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塊錢的孩子
二十塊錢買一個孩子
爸爸說,真值
二十年前,媽媽
流淚喝下中藥熬製的苦水
那是真苦啊
一碗清淡見底的稀飯
沒有油鹽
一堆土豆擠進冬天的胃
吃晚飯時
婆婆再一次談到
隔壁的兒媳真是爭氣
才來幾天就懷上了
媽媽從進家門就開始喝藥
到處搜尋藥方
臉早已長成苦瓜樣
卻沒有在無數的藥方中
找到一個孩子
奶奶說針灸有用
讓上百根銀針爬上肚皮
媽媽硬著頭皮
卻因身上僅有的二十塊
退出了小診所的大門
在醫院門口
狠心買了最後一副藥
後來就有了我
有了一個價值二十的兒子
她走之後
冬日早晨 鬧鐘叫醒你
冷空氣掀開熱被窩
廚房傳來 鍋盆碰撞聲
你縮在小板凳
機械地往灶膛裡添火
若她在 你只需張口吃飯
只需和她像鍋盆一樣碰撞
不讓她一句 氣到流淚
你開始回憶她在的時候
灶臺懸掛的冰凌
在麥秸燃燒製造的寂靜裡
落下一滴晶瑩的淚
在地鐵站口
在地鐵站口 過道最邊
中年男人
如煎餅攤在鏊子上
厚實的大地
把沉重捧在手心
休息時間短暫
他躺在這裡享受
面容疲累 眼睛微微顫動
釋放一絲滿足
他身上沾有
工地帶來的泥灰
泥灰遮掩的面龐
有一枚鮮紅的痣
農民工是城市臉上
不能擦去的紅痣
寫公交車及其他
坐公交,某靠窗位置
讓我成為智慧的寄生獸
他努力爬上設定的軌道
瞪大眼睛認真畫圓
他哼哧的鼻息,因為
愈多的同類而漸生暴躁
站臺前歇息,他喘氣
像肺泡進行一場新陳代謝
他的表情工整如面癱
聲音動聽看不出疲憊
他的大部分時間安穩度過
在特定的階段享受高潮
他體格健碩,年輕如虎
掃雨刷突然的咳嗽聲
卻洩露他提前衰老的信息
公交一站一站前行
把無數不相關的寄生獸
賦予一層隱秘的聯繫
在某一站我終於下車
沉重雙腿邁開的時刻
聽到兩枚硬幣在收款箱裡
喊出猛烈的回音
黃梅,女,筆名無若,1998年生,安徽金寨人,就讀於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河畔詩社刺青時代成員,喜愛詩歌和攝影。
遠山
只添火加水
不拿唏噓燉煮事物
不看對山的深色針葉
只聽清風,低頭依偎煙火
看陽光,不看太陽
暮年的雪來自北方
守著方寸,活成稚兒
沒有背負的時候白比黑好
寫給愛人
你總是有很多虛弱
背影,眼神,
情緒和那些被寵壞的
不敢破碎
我想起你的時候
看見的枕頭是潮溼的
也許我們並不懂得
如何把那些優質的棉花放進布袋
也不懂安放感情,
清洗帶有體味的衣物
一整片完整的衣服裡子,
陳舊的意思
是暗紅的布面,和針角被藏在裡頭
那些溼潤而不明亮刺眼的水邊
適合用來和另一個偷渡餘生
甚至連這個小屋都像船上的篷簷:
半截的窗戶,窗外是水。
無
願無人在此
問候你的名字
關心你的生死
生活與生存
或是翻來覆去的死
感嘆無常
看一顆梨子被熬爛在糖水裡
還是讓無辜的淚水充斥雙眼
散布輻射的手機弄髒了我整張床
夜裡的三點四十一分
我第三次開機
是為了給你發那句關於抑鬱
多維網
那個關進牢裡的人
積德行善多年
他可以是我的父親
也可以是你的情人
是孤寡的香火
以及乞丐的庇護
站在鐵窗外的人
孤身獨立作惡多端
但不為人熟知
一件白衣就
裝盡所有可憐相
掩埋掉陰謀和鮮血
我給他唱讚歌你再咒他下地獄
我從網的左邊過來叩謝
你從網的右邊回來探監
中間只有夜晚
一輪月亮
我們感謝他怪罪他
置身事外還一塵不染高貴
新生的孩子才是白色
比得上任何人的無辜
我們總有錯
祝銳,男,1999年11月生,安徽省安慶人,就讀於安徽皖西學院文傳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河畔詩社刺青時代成員,喜歡運動和拍視頻。
跨年夜隨記
水花包裹著彩虹被擊碎
成了一顆顆充氣糖果
被你含在嘴裡,
嚼著嚼著吹出了泡泡。
它飄到了湖面上,
在水霧和歌聲裡隱匿了身形,
生怕被你看見。
我看著你,
你看著湖心。
那裡有什麼呢?沒事,
不知道也沒有什麼關係
那一刻,
我看到泡泡融化了。
四散開的碎片,
在你我的眼裡,
布滿天空,
變成一朵朵禮花。
初雪
白鳥
來自北方極寒的漩渦
它的羽毛浸滿天空
變成片片雲彩
它停滯在空中,
為一圈金色點綴蔚藍,
在愉悅中蒸發的乾乾淨淨。
些許日子的時刻,
又在猝不及防下舒展。
一晚的月下
配合著光杖
敲擊它獨有的儀式感
凌亂而又密集
初雪
是冬國的第一批騎士
當下一日的暖意
灑滿了一桶時
剩的 只是一桶水
但
水面的寒意
和水底的鹽漬
是它
曾穿上白袍的證明
嚮往
雨把水珠安插在光禿的樹枝上,
想讓他們安心過完餘生,
明早就消散,
等到下一世來臨。
雨水不幹,
一個個合夥把樹枝壓塌
一點點的往自由的國度衝去。
一點點地,
一點點地,
他們成功了,
可「國度」沒有自由,
只有隨波逐流。
大城小城
大城是毛衣,是針織衫,一條條線
穿梭在大街小巷,
織就著一張大網,
密不透風,可以保暖,
散發靜電映著
繁華與喧囂,
點亮了每個角落的眼睛。
小城是一團毛線,裹成一團,
亂糟糟的。
分不清幾根藍,幾根紅,
大多數還是黑的。
細心的奶奶,一生都在捋它們,
哪兒也不去。
捋順了的黑色毛線
被染上了不同的顏色,星星點點。
有的在腰際,有的在領尖。
毛線裡的年輕人還在幻想著未來,
未來的
他會有著怎樣的顏色。
車子是紅色的,
房子是藍色配白色的,
衣服是深藍色的西服。
可愛的孩子和溫柔的妻子
應該是彩色的。
大城和小城,
把無序串成規律。
用一根根線,
丈量生活和幸福。
杜學濤, 筆名小山,1998年生,男,就讀於皖西學院電氣學院,河畔詩社刺青時代成員。
母親
今日小雨
天色微微亮的時候
隔窗望見
遠處野地霧氣籠罩
偶有早鳥從林中飛起又落下去
雨水覆蓋著大地
蛙鳴聲則攏住我的耳朵
支聽見輕輕傳來
母親打開鍋灶時的一聲「啪嗒」
離家
雨後陰雲消散
月亮漸漸露出臉龐
冷清的站臺上
一個婦人抱著熟睡的孩子
面色安詳
在夏夜的蟬鳴聲中
我的目光隨著一趟
緩緩駛離的列車
劃向黑暗的遠方
吾妻
你走後
灰花棉襖壓在箱底一個秋天了
今日家鄉下雪
早些時候
我已將它放在鐵盆上給你燒了過去
今夜院中的雪平整而潔白
明日我打算煮一鍋白米飯
候在廊簷下
靜靜地等你回來
下雨
今夜我是一個巨人
擁抱著雨水
獨立於天地間卻並不感到孤寂
與在洞穴中看見的一樣
閃電是遙遠的
劃向黑暗的距離
便是它與我最接近的瞬間
天空是弱小的
即使錯誤的估計了它的邊界
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
它無法擊碎那堅固的熔巖
我是一個巨人
這不代表著
腳下的一支青蛙需要為我讓路
它低垂著眼帘
甚至對我充滿不屑
我是一個巨人
這不代表著
米粒小的蟲子不敢像爬上樹枝那樣
爬上我的雙肩
再張開翅膀
作一次長途的旅行
我是一個巨人
所有巨人中的一個巨人
只不過今夜
我不懷有一個心
而像一句雷聲
自然地走出來
陳麗群,筆名小七,2000年生於大別山腹地,就讀於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河畔詩社刺青時代成員。
困
遙遠鐘樓無聲響起
驟然釋放的咒語
說不清是予人清醒
還是帶來另一重夢魘
行走的影子穿過森林的迷霧
枯瘦的黃色蝙蝠栽落在
困著睡美人的玫瑰灌叢
皮囊包裹下的空蕩
深淵叫囂著欲望
新一輪巫語再次響起
驚醒火柴旁戛然而止的刀叉
沉寂的世界突然發出
思想划過靈魂的尖叫
蟒蛇
十七度
被逃避的冬眠
棉被包裹著
假寐的蜷曲不肯睜眼
隆起成夢中的山川
四分之一立方米的溫箱
身體比靈魂真實
棉被比土層厚重
掀起的一角下
頭尾和最美的花紋
湊在凍僵的玻璃下
梅花鹿
分不清是雌鹿還是斷了角的雄鹿
梅花還沒開就凋謝成星星
餵它什麼都是毒藥
它只是站在那裡
大眼睛沒分一點給面前的我
也不分給旁人
只是我走時
他輕輕挪動了鹿蹄
撞上欄杆後轉頭離去
夢見過的不算數
以後夢中遇到的
右耳下邊一定有個缺
懸案
高瓜死去了
兇手是誰,沒人在乎
人們坐在家裡數著他的骨頭
本來該火來為他風光大葬
從前,燃燒的怨恨摧毀過山林
如今火不管他
任他暴屍伏在淤泥
掩埋他的是刺骨的憐憫
像土丘掩埋棺木
雪憐憫眾生,卻只管埋葬
招魂幡掛在河邊的蘆葦上
洗衣的婦人抱怨
越來越瘦的河留不住魚蝦
所有人都自覺忽略了半化的雪下
露出一半的農藥屍體
兇手依然逍遙法外
徐鵬鵬,又名徐若華,筆名小白,男,1999年生,安徽安慶人,現就讀於皖西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有作品發表於《青春》《河畔》。河畔詩社刺青時代成員,熱愛古典文學和現代詩歌。
光影
是枯色琉璃的燈盞
是席宴散盡時的餘歡
是黃昏時分的一窗暮色
是晨夢忽醒時的半波驚瀾
你在黑夜的悸動裡煢煢孑立
我在光鮮的世界裡黯然神傷
你有你的喜怒哀樂
我有我的自在逍遙
你在你的世界裡斑斕放歌
我在我的孤獨中翩然起舞
光與影交錯的瞬間
就仿佛與你擦肩而過
默然彼此
就隔著一條縫隙
讓我想起腳下的人間
大裂谷
在我殘存的手掌上
——裂開
眼見裸露著的高傲
透著雪花的白骨
像化石般矗立著威嚴
皮膚皸裂開來
那種粗糙,卻極充滿質感
骨和肉之間連著血跡
如同被惡獸撕扯過的獵物
遺留下屍體,傷痕累累
你未見青山!
長在他的頭髮裡
連著全身的每一條筋脈
都沸著滾燙的血
那是冬天也抵達不了的地方
你未見他!
斷落的手指
還有參差的牙齒
在月光下,戰慄著斑駁的容顏
在吶喊
你看的見的,
抑或看不見的…
似乎給他一壺酒
你就會了解他
還有——
他的故事
日落
冬天是拄著拐杖的,裹著風
在沒有鳥雀在巢的窩裡
沒有葉子,樹梢在冥思
想你,是靜躺在河畔的草地上
上面是湛藍的天
陳立著幾塊雪白的羊群
我聽見日落,還有風
黃昏是一個枯瘦的老人
泛著淡淡昏黃的眼
有眼角的皺紋
還有憂傷,唯獨沒有淚
野鴨划過層波,在風裡
迭起日暮,還有鄉關的憂愁
屹立在橋梁與河流之間
是深情的告白
餘暉處
有一個深深的念想
遠方有車子呼吸的聲音,和著風
穿過形形色色的橋,還有
形形色色的路
不時在路口停停歇歇
載著希望,也有迷茫
水是有感情的,風也是
她們相依為命,伴著日落
清晨而起,日暮而息
坐在河畔、看著日落
在繾綣的時光裡攜手
有交織的情感,還有流過的景致
黃昏下
一隻薩摩耶揮動著雪白的尾巴
紅豆詞
從立春裡緩緩而來,微雨輕塵
在驚蟄時破睡,惺眼初開
春分時際,我種下一顆紅豆的情思
你執傘在清明的雨裡,從江南走過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在初夏的枝頭蔓延,蟬聲初起
遠方,是我愈發深滿的祈念
麥芒在心頭划過刻印,忘了深淺
夏至將至,我在青山的歲月中輾轉
寒來暑往,不記輪迴
立秋,是漫過晴空的雲鶴
七月流火,處暑未消得心的熾熱
秋分,是夾道玲瓏的覆盆子
從寒露路過霜降,
於流水落花處深藏
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念你,是在初冬的微雪裡
小雪封山、大雪綿綿無邊際
冬至未至,如同久等的你未來
是三冬夜裡的寒梅,在雪裡等候
紅妝輕染,百代風華
特約編輯 :王太貴
敬請關注
河畔詩社.刺青時代
詩人作品選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