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又鬧出事了。
大量國區玩家發現,育碧此前承諾白送的《看門狗2》,在等待多日之後,到帳的竟被調包成了《光之子》。而包括港區和臺區等其他區服的玩家,領到的卻依舊是《看門狗2》。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引發公憤是必然的。
十天之內口碑反轉再反轉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發展經過:
1.育碧原計劃在北京時間7月13日凌晨2點半的遊戲發布會上,為登錄Uplay帳號觀看發布會的玩家送出PC版《看門狗2》,但由於技術問題,大部分玩家都無法登錄帳號,隨即引發了全球玩家的憤怒,尤其是調好鬧鐘起床的中國玩家。
2.但育碧的危機公關也來得很及時。在發布會結束後不久,育碧就在官方推特上宣布,將為「所有玩家」送出包括PC版《看門狗2》在內的所有獎勵。而領取的方式也很簡單,玩家只需要在特定的網址,登錄一下自己的育碧帳號即可。
3.經過四天的等待,7月17日,國區玩家的遊戲終於到帳,然而此前說好的《看門狗2》卻被換換成了《光之子》。而包括港區和臺區等其他區服的玩家,領到的依舊是《看門狗2》,一眾國區玩家表示一臉懵逼,部分玩家前往育碧官方微博抗議。
4.又經過一周的等待,7月22日傍晚,育碧官方微博發布道歉。然而通篇不痛不癢的官話文章,顯然無法讓玩家滿意,玩家對育碧的討伐全面爆發。
短短十天之內,育碧完成了從人人喊打到集體真香,再到萬人唾棄的反轉再反轉。
日區玩家領的也是《光之子》
其實早在7月17日,就已經有不少玩家就此事直接諮詢過育碧的歐美客服。剛開始得到的答覆是領到《光之子》是因為年齡的原因,不過後來了解清楚情況以後,客服表示中國和日本玩家的《看門狗2》都統一用《光之子》代替了。
至於這是為何僅僅只有中國和日本是如此?是因為國家地區的政策問題,還是因為育碧認為中日兩國玩家更喜歡《光之子》這類型的「輕遊戲」?或許只有育碧才知道真正的答案。
日本為何沒有像中國那樣爆發出如此大的不滿呢?因為育碧日本的官方推特,早在7月10日就已經明確表示日區玩家得到的只會是《光之子》。從該推下方的評論可以看出,區別對待的做法也招致了日本玩家的不滿,但畢竟事先打過招呼,事情最終也沒有鬧大。
雖然中日兩國玩家同樣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但中國玩家由於沒有得到任何的事先通知,所以還多有了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有一說一,起碼超過半數的玩家在領取遊戲後就不會再碰這遊戲一次,畢竟《看門狗2》特惠價也不過50,真的想玩早就買了。不過領了玩不玩始終是玩家的事,但騙人就是育碧不對了。
育碧中國裝死一直可以的
如果把事情的全貌這樣了解下來,就不難不產生這樣一個疑問:育碧中國到底都在幹嘛?
首先,在微博表示國區的獎品領取方式與全球不同,讓玩家關注直播間;
然後,表示兌換券雖然是限量的,但肯定管夠;
最後,讓玩家移步微信,領取兌換券。
結果在7月13日晚當天,再度上演育碧凌晨發布會的經典戲碼,微信通道迅速被擠爆,並且兌換券很快就搶光,眾多玩家蹲伏一晚上一無所獲,於是轉戰全球領取通道。
一波耍猴操作以後,育碧官博便當作無事發生,對此事緘口不提,一直裝死,直到22日發布道歉。
整個事件,簡單來說就是:育碧送的《看門狗2》,外網無限量,國內搞限定。
育碧中國對此又沒有足夠的提醒和說明,沒有告訴玩家先到先得,也沒有告訴玩家「必要時提供其他贈品」到底是什麼。按理來說,育碧中國應該比任何人都要先知道《光之子》替代《看門狗2》這件事,但他們卻一直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就連道歉也是姍姍來遲,而且通篇都是廢話,連國內的手遊產商都比他們會做人。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一般用一句話來形容:
這波操作凡是有一點失誤,育碧都不至於被噴得那麼慘。
《遊深度》——遊戲行業老司機,不吹不黑不軟文。歡迎訂閱我們,了解更多遊戲資訊和遊戲圈的八卦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