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2020-12-13 騰訊網

上周去了一趟成都,第一次去,主要是親子遊,博物館只是陪襯,走馬觀花地看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簡單記錄一下。

四川博物院的展館有些舊了,很多好東西都沒有展出。只有主題展廳,沒有歷史陳列。有一個書畫陳列,但是以明清四川籍書畫家的作品為主,沒有什麼主流名家。張大千書畫館是川博的招牌,有比較多的敦煌臨摹作品。

民國,吳湖帆、張善孖《臨古圖卷》

博物館的命名是「人物牲畜圖卷」,實在哭笑不得。第一部分是吳湖帆臨摹的劉貫道消夏圖,後面則是張善孖臨的猴、虎、牛、馬,牛馬部分未展開。

清,何紹基《楷書冊》

共四十二開,只展了這幾開,是何紹基為成都貢院所書楹聯剪裱而成。

川博的萬佛寺石刻陳列也不錯,萬佛寺位於成都市西門外通錦橋,相傳建於東漢延熹(公元158—167)年間,是成都著名古剎,從南朝至明代的千餘年間,香火連綿不斷。

之前在深圳南山博物館看過的《彩繪地中海》,從去年底以來一直在川博展出,本來是只展到2月底的,卻一直延期到現在,大概是因為疫情滯留中國了,其實應該安排更多博物館接棒巡展的,就跟阿富汗珍寶展一樣。另一個關於川博的消息是,川博珍藏的宋徽宗《臘梅雙禽圖》將會借展10月15日開始的湖南省博物館《閒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特展。

然後是成都博物館,這個館是近年新建的,我的感受是比川博好,因為裡面有成都歷史陳列,等於是幹了川博應該幹的事。

商,銅人頭像,三星堆博物館藏

這次沒有去三星堆,因為之前廣州已經有三星堆大展。這件還是歸屬三星堆博物館的,不知道是否長期借給成都博物館展出。

戰國,漆俎(局部)

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這個船棺出土的漆器非常多而且精美,還有一個大型的漆床。

秦漢,石犀

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出土。這個算是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可能與李冰治水有關。不過著名的李冰石像成都博物館只有一個複製品,原物在都江堰的伏龍觀。四川博物院和成都博物館的石雕石刻都非常多,就不細看了。

唐,鏤空金香囊

唐,紅地團花對鳥紋錦

成都有錦官城的美名,是因為有兩千年歷史的蜀錦,蜀錦是四大名錦之首。這種圖案的唐錦,在之前的絲綢之路展和新疆文物展都有見到類似的。

南宋,象鈕銀執壺及溫碗,彭州市博物館藏

彭州市西大街出土,應該也是長期借展的。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扇形盤

去的時候,成都博物館只有一個特展《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都是東莞展覽館收藏的瓷器,風格比較豔俗,就只看這一件吧。回來了才知道「歐洲繪畫五百年」這個展即將在成都博物館開始,而且似乎還是免費的,成都人民真是太幸福了。

最後是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遺址是2001年才發掘的,所以一切都很新。遺址展示部分其實很像南越王宮博物館,不過要明亮得多。金沙和三星堆都是古蜀國的遺存,金沙比三星堆約晚500年,三星堆以青銅器為主,金沙則沒有太大型的青銅器。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其實在2018年廣東省博物館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見過。它在2005年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算是金沙的鎮館之寶。

商周,金面具

造型與三星堆的類似,可能是附著在青銅或木質人頭像上使用的。

商周,石虎

以蛇紋市化橄欖巖製作而成,反映了古蜀人崇虎的習俗。

其他常規陳列的就不看了,下面看特展《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品來自大足石刻研究院。

南宋,釋迦摩尼佛

大足石刻在重慶市,相比四大石窟時代要晚一些,從唐一直延續到清。由於石窟石刻多是不可移動的文物,所以相關的展覽也只能以一些發掘的佛像殘件為主,譬如廣東省博物館已經結束的龍門石窟展。這個大足石刻展的展品也是如此,展品還挺多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巡展。

北宋,羅漢殘像

都是大鐘寺遺址出土的無頭殘件,中間這件是十八羅漢中的第三尊者。

北宋,羅漢殘像、經幢幢身

經幢上有兩個北宋時期的年號,銘文中出現大足石刻最早匠師題名,雕鑿這件經幢的匠師是文昌以及他的兒子文惟簡、文惟一。文家一共有六代在大足一地開龕造像,文昌是第一代工匠。

南宋,觀音像

原位於寶頂山小佛灣石窟。臺座左右刻偈語: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為彼散亂人,故現如是相。

明,香爐

成化七年(1471)造,背面刻60餘字銘文。

宋,雙女侍座石刻、婦人啟門石刻

出土於宋墓,都是常見石刻圖案,但規模較小。

北宋,花供養菩薩

大鐘寺遺址出土,底座有銘文47字。

辨音菩薩(3D複製品)

越來越多的3D列印技術運用到了展覽中,龍門石窟展有三個大佛龕,這個展則有列印的菩薩像。這尊原像是寶頂山第29號,是南宋時期的。

千手觀音主尊頭像(3D複製品)

這個頭像非常大,看後面的人就知道了。原像在寶頂山第8號,也是南宋的。

展覽就看到這裡吧,各位如果去金沙遺址博物館,千萬別忘了去看這些可愛的小鹿,裡面有個金沙鹿苑,但是不要亂投餵哦。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

展期:2020年8月16日—2021年1月3日

地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

展期:2020年7月3日—10月11日

地點:成都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讀書會|關於成都博物的三本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館日」。2018年底,「書香成都·全民閱讀讀本」亮相,其中有兩部書是以成都博物館的文物為線索書寫的圖書。《九天開出一成都》由成都博物館的文物介紹成都的歷史。這也是一部「通史」式的介紹作品,簡明扼要的方式呈現出成都豐富、多元的文化歷史。其中,部分文章在《成都晚報》《華西都市報》等媒體發表,很受好評。成都作為獨一無二的創造之都,在手工業領域一直居於領先地位。《匠心成都三千年》所呈現的是成都在手工領域的創新、創造之舉。從這裡呈現出成都在「雙創」領域的獨特地位。
  • 博物館日|滿載而歸!成都博物館喜獲2019四川省博物館「十大」評選...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展覽「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本次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展覽集合了8大文博機構的145件(組)珍貴展品,其中也包括了成都博物館的25件精品文物,在古老的義大利完成了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與互鑑。而同樣來自四川的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則獲得了「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獎。
  • 全球第三個可口可樂博物館,居然低調的開在成都!
    但是大家知道嗎,可口可樂在全世界就三個博物館「可口可樂世界」一個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個在上海另一個就默默的開在在成都。「可口可樂世界·成都」於2015年5月27日在成都市新都區正式揭幕。其實可口可樂落戶成都新都區已有23年,2015年揭幕的《可口可樂世界·成都》是世界上的第三個「可口可樂世界」,也是可口可樂打開成都的新窗口。在這裡,可口可樂滿懷著對成都的激情和希望。
  • 成都有一個家風博物館
    在成都,不管是客家人還是普通人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8月18日上午,行腳成都應邀走進位於匯泉北路的家風博物館,與老成都共話成都民風民情。家風博物館是今年剛創辦的主題性博物館,該館的展陳既有家風家訓的展示,也有家譜陳列,更有著與家風有關的楹聯,讓人仿佛走進了傳統文化的深處。看到「清白遺風」這幾個字讓我想起了前幾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冊書《清白舊家風》來。
  • 讀書、納涼、賞文創:盛夏文創集市邀您「潮」逛成都
    以成都原創IP為主的優秀文創產品集體亮相夜幕下的成都街頭,23個區(市)縣的1000餘件「成都創造」將為盛夏中的城市增添美的活力。文博天府·魅力青羊。引入重慶文創中堅力量,在7月唱響「成渝經濟圈文創雙城記」。融合成都市井休閒的煙火氣,注入後現代的「潮流」,打造沉浸式的消費新模式,向世界展示成都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韻。
  • 成都這個博物館入選「2019人民之選—中國博物館創新銳度TOP30」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入選「2019人民之選—中國博物館創新銳度TOP30」,成都入選的還有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風採在小i逛完兩個博物館後,小i覺得,成都市金沙遺址博物館更適合欣賞文物,而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更適合欣賞風景,如果將兩個地方做個對比,小
  • 成都這些博物館都開放了!逛館攻略
    @卡爾_張▲沉寂了許久的城市漸漸恢復了往日活力,我們的成都回來了!最近,不少粉絲都在留言問:四川的博物館、美術館開放了沒?營業時間有沒有變化?今天,趁著這個小長假,小高就給大家一次性安排清楚!四川博物院、四川美術館、成都博物館、成都美術館等場館均於近日有序開放。《在成都,這份逛館攻略你需要收好!》——開放時段、開放區域、預約方式看這篇就搞定!
  • 「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幕
    原標題:成都這份「禮」 邀你來設計   昨日,「這禮是成都」2020成都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在成都博物館舉行。本次文創大賽由成都博物館主辦,大賽旨在深入發掘成都博物館館藏文化資源,圍繞文化、創意、生活等元素展開創意設計,研發時尚文化創意產品,打造代表四川、專屬於成都的文化禮物。
  • 中國成都泰迪熊博物館
    館內共有三層,9個場館和3個主題空間錯落分布,集場館展示、娛樂休閒、產品銷售三種體驗式情景於一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館內共陳列並展示了一千餘只泰迪熊中國泰迪熊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館。落戶於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金馬湖畔,於2012年正式向公眾開放
  • 成都一個博物館,明明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卻常被誤以為是公園
    從博物館開始認識城市。因此,無論我們什麼時候去一座新城市,最直接最快捷地了解這座城市的方式,就是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展覽中展出的許多歷史文物,不僅展示了這個城市的歷史發展脈絡,也讓我們對這個城市中少數人的全面了解。誠然,也有一座城市擁有不止一座博物館,特別是省會城市,各類博物館不計其數。
  • 成都刺繡短靴被德博物館收藏
    劉女士是來自成都、有著「行走藝術」之稱的中國高端女鞋品牌「璽覓」(sheme)創始人。據她介紹,此次贈與博物館展覽的作品包括,sheme原創的兩雙黑金刺繡短靴,分別名為「百鳥朝鳳」與「海水江崖」,以及她本人的私藏作品——「現代新龍袍」。
  • 國際博物館日:蜻蜓FM點亮成都、臺北、香港三地城市文化地圖
    5月18日,第44屆國際博物館日來臨。當天,蜻蜓FM推出節日活動專題,在一系列的內容上線中,此前走紅網絡的《城市文化地圖》點亮成都、臺北以及香港三地,為推廣當地城市文化,傳播城市精神內涵再次做出嘗試,打造數字文旅新體驗。《城市文化地圖》是蜻蜓FM與高德地圖攜手推出的文旅融合節目。
  • 四川八個國家一級博物館,自貢有兩個成都有四個,你都去過嗎
    四川是一個博物館大省,我們暫且不說二級三級博物館,就是國家一級博物館都達到了八個,數量排名全國前列,接下來就帶你去具體看看四川這八個國家一級博物館都是誰!3.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寺廟和最著名的諸葛亮、劉備、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三國古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
  • 【俄羅斯夏宮的成都時光】小朋友愛上博物館 成都娃用積木搭建...
    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1日訊(記者 江瑤 趙立瑩 陳淋 攝影報導)從6月11日到8月27日,《帝國夏宮——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館免費對市民展出。  除了珍貴的藏品可以欣賞,成都博物館還特地為小朋友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四川新聞網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成都博物館特地為小朋友準備了俄羅斯套娃、俄羅斯方塊積木等益智玩具,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動手搭積木,玩得不亦樂乎。
  • 今天,成都博物館迎來第1000萬位觀眾!是她……
    《花重錦官城》圖錄展示了成都從先秦到近代波瀾壯闊的歷史,《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圖錄則收錄了60幅西方藝術大師的佳作,還有一尊代表著川人樂觀精神的說唱俑陶偶。當聽說蒲中春有個3歲的兒子時,成博還特別送上了一隻以鎮館之寶石犀為原型開發的可愛玩偶。「今年疫情期間,別說博物館,什麼都關了。現在看到這麼多人在安心地看展,覺得特別好,特別開心。」
  • 成都錦裡和武侯祠博物館西區「解禁」:遊客有點少,但春天來了
    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1月24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閉館,博物館西區公園和錦裡古街也同時關門。2月29日上午10點,錦裡再度開街迎客,截止下午2點,前來錦裡的遊客只有一百多位,但是封面新聞記者在錦裡古街看到,三分之一的商鋪已經開門營業,往日這個成都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正逐步恢復活力與生機。
  • 成都博物館:限流1.5萬人 新展暫定按原計劃開展
    12月8日,記者從成都博物館獲悉,根據目前成都市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以及和市文廣旅局統一要求,成都博物館將採取下列措施,保障參觀市民遊客的安全:一是展開全面消殺工作,並將保持每天三次對全館進行消殺,館裡實行100%新風吹送和夜間強排風
  • 映世菩提跨越千年而來,成都博物館解密南北朝佛像藝術!
    成都博物館位於市中心,主要分南樓和北樓。其中北樓為展示區,藏品近20萬件,涵蓋面較廣。▲ 圖為北周菩薩立像■ 阿育王像南梁太清五年|四川成都出土|成都博物館內■ 張元造釋伽多寶像南梁大同十一年|四川成都出土|成都博物館
  • 成都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大全,暑假遛娃漲知識必備
    但有個地方,它可以讓你花很少的錢,得到很多的樂趣和知識,還有免費的空調吹。可以說是暑假遛娃,避暑約會的必去之地。這個神秘之處就是:博物館。下面就來看看成都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吧。目前擁有14個展廳,總面積12000平方米,包含書畫、陶瓷、青銅器、民族文物、工藝美術、藏傳佛教、萬佛寺石刻、張大千書畫、漢代陶石藝術等10個常設展覽,還有4個臨時展廳,用於舉辦各類臨時展覽。一層以四川漢代陶石藝術展為主,展品多為粗曠古樸的漢代石刻藝術和陶塑藝術。Tips:陶石館二館在周日14:30-15:30可體驗製作碑刻拓片。
  • 孩子成長記錄——成都博物館遊記
    2020年11月14日,周六,陪著孩子到成都博物館參觀。我們的目標是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我們先到負一層參觀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成都博物館人與自然展館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