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2020-12-22 醫聯媒體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護士長 何豔斯副主任護師

有些家長可能會面臨這麼一個問題:朋友家或是小區裡同齡的孩子小嘴巴都可以巴拉巴拉說個沒完了,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還只是會說點兩三個字的短句,心裡不免地有些失落。

還有些家長認為,男孩子說話會相對晚一些,所以再觀察一下吧,或者抱著「貴人語遲」的僥倖心理,結果一直拖到孩子快兩歲了,還只是會叫「爸爸媽媽」或幾個簡單的詞語。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其中,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有怎樣的特點呢?家長不妨來對照一下吧:

0-2個月:除了通過「哭」來表達需求,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會用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的變化來與家長交流哦,對周邊人的聲音也特別敏感,尤其是對音調高的女聲更為敏感。

2-4個月:嘴裡會嘟囔著發出「a、o、u、e」等聲音,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可以分辨出不同人的說話聲音了哦。

4-6個月:開始有了「ma-ma-ma」「da-da-da」等輔音出來,會通過聲音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能對爸爸媽媽的聲音做出反應,看到熟悉的人或者喜歡的玩具時也會發出開心的聲音。

6-8個月:會發出「ba-ba 」、「ma-ma」類似雙音節的聲音,但僅是無針對性的發音,開始模仿其他人的聲音。

8-9個月:發出更多的聲音和音節,聽到熟悉的東西名字或人名或轉頭看或指向該物體或人。

12個月:能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能對簡單的指令做出回應。

1-1.5歲:會用一個單詞來表達更豐富的內容。

1.5-2歲:能說「電報句」,如「媽媽抱」「寶寶吃」等,句子斷續,不完整,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尿尿」、「吃飯」等,會有平時別人呼叫他的名字稱呼自己,如「寶寶要尿尿」,開始會說3-5個字的短句,會看圖書,能說出50個左右的東西名稱和用途,也會用手指出他們認識的東西,聽完故事能說出講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或者隨大人念幾句兒歌、童謠等。

2歲後:會講完整句,逐漸會用代詞你、我、他,說話符合語法習慣,會用感嘆句來表達感情,會用疑問句詢問等。需要補充的是,發音不準是這個年齡的正常現象,不過說的話也能讓人聽懂。

3歲後:會說複雜句,喜歡與外人交流、遊戲,能聽故事、複述故事,並喜歡提問。

但如果寶寶3個月了,還沒有目光交流,也沒有微笑等反應,6個月了,不會轉頭去尋找聲源,1歲了,對熟人的聲音或自己的名字仍無反應,不會模仿發音,甚至還沒有出現咿咿呀呀的發音,1.5歲了,不會說任何字, 2歲了,詞彙量少於30個,3歲了,詞彙量少於50個。

那麼,家長則需提高警惕,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如聽覺障礙、構音器官異常、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等,越早幹預,效果越好。

家長該如何抓住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更好地引導寶寶說話呢?

0-2個月:「口唇模仿」

將寶寶抱起與其面對面,跟著他做張嘴、伸舌等口唇遊戲,讓寶寶模仿,「口唇遊戲」不僅可以增加寶寶口部運動的靈活性,為發音做準備,而且還可促進寶寶的社交能力。

3-4個月:「發音練習」

同樣是與寶寶面對面,用歡快的聲音和表情發出「呀呀」「咯咯」等重複音節,每次發音後稍微停頓一下,給寶寶模仿的機會,或者也可以抱著寶寶到鏡子前,讓他看著父母的口型和自己的口型來練習模仿發音。

5-6個月:「聽兒歌」

選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如讓寶寶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膝蓋上,一邊念「騎大馬,騎大馬」,一邊跟著節拍動膝蓋,讓寶寶有騎馬的感覺,通過遊戲增加寶寶的詞彙量。

7-8個月:指認物體

讓寶寶指認五官或喜歡的玩具等。

9-10個月:學動物叫

父母拿著動物的圖片跟寶寶一起學習,如拿起小狗的圖片時叫「汪汪」,每次都要稍微停頓讓寶寶模仿後再繼續下一張圖片,發音正確時要及時給與鼓勵。

11-12個月:指圖作答

與寶寶一起讀完繪本後,可以問一些問題讓寶寶用手去指對應的圖畫,如講完小貓釣魚的故事後,可以問「今天講了誰的故事啊?」然後引導寶寶指著「小貓」的圖片回應,然後繼續問:「小貓去幹什麼了呀?」,寶寶會指著魚的圖片。

1-2歲:鼓勵孩子多表達

儘量能堅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與寶寶講講故事、讀讀繪本,儘量滿足孩子要求反覆講同一個故事的要求,不論孩子說得多慢或多不清楚都沒關係,家長需要表現出很大興趣耐心地去傾聽,鼓勵他多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孩子因為情緒困擾而產生的語言遲緩,父母首先應做的是改善家庭氛圍,再去積極發展孩子的語言。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建議接觸電子產品,應該讓孩子多些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2-3歲:和寶寶講故事

在給這個階段孩子講故事時,可以多講幾遍,並簡要分析故事情節和人物,在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輪流來講,家長先講一個,再輪到孩子講,如果孩子講得不錯時,應及時給與鼓勵,以提高孩子表達的自信,講故事的過程中可多向孩子拋一些問題。

另外,給孩子講完故事後,也可以適當引導孩子根據故事內容作出評論,如對其中人物的行為、品質的好壞等作出評論,以培養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此外,還可通過表演、遊戲等方式,寓教於樂,在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林惠芳)

相關焦點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 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
    寶寶不張口說話,很多家長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寶寶和家人。 但家長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嗎? 被父母拋棄或丟失的孩子,機緣巧合下被野生動物「收養」。 語言發育的黃金期,「狼孩」整日與動物為伴,沒有接觸過任何人類語言。
  • 3歲孩子語言能力差:說話晚、說不清!別大意,抓緊幹預!
    其實不然,孩子的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是不一樣的,語言的發展如果錯過了黃金期,那麼後期在發育的過程是非常困難的。那麼孩子說話晚是智力有問題嗎?什麼情況要懷疑娃的語言發育遲緩呢?爸媽該如何正確引導娃說話呢?3大疾病導致孩子說話晚!快快自查!如果跟同齡孩子比起來,自己家的孩子說話晚,首先要考慮疾病的因素。
  • 錯過3歲前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後悔一輩子!
    3、9點以前睡覺。晚上睡覺時所分泌的生長激素是白天醒著時的6倍,所以儘量讓寶寶在晚上9點前入睡,最好睡到自然醒。智力發展0-3歲是幼兒智力和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人腦發育的最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嬰幼兒的腦重增加特別快,剛出生時約370克,3歲時約1200克,約是成年人腦重的80-85%。
  • 研究表明:0-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輔食營養要到位,孩子更聰慧
    研究發現:寶寶3歲前,大腦的發育完成率可達到80~80%;3~6歲的幼兒,大腦的發育完成率已接近成年人。寶寶能夠健康成長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而娃的聰慧問題自然也成了重中之重。研究表明: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關鍵時期,父母抓住此階段,孩子將來的智力能夠得到大大提升。
  • 舒樂貝兒: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只有一次,寶爸寶媽們要注意了
    現在你需要教寶寶把一個個零散的單詞連成簡短的語句,這需要讓寶寶理解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多發出一些簡單的指令讓寶寶執行,比如「寶寶,幫媽媽把某某拿過來」,對寶寶的及時回應要給予讚揚和肯定。因此,不難看出,0~3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兒童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時期。
  • 孩子說話晚,可能有4個方面的原因,家長要把握好語言黃金期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最有效工具,語言能力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不過不同的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也不同,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孩子說話早。對於說話晚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呢?孩子說話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可能有這些原因1、大腦發育緩慢。如果孩子從小大腦發育受阻的話,會影響大腦中樞中的語言系統發育緩慢,孩子說話就會比同齡孩子晚。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語言作為認知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特有的思維工具,更是人與人、人與社會溝通交流的重要紐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3-6歲的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奠定了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基礎。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0~3歲是培養孩子開口說話的重要階段,在條件反射的訓練下和有著良好語言的環境下,是開啟孩子早教的關鍵期,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了解孩子0~3歲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才能因材施教。研究發現:1~3歲的孩子在生長發育的出現的往往是直覺行動思維,這是思維的初級表現,也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
  • 寶寶一生只一次的智力發育黃金期,你千萬不要錯過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過年期間,只要父母帶孩子去走親戚
  • 別錯過0 3歲黃金療育期!從這些特徵判斷寶寶是否發展遲緩
    寶寶出生後,每一個階段都有應該達到的發展裡程碑,爸媽要時時注意寶寶的發展情況,若有遲緩現象就要及早做專業諮詢,才不會錯過黃金療育期!那麼,寶寶有哪些發展要注意呢?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要用心培養
    有家長說是在1歲以內,有說是三歲,還有說6歲等等,其實這些說法也都沒有錯。不過孩子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確實是存在的。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在她的著作《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一書中向我們解讀了,0-5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只是讓媽媽們最為擔心的往往是孩子的發育問題,例如:說話這件事情。有不少媽媽反映,自家孩子到了兩歲了還不能說一句完整的句子,甚至只會喊爸爸媽媽。但也有一些媽媽反映自家的孩子就像小話嘮,早早的就學會了說話。可是當把孩子進行對比以後,那些說話晚的寶寶媽媽們就開始擔心,甚至覺得孩子發育方面出現了問題。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 寶寶說話晚是語言能力遲緩?家長別擔心,用這4招「對症下藥」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
  • 三歲看大?沒錯,三歲前寶寶的敏感期,父母都應該知道,可別錯過
    敏感期只是短暫持續的一個時期,並非永久不變,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機不可失的敏感期,對寶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敏感期裡,寶寶對某些知識或行為非常敏感,這個時候學習起來也非常容易。比如寶寶在某一時期對語言特別敏感,這個時候教他說話,他就會學得特別快!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有著明顯的可塑性,大腦中神經纖維鏈的發育結構可以發生變化。
  •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 其實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是受大腦控制的,寶寶的智力是否達標也的確與其有著一定關係。 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除了寶寶生病的原因以外,如果你家寶寶沒有達標,那麼很可能是你做錯了這3件事情。
  • 寶寶智力發育6大黃金階段,前4個都是在一歲前,在家養出聰明娃
    我告訴茜茜,其實寶寶智商發育的4個黃金期,在一歲之前就完成了。剩下的兩個黃金期,其實也可以由父母引導,沒有必要一定要上早教課。抓住寶寶6個智力發育黃金期,在家一樣培養聰明娃一、0-3個月這是寶寶智力發育的第一個黃金期,也被稱作「視覺發展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視覺極大的被觸發。
  • 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一生有3次黃金期,父母注意別錯過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教授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如果抓住這3個發育黃金期,並且據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發育,那麼孩子思維能力更強,頭腦更聰明,家長們務必抓住這3個黃金期。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