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女生都會有一種懵逼經歷:早上起來上廁所,發現自己的小內內上有一抹髒髒的棕色,然後接下來的時間,這抹棕色可能會逐漸加重,也可能止住,第二天又恢復正常。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不明來路的不規則出血,我們又應該如何將其與月經相鑑別?
發生時間有規律:女性的月經周期長短可能不一樣,但大多數女性自身的月經周期是穩定不變的。
可預測的出血模式:每個女性的月經出血都有自身的特點,多數女性的月經出血開始是點滴出血,一到兩天內出血量增大,然後逐漸變少,最後以點滴出血結束。
出血時間穩定:月經出血通常會持續5~7天,不會連續一個月出血;而激素水平失衡或有其他健康問題的女性的出血時間可能持續一個月出現點滴出血。
月經出血通常伴有其他症狀:在月經前一周左右,荷爾蒙變化會引發如乳房疼痛和頭痛的症狀;當子宮收縮將子宮內膜作為血液排出時,一些女性會經歷下腹部從輕微到劇烈程度的痙攣。
月經出血通常是紅色或暗紅色,這有助於辨別月經出血及非經期出血,但在月經初期或結束期間血液可能是棕色的,月經期間可觀察到大量的血塊,這也是辨別的依據。
出血時間不規律:非經期出血可能呈間歇性發作,可能點滴出血一天,流血停止了,過段時間又開始出血。
可能與穩定的月經周期相關:部分女性每個月的排卵期都會出現一至兩天的點滴出血,部分點滴出血則是不規則的。
可能與陰道受損或其他症狀相關,包括腹部疼痛等等。
與正常月經出血顏色不同:部分非經期出血成棕色,出血的質地,粘稠度以及氣味不同。
可能與激素類避孕藥相關:開始服用新的激素類避孕藥可能會改變出血的時間和出血量。
服用激素類避孕藥是異常陰道出血的常見原因,通常只發生在使用避孕藥的前3個月。使用宮內節育器(IUD)、避孕貼片、陰道環、口服避孕藥、埋植避孕藥等都可能會導致非經期陰道出血。
我們把這種異常陰道出血稱為突破性出血,突破性出血是口服避孕藥的副作用之一,但並不是任何人都發生。所為突破性出血,發生機制是因為子宮內膜營養不良導致組織退化所引起。
突破性出血與子宮癌的發生毫無關係,不必因出血過於擔心,出血現象在服藥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消失。如果非經期出血量很大或者出血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就應及時求醫,可通過調整改變避孕方式以改善出血。
■ 緊急避孕
使用緊急避孕藥也可能導致出血。緊急避孕藥後陰道出血臨床上稱為撤退性出血。實際上這種出血一般不能認為是月經來潮。如果是在前半個月經周期內服用,可能對婦女的月經幹擾較大,易出現陰道出血;在後半個月經周期內服用則對婦女月經幹擾較小。如其出血量與平時月經量差不多,可將其當作一次月經,出血乾淨後應立即採取常規避孕方法。如出血量很少,則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但仍需注意避孕,直到下次月經來潮。
市面上最常見的緊急避孕藥,其主要成分一般為大量孕激素,使用一次所攝入的激素量,與8天常規短效口服避孕藥中的含量相當。大劑量激素容易造成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周期改變。因此,建議緊急避孕藥每年使用不要超過三次,每月最多使用一次。
是指女性在排卵期發生的異常子宮出血,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月經中期出血類型,以28天的周期為例,排卵期在第14天至16天,若是在這段時間發生了少量的出血,有的可能還伴有腹痛,就很有可能是發生排卵期出血了,這是排卵的一個信號。正常的排卵期出血,一般不用擔心,對身體沒有別的影響。如果出血少、時間短,那就讓它去。假如出血較多、時間長,其實最好先做個診刮,可能有其他問題。
■ 著床出血
著床出血是指受精卵著床後,少數女性的陰道會出現一些紅色或粉紅色的血跡。這個症狀不是每個孕婦都有的,所以它並不是明顯的懷孕徵兆。受精卵著床發生在受精後約6天後,這個時候大多數母體沒有特別明顯的反應。這種情況不需治療,只要保持清潔即可,不會影響胚胎發育。
異常陰道出血也是流產的早期徵兆,流產可能會發生在懷孕期間的任何時候,有時候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懷孕就已經流產了。
■ 性傳播感染
性傳播感染疾病(STIs)會導致異常陰道出血,衣原體感染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性傳播導致的衣原體感染會使女性在性交過程中或性交後出現陰道出血。
■ 陰道組織受損
陰道的皮膚或其他組織受損,也會導致出血,最常見於陰道乾澀的女性進行插入式性交活動中,身體產生一種天然的潤滑劑,使陰道為插入性行為做好準備。陰道乾澀可由許多原因引起,包括缺乏性衝動,更年期、糖尿病或癌症治療導致的荷爾蒙水平變化。
■ 更年期或停經期前
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到55歲之間。圍絕經期是女性絕經前的一段時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不穩定變化,女性可能會出現停經前症候,這可能會導致不規則的月經、點滴出血以及嚴重大出血。
■ 子宮頸息肉或陰道息肉
子宮頸或陰道息肉也會導致出血,必要時可進行切除止血。
(1)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其中好發於30~45歲年齡段,非經期出血或性交後出血通常是子宮頸癌患病的第一個症狀,其他早期症狀包括性交時出現疼痛不適,或氣味異常的陰道分泌物。
(2)子宮癌通常發生於年齡大於50歲的女性群體,陰道出血也是這類癌症的早期症狀。絕經後的女性出現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可能提示子宮癌的發生,另外不良症狀還包括性交疼痛或腹部疼痛。
■ 子宮內膜異位症
影響子宮的慢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腺瘤,會導致異常陰道出血,也可能會導致非經期的腹部絞痛或者月經期間腹痛加劇及出血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