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走進浴室就會自動啟動熱水器,晚上進入浴室就會有燈光,靠近馬桶就會自動打開馬桶蓋。整個過程,用戶無需掏出手機或用語音,就可以在無感知的狀態下使用浴室設備。這些場景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如今,萬和電氣的產品正在慢慢實現。
早在2014年,萬和電氣總裁盧宇聰,就看到了家電行業中數字變革的機會。但受制於不掌握智能技術,依靠與大平臺的合作起步,盧宇聰覺得操作空間越來越小。
盧宇聰認為,掌握研發主動權尤為關鍵,於是自己搭建智能研發團隊,在產品穩定性、安全性等走過無數彎路,終於在2020年收穫智能產品出貨量佔公司整體出貨量30%的大爆發。
未來,萬和電氣將聚焦智能化的兩個空間:浴室和廚房,加上萬和智能雲的平臺,制定「2+2+N」生態的戰略。
自建研發團隊
盧宇聰說,萬和最開始並不掌握智能化的核心,包括項目管理核心點、技術點、如何組建團隊等。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引路人帶他們進入這個領域。那時,阿里和京東嗅到了智能產品的商機,憑藉超流量平臺搭建起了智能雲平臺。盧宇聰決定接入其中,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成長。
選擇與大平臺合作的弊端,也顯而易見。
2014年,萬和和阿里小智、京東智聯,聯合研發出了第一款智能產品。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滿意。
數據平臺最核心的雲由對方提供,很多方面會受制於合作方,如開發的時效性、產品的定製化、渠道之間的競爭關係。更關鍵的是,主動權在對方手上,萬和容易陷入被動局面。
盧宇聰那時候想,如果自研系統就可以掌握主動權,也可以覆蓋線上線下所有銷售渠道。2015年,萬和開始組建智能化團隊。
但自建研發系統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人員管理上,企業走了很多彎路。
黃建優記得,他們曾研發一款壁掛爐產品,可能是內部程序設計的問題,導致產品在斷網或者掉線後,沒辦法連網,造成壁掛爐的在線率越來越低,後來經優化,連網的問題得以解決。
為此,萬和成立了一個實驗室,每款產品上線前,都會掛在那裡,保持至少三個月的穩定在線,一周之內掉線次數不超過兩次,才會進行大面積推廣銷售。
2016年,萬和智能雲平臺上線時,雖已有智能產品,但不穩定的情況居多。直到2017年,智能產品都可以在智能雲平臺上穩定在線。
與此同時,在智能製造方面,盧宇聰的想法是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產生較大的價值;前幾年智能產品的出貨量一般,今年有了大爆發,產品出貨量佔公司整體出貨量的30%。
小而關鍵的技術點改良
在盧宇聰看來,家電產品要做很大的技術變革,相對困難,關鍵是對小的技術點進行改善。
萬和今年研發了一個可移動的「小圓點」(無線智能控制終端),可以控制熱水器開關和調溫,是對技術點改善最好的體現。
洗澡時發現溫度低了,打開門喊家人把溫度調高,這種場景在一般的生活當中很常見。「熱水器不裝在浴室,可能在廚房或陽臺,還有可能浴室和廚房相隔很遠,要調節熱水器溫度很麻煩。」黃建優說,這個「小圓點」相當於提升了用戶體驗。
研發「小圓點」的初衷,源於一個數據。
2019年底,在智能產品領域,熱水器手機APP日活躍用戶不超過30%,即10個使用智能產品的人,安裝激活app後,可能只有3個人經常使用。
黃建優說,70%人還是喜歡使用按鍵,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用戶不習慣使用手機,他們就思考,如何讓用戶不用跑到熱水器面前按,又可以有按的東西,最後就設計出了「小圓點」,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用。
「小圓點」的研發也存在技術難點,如何讓設備連網就是其中一個。
傳統的智能產品配網需要繁瑣的操作,如要熱水器和「小圓點」連接,首先用戶在手機APP上,輸入路由器的密碼和名字,通過網絡傳輸到「小圓點」。「小圓點」記住後才能連接設備。
萬和的工程師獨創了一套雲學速配技術,通過雲端協助「小圓點」自動感知路由器的名字跟密碼,自行進行輸入輸出的動作。用戶只要直接點擊進行配網,萬和的雲端和APP自己的一套邏輯去實現,就可以完成設備的聯通。
黃建優說,除了配網,熱水器通信開始也經常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最開始「小圓點」和熱水器隔得遠,信號很弱,按「小圓點」沒反應,用戶體驗很差。他們就把「小圓點」的功率調大,加強信號。雖然解決了遠距離信號傳輸的問題,但功率變大,功耗也會加大,電池不耐用。
萬和的技術團隊,花了很長時間,不斷調試網絡信號與功率大小匹配,最後通過運用一些模組,將不同模組間的網絡進行切換,通過改善天線端的功能,才把兩者調節到了最優水平。
「2+2加N」生態
未來,在智能化上,盧宇聰聚焦兩個空間:浴室和廚房,加上萬和智能雲的平臺,制定「2+2加n」生態的戰略,未來一兩年將推出整套廚房或浴室空間的解決方案。
如浴室空間,盧宇聰的設想是,以熱水器為中央熱源,給浴室提供整個供暖跟用水調節,打通浴霸、馬桶、浴缸需要供暖、回水的產品,構造一個浴室的空間。
2018年,他曾經帶隊去日本調研。在智能家居領域起步較早的日本,很早就實現了熱水器給浴缸出水、恆溫和浴霸供暖的調節。此前,由於萬和所做的品類相對單一,今年才計劃把想法落地,真的和合作公司去接洽浴室生態產品技術方面的合作,包括浴霸、照明、浴缸、馬桶。
無感交互——這是萬和浴室空間想實現的目標。據盧宇聰介紹,此前很多市面上主流智能產品都離不開手機APP,後來研發了智能音箱,通過識別聲音打開設備,到第三代,整個過程都不需要用戶掏出手機或使用語音,用戶可以在無感知的狀態下使用浴室設備。
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具體的實施計劃:讓浴霸、馬桶裝上傳感器,設計定義好場景,分析用戶使用習慣。
實現這兩個空間戰略,還存在另外的困難。「目前,整個智能家電的品牌,難以互聯互通,每個企業都是推自己整套的產品。如灶具,買萬和全套產品,我可以把內部廚房的空間系統做出來,實現單品間的連通,但買其他家電品牌,就沒辦法接入我們的生態。」盧宇聰說。
跨品牌的聯通先行了一步。
今年,萬和推出了小米定製款的熱水器。「米粉」們熱衷整套購買小米的產品,如果萬和不支持小米的生態,可能會選擇小米生態下可以兼容的熱水器品牌。基於這個特定人群的需求,萬和才與小米合作推出了一款基於米加生態的熱水器。與小米的平臺打通,既滿足了「米粉」,也增加了「和粉」。此外,除了小米,萬和還推出了針對華為「粉絲」的定製款燃氣熱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