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傳承雷鋒精神,凝聚城市品格

2020-12-23 長沙新聞網

  星辰在線12月18日訊 據(長沙晚報記者 朱華)報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水土對人的滋養;一個人影響一座城市,這是人對水土的回報。作為雷鋒故裡,望城與雷鋒緊緊相連,血脈相融,互相涵育,互相提升。

  距離1963年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已經過去57年,「雷鋒家鄉學雷鋒,學了雷鋒出雷鋒」的旗幟一直在這裡高高飄揚。行走望城,讓人感嘆的不僅是遍布城鄉的雷鋒頭像、雷鋒日記以及各種以「雷鋒」命名的建築,而是雷鋒精神猶如隱藏在這座城市裡面的內生動力,滲透在了城市的每一寸肌理之中。高樓廠房拔地而起,公園學校與日俱增,優質產業鏈強勢崛起……快速拔節生長的城市發展與底蘊深厚的人文精神相得益彰,雷鋒精神從一個人的精神演變成廣大市民的精神,凝聚成瞭望城獨特的城市品格。

  在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四精五有」的精品城市建設行動中,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表示,望城已進入內外兼修、建管並重、量質齊升的城市發展新階段,以雷鋒精神為核心的城市品格是建設更加生態、智慧、活力的宜居新望城的重要精神源泉。

  這座城市,學雷鋒成為一種傳統

  在這座城市裡,學雷鋒的熱潮緣何如此經久不息?我們遍訪街頭巷尾尋求答案。

  看,可見、可聞、可感的「雷鋒元素」是這裡特有標識。

  這裡有雷鋒公園、雷鋒文化園、雷鋒大劇院、雷鋒大道、雷鋒日記雕塑、雷鋒雕像,還有雷鋒路社區、雷鋒驛站、雷鋒政務超市……

  走進雷鋒曾經工作的舊址雷鋒路社區,牆壁上彩繪著雷鋒的故事,居民樓下就是雷鋒小屋,中國音樂家協會輕騎兵還來到這裡唱響了《與雷鋒同行》;來到歷經數次提質改造的雷鋒紀念館,聲、光、電控的現代化展館成為年輕人重新認識雷鋒、收藏雷鋒紀念品的好地方;再看向望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裡面設立了雷鋒書屋、雷鋒驛站、雷鋒講堂、志願服務活動區、志願服務禮遇區、母嬰室等。

  隨處可見的「雷鋒」既扮靚著這座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新城,也潛移默化地浸潤著市民的心靈。

  聽,講述可親、可敬、可學的雷鋒故事成為望城的一種傳統。

  在新落成的雷鋒學院裡,精品雷鋒黨課成為了每次培訓班必上的基礎課程。「雷鋒掙到的工資有多少?專家推算,加起來共1340元,而他的捐款高達700元左右,他的『傻』就是從不考慮個人得失。」一場結合多媒體技術,融合朗誦、合唱、視頻訪談等多種教學手段融合一體的「雷鋒黨課」讓學員耳目一新。據悉,今年9月開班以來,雷鋒學院已經開設 55個班培訓了6000多人,雷鋒精神黨課成為必開的基礎課程,學員們反響強烈。

  這裡有不少雷鋒的生前同事、好友、親戚,還有更多雷鋒精神的踐行者,他們傾其一生在宣講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像種子一樣撒向人間。

  雷鋒曾經的同事馮正其就是其中一位。12月3日上午,新時代文明實踐「金種子行動」雷鋒精神義務巡講在長郡斑馬湖中學舉行,他為200多名師生講述了雷鋒的故事,還將自己編寫的《與雷鋒同行》贈予學校,教導學生要讀好書,要扣好人生第一粒口子。孩子們紛紛表示要以雷鋒為榜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個時代需要雷鋒精神,我要一直講下去,直到我再也動不了的那天。」50多年來,雷鋒紀念館的老館長雷孟宣宣講雷鋒精神2000餘場,今年老人離世後,他一手創辦的和馨園社區「老館長故事吧」並沒有關閉。外孫女侯佳蕾接過了接力棒,在外公影響下,她堅持利用業餘時間義務宣講雷鋒精神、開展志願服務:「外公不在了,但我和媽媽接過了接力棒,雷鋒精神我們要一直講下去。」

  望城區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雷鋒家鄉學雷鋒」緊密結合起來,在陣地建設中融入雷鋒精神,建設雷鋒講堂156個、雷鋒驛站58個、雷鋒書屋3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9個。率先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區級雷鋒精神研究會,連續四年承辦「雷鋒精神論壇」,建立「中國雷鋒網」,製作雷鋒動漫,設立雷鋒精神公益廣告基地,深度挖掘雷鋒的時代價值,廣播雷鋒精神的種子。

  這座城市,當雷鋒成為一種風尚

  「雷鋒家鄉學雷鋒,學了雷鋒出雷鋒。」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當地流行甚久的風尚。

  過去雷鋒放棄高薪直奔部隊,被稱為「傻子」,如今這種「傻子」望城依然有。放棄蒸蒸日上的生意不做,一個人帶著一臺車回到貧窮鄉村,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改變落後面貌,這就是「湖南好人」、望城區茶亭鎮靜慎村的村黨總支書記姚羅華,十餘年來在他影響下,村裡湧現1600多名鄉賢,成功探索出了「九賢」治村模式。如今村民宜居宜業,村子成了遠近聞名的「雷鋒窩子」,成功晉級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過去雷鋒帶病參加義務勞動,今年疫情期間湧現了一大批逆行的「戰疫」雷鋒。因父母確診新冠肺炎,3歲幼童桐桐急需人照顧,29位愛心媽媽主動請纓,被早教老師劉建華「搶得」,她用愛心和專業陪伴了孩子。如今「劉媽媽工作室」已經成為望城巾幗學雷鋒志願服務品牌。還有銅官青年工匠楊帥短短3小時聚集了來自全國的20多個志願隊員,火速馳援雷神山醫院施工建設。

  過去雷鋒是部隊裡先進典型,業務精湛,好事做了一火車,如今望城消防大隊始終以雷鋒精神育人,建隊42年以來,累計參加滅火救援戰鬥9200餘次,社會救助4600餘次,開展擁政愛民、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活動1.3萬餘次,捐款捐物價值120餘萬元。

  近年來,望城湧現了全國道德模範周美玲、全國學雷鋒模範消防大隊望城消防大隊、全國學雷鋒示範點湖南雷鋒紀念館、「雷鋒窩子」茶亭等聞名全國的先進典型,累計有8人獲評「中國好人」、31人獲評「湖南好人」、104 人獲評「雷鋒之星」,一大批省、市「道德模範」,雷鋒式好幹部、好支書、好黨員、好媳婦、好少年及優秀志願者層出不窮。

  「要讓學雷鋒成為每一位雷鋒家鄉人的自覺行動,讓雷鋒精神成為推動望城各項事業發展的精神力量。」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範焱斌說。為打造「雷鋒志願者」服務品牌,建設最具影響力的「志願者之城」,望城構建了三級志願服務網絡,擁有了30餘萬雷鋒志願者,開展了「雷鋒百姓城管」「雷鋒580」「金種子行動」等系列品牌雷鋒志願服務,「雷鋒」身影深入城鎮農村、融入日常生活、引領社會風尚,為建設現代化新望城注入了強大動力。

  這座城市,護雷鋒成為一種信念

  不能讓好人流血又流淚。望城一直旗幟鮮明地鼓勵和守護當代雷鋒。

  2018年3月,望城率先全國出臺了《長沙市望城區學雷鋒鼓勵保護暫行辦法》,周美玲就是受益者之一,3年前她從車輪下救出了3歲的小周周,獲得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

  「我受傷後,一場為我而產生的愛心接力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雷鋒精神的力量。它就像一座燈塔,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在望城一中就讀高三年級的周美玲說,在政府幫助下,她家在電廠大道邊建起了新樓房,樓下門面讓家裡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她自己也在全社會的關注和關心下成長。

  今年,望城區打出了更大力度的政策組合拳,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3月,望城出臺《長沙市望城區關於加強學雷鋒志願服務、建設「志願者之城」的實施方案》,方案涵蓋健全工作機制、搭建服務站點、培育壯大隊伍、做好嘉許獎勵、提供經費保障等10個方面,明確規定全區在職黨員和幹部職工註冊及志願服務活動參與率力爭達80%,人均每年從事志願服務時間達到20小時。

  9月,望城發布《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志願者星級認證和激勵嘉許辦法》,以個人志願服務時長為依據,並結合現實表現,志願服務達到一定時長即可認證為相應的一星至五星級雷鋒志願者。並倡導對四五星級志願者給予交通、醫療、養老、教育等八方面的關愛服務。

  結合雲上望城APP打造移動平臺「志願望城」,方便志願服務活動的組織、發布以及統計,目前在線註冊志願者超過了10萬人,註冊志願服務組織580個,志願者在線服務時長今年已達到59萬小時。試點建設了志願者「15分鐘服務圈」,探索拓展「雷鋒超市」功能,開展積分兌現工作。

  「制度的保障讓志願者沒有了後顧之憂,體系的完善則讓志願服務動能澎湃。」望城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姚建剛認為,以雷鋒精神為核心的城市品格將更可持續、更有品質地沁潤著每一個市民,涵養著這座城市,成為望城當今乃至今後的新的核心競爭力。

(點擊進入頻道)

相關焦點

  • 雷鋒精神耀望城
    在望城不到90萬的人口中,竟然有576個志願服務組織,近30萬名志願者,佔常住人口的38%。他們身穿「紅馬甲」,出現在望城的大街小巷裡,深入到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中,用大愛續寫「新時代雷鋒日記」,用擔當書寫「新時代奉獻之歌」。
  • 八十雷鋒正青春 中宣部講壇走進望城解讀「寶藏男孩」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湖南望城,解讀雷鋒精神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助力作用。紅網時刻長沙12月18日訊(記者 賀衛玲 )「雷鋒從一個人名、一些事跡,逐步轉變為1.2億志願者、一批雷鋒學院,最終蔚然成風,成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背後所展示的向上向善的社會風貌。」12月18日,是雷鋒誕辰80周年,這一天,以雷鋒的名義相聚,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湖南望城,解讀雷鋒精神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助力作用。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06場走進湖南望城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作為雷鋒家鄉,一直堅持以雷鋒精神興區育人、涵養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品格,通過常態化開展「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不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發展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平臺;在全國率先出臺《學雷鋒鼓勵保護暫行辦法》,更好地保障學雷鋒先進典型的合法權益,弘揚社會正氣。
  • 與時代同行,雷鋒八十正青春
    「50多年踐行雷鋒精神的歷程讓我平凡的生活有了不平凡的意義。學習雷鋒讓我無比快樂,傳承雷鋒精神讓我無比幸福,爭做雷鋒讓我無比光榮。」龍凡說。 在雷鋒家鄉望城,「像雷鋒那樣」成為全區人民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在雷鋒精神引領下,望城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奮力趕超,「十三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排在全省首位,區域綜合競爭實力、投資潛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百強,項目建設的「望城速度」聲名鵲起。
  • 傳承雷鋒精神,甘做小小螺絲釘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這是咱們每一個人都會唱的歌。又到了陽春三月,花紅柳綠的時節,萬物復甦,三月,全國學習雷鋒月,人們的心情也隨著暖風開始明媚起來。泗城鎮人民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做好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時,為弘揚雷鋒精神,展現中心風採,鎮黨群服務中心在3月份開展以「大力開展學習雷鋒,傳承雷鋒精神,甘做小小螺絲釘」為主題的學雷鋒服務月活動,號召文明實踐志願者到所在的社區、村委報到,協助做好防疫等志願服務工作。
  • 傳承雷鋒精神,志願服務在「疫」線閃光
    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誠 長沙報導這裡是雷鋒的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的發源地和重要傳承地,更是一片具有光榮傳統和人文精神的地域。這就是湖南。在雷鋒精神的引領下,秉持「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南 500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140多萬名雷鋒精神傳人,積極參與各項防疫工作,愛心「代購」、照顧孤寡、義務消毒、排查隱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抹抹暖心的志願紅,匯聚成「湘」當給力的磅礴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 傳承雷鋒精神,追尋抗「疫」先鋒——瑞北小學二(6)班抗疫群像詩歌
    為迎接3月5日雷鋒紀念日,我校老師結合網課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實時且生動的教育。周老師今天我們通過網課學習了《雷鋒叔叔,你在哪裡》這一課,知道雷鋒從未走遠。在這場疫情中,也有許多充滿愛心的「雷鋒」,我們可以用上剛學的知識,為他們寫一段小詩。加繆說疫情給人類留下的唯有知識和記憶。孩子們拿起筆來,留下稚嫩的字跡,留下動人的詩句。
  • 家鄉人記憶中的早年雷鋒:從庚伢子到雷鋒
    黃菊芳回到望城縣委後,就向時任望城縣委書記的張興玉匯報了雷鋒的詳細情況。她太喜歡這個小夥子了,以至於在沒有得到張興玉的明確回答時,仍然執著地推薦雷鋒。她覺得如果雷鋒不合適做通訊員的話,那還可以介紹他到縣印刷廠去當工人。黃菊芳認為,雷鋒無論是做通訊員,還是做工人,一定都會很出色。最終,張興玉同意了黃菊芳的推薦。
  • 【公安動態】傳承勞模精神,凝聚向上力量
    【公安動態】傳承勞模精神,凝聚向上力量 2020-05-19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望城公安加急辦理身份證 西藏學子送錦旗
    望城融媒1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斌 陳澤智)11月18日下午,市公安局望城分局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大廳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客人」。望城一中西藏班的四名學生來到這裡,給工作人員送來錦旗,感謝他們在短短半個月內加急辦理好了身份證,讓西藏學子們能夠安心備戰高考。
  • 以生生不息之力量傳承以不屈不撓之精神立世
    我們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經受了太多的苦難,越過了太多的坎坷,但這一切卻凝聚成為一筆無形的財富,使得我們愈加成熟,塑造了我們在任何大風大浪和大災大難面前臨危不懼、愈挫愈勇的韌性品格。新冠病毒的肆虐前所未有,並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期性。儘管風險巨大,但我們依然能夠冷靜應對、從容處置,體現了科學嚴謹的精神同革命的樂觀主義情懷的高度統一,體現了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同堅信光明未來的浪漫信念的高度統一。
  • 發小講述雷鋒兒時故事,雷鋒學校舉行紀念雷鋒誕辰80周年系列活動
    八十年前的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戶貧苦農民家。1956年,雷鋒從長沙市雷鋒學校前身荷葉壩完全小學畢業並走向工作崗位。作為英雄母校,在12月18日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長沙市雷鋒學校舉行了主題為「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系列活動,紀念校友雷鋒,續寫雷鋒故事,光大雷鋒精神。
  • 漯河:「戰疫」一線的雷鋒精神
    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漯河市五一路北段的東風樓家屬院,「90」後正在讀研究生的趙藝放假在家看到小區執勤人手緊缺,也主動請纓到了防疫一線……  「這些在全國不同學校就讀的年輕志願者,原本可以在家安逸地享受假期生活,但他們選擇主動與社區聯繫做一名志願者,每天奔波在小區街道防疫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也使雷鋒精神得以傳承和升華,綻放出了新時代的文明之花
  • 湖南吉利職院:以雷鋒精神為標杆,全面推進立德樹人
    為了全面推進立德樹人工作,該職院在2015年成立了雷鋒班,以雷鋒精神為標杆,在師生中宣傳雷鋒,學習雷鋒,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五年來,吉利雷鋒們活躍在社區、養老院、汽車站、湘潭北站等,開展志願服務,宣傳雷鋒精神,成為吉利職院靚麗的名片。
  • 湖南雷鋒紀念館開展志願服務紀實:播撒種子 志願花開
    彰顯志願風採,弘揚雷鋒精神。湖南雷鋒紀念館宣講員侯佳蕾以《一種精神 三代傳承》為題,分享了一家三代傳承雷鋒精神的故事。  「雷鋒精神是我們的傳家之寶!」10月16日上午,2020年「學習新思想 長沙微宣講」《就認這個理》第四場專題微宣講在湖南雷鋒紀念館舉行,湖南雷鋒紀念館宣講員侯佳蕾以《一種精神 三代傳承》為題,講述了她們家三代人,接力傳承雷鋒精神的故事。
  • 雷鋒精神正青春——中國文聯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隊走進北京、河北...
    光明日報記者 郭 超 有一個人,誕生80載依舊青春;有一種精神,穿過歲月曆久彌新;有一首歌,一經問世就傳遍大江南北。今天,無數的人在全國各地不約而同地唱起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學習永恆的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 望城街道辦:開展母親節主題活動
    2020年5月,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培養轄區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凝聚和提升孝母感恩的良好道德風尚,貴陽市南明區望城街道辦開展了以「我與你·愛的延續」為主題的母親節活動。活動當天,望城街道辦下轄11各居委會、辦事處各部室的30多位媽媽代表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早早地來到轄區活動室。
  • 為您介紹《雷鋒》雜誌
    ,已然演化為一個符號,表徵一切美好事物、體現一種精神追求、指稱一種高尚的行為準則、彰顯一種文化力量。一位共和國將軍特意揮毫勉勵編輯部人員「辦好雷鋒雜誌,弘揚雷鋒精神」。    《雷鋒》由全國雷鋒社團與專家學者共同創辦。雜誌為月刊,16開本,74頁碼,全彩印刷。面向全國城鄉公開發行。雜誌分為「四個版塊」包括:悅讀圈——雷鋒書院、雷鋒林——好人家園、善行場——互助平臺、多維窗——聚焦社會話題。    《雷鋒》雜誌是一本有溫度的雜誌,一本有厚度的雜誌,一本有行動的雜誌。
  • 四格漫畫展雷鋒精神 揚大學子用漫畫書寫善舉
    四格漫畫展雷鋒精神 揚大學子用漫畫書寫善舉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羅鵬 陳佳慧   2017-03-20 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