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自己也是人類,卻在《三體》把人類寫得很差,出於什麼心理

2020-12-17 小惜情感

大劉的《三體》把人類比作蟲子,隨便就能被拿捏。動動手指就可以被毀滅。人類文明在三體的構架裡也是初級的。

一開局就被三體星人鎖死基礎物理的開展,失去了科學開展的動力,籠罩在三體艦隊來臨的惶恐之中。這相似與現實,人類雖然積累了上百年的科學技術,可以上天下海,但是面臨能可以星際旅行的外星艦隊還是束手無策,人類文明在這樣的危機下完全無計可施。

但人類好歹是《三體》中的主角,人類在地球上現已舒適的生計了數十萬年,命運好到幾乎便是活在搖籃裡,從來沒有遭到其他高檔文明的發現和打擊。在面壁方案後,當羅輯進入蟄伏之後,人類貌似又從頭進入了蒸蒸日上的高速開展時代。

程心便是那個時代人類團體思想的代表,在人類前途的轉折關頭猶豫脆弱,首先失去了發射三體方位信號的機會。當再次面臨未知文明的降維打擊時,又叫停了光速飛船的研發,人類然後失去了未來,隨著二維箔的打擊而滅絕,這便是三體這本科幻小說中,人類的結局。在進化進程中沒有碰到滅絕性的災禍,為了保住自己舒適的生計空間,在災禍到來時無法採納正確的挑選。

其實三體星人一開始比地球人更加慘,三體人一出生就活在惡劣的翻雲覆雨的環境中,不是曬成沫,就是凍成渣,為了生計不得不脫水來保持生命,時時刻刻有文明消滅的風險。三體人自身生計現已無法保障,只能尋覓其他星球來重建文明。

三體人堅守數個世紀,總算等到來自地球的信號,在洞悉地球人的思想之後,成功在程心上位後,徵服地球從頭開展自己的文明。在三體方位暴露被光粒炸毀後,僅剩的三體人挑選成為了星際之間的流浪艦隊,然後保存了三體文明。

就像大劉談到的,面臨這種滅族的災禍,即使整體退回到石器時代,都只是一點小小的代價。所以作為人類的大劉也只是順應自己的構想,順應強者生存,弱者被毀滅而已。

沒有看過的讀者,真的應該看一看《三體》,它不是難懂的工具書,而是真正易懂又能流暢閱讀的科幻巨作。世界觀宏大,浩蕩磅礴,總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本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原價195元的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一本僅需36元,三本有優惠,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相關焦點

  • 《三體》:程心間接毀滅了人類,劉慈欣卻說,她是很完美的一個人
    如劉慈欣所說,程心在小說裡面漸漸化為一個代表著人類普世價值觀和道德的符號。這點從她幸福美滿的童話家世、清純可人的相貌、無與倫比的追求者雲天明以及所有人對她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她的經歷美好得不太現實,甚至連結局也給人美好幸福的感覺。她跟她的長官維德是「人類」的兩面。
  • 劉慈欣:打麻將輸800塊錢,為戒賭開寫《三體》,結果賺了幾千萬
    那時候電廠都是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平時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廠裡的員工,平時就喜歡打麻將。不久,劉慈欣也入鄉隨俗,學會了打麻將。遺憾的是,他技術一般,總是輸多贏少。曾經,他一個晚上輸掉了800塊錢。那是當時,不過是一個月的薪水。劉慈欣悲痛萬分,決心要「戒掉賭博」。劉慈欣覺醒後,感到自己虛度了一生。他開始拿起自己以前的嗜好——做科幻小說,想要放棄。
  • 《三體》日本銷量登頂,一周狂賣11萬冊,大劉坦言:曾擔心賣不動
    《三體》這個系列,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更是榮獲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大劉說:在韓國,《三體》第一部只賣出400本,不是4000本,而是400本!銷量不佳,美術設計要背鍋,《三體》韓國版的圖書封面可以說是毫無美感,甚至有些恐怖。
  • 《三體》人如果看到人類抗疫表現,會偷笑,根本就不用智子飛奔嘛
    這幾天,三體人是懊惱的,生活在「天堂」的人類,居然自己作死,把病毒當成好朋友,這讓生活在「地獄般」光景的三體人,情何以堪?三體星球的億萬個體,被眼前的數據驚呆了,他們無法理解,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人類中的大部分居然還是這樣的漫不經心,有很多人抵制科學防疫措施,這在三體社會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倒是那些屬性是「中國」的一群人,比較難纏,他們對病毒採取的是嚴防死守策略,雖然原始,卻很有效,看來三體進攻太陽系的時候,需要防備的就是中國人。
  • 三體:歌者成長記和三體中那些藏得比較深的梗
    導語:三體:歌者成長記和三體中那些藏得比較深的梗原創聲明:今天依舊是【@奇怪的維德】投稿發布,大家有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找他一同探討。我想可能是站在宇宙巔峰的大神文明聯合起來制定了一個條約,限制使用降維武器,不然早就全降沒了(滑稽)好了歌者文明暫時到這裡,朋友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問奇怪的維德。
  • 如果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
    人類進入四維空間都是基於超弦理論的邏輯演繹,這是科學無法證實的。如果弦論推導出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人類進入後會發生什麼?三維空間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空間。它是一個立方空間,具有長、寬和高的概念。在這個空間裡,人類無法參與其他維度。每個維度都有自己的規則。任何維度都是不可跨越的,甚至無法想像其他維度的存在形式。
  • 人類可能進入四維空間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除非你是超自然生物
    目前,人類意識的限度還停留在立體層面,許多神秘的失蹤案件無法從根本上合理解釋。就像螞蟻一樣,其實食物並沒有消失,而是在三維空間裡,它們無法感知,因此找不到。人類也是如此。神秘消失的東西可能在四維空間中,只是它們無法被發現,因為人類無法理解四維的存在。
  • 高曉松與劉慈欣談《三體》,卻全程被懟,網友戲稱:「最尬訪談」
    大劉眼中的宇宙可比高曉松的"遠方"要遠得多了。高曉松問:"你是不是對人類很悲觀?"大劉想了想,直接搖搖頭,來了倆字:"沒有。"劉慈欣接著說:「即便是在《三體》裡面,我對人類的結局也是很樂觀的。高曉松不死心,繼續問:「你覺得人類配嗎?」本想著扳回一局,可是劉慈欣卻回答:「如果你問它是否值得的問題,我認為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這是宇宙中的一件大事。太棒了,這是值得的。這段話把之前高曉松在自己的節目裡,對《三體》信誓旦旦的分析,全部推翻了。
  • 《三體》中的物理學之空間維度,如果存在四維空間人類能否進入
    這些關於維度的情節構成了三體中最精彩的幾個段落,但回到現實中,他們會感受到現實與科幻小說的巨大落差,好像高維空間對我們人類關上了大門,很多人疑惑,假如真的有四維空間,我們可以進去嗎?首先,我們來看看三體中人們進入四維空間的成績,在萬有引力號飛船追擊藍色空間號時,反而被藍色空間號上的船員進入第四位,徹底佔領,在小說中是這樣寫的,出言說,我們進去吧,然後像跳水似的鑽進了一個空間,他的身體從頭到腳消失在空氣中,在空間無形的球面上。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那麼不打麻將能幹什麼呢?自然是撰寫自己的從小的愛好——科幻小說了。因此,劉慈欣撰寫科幻小說的初衷其實就是無聊,而非生活。偶然中的必然2006年,劉慈欣首次開始《三體》創作,歷時四年才完成了這三部曲。顯然,創作之路是孤獨的。在發電廠的時候,劉慈欣夜以繼日坐在電腦前打字,無人問津。那時誰能想到,這本《三體》在未來,竟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所以,大劉的成功,並非是偶然而是必然。
  • 《三體》解讀:執劍保護地球62年,人類為什麼並不感謝羅輯?
    這是我第二遍看完三體全書,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一個場景是,羅輯當了「執劍人」62年,通過兩敗俱傷的方法震懾三體,保證了地球人一代人的平和。讀過原著的人應該都知道,羅輯對三體的震懾,是建立在整體人類、三體人的性命上的,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震懾。
  • 連線劉慈欣,人類應對未來任何機遇中隱藏的危機保持警覺
    科幻奇幻出版界的知名出版社Tor也在官網進行了報導,它總是不會錯過大劉的任何信息,畢竟是《三體》英文版的出版方,愛之深切。短篇集選取了大劉的10篇經典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劉慈欣在此書序言中寫道:「無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我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是什麼讓中國的科幻小說體現出『中國特色』?就我個人而言,我從未刻意去製造這種特色。
  • 獲得雨果獎的《三體》,為何被批沒有文學性,人物塑造不豐滿呢?
    我認為,大劉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提升還有一定的空間。但畢竟人無完人,他的「講故事」的能力已經那麼強大了,文筆再更好,那還得了。另一方面,他對於宏觀的,大眾心理的」感情「描寫已經是很多作家難以望其項背的。但往小的,單體的感情塑造,也只能和擅長青春戀愛小說的作家們比一比。讀《三體》的時候,對於莊顏的描寫讓我覺得劉慈欣真是不懂女人。
  • 劉慈欣大膽假設:人類末日隨時到來,李佳佳不信,他究竟有何依據
    劉慈欣說人類的「大災難」是自己的一個假想,一個設想,但人們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就現在而言,是的。雖然全世界會有地震,海嘯,但都是局部的。人類社會在面對大自然時,一直是一帆風順的,沒遇到什麼大災難。「母親」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呢。你要知道「母親」已經在她悠久的生命中經歷了五次大滅絕。所以劉慈欣預言「大災難」其實對人類的一次警醒,不能一味發展自己,忽視了地球母親,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像今年的疫情,一次病毒的入侵,已經對世界各國造成不同影響。
  • 《三體》初代執劍人羅輯的一生——從胸無大志到成為人類的守護者
    在《三體》中如果說是最令讀者痛心的,莫過於程心在關鍵時刻主動放棄對三體的威懾,進而造成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因此很多讀者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如果由維德進行威懾,三體世界將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即便是維德成為執劍人,也不可能阻止三體,甚至地球可能將承受比程心更加殘酷的結局。因為三體人其實早就有了應對之策了,不管誰做執劍人,維德、曹彬、畢雲峰,甚至還是羅輯。三體世界已經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要動手。因為三體已經經歷了技術爆炸,第二光速艦隊就是三體最大的資本。
  • 人類連續收到13次來自15億光年外的電波,劉慈欣:不要回答
    這個距離,對目前人類科技而言,根本就沒辦法達到。而人類科技發展的程度,主要取決於物質和能源,從目前的情況看,地球的各種資源使用已經接近極限了,所以在幾百年內,地球的科技已經很難有什麼進展了。也就是說,地球人類的科技已經基本被有限的能源和物質鎖死了,我們根本沒辦法到達最近的恆星,其它恆星就更不用說了。
  • 《三體》成就遠超你的想像
    大劉有一個雨果長篇獎,這現已是能進入世界科幻小說史的成果了,我覺得這點就夠了(並且說實話,黑暗森林也肯定配得上雙獎至少一個)。再去細究是排前10仍是前20名仍是前30名除了挑口水外沒有意義。並且三體系列在 Goodreads 和 Amazon 上都有基數很大的高評分,這點也很闡明問題。
  • 劉慈欣,在《三體》中對人性的揭露,人類的劣根性才是失敗原因
    三體文明是人類的一面鏡子,一個反面!和人類相比,三體是具有神性的「神」,巧合的是在《三體》作品中三體文明在人類之中多次成為宗教中的「神」,和神相比人性自私而猜忌、墮落而怯懦、懷疑又充滿惡毒。因為人性自私和猜忌,人類自己阻止了自己的流亡,終於招致了整個文明的滅絕。
  • 《三體》四大面壁者:美國泰勒最失敗,最成功的不是羅輯
    泰勒泰勒的計劃是最扯的,量子世界對人類來說根本不可控,更別提量子艦隊了,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幻想。並且對讀者來說,要是沒讀過大劉的《球形閃電》,量子艦隊是什麼概念根本還是一頭霧水。泰勒的存在,大概只是電工借這個人物嘲諷一下美國而已,段位在四人之中屬實最低。
  • 鐵粉歐巴馬,劉慈欣的《三體》:Remix的無限魅力
    我還以扯得更遠一些。但我累了。所以還是說回科幻。時光跳躍到高中,王晉康和《生死平衡》。我很奇怪科幻小說裡還能寫到一些跟科幻風馬牛的東西。比如女人蒙面紗的隱約之美,比如男主角為了愛情投入宗教。這是我第一次隱隱約約地感受到remix的魅力。後來我看了更多的《科幻世界》和科幻小說,中國的外國的。感謝我的高中同學。他無意間讓我知道了人類的想像力能走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