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新人求推薦入門機械鍵盤怎麼選?如果是在兩年前,我肯定會無腦推薦價格在300元左右的入門級Cherry軸機械鍵盤,因為那時候的國產軸整體水平實在太過於拉胯,一些便宜產品很容易給新人帶來極不友好的使用體驗,從而給用戶留下「機械鍵盤不過爾爾」的錯誤看法。而近年來,Cherry軸的水準開始下滑,加上國產軸體的技術突破,此消彼長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青睞於國產軸,有實力的品牌更是開始推出自己的定製軸體。這個時候再來回答開頭那個問題,答案就比較多了,但能肯定的是,入門用戶可以花更少的錢來體驗真正機械鍵盤的感受。
不同價位檔次的產品都有自己特定的用戶群體,我也見過很多新人入坑機械鍵盤就直接買大F和大L的,對於不差錢的土豪來說,買就完了,完全沒必要費時間去對比挑選。而且不用的用戶所關注的點不同,有的人會在意外觀,有的人會在意手感,也有人在意燈效等等,我們所需要的只是找到一個性能和價格中間比較均衡的點,然後量力而行即可。今天要分享兩款雖然同為入門級,但價格卻相差兩倍的機械假盤,分別是來自於微星的GK50 Z 和羅技的K845。
沒差別的包裝
微星GK50 Z 可以看做是GK50 的簡化版,價格從300元直降到了100元左右,在我的印象中微星的外設產品價格一向都偏高冷,看得出來這是鐵了心了要打造一款強有力的入門級拳頭產品;再說回羅技,也許是因為本身擁有很大的辦公產品市場份額,為了避免自家不同部門發生內戰,所以羅技K845的價格雖然在300元左右,但依然屬於其旗下的入門級機械鍵盤產品。
從鍵盤說明書對比可以得出,微星GK50 Z鍵盤的組合功能要比羅技K845更多,而且可以設置自定義燈效。兩款鍵盤定位都是入門級,包裝也都是極簡設計,這部分沒什麼差別。
大相逕庭的外觀
兩款鍵盤都是標準美式104鍵配列,搭載OEM鍵帽,對於後期需要更換鍵帽的用戶來說會非常方便。
兩款鍵盤走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微星GK50 Z 是非常方正剛毅的硬線條;羅技K845是小巧圓潤的外觀,體積要比微星GK50 Z小上一圈。
羅技K845因為採用了懸浮式設計,上蓋直接就是定位板,邊框很窄,視覺效果也更緊湊;微星GK50 Z 是另外一種佔比更高的埋入式軸體設計,並未刻意的做窄邊框處理。
微星GK50 Z 將Logo設置在方向鍵上方的空白處,羅技則放在了右上角的空白處,且兩處都是鍵盤Logo常見的位置。
底殼幾乎都是一馬平川,入門級鍵盤也確實沒必要花大功夫在底殼上做設計,有這功夫把價格降多一點它不香嗎!?
所以綜述,在外觀上兩款鍵盤風格迥異,但也都是市面上主流常見的類型,是否喜歡在於不同用戶的個人喜好,這些部分並未能拉開明顯差距。
各處細節對比
前文說過國產軸如今提升了很多,諸如軸心鬆動之類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少在這兩款鍵盤上沒有看到東倒西歪的鍵帽排列。倒是微星GK50 Z 在鍵盤側面玩了一個小心思,在鍵盤的左右側各設計有一條RGB發光燈帶,也算是有心了。
羅技K845因為使用懸浮式這集,所以直接使用了鋁合金兼顧了定位板的功能。羅技K845的金屬質感無疑要比微星GK50 Z的塑料材質好,但我個人一直都覺得懸浮設計不耐看。如果價格相同的兩款鍵盤,我應該會選擇金屬面板的型號,但如果需要加錢的話,那我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微星GK50 Z 在鍵盤的左後側還印製有型號名稱,比較高調的宣告了自己的血統。
微星GK50 Z 的各處線條都比較硬朗,轉角也都比較方正;而羅技K845的轉角都做了圓滑倒角處理,這也是兩者不同風格的細節表現。
雖然羅技K845看著比較纖薄,但兩款鍵盤的鍵帽表面所在高度是幾乎相同的。
在腳貼上微星GK50 Z 採取了一個比較偷懶的做法,將一段式腳撐的側面做成了一大塊防滑墊。其次,在另一側的防滑墊邊緣有設計液體導流孔,以便於及時的將不慎進入鍵盤的少量液體迅速導出;羅技K845則沒有做這方面的考慮。同時微星GK50 Z 腳撐的長度要比羅技K845更長,也就意味著打開腳撐支起的高度更高、讓鍵盤形成的傾角更大一點,當然這一點沒有優劣,也是和用戶的習慣有關。
羅技K845的線纜質量可以看出要比微星GK50 Z 的要好一些。
本部分小結:羅技K845在面板和線纜的用料上的比微星GK50 Z好,細節處理上各有風味。但微星GK50 Z比羅技K845多了側面的RGB燈帶設計,以及更加人性化的考慮到了少量液體浸入鍵盤的惡劣場景,這兩點都是羅技所沒有的盲點。公正的來說,在細節這一部分我認為還是羅技K845要勝過微星GK50 Z 一籌,但此消彼長之下,勝出的並不是太多。
鍵帽和軸體
微星GK50 Z 是加大加粗的字符,比較粗獷;羅技K845的字體比較秀氣,字符比較細,其實這種設計不太利於透光。
兩款鍵盤的鍵帽都使用了ABS二色工藝,厚度相差無幾,水口的處理也是半斤八兩,作為入門級鍵盤來說,表現中規中矩。
兩把鍵盤的大鍵位都採用了主流的衛星軸設計,調校雖然算不得優秀,但對於入門級產品來說,沒有明顯的鋼絲聲,不松垮,已經是比較不錯的表現了,甚至不輸一些國產品牌更貴的鍵盤,更不用說微星GK50 Z價格僅為百元級別。
微星GK50 Z 所使用的軸體是帶有側翼圍牆的高特紅軸,擁有一定的防水防塵能力;羅技K845使用的是TTC紅軸。微星GK50 Z 目前軸體和鍵盤本體的顏色是固定對應的,白色只有青軸版,黑色則只有紅軸版。這一點不如羅技K845可以選擇多種不同類型的軸體。這兩種紅軸都屬於線性軸,直上直下的類型,用一個不知道是否恰當的比喻,如果說高特紅軸的手感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風拂面,讓人懶洋洋的不願意動彈;那麼TTC紅軸就像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秋風,帶著涼意讓人知道秋天來了。部分TTC紅軸在最開始使用的時候有點澀澀的感覺,用幾天之後就消失了。整體來說,我更喜歡TTC紅軸的手感,在目前的國產軸體中,我個人比較偏愛於佳達隆和TTC兩個品牌。當然手感是個玄學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這個部分帶有比較強的主觀感受。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現在國產軸體有很多都擁有了不亞於Cherry軸體的手感,所以國際大品牌在入門級鍵盤產品上選擇搭載國產軸是一個很好的舉措。在我看來,入門級最大的作用應該是降低準入門檻,從而起到讓更多新人用戶踏進外設圈子裡來,這對行業良性發展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行為。
燈光表現
微星GK50 Z 嚴格的說應該是混光,也就是說每一橫列的顏色都是固定相同的,但它擁有9種動態燈效,以及9種遊戲模式燈效,還可以自定義燈效;羅技K845的燈光是單色白光,擁有5種預置燈效。在燈效的可玩性上羅技K845應該是輸的很徹底。
微星GK50 Z 大字符的透光面積更大,即使在有一定環境光和白天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燈光。
羅技K845的鍵帽字符偏細,整體燈光顯得亮度偏暗,即使開啟到最大亮度都不是太亮,如果有稍微亮一點的環境光,鍵盤的背光就幾乎看不清楚了。
微星GK50 Z 的兩側流光燈帶是貨真價實的RGB燈效,可以通過鍵盤組合鍵切換這裡的燈效。兩款鍵盤均不設驅動程序,入門級機械鍵盤直接用就好了,不用搞那麼複雜。
本部分小結:微星GK50 Z 除了混光燈效容易遭到老鳥玩家的吐槽外,燈光的表現以及燈光玩法都超出羅技K845很多。
最後總結
針對百元級的產品,在微星GK50 Z的面對能打的真的不多,即使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都這個價格了你還要什麼自行車?而羅技K845在300元這個級別的機械鍵盤裡,競爭對手可就多了,而且大多都是在外設圈裡喊的上名號的品牌。我個人的原則一向是性價比至上,要麼簡單粗暴的選擇最有性價比的那一款,要麼多花一點錢選擇一個各方面綜合都比較心水的產品。根據這個原則來推薦的話,就容易多了,微星這款GK50 Z適合對機械鍵盤不了解,希望花較少的錢來體驗機械鍵盤的真·新人用戶;羅技這款K845就適合本身對機械鍵盤略有要求、更了解機械鍵盤的用戶來作為備選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