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設]商務遊戲兩用本,Razer Blade 15水銀版頂配開箱簡評

2021-02-24 Chiphell

不知何時起,買筆記本電腦我已經不再考慮那些造型花哨的遊戲本,從2010年買下第一臺遊戲電腦外星人M17x R2,筆者至今折騰過無數的遊戲本,Aorus,MSI,CLEVO準系統,唯獨對外星人情有獨鍾。前一陣子在Alienware體驗店把玩了最新款的M15與M17,不考慮諸如品牌和售後說實話第一眼依然非常心動,本本拿在手上的結實感,細節的質感,相比之前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鍵盤的手感個人非常喜愛,但最終讓我打消購買念頭的,還是出在外形設計上。我是一個顏控,筆記本的造型會很大程度影響購買慾望,我始終無法接受它的散熱器碩大的造型以及頂部那看起來就很脆弱的拋光塑料設計,可能也是習慣了MacBook Pro那樣的簡約造型,兜兜轉轉最後目光還是回到了雷蛇靈刃15身上。

雷蛇的配件比如滑鼠鍵盤在眾多渣品牌的襯託下顯得還過得去,但筆記本電腦的品控可以說是非常差的,買過兩臺以上的朋友可能多少都會有體會。好在在國內一線城市的售後還算過得去,雖然售後維修點不多,只要帶去指定地點,都能做到14天內直接換新機,過14天的機器也一定返廠,基本也都能換上新的部件,算是一個補救措施吧。回到主題,為什麼說它品控不行呢?首先類似金屬本磕碰劃痕就挺常見的,不過這也不是雷蛇的主要問題,畢竟這個連蘋果也很難控制到10分百分百的完美,隨機開箱十臺,2到3臺有細微的磕碰都是正常的,工廠要保證良率所以標準不可能太嚴苛,細微的小問題也就放過了,這樣製造成本就不會太高企,大不了靠售後來彌補。只不過,雷蛇的品控問題還常常出現在功能上,比如說屏幕嚴重漏光,上下蓋沒有對準,甚至經常出現DOA,也就是新機拆出來就開不了機,這是個連經銷商都承認的無奈問題,當然,遇到這樣的問題一般經銷商也不會含糊,直接就換機了,不過作為消費者,遇到這樣那樣的奇葩問題,還是難以撫平這種不信任感,以至於每次買雷蛇電腦都要擔心一番會不會要中彩票,這實在不是一臺賣2,3萬的筆記本該有的樣子。

上面吐槽了半天,那為何在已知問題如此之多的情況下還要買雷蛇的筆記本呢,其實最終還是出於對辦公遊戲兩用的需求。有身邊的朋友問過我,為什麼不考慮諸如ROG冰刃、MSI G65這些筆記本,它們也很輕薄,性能和配置能滿足需求,同時品控和售後相對雷蛇也是更加有保障的。筆者這邊的答案也很簡單,它們的造型實在是太「電競」了,不但塑料感十足,設計上實在像極了從電腦城裡七拼八湊出來的產物。個人還是更喜歡金屬質感更強烈的筆記本,另外,由於習慣了的蘋果產品,也喜歡上了這種簡約,其實早年喜愛的外星人也是如此,造型看似好像非常浮誇,但它的線條設計是非常幹練的,基於此,最終還是選擇了靈刃。

開箱

這次買的是2019款的Razer Blade 15寸水銀版,水銀版在2018年屬於限量款,不知道今年還是不是,只是非常奇怪的水銀版頂配只有RTX2070 Max-Q選項,黑色款才有RTX 2080 Max-Q的選項,而黑色由於容易沾指紋所以個人不是太傾向選擇,不過考慮到雷蛇上的2080MQ相比2070MQ只提升了15%左右(油管有對比視頻),這個也不是非常重要了,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吧。

具體配置:

第九代 Intel® Core™ i7-9750H 處理器, 6核12線程, 2.6GHz/4.5GHz, 12MB 緩存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Max-Q (8GB GDDR6 VRAM, Optimus™)
移動式Intel® HM370 晶片組 
15.6" 全高清 240Hz, 1920 x 1080 IPS, 100% sRGB, 4.9mm窄邊框霧面屏
512GB SSD 固態硬碟 (NVMe Pcie 3.0 x4)
16GB雙通道 DDR4-2667MHz
0.70" x 9.25" x 13.98" / 17.8mm x 235mm x 355mm
4.56 - 5.07 lbs / 2.07 - 2.3 kg 
緊湊型230瓦電源適配器

這就是水銀版的配置了,國行官方售價22999,筆者在經銷商處19999購得。這個配置內存和硬碟都不是很夠看,因此之後將自行升級。

準備開箱。

打開後首先看到的是電源。

電源沒有採用公版,為了儘可能小,也是雷蛇獨家定製的。


內部還有一個盒子保護。

揭開這個蓋子,就能看到機器了。

機器下還有附帶一些說明和貼紙。


筆記本本體。

方方正正,就是喜歡這個感覺。


非常標準的造型,沒有任何點綴。

頂蓋的logo採用亮面效果,個人感覺比發光的版本精緻。

左側分別是電源口,USB-A,USB-A,耳機孔。
電源口沒有採用USB-C而是獨家定製的,因為USB-C只能輸入100W的電源。

右側是雷電3接口,USB-A,HDMI,MINI-DP,防盜孔。
說實話如果再多一個SD卡槽就太完美了。

翻過來,我們直接對其升級。

升級2TB的970 EVO和64GB的內存。
其實2T也不是很夠,但是現在居然M.2硬碟就沒有2T以上的賣,沒轍了。

雷蛇的升級也很簡單,底蓋沒有任何暗扣,

打開就能看到全部內容了。

硬碟換了以後需要重裝一次系統,大概10分鐘就能完成。
我們再在開機狀態下拍幾張照片吧。

鍵盤燈的亮度應該是筆者見過的電腦裡最亮的了(照片中為了不過曝亮度只開了63%)。

配備Pre-Key RGB遊戲鍵盤,鍵盤燈的顏色是單個可編程的。

也有眾多特效可以隨意更改。

鍵盤特寫。
它的手感很像蘋果的妙控鍵盤,但是手感稍微硬一些。

和蘋果本幾乎一模一樣。


同一個設計語言,合照來一張。
第一觀感差異最大的應該是屏幕大小,但是在有了MBP16的情況下還入靈刃15也是因為這塊屏,後面我們細講。

性能
按照慣例,我們將小測一下它的性能水平,畢竟這也是它的賣點了。

先上一張魯大師的配置圖。

顯卡與CPU詳細信息。
2070本來有一個with Max-Q後綴,我嫌太繁瑣在驅動inf中修改去掉了(部分檢測軟體還是會顯示全稱)。
可以看到顯卡的頻率調校還是比較保守的。

為了測試,我們在雷雲中開啟高性能模式:

這個高性能模式並不是通過超頻來實現的,調整後處理器和顯卡的頻率沒有任何區別,更像是調整了TDP、電壓和供電的方式。
使用默認時可以相當安靜,改用高性能模式風扇也會活躍一些,但性能大致提升10%,當然,說是默認模式為了溫度限制了也可以。

顯卡分數拿到了近25000。記得當年2x GTX980M SLI差不多也這個分數,查了一下,桌面2070 SUPER在31000左右。

3DMark11雖然有些過時,但是它能夠很好地對比過去近十年中各類顯卡提升的幅度。
 
 

3DMARK系列跑分,差不多剛好相當於RTX 2080TI的一半。

CINEBENCH R20

魯大師跑分,娛樂一下。

GeekBench 4處理器跑分,近25000,與i9-8950HK是差不多的。

Geekbench 4 RTX 2070的OpenCL計算跑分。

Geekbench 5 處理器跑分。

970 EVO的硬碟跑分,這個跑分比標稱稍微低一些,可能與PCIE通道或主板調校有關係。
 
烤機測試5分鐘。
可以看到,溫控還是非常不錯的,顯卡穩定在70度,說明這套散熱可以勝任。

體驗總結
這是一款非常棒的筆記本,各方面都符合預期,只可惜在國內的廣告太少,營銷水平不到位,以至於除了遊戲圈的發燒友,大部分的人都不太知道這款筆記本,即使知道也由於其自身的各種品控問題望而卻步,但當拿到了沒有問題的機器,使用體驗還是非常棒的,接下來我們來巴巴一下它值得說的好於壞吧。

首先Razer Blade在體積的控制上是非常棒的,沒有外星人的散熱尾巴也沒有多餘的鉸鏈佔位置,一些日常便攜背包也能輕鬆放下,即便是專為MBP 15設計的內膽包大多也能裝得下,這是它可以勝任辦公用途的重要原因之一,好帶好拿。性能上,處理器採用了一顆i7-9750H,雖然夠用,但還是有點不解為何不一步上八核的i9-9880H或者9980HK,也許是出於散熱的考慮吧,不過這會讓我想起蘋果單管壓i9的騷操作還是很兇的,即使降頻後也能提供相當於9750H的性能,感覺厚度和散熱都強了不少的雷蛇更應該嘗試,好在頻率策略基本上沒有限制,這顆9750H在高負載高溫下也可以滿血發揮不降頻,遊戲體驗是極佳的。顯卡從上面的的各種跑分可以看出,這顆RTX 2070 Max-Q還是發揮得很好的,與桌面RTX2070大概差了20%,對於一款除性能外還需要兼顧續航、供電、散熱的筆記本平臺來說,這樣的性能絕對合格了,想在外面玩什麼遊戲基本都不用擔心。

如果要問筆者都已經有MBP16的前提下,還要買這臺靈刃15的重大原因,其實就是因為這塊屏幕了。它在色域、尺寸大小、解析度方面,emmm,統統沒有超越MBP16. 但唯二要素讓它超越以至於整臺筆記本操作體驗超越MBP16的,就是它的響應速度和刷新率。事實上人眼能識別的幀率遠遠不止60hz,對於一些圖形創作者來講,120hz可以說是基本配置,尤其在大屏設備上刷新率尤其重要,這也是為什麼iPad Pro要獨樹一幟採用120hz屏幕的原因。因為即便不玩遊戲,240hz下的滑鼠移動體驗和60hz也絕對不在一個檔次,一個猶如魚在水中遊般絲滑,一個拖影拖到甚至能看見重影。在使用10分鐘以上Razer Blade 15以後再切換回MBP16的那一瞬間,筆者已經覺得自己不會用電腦了,有一種操作起來卡上天的感覺。

接下來講它不足的地方吧,首先是揚聲器,也不是不好,但是有了MBP16再做對比,實在是太平庸,音量也過小,僅能與手機iPhone 11 Pro Max持平,且重低音完全沒有層次感,典型的聽個響系列。續航方面也同樣讓人難過,在240hz刷新率+70%亮度+70%鍵盤亮度下,大概只需要不到4個小時就能耗乾電量,這還只是輕度上網和打字的時間,降到60hz的話沒有測,但感覺也不會樂觀到哪去,也沒有必要測,如果這臺筆記本不開240hz,我幹嘛不用MBP16呢。另外它的風扇在性能模式下稍微有一點頻繁,打字打得好好的突然有風扇的聲音了,略顯煩人,經常在玩完遊戲後不得不讓我手動調整回默認模式。最後是操作方面,觸摸板手感由於是玻璃+實體按鍵,因此按下的感覺略顯生硬。

說到最後,還是得講一下為什麼雷蛇有這麼多品控問題,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錢少還想多辦事。雷蛇作為一個以電腦配件起家的廠商,能夠活到現在跨足如此之多的領域並不容易,可以探見其野心之大,不過類似像筆記本這樣的領域它還沒有駕馭的很好,因為製造就是特別難控制的事情,尤其是筆記本電腦這樣的複雜系統,設計是一回事,能最終做成什麼樣是另外一回事。還是舉例蘋果,它的筆記本做工和品質,是由強大的設計團隊,還有幾千名駐廠工程師共同努力的結果,雷蛇想要在不使用公版設計的情況下挑戰做出獨特的筆記本設計,就必然有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從今年的Razer Blade可以看出,想做到精湛,做出口碑,雷蛇還有很長一段路子要走。

雖然它是一臺有著各種各樣問題的筆記本,但是在MBP更新120hz以上屏幕和更好的顯卡之前,這可能就是一臺最好的解決方案吧,即要這樣的外觀還想要強大的性能,暫時也別無選擇。如果你有性能更好的臺式,它就是最佳夥伴,如果你要用它當主力機,那確實得斟酌一下它的那些毛病。

相關焦點

  • 桌面上的 「素波銀濤」,Razer水銀外設套裝賞析
    事實上,Razer刺鱗樹蝰水銀版無線滑鼠這款小巧、輕便的滑鼠,無論是在辦公時還是輕度遊戲環境下都能勝任,在忙碌之餘能為玩家帶來休憩時光。同時,水銀色還為其增添了清爽、大氣的感覺。相比起冰涼的毒刺火蟻遊戲滑鼠墊,以大和柔和為主旨的Razer重裝甲蟲幻彩加長水銀版滑鼠墊可以讓玩家將滑鼠、鍵盤等外設放置在上面,無論是遊戲、還是辦公,這塊桌面「背景板」總能給你手部舒適的體驗,在搭配水銀色,桌面上的「素波銀濤」也有了雛形。
  • 小米Note頂配版網友開箱 驍龍810確實很熱
    小米Note頂配版已經上市了一段時間,雖然目前仍然在搶購階段,但是仍然有很多運氣好的網友買到了這款手機。
  • razer地獄狂蛇滑鼠的報價及細節介紹
    全新設計的造型,使得新地獄狂蛇和地獄狂蛇遊戲滑鼠呈現出天壤之別。新地獄狂蛇滑鼠完全拋棄了前作上所有設計元素,如果沒有「地獄狂蛇」的名號,新地獄狂蛇看起來更像是加寬版的金環蛇2013。雷蛇新地獄狂蛇遊戲滑鼠使用重量為78g,僅比老版地獄狂蛇重了5g,不僅照顧到了老玩家的使用感受,更是長時間遊戲操作過程中,為玩家帶來高APM操作的基礎保障。
  • RAZER發布戰錘狂鯊真無線專業版 遠離噪音靜享天籟
    作為一款適合日常多使用場景的真無線耳機,戰錘狂鯊真無線專業版採用藍牙5.1無線連接與低延遲功能,確保聽音樂、玩遊戲或看影片都能享受出色的無線體驗,搭配便攜充電盒,可以提供更持久的續航時間。同時,它也具備觸控功能,併兼容手機語音助手。採用Comply高級泡綿耳塞的入耳式設計使其擁有舒適、穩固的佩戴體驗,也能提升被動降噪效果。
  • 勁爆遊戲之旅 主流四核頂配遊戲本推薦
    )是搭配Intel 酷睿i7 720QM處理器和ATI Mobility Radeon HD5730高端顯卡,定位高端的家庭娛樂影音遊戲本,目前北京融智恆達報價為8799元,感興趣的朋友們來關注一下吧!
  • 別具一格:Razer發布獵魂光蛛迷你版遊戲鍵盤
    光學遊戲鍵盤。獵魂光蛛迷你版提供黑色和水銀兩種外觀選擇,以及紫色的段落光軸版本和最新改進的紅色線性光軸版本。60%鍵盤的興起獵魂光蛛迷你版滿足了玩家對緊湊布局、高性能遊戲鍵盤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包括專業的《堡壘之夜》遊戲玩家,如Ceice和Cloakzy,因為這款超緊湊的遊戲鍵盤能夠完美適配他們有限的電競遊戲桌面。獵魂光蛛迷你版只有全尺寸鍵盤的60%大小,但它仍然保留了所有遊戲必備的按鍵。在全尺寸鍵盤上,通常分配給專用按鍵的功能仍然作為第二套功能出現,並被印在鍵帽的側面。
  • 14英寸最輕薄遊戲本 雷蛇Razer Blade展示
    14英寸最輕薄遊戲本 雷蛇Razer Blade展示 >14英寸最輕薄遊戲本 雷蛇Razer Blade展示 |分享到:
  • 「裝備開箱」羅技G913 TKL黑白&雷蛇毒蝰終極版(水銀配色)
    隨著荷包鼓了點,又趕上這剁手的節日,所以這幾天快遞就陸續到了,今天就做個簡單開箱。因為本人不是專業數碼裝備博主,所以太具體的參數什麼的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免得出錯!哈哈~!就簡單從視覺上跟使用上給大家寫寫個人感受就好啦~話不多說,直接上圖。首先大家都知道我之前有過羅技的全家桶,913TKL黑色,powerplay充電滑鼠墊和G502無線滑鼠這三大件。
  • [掌設]極致魅力——最新2020款ThinkPad X1 Carbon開箱體驗
    ▲ 曾經的夢想神機如今就在掌上開箱下單了性價比相對較高的一個配置,國行零售價¥13999,除了有個4G卡直接上網的功能外,其他選項都非常完美的滿足了我的需求。收到貨,抓緊時間用Leica Q拍了個開箱,晚上光線不太好,拍照水平也有限,請各位大佬體諒,哈哈哈。
  • 2020最佳遊戲本:高端遊戲筆記本電腦推薦一波
    事實上,高端的遊戲本已經非常強大了,和桌上型電腦之間的性能差距在不斷縮小。如果在純粹的遊戲性能方面,也能夠達到最高水平。因此,無論你是希望玩大型遊戲,還是處理複雜的圖形任務,它們都很適合。我們收集了一些當前來說性能比較好的遊戲本,來看看吧。
  • 華為nova3i開箱簡評
    這次跟大家一起看看nova3i的開箱簡評。一、開箱nova3i的包裝非常簡潔,正面只有銀色的logo和HUAWEI nova 3i的標誌。HUAWEI nova 3i的標誌二、細節簡評 先來看正面的全面屏設計。nova3i採用了6.3英寸的1080P全面屏,解析度高達2340*1080,屏幕色域達到85%,顯示效果非常不錯。
  • 惠普頂配銳龍版暗影精靈6明天發布:屏幕尺寸為15.6英寸 擁有1080p...
    IT之家曾報導,7月初,惠普推出了全新設計的暗影精靈 6 國行版,其中包含兩款銳龍版,搭載了 R5 4600H 和 R7 4800H。  目前在售的暗影精靈 6 遊戲本銳龍版可選 AMD 銳龍 R5 4600H/R7 4800H 處理器和GeForce GTX1650Ti 顯卡,可選 8G×2 DDR4 3200MHz 雙通道內存 + 512GB M.2 PCIe 遊戲級大容量固態存儲,屏幕尺寸為15.6英寸,1080p解析度,最高選配 144Hz 高刷新率電競屏。
  • [掌設]我的mophie蘋果iPhone 11全家桶開箱
    (當然,如果有人好奇耐不住性子的話,大可自行各大網站搜一下)廢話說了這麼多,那麼直接進入愛撕機膜人鍾愛的開箱環節吧!【開箱】看到手機殼後面的D3O字樣,本以為是此款外殼的型號。但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查詢後得出:D3O其實是一種材料的名稱,同時也是一家以此命名的英國D3O公司。
  • iQOO Neo3 屏幕配置公布;技嘉NewAero15遊戲本開賣
    值得一提是, 技嘉 NewAero15系列筆記本現已開賣,定位創意設計輕薄遊戲本,最高可選i9-10980HK 8核心處理器,RTX 2080 SUPER顯卡,64GB內存和1TB SSD,屏幕為15.6英寸4K OLED,售價為32399元。低配可選十代i7+GTX 1660 Ti,售價12499元。
  • 【產品】新「遊俠」降臨 戴爾遊匣15 7000遊戲本評測
    戴爾曾在去年推出了14英寸「遊匣」遊戲本,可惜該產品屏幕較小,還沒提供迷你SSD插槽,讓不少遊戲玩家感到遺憾。
  • 簡約而不簡單 微星GF63簡評
    是的,小胖打算以頂配、性價比、中配的順序來大家簡評遊戲本,以後有機會的話還會為大家評測主機以及外設,那麼今天主角是誰呢?它就是微星高性能系列--GF63。作為一款微星的高性價比遊戲本,它的性能配置先放到一邊,咱們先來看看它的造型。
  • AMD加持的全能商務本 ThinkBook 14 銳龍版評測
    相信這些都是大家對於商務本的刻板印象,確實,傳統的商務本從裡到外都不太適合當代的年輕白領們的需求,這麼多年來,市面上也一直沒有一款專為年輕人打造的商務本,而ThinkBook的 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解決了年輕上班族的用機痛點。
  • 雲康寶 yolanda 智能廚房秤Ck10A 開箱簡評
    因為平時開箱評測一些產品時要對其稱重展示,所以樓主早就買過一個廚房秤。但隨著自我評測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廚房秤的要求也在提高,從以前的能用,現在已變成不只能用,還要好看的程度。就比如我現在用的這臺造型普通,也沒啥特點的廚房秤。確實能稱量出產品的重量,但拍攝出來的效果也很一般,沒啥美感。
  • 三國志戰略版嘟嘟隊頂配戰法攻略
    三國志戰略版嘟嘟隊是本遊戲最有爭議的隊伍之一,嘟嘟到底能不能玩,嘟嘟是不是很垃圾,到底是白馬好用還是無當好用,到底是 呂蒙 還是 黃蓋 還是魯肅?
  • 為創意工作而生,ROG幻15設計師輕薄高性能商務本體驗
    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經常需要出差前往客戶公司開會、展示方案,最近提出需求要購入一臺輕薄的商務本,要求是顏值高、性能強大,屏幕色彩好,色域最好能達到100% Adobe RGB,當然還要輕薄,畢竟他要輕常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