。

  鄭爽父親鄭成華也露面接受了媒體採訪。在長達10分鐘的道歉視頻中,鄭成華語氣沉重,多次哽咽,稱作為一個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並對代孕一事予以道歉。「可能孩子是一時衝動,作為家長不應該支持她,我們家長是有責任的。」

  自事件曝光以來,鄭爽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頻頻遭到網友的詬病。即便鄭爽父親就此事正式道歉,但廣大網友似乎並不買帳。有網友評論表示,「道歉也沒用」「不想聽,不重要」。

  事實上,如果沒有此次的代孕棄養風波,鄭爽這樣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成為明星,其父母的教育和培養是會被視為「成功」的。

  然而,鄭爽的這對父母,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

  一個是有明星夢,將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的母親;一個是嚮往出名,利用女兒名氣在各種綜藝節目刷臉的父親。

  從小,鄭爽的母親就給她制定了一套「明星路線」,甚至辭職專心陪女兒。在別人眼中看到的是媽媽對女兒的寵愛,但實際上,則是對鄭爽的嚴格「控制」;鄭爽父親更是在女兒成名後,借女兒之名,在各大綜藝節目中頻繁露面,甚至藉此賺錢。

  可以說,鄭爽是在其父母近乎「畸形」的教育方式下成長的,這樣的教育環境讓鄭爽的性格變得暴躁敏感,且多次在節目中被網友質疑「不正常」「難以捉摸」。

  但在公眾看來,鄭爽代孕一事已是不爭的事實,且透露的是鄭爽及其父母對生命的不尊重和漠視,鄭爽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犯了與鄭爽父母同樣的問題,只想著讓他成名,從金錢層面獲得「成功」,卻不重視孩子心智、品格方面的培養。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是走不長遠的。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實際上,父母的每一次言傳身教,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父母的每一次進步,都會讓孩子們從中受益。要培養一個心智成熟的孩子,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老師。那麼,如何正確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智?

為您推薦  

為孩子構建受益一生的心智模式

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智模式有多重要?六歲之前是孩子心智模式形成的關鍵期,心智模式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種事情的心理感受、狀態以及行動力。

  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即根深蒂固於潛意識中,在孩子了解世界、採取行動及運作既有認知等方面呈現出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能夠在孩子心智模式形成的關鍵期,給孩子的心理成長以科學的營養,在潛意識中幫助孩子構建積極的心智模式。

  本套書分為第一輯、第二輯,全套共8冊,包括《小蝸牛找豆豆》、《當我想念一個人……》、《去南極洲看企鵝吧》、《聽,小樹在說什麼?》、《安安靜靜地等待》、《我發現了「不一樣」》、《難過三分鐘》、《嚇……一跳》,適合3-6歲孩子閱讀。

  通過一個個生靈活現的心理成長童話,以「為孩子構建受益一生的心智模式」為主旨,通過故事——

  讓孩子了解情緒並習得情緒宣達的良性方式;

  在孩子自我概念、自我中心、直覺思維中深化自我認同、培養共情共感能力和多元思維能力; 

  為孩子構建自信樂觀、智慧勇敢、善良堅強的潛意識感受模式和行為模式。

  該系列圖書還創新地結合了中國皮影戲的特色,讓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服務於孩子的心智模式建設而走進孩子和家庭中。

  讓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內容——

  《小蝸牛找豆豆》

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


  本書的心理訓練點是心願與行動,成長關鍵詞是意志力。這個心理成長童話,主要講的是一隻小蝸牛想用美麗的豆豆做成一串項鍊送給自己去南極探險的朋友。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小蝸牛不懼困難,四處找豆豆,當屢次找不到的時候,他不氣餒,繼續找。找到很少幾顆的時候,小蝸牛不灰心,看到自己找到的,數一數自己還需要找幾顆。在一波三折中,小蝸牛終於找齊了需要的豆豆,做成了一條美麗的項鍊送給了好朋友。

  《去南極洲看企鵝吧》

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

  本書的心理訓練點是勇敢踐行,成長關鍵詞是獨立。這個心理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隻小蝸牛有了去南極探望朋友的想法後,他隨即就付之於行動,踏上了去南極的旅程。在旅程中,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遇到問題想辦法,從不氣餒,終於到達了南極,見到了企鵝朋友,並觀賞到很多美麗的風景。

  當然,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遭遇一些困境與挫折。而樹立孩子正確處理問題的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培養健康心智同等重要。孩子遇到這些問題時該如何做?

為您推薦

名人小時候那些事兒

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

古往今來的傑出人物仿佛耀眼星辰,他們的非凡成就和人格魅力讓人欽佩讚嘆。不過,這些名人小時候同樣也有苦惱煩悶,也經歷過困境和挫折,甚至也有缺點和不足。

  那麼,他們是怎樣一步步克服困難,提升自我,實現理想,攀上人生巔峰的呢?《名人小時候那些事兒》這套書精選了200位中外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成長經歷,講述了他們「小時候那些事兒」,相信讀者能從閱讀中找到答案。

  全套共8冊,分為勤學樂思、勇敢誠實、善良機智、立志自勉、自信專注、執著進取、感恩正直、獨立自強8個主題,適合中小學生閱讀。

  本書還有3大亮點——

點擊圖片 立即購買

  通過讀名人故事,用短短的幾句話道出讀後感悟,體味人生哲理,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成長;

  精美、豐富的插圖,帶領孩子在輕鬆的閱讀氛圍內走進偉大人物的日常生活;

  列舉大量的相關主題的名人名言,讓孩子在讀完故事後更能感受到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

  讀完這兩套圖書後就會發現,

  與孩子的距離無形間貼近了,

  為孩子插上夢想的雙翅,

  助力他飛得越高越遠!

相關焦點

  • 當今社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未成年人的教育,如何破解?
    如何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引導孩子心智成熟。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從小培養規則意識。孩子從降生起,家長就面臨如何培養孩子的考驗,大家普遍以為孩子小,其實從這一刻孩子就已經開始一些習慣的養成了。
  • 一個聰明的孩子必然心智成熟,心智如何培養父母這樣做
    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有高情商,如果兩者兼得,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稱為「心智」成熟。那麼心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語言幫助孩子完成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才能產生心智誇一個孩子,我們可以說聰明、機靈、活潑、懂事、成熟等等,這些都是「心智」的表現,孩子的「心智」是怎樣煉成的?從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開始,然後體現到孩子的行為,這些思維能力的總和就是「心智」。
  •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智模式,建立內在的心理評價機制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智模式,建立內在的心理評價機制                                                                   文/優媽        在某花生看了一個六年級的小姑娘因為被PUA,不堪忍受折磨逃離魔爪而選擇跳樓輕生的事。
  • 夜讀丨湖南一場只有父親參加的家長會火了:教育孩子,這3件事必須...
    ,而父親在教育中佔主要職責不到一成。 給孩子立規矩,教會孩子守規矩,讓孩子在界限之下,用社會允許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不僅是約束,更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在羅爸爸眼裡,「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工作壓力大,每個禮拜抽半天時間來高質量地陪伴孩子,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這個做法幾乎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原創 芳蓉馨宇 STEAM在線世界上有一本教育的奇書,記錄了一位父親如何把生下來有些痴呆的孩子培養成了天才。一般採取潛移默化的薰陶的方式,比如常常給孩子聽音樂,鍛鍊孩子的藝術情操;常常讓孩子去抓握、觸碰光滑、或粗糙的東西,讓孩子學會運用自己的肢體,並鍛鍊孩子的感知力;在孩子說出第一個詞時,不失時機地與孩子交流,鍛鍊孩子的聽力等等。3歲以前的模式時期應「硬灌」些什麼呢?
  • 鄭爽遭視頻平臺曝光「真實顏值」,惹經紀人怒懟:什麼意思!
    看到鄭爽顏值下跌這麼多,網友們紛紛表示無法接受,但是細心的粉絲發現,視頻中的鄭爽怎麼看都像是被「黑」了。 視頻中鄭爽長髮披肩,一件樸素的白衣非常符合這一次的工內容,但妝容看起來有些詭異,眼距太近,鼻梁變寬,法令紋像是四十歲的狀態,大家從沒見過這樣的鄭爽。
  • 董卿談父親落淚:在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令人不禁好奇,究竟是怎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這般從容優雅、富有智慧的董卿呢?董卿曾說:「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性格即命運,你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而在你的成長當中最初的耳濡目染的榜樣,就是你的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就是孩子最初的課堂。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了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是十分嚴苛的。
  • 為把小侄子培養成暖男,姑姑用上「浮誇式管教」,獲網友一致好評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出生後,父母管教孩子的責任便重了起來。如何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溫暖的人,這是父母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內容。忽視管教的力量,只會讓孩子的成長路上多有坎坷,一味地放縱並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當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要更加靈活變通一些,畢竟被孩子接納的教育方式才是最恰當的教育方式。
  • 14歲孩子動手毆打母親,家長該怎麼辦?網友:教育方式開始就錯了
    我們看看網友怎麼說!網友一孩子能打父母,就證明父母該打!因為他們從教育這個小野獸的第一天起就做錯了!網友二作為父母,正常情況下,孩子有不對的地方,你指正出他的錯誤,先不說你的方式是否正確,也不要主觀的說孩子正在叛逆期,他敢動手打你,這個舉動就很危險,必須要引起家長的重視,也必須要讓他明白問題的嚴重,做到懸崖勒馬!
  • 易烊千璽媽媽:農村打工妹培養出優質偶像,「虎媽教育」卻遭質疑
    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打工妹,能培養出這樣優秀的頂流偶像,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也有人質疑,這樣的教育,屬於「造星運動」嗎?對孩子究竟是好還是壞呢?有時候上課時間衝突,又怕兒子懈怠,媽媽會交兩份學費,因為她要自己先學會,回家再教千璽,並陪他一起練習,真正做到了「捆綁式」陪伴。 就這樣,和媽媽一路相扶相攜,易烊千璽走進了娛樂圈,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星途。
  • 培養孩子「心智成熟」的思想,很重要!
    家長引領孩子「心智成熟」的思想成長,很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做事能夠有思考,對位坐標有計劃,不斷總結有完善的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80%以上,未來可期!所謂言傳身教~「言傳」,就是家長解惑答疑,啟發孩子明理睿智,那麼,觀點就容易達成「共識」;「身教」,就是家長以身作則,導向孩子價值體現,那麼,觀念就容易產生「共鳴」。
  • 孩子不聽話?沒規矩?教育專家教你這樣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
    因此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學習能力以及規則意識的培養,將會促進幼兒的終身發展。而當今社會的幼兒家庭成員,由於教育觀念的問題,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傾向於智力投資,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質、社會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啟蒙與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現得缺乏自制力,行為自由散漫,不願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爭執,發生攻擊性行為等任性自私、不守規則的表現。
  • 鄭爽說英文遭「群嘲」,沒有出國的孩子究竟如何學地道的英文?
    不過好在節目組請來了鄭爽+金星兩位吐槽大咖,幫我們去「油」!從頭到尾吐槽她們2個的吐槽就沒停過,而且句句戳心,爽妹子還說出了廣大電視機前觀眾的真實心聲:男生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做帥呀?  一直以來都是娛樂圈的「話題」的鄭爽,前兩天在該節目中因為一個英文單詞的發音,登上了熱榜。
  • 真的是孩子「玻璃心」嗎,3個教育方式,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
    那麼當今孩子教育的度在哪裡,孩子哭鬧後還該不該管,該怎麼管教呢?其實孩子一批評就哭鬧,不能一概而論就是孩子玻璃心。 因此,就通過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2、孩子沒有安全感 孩子對父母都是非常依賴的,尤其是幼年的時候。當受到父母責罵,批評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擔心父母不再愛他們了,所以他們會通過哭泣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重視,獲得安全感。
  • 在「恐嚇」教育下長大的孩子,難逃幾個「毛病」,後一個很普遍
    原來,該父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用這種的粗暴方式教育不聽話的女兒。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視頻被上傳至網絡後,當時立刻掀起一股評論熱潮——「教育方式越是簡單粗暴,越是說明孩子的父母無能」「不是後爹,沒幾個人能幹這種事」「以後當父母,是不是都得培訓上崗才行?」
  • 鄭爽「爽言爽語」再引熱議,公開致歉金晨,又把沒情商當直爽
    鄭爽向金晨道歉 而且鄭爽因為《追光吧!哥哥》將她的這個視頻曝光後更是要退出這檔節目,但是前段時間,鄭爽卻又再次宣布回歸《追光吧! 不得不說,鄭爽真的是一位熱搜體質的人啊,相信有不少經常在5G衝浪的小夥伴們都有看到了,近日鄭爽再次因為自己讓人捉摸不透的行為而成功引起熱議。標題是「鄭爽像金晨道歉」,並且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就成功引起了超過3千萬網友閱讀,其中還有2.4萬網友進行熱議。
  • 前一秒本能,後一秒教育,網友: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是最好的!
    ,卻是對孩子真正的教育,讓孫子明白,摔倒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自己爬起來站起來就好了,所以說,並不是每個老人帶出來的孩子都不好,也有例外的。 有很多的網友看見了這則視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網友A: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是最好的。
  • 鄭爽因《哥哥》被贊直爽後,又再「翻車」,被指成不會尊重前輩
    不得不說,作為娛樂圈最敢說的女明星之一,鄭爽對哥哥們的點評是很犀利的。在視頻中的瘋狂吐槽一開始也讓很多觀眾非常認可,更有網友熱評:鄭爽是不是帶了我的嘴上節目?
  • 孩子的能力是母親性格決定的,這幾種寶媽,最容易培養不好的孩子
    不是父親,而是母親。所以母親對寶寶的成長過程產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父親這個角色對於寶寶來說,只是起到一定威懾作用。而母親卻卻不一樣。往往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母親的一舉一動,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徵,與孩子的未來幸福與否,成才與否,起到很大的決定。不得不說,母親不僅僅只是教育孩子這麼簡單,在教育孩子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
  • 越是低層次的父親,會習慣用以下方法教育孩子,苦了自己的娃娃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母總會採取一些教育方式,可以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家規」,比如一些家庭就比較推崇「棍棒教育」,他們相信所謂的「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另一些家庭就比較確信「以德服人」,他們認為要給孩子講道理才最為重要。這兩種教育方式都各有其詞,我們暫且不去議論。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會犯的小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