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劇圈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如懿傳》等古裝劇從視頻平臺下架了。
作為清宮劇的代表,《如懿傳》可謂劇迷眾多,這條消息曝出後,網絡上瞬間哀鴻遍野,不少人都遺憾再也不能看到這部好劇。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懿傳》剛剛在視頻平臺下架,就從中國臺灣傳來了好消息。在10月2日,《如懿傳》將在中視播出,並且是8點到10點的黃金檔期。
中視頻道是臺灣五大頻道之一,地位重要。《如懿傳》早在2018年就曾在中國臺灣播出,如今只能算是重播。一部老劇可以登陸一線電視臺的黃金檔,這個消息無疑是對《如懿傳》的重要肯定。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臺灣地區的觀眾如此喜愛《如懿傳》呢?
《如懿傳》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雖然是清宮題材,但《如懿傳》的立意明顯更高遠,沒有拘泥於宮鬥,而是將視野投射到了一對愛侶的感情經歷。女主角如懿,也沒有像其他宮鬥劇那樣頂著大女主光環大殺四方,而是始終保持著一份真性情,在後宮中艱難度日。
《如懿傳》於2018年8月率先在內地播出,年尾才進入到了臺灣市場。
在臺灣首播《如懿傳》的,是衛視中文臺、緯來戲劇臺兩家二線電視臺,播出的時段也不是黃金檔,衛視中文臺首播是晚9點,緯來戲劇臺是晚11點,更要命的是這部劇在臺灣一天只放一集,這對於87集的《如懿傳》來說,無疑意味著超長的播放周期,如果口碑崩塌,在臺灣市場將徹底潰敗。
幸運的是,《如懿傳》hold住了口碑。
中國臺灣觀眾陪伴如懿從2018年的冬天一路走到2019年的春天,歷時四個半月的播放,《如懿傳》的收視率一路走高,在大結局當日,衛視中文臺收視率達到2.71,25歲以上收視率高達3.08。
因為《如懿傳》,衛視中文臺順利從二線電視臺躋身一線,收視率一度趕超三立、TVBS這樣的大型電視臺。而一向收視低迷的緯來戲劇臺也突破了1。《如懿傳》的衍生品,劇集紀錄片則創下了高達1.86的收視率,這樣盛況被譽為「全民瘋如懿」。
為了慶祝高收視,在《如懿傳》87集大結局收官的時候,電視臺搞了個拍照上傳贏獎品的活動,一時間網絡伺服器幾乎崩潰,網友留言最多的就是「呼籲重播」。
而臺灣觀眾對《如懿傳》的喜歡,不止表現在超高的收視率上,還影響了許多生活細節。
因為《如懿傳》在臺灣的播出時間橫跨了中國傳統新年,臺灣很多餐飲老闆就瞅準了商機,趁機推出了宮廷桌菜來吸引客源,臺灣同胞也紛紛預定宮廷美食當作年夜飯,這一現象曾經驚動了央視國際頻道,專門製作新聞講述了這一現象。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時隔一年多,《如懿傳》又在臺灣重磅上映,而且播出的電視臺從二線轉為一線衛視,檔期也調至黃金檔,可見臺灣對《如懿傳》的重視。
在《如懿傳》最後一集,如懿和弘曆分別時,曾對弘曆說:「花開花落自有時」來紀念這段感情,如今一語成讖,這句話也適用於當下《如懿傳》的命運。
大陸視頻平臺下架是花落,臺灣一線衛視重播是花開。花開花落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期待這部劇在大陸的重新花開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