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大龍為你讀書
愛情並沒有多複雜,那個讓你變得更加愛自己,
更加熱愛生活,很憧憬你們的明天的人,
你儘管好好去愛他,和他一直走下去。
而那個讓你越來越看不起自己,活得戰戰兢兢的人,
這份感情,你一定要懂得及時止損。
這短短的一生,你並沒有多少時間,
所以你一定要去愛一個,值得你愛的人。
你要知道,和一個值得的人相愛,
你才會有幸福的可能,
不然你若非要和一個不值得的人在一起,
你必然只會過得很痛苦。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什麼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
有個高贊回答是:「遇到事情靠得住,責任面前有擔當,信用永遠是第一。」
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靠譜。
生活中,時常能見到這樣的人:愛談天說地,哪怕是天文地理,也能說出個名堂來,但他們做起事來卻虎頭蛇尾,丟三落四。
而有一些人舉止憨態,不善言辭,但他們辦事會讓人很放心。
他們不但能有條有理地完成每一件事,而且常常有超出預想的效果,讓人驚喜不已。
正如巴菲特所言:「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深以為然,漂亮話誰都會說,可漂亮事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世界從不缺聰明的人,缺的是為人處事靠譜踏實之人。
靠譜,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也是最高級的聰明。
在一個辯論節目裡有這樣一個辯題:
像戰爭這樣更大的悲傷,如果我們有一天都忘記了戰爭帶給人的苦痛,我們會擁抱和平嗎?這就是《西線無戰事》那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死者的遺囑不是要報仇,而是要永遠不再有。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悲傷都感受不到,我們怎麼再感受別人的、芸芸眾生的悲傷。如果我自己失去了一生的摯愛都毫不覺得可惜,我為什麼還要看《鐵達尼號》、聽《梁祝》、去讀《半生緣》,去嘆息『十年生死兩茫茫』、『當時只道是尋常『。從我們普通人的悲傷、到國家社會面臨的悲傷,再到文學名著裡的悲傷,告訴我們「這杯忘情水不能喝,因為那些使我悲傷過的一切,也正是我曾熱愛過的一切。」層層剖析,直面對方的質疑,深挖辯題,僅僅幾分鐘的發言,聽著卻是一場莫大的享受。毫不吝嗇地分享、表達,
所有的知識都藏在了她的思想和言語裡。後來辯手黃執中談論詹青雲「她在國外念書的時候,欠了一堆錢,她坐在地鐵上,還在讀《莊子》。」它讓我們不會困在眼前的困境裡,想看看自己身上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想拓寬人生邊界的可能,拓寬這個世界價值判斷的可能。其實在節目裡,我們能看到很多辯手都自然輕鬆地舉例名人名著。張口就是哲學、經濟等等,不是故作高深,也沒有賣弄的意味,而是把那些晦澀難懂的道理揉碎了,再表達地通俗明白。慢慢就會發現,這種自如成熟的行為是沒有捷徑的,經過歲月的沉澱,那些看過的書已經融入了生命裡。現在時代變得很快,讀書這件事逐漸被當作是種「閒情逸緻」,是拋開繁重工作、社會壓力、生活瑣事等等以外的一個加分項。常常聽到這樣類似的吐槽,「
讀書有什麼用,讀書能買來房子和車子嗎。」誠然,短時間內讀書的確直接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回報。一本書也不一定能讓你走出困境,但至少可以讓你知道,從古至今,跟你有同樣煩惱,又同樣在尋找答案的人有很多,你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即便身處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依然可以辨別、檢索、分析,這種我們熟能生巧的能力,
恰恰就是在許許多多的書籍中萃取融合來的。在閱讀思考之後,陳述表達那一刻,你能特別清晰地感受到你讀的那些書,是如何改變著你,安撫著你,鼓勵著你,讓你成為今天的你。那些不讀書而小有成就的人,
他們無法看到因為讀書而獲得的更大成就。有人出口成章,把話說得漂亮有理,有人磕磕絆絆,腦裡一片空白。總是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尷尬窘境之後,感嘆「
書到用時方恨少。」剩下的就是沒讀完的書、做到一半的讀書筆記,還有一份無處安放的躁動。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不是沒有讀書的機會,我們只是不想去創造這個機會,不想把空閒娛樂的時間讓渡給讀書這件事。如果旦憑意志,靠自己讀書總是困難重重,阻力不斷,那倒不如借力別的幫助。如果你也有很多讀書的困擾,正尋求解決的辦法,不如加入我的
大龍讀書會。▲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大龍讀書會」
我會帶著每一位想從書裡汲取力量與幫助的朋友,真正體會讀書的樂趣。總共有
100本高分好書,橫跨了不同分野、地域、題材、年代和作家,從多個角度滿足書友們在知識結構完善、見識閱歷拓展、實際技能習得等方面的訴求。每一本書,我會經過反覆的研讀和品味,進行不同角度的拆解,將每本書的精華拆解總結,講給大家聽,讓你輕輕鬆鬆就可以聽完一本書,
快速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內容。對於每天很忙、時間緊張的夥伴來說,來到大龍讀書會,通過碎片時段每次
只要花不到半小時,就可以十分通透地讀完一本書。通勤的路上、午間休息,都可以成為你聽書提升的好時機。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本書還會搭配
思維導圖和金句摘錄。讀書喜歡做筆記的朋友應該知道,要完成一份邏輯與思想並存的內容梳理,往往比讀書的過程還要費神費力。而讀書會配上的思維導圖,將會幫你更好地梳理精華內容。
本期更新——《內向者溝通聖經》
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
內向的人往往不擅長與人溝通,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這樣的人一般沒有領導力。有時候內向的人甚至會質疑自己:內向真的是一個缺點嗎?我們要不要模仿那些外向的人,像他們一樣活潑?
事實上,內向性格只是與外向性格的定義不同罷了,並不存在哪個好哪個壞。相反,內向的人有著比外向的人獨特的優勢:喜歡獨立思考,心思細膩,喜歡傾聽,做事很謹慎。
這本
《內向者溝通聖經》,它告訴我們,
性格內向的人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應該學會把這些優勢挖掘出來,並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
它教我們如何走出自己內向舒適區,找到管理性格的方法。並為我們量身打造了一套具體的行動指南,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遊刃有餘的發揮自己的優勢。
只要掃描下方二維碼
前往讀書中心
即可收聽這本書的完整詳細講解
讀書的理由有千萬條,或是擺脫平庸,或是提升氣質,或是豐富自我,或是找到自己的喜好和樂趣,有能力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早一天閱讀,就能多一天自由;遲一天閱讀,自然就多一天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