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看到很多自製抗痘霜、眼霜的小視頻,說是這樣調製的外用物可以抗痘、祛眼袋、黑眼圈、脂肪粒………
比如:
眼霜的「配方」:維生素C+維生素E+牛奶;維生素E+凡士林
痘痘肌「配方」:碘伏+維A類成分+維生素E
看完後,我的第一感覺是:
接著是Er……
小編真實看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家長把頭孢膠囊掰開,外用於小朋友受傷的皮損上……簡直讓人大跌眼鏡!抗生素膠囊掰開外用只會增加耐藥性,患者以後再使用該類藥物治病幾乎無效!許多人買了藥後有一種習慣:只願聽醫生或藥師告訴他/她如何用藥,卻不會去花時間看一眼說明書。每一種藥物都有它的用藥方法、藥理作用、不良反應、禁忌症、適應症……這些都是通過多次臨床試驗得到的結果。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說一下DIY抗痘霜、眼霜。首先醫學護膚品與市面上的美容護膚品內涵不完全相同。比如醫學上的霜劑,它屬於乳劑的一種,是水包油類型。這種霜劑中水的含量大於31%,有時可高達80%,易於塗開,不油膩,可用水清洗。查看相關文獻,水包油型護膚品行業標準是PH值4.0-8.5,自行將維生素C+維生素E+牛奶以不確定比例進行調配後
一、眼周皮膚表皮的厚度在0.1mm左右,較為薄嫩;
二、我們沒有相關的檢測,不能確保DIY「眼霜」的PH值在4.0-8.5之間。如果外用這種「眼霜」很有可能導致局部紅、腫、熱、痛、癢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我們再聊一下抗痘霜,碘伏能發揮抗菌消炎作用主要是靠碘的氧化性殺菌,碘遇澱粉變藍(見下圖)
這是初高中課本裡的知識點。當碘與其他物質,比如維生素E、維A類成分疊加使用後,碘單質可被還原,即不能發揮抗菌作用。所以把有相似療效的物品放在一起使用,可能會「相互攻擊」,適得其反。
小編再舉個疊加使用錯誤的例子。比如銀屑病的外用藥:卡波三醇、激素類及水楊酸類藥物。卡波三醇屬於鹼性藥物,在酸性環境下使用會影響其效價。激素類藥膏比如地奈德,它和水楊酸均屬於酸性物,二者都不能與卡波三醇疊加使用。
所以在沒有相關生物、化學基礎知識時,不建議大家自製護膚品。我們可以選擇購買正規商家生產的護膚品,因為護膚品中我們能看到的是成分,看不到的有對發揮作用更重要的「配方」。或者去正規醫院進行相關諮詢。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皮膚醫學部
諮詢熱線☎61780767
文案編輯:儲鑫
圖文排版:熊丹
圖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