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上,「飽暖思淫慾」是經常被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出自明·賈仲名《對玉梳》:這廝只因飽暖生淫慾……便休想似水如魚。一直以來,人們對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存在一個誤解,尤其是將「淫」字理解為現代通常用的「邪淫」「淫蕩」之義。這實際上犯了「以今釋古」的毛病。那麼在古代,「淫」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禮記·曲禮》中: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可以推斷出這裡的「淫」乃是放縱,過多,過度,失其節制,不合法度的含義。史料中記載的「楚地多巫風,江南多淫祀」也可以證明這個猜想。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淫」的解釋是:
侵淫隨理也。從水聲。一曰久雨為淫。
在這裡說的應該是「淫」字的本義,即「浸潤」之義,以及由此而引申出來的「久雨」之義。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寫道: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這裡的「淫雨」即是「久雨」的含義。而「淫」字作為「姦淫」等解釋時,雖然也有這樣的例子,但是在文學作品中很少見到。而「飽暖思淫慾」中的「淫」顯然也不能解釋為「邪淫、姦淫」之義,而應解釋為「過多的、過分地」之義更加合適,整句話的含義即為「食飽衣暖之時,則生出過多的欲望之心。」
從這句話的解釋可以給學生們閱讀文言文一些重要的啟示,就是一定不能望文生義、以今釋古。古代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的差異太大,如果遇到不能確定其真實含義的字詞,一定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來弄清真正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