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成就和財富,但稻盛和夫自己卻不這麼認為:我88年的人生總結就1個字,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
我們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稻盛和夫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哲學家。
稻盛和夫在自己的晚年之作《心》一書中提到: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意思是我們生活中一切的好與壞,都是由我們內心而來。或許當你改變自己內心想法時,外界的環境也會隨著你的內心而改變。
稻盛和夫剛畢業時進入了一家即將破產的公司,即使稻盛和夫內心非常不情願,但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繼續從事這份工作。直到3個月後,稻盛和夫發現自己依然一事無成,於是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他將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融為一體,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全部搬進了實驗室,睜開眼是實驗,閉上眼還是實驗,每天也不出去,整日整夜與實驗為伴。就這樣,稻盛和夫在這樣的工作環境度過了大半年的時間。而最後的結果令人出乎意料,他憑藉自己的努力研究出了最新的產品,成功挽救了那家即將破產的公司!
稻盛和夫一直認為,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行為。只有極度認真地工作,才能獲得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人活著就是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出一個經典問題:人活著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他在書中寫道:人活一世,像什麼地位,名譽,財富,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我們最終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帶走的只有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
1981年,稻盛和夫在科學技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東京理科大學授予稻盛和夫「伴紀念獎」。這讓稻盛和夫覺得既高興又羞愧,他覺得自己身為企業家,沒有對社會做出多少貢獻,得這個獎項受之有愧。
於是他找到了好朋友京都大學的教授矢野暢,兩人商量後決定設立一項「京都獎」。3年期間,稻盛和夫根據眾多學者、作家和經濟界人士的意見,在1984年完成了這個獎項的設立。此時的稻盛和夫才覺得自己對這個社會有了一絲貢獻。
除了這些,稻盛和夫還將自己的股份全部送給了自己的員工。2010年,更是無薪出任破產日航CEO。據稻盛和夫自己回憶所說,日航之所以能在短短400多天起死回生,靠的就是自己那「為社會、為世人而鞠躬盡瘁乃人之最高尚行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的一生都要不斷學習與思考,晚年的時候稻盛和夫為了讓自己的這些成功哲學能夠幫助我們這些年輕人,於是編輯出一部部著作分享給大家,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心》、《幹法》和《活法》三部曲。這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精神這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並且通過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我們實際的解決方法和對策。如果你正處於迷茫階段,不妨沉下心來好好讀讀這本書,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