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熱衷於去看明星育兒的故事,原因是他們的孩子會更加優秀,當然這需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借鑑,往往優秀的父母更有能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黃多多被嘲「成熟」,孫莉回應染髮打耳洞,愛美是孩子的天性
「黃多多」是娛樂圈中有名的星二代,當然這不僅因為她是黃磊的女兒,主要原因是多多本身非常優秀,無論在學習還是藝術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她的裝扮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進入青春期的黃多多意識到美的重要性,開始嘗試將頭髮染成不同顏色,打耳洞並佩戴上好看的耳環,對於這一行為,很多父母會有不解,並評論道:「孩子還這麼小,就染髮打耳洞,也太過成熟了吧,孫莉和黃磊難道不管管嗎?」
針對這一事件,母親孫莉做出了回應,她說是女兒多多主動提出來的,而這些舉動已經經過了黃磊的同意,同時表示,愛美是孩子的天性,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她們的選擇,如果你強行阻止,她將來只會更加叛逆。
對於孫莉的這一回復,可能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難以接受,因為傳統觀念認為,當一個孩子開始愛美時,他就不再專注於學習,而是「臭美」,長期下去會影響學習,沒有好的未來。
但你可否知道,愛美是人的天性,本不該被壓制,否則孩子丟失的那些「美」,終有一天會以其他方式補償回來的。
愛美是孩子的天性,不該被壓制,智慧的父母應該去引導美的方向
美和愛一樣,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這種能力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所顯現,如果父母與天性「背道而馳」,非但不會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就進入到審美敏感期,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美的理解和感受。
這個階段的孩子審美觀正在初步形成,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美好的事物,此時如果有人破壞了他們心中的審美觀念,孩子就會亂發脾氣,甚至會無理取鬧,父母要能給予理解,這是一種正常表現。
當孩子到了3-5歲的時候,女孩會對鮮豔的顏色格外重視,開始向「女性化」發展,通過這些表現,孩子會從大人那裡獲得對自己外表的肯定,從而實現對自己的「性別認知」。
1)孩子的美,不在於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審美能力的提升
孩子開始注重審美,其實是審美能力的開始,對他們人格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作為父母,要做的不是壓制,而是正確引導。
首先要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愛美行為,只要不觸碰原則性問題,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其次,要幫孩子甄別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美,並教她們朝健康的方向發展,拓展他們的事業;最後讓孩子了解美是多元化的,不只存在於外貌,還有心靈。
2)孩子愛美,是對自我的一種珍惜和認可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和認可,這是人天性中的一部分,而孩子在沒有建立自我意識之前,需要通過他人來認識自己,用這面鏡子來審視自我。
如果父母能夠表達對孩子的讚美,她們就會明白,這是一種美好的事情,既然美是人類追求的權利,為什麼孩子追求美就不可以呢?
所以,對於孩子而言,只要他們不「劍走偏鋒」,不觸犯原則,家長就應該用一種美的眼光去欣賞他們,給予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