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性面臨未婚產子,是選擇放棄小生命還是艱難產下?
這兩位女性決絕而勇敢地選擇了不被社會主流意識觀所接受的未婚生子。
而這背後,他們在承受些什麼?
陳曉楠:小遠,典型的北京姑娘,性格大大咧咧,自稱是女漢子,朋友們會開玩笑,叫她一聲「哥」,生活當中在旁人眼裡其實她也還挺有女神範兒的,經濟獨立,工作幹練,平常呢喜歡長跑,身材特別好,是一個著名的體育品牌馬拉松活動的海報女郎,她還拉一手很不錯的小提琴,也特別有文藝氣息,所以可謂是才貌雙全。儘管小遠身邊不乏追求者,也談過兩三段戀愛,但是到了35歲,這位女神似乎也並不不太著急結婚,還在慢悠悠的尋找著自己的靈魂伴侶,眼瞅著也就走進了大齡女青年的行列。可是就在去年,小遠陸續約見了幾位她最信任的男性朋友,冷不丁她扔不了一個很重磅的消息,她懷孕了。而且她找他們的理由,也讓他們大跌眼鏡,她說如果她真的成了一個未婚媽媽的話,這些男閨蜜們願不願意做孩子的「爸爸」們。
小遠,北京人,今年36歲,自由職業者,2014年和男友剛剛分手後,她卻發現自己懷了對方的孩子。小遠的前男友告訴她:不生,是你一個人的麻煩,生,是兩個人的麻煩。
前男友的回覆讓小遠明白,這份「禮物」拆不拆開已經和孩子的父親沒有任何關係了,平日裡小遠是個條例清晰,擅長分析,決策的女性,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在筆記本上一欄寫著要,一欄寫著不要,逐條羅列利弊和困難。
閉關三天,小遠寫完了這份利害清單,大致包括了大齡墮胎風險,再育風險,出國計劃擱置,上戶,育兒成本,單親兒童心理等等十幾條,結果是兩邊勢均力敵。
如果我二十四五歲,我可能做決策不會這麼難,但是你35歲的時候,你就在想要和不要的困難,要在20天之內去決定,你可能後面人生比較大的一個轉向,我無法預料在接下來我們講的,女生35歲以上再找一個男朋友會比30歲到35之間的成功率要高。
想到自己已經35歲,將來再懷孕和生育風險,都會很高,小遠覺得不如考慮趁現在,生下這個孩子,於是她給了自己一個月的期限,解決清單上生下孩子要面對的所有困難,同時她也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承受這人生的巨大轉折。
首要擺在小遠眼前的就是孩子上戶口的問題,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未婚生子必須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即民間所說的「計生罰款」為此小遠特意特意給計生辦打了電話,諮詢相關費用。
此後從一個從事計生工作的朋友那裡,小遠得知這筆費用估計可能在30萬到50萬不等,這讓小遠覺得有些不堪重負,而根據北京計生部門的規定,未婚生子除了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外,還需要提供父子間的親子鑑定,才能落戶,而此時一向獨立要強的小遠,根本不願再去找孩子的父親,如果堅持獨自生下這個孩子,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將成為「黑戶」。
在小遠的清單裡,上戶口只是序幕而已,卻已經讓她頗為吃力,想到孩子出生後將要面對沒有父親的種種問題和壓力,小遠決定向她最信任的男性朋友們袒露自己的秘密,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參與到孩子未來的成長中,做她孩子的「爸爸」。
但是有很多人比如說會很自然的說,你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一個天生在一個單親的,你給他塑造了一個天生的單親的家庭,他很自然的是缺失了一半,無論你怎麼努力,他確實這個其實是非常常見的聲音,而且是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他們可能沒有考慮到的是,這個生命你憑什麼就扼殺他呢。
一天小遠的一位男性好友向她表示,非常願意幫助她渡過難關,於是小遠鼓起勇氣問對方,是否願意和她假結婚,幫助孩子拿到一個合法身份,不料對方卻提出希望和她「假戲真做」。此時的小遠陷入兩難,母性的本能趨勢她生下這個孩子,但同時她也不願拿自己今後的人生做交換,在最痛苦的時候,一個一直關心小遠的美國朋友,建議她生下這個孩子。
在這些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下,小遠最終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後,她忍不住打開電腦,對著那封她看了無數遍的東京和名古屋馬拉松比賽的中籤郵件,靜靜地盯了很久。
其實這樣的機會並不多,有的人可能抽好幾年都不一定能夠抽中籤,而且這也是可能是,一直都希望走下去的一種生活。它代表著另一個狀態的我,而在那一刻我要放棄那個我,所以那個時候是很痛苦的。
因為孩子出生後戶口無法解決,為了給孩子一個身份,小遠拿出積蓄,又向朋友借了十萬塊應急,赴美產子。異國懷胎10月時,一個深夜,小遠即將臨產,她一個人去了醫院,忍著疼痛,獨自在走廊裡排了一夜的隊。
經歷了兩個小時痛苦的分娩過程,36歲的小遠產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嬰,產後只休息了幾天,小遠就四處奔走,為孩子出生辦理各種手續,產子二十多天後,小遠又獨自扛著大包小包的嬰兒用品,帶著孩子回到了中國。
陳曉楠:一次未婚生子的選擇在小遠自己的朋友圈裡呢引起了價值觀上的巨大的分歧,真的有一些朋友覺得小遠這麼做太不負責任了,所以不再和她往來,但是小遠自己覺得唯一感到抱歉的是對父母,她覺得給父母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呢從18歲開始她就覺得自己已經很自立了,交學費買房子,沒跟家裡要過一分錢,可是生了孩子以後,必須反而暫時成「啃老族」了,所以她打算等身體稍稍恢復好了,就變回曾經的那個女超人多找幾份工作。小遠說,多年來跑馬拉松的這種經歷呢,讓她把自己訓練成了一個耐性超強的女性,能夠忍受疲憊能夠忍受孤獨,而且讓她能夠享受獨自上路奔跑的那種自由,生下孩子或許就是她人生中全新的一場馬拉松,而且這一次讓她特別意外的是,明年2月份舉辦的東京國際馬拉松比賽呢,她又中簽了所以她覺得這是兒子給她的一個特別好的禮物,這一次她一定要去參加了,她說她最期待的事情其實就是有一天可以和兒子一起去跑馬拉松,她覺得那個時候作為一個母親心懷牽掛,比起自己獨自上路奔跑,在那樣的一段路程上可能更會別有滋味。如果孩子未來覺得就因為你的這個選擇,使得我沒有爸爸我很缺失等等,我都會告訴他,那是我當下為你為我做的最好的選擇,我已經盡力了,如果你還是覺得很傷心,覺得很遺憾的話,媽媽會發自內心地向你道歉,但是我是最愛你的,我是盡全力用最佳的方式去解決,是這樣的。我覺得發自內心的給他一個道歉。
2015年6月,北京一對婚前分手的父母沈博倫和吳霞因給自己的孩子眾籌四萬三千多元的「計劃罰款」而佔據了媒體頭條,有人表示支持,有人則質疑這更像一場「任性」的「行為藝術」,一時間眾籌「計生罰款」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爭議,不到16個小時這項活動就被網站撤下。我們就是想讓它成為一個社會話題,社會的一個主流的價值觀嘛,必須要結婚了才能生孩子,可能它還存在著隱性的歧視,或者是顯性的歧視,它有它不包容的地方。
但這卻讓一直對吳霞戀愛懷孕分手忍而不發的吳霞母親徹底爆發了。同樣出於保護孩子的愛和本能,但吳霞和母親站在了不同的立場上,此刻吳霞的母親不能理解女兒從小到大一路都是學校用來教育同學的榜樣,是主流中的主流,現在卻成了眾人眼中的異類。
吳霞32歲,2001年考入北大,大二轉學到美國維吉尼亞大學,2006年畢業後在一家全球級精算諮詢公司工作,做著眾人豔羨的金領一族,但2013年吳霞突然厭倦了螺絲般不停忙碌的生活,想做「更有意義」的事,於是她辭去收入頗豐的工作轉行從事培養創新的教育工作,這一年她和比自己小六歲但很有共同語言的沈博倫相戀,一年後吳霞懷孕了。
沈博倫26歲,是個極度追求自由的年輕人,不喜歡被一切制度束縛,包括婚姻,他平時的工作就是拍獨立紀錄片,並帶著影片去做展覽,生活靠給人拍片子做兼職維持,就在吳霞懷孕期間,二人感情破裂最終導致分手,儘管兩人的感情已經無法維繫,但他們卻都不希望扼殺一個生命,沈博倫也表示,願意承擔父親的責任,然而作為母親的吳霞卻深知,她要面對種種問題和壓力。
我當然知道,如果你有一個父母恩愛的家庭,對你的成長可能更好,但我不覺得這些可以構成充分的理由,去剝奪你的生命。
——吳霞《媽媽說》
和小遠一樣,吳霞和沈博倫也面臨著給孩子上戶口的問題,根據北京的相關政策規定,兩人需要共同繳納43910元「社會撫養費」包括證明父子關係的親子鑑定,才能給孩子上戶口,而如果選擇結婚就會免去以上所有的麻煩,計生辦工作人員給吳霞出主意,讓他們先結婚再離婚,這樣可以走捷徑。
我當時心裡特別難過,真的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然後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去辦一件我們覺得需要辦的事情,就是一直覺得,婚姻對來我說是很神聖,然後就為了一個戶口去結婚,還要離婚那當然可能很多人覺得這無所謂。
在吳霞看來,將生育和婚姻綁架在一起並不公平,對於那些一方無法履行責任的未婚父母在北京給孩子上戶口恐怕難上加難,為此這對非典型父母又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他們在網上發起眾籌,希望引發公眾的關注和討論,將眾籌發起的日子定在了孩子的生日。2015年6月21日,吳霞和沈博倫的女兒出生了,他們給孩子取名吳所謂。
陳曉楠:吳霞在懷孕的時候呢,特別給自己的孩子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叫《媽媽說》,其中有一篇她寫道說,因為受不了和沈博倫之間的種種的情感矛盾的煎熬,她曾經一度深深地後悔自己所做的這個懷孕,還有分手的選擇,但是唯一不後悔的就是生下女兒,現在他們的孩子四個多月,兩個人一直在共同照顧,作為父親沈博倫呢也換尿布餵奶哄孩子,也能抽出很多的時間來陪孩子,而對於吳霞來說,當然如何平衡她自己家人,還有沈博倫之間的關係,給孩子一個被愛包圍的很和諧的成長環境,是她作為母親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更為巨大的功課,因為眾籌生子有一些全國各地的單身的爸爸呀單身的媽媽,都聯繫上了沈博倫吳霞,會紛紛聊聊自己的故事,有一些人呢也成了好朋友,小遠就是其中之一,其實現在無論對小遠還是對吳霞來說,她們的孩子都還很小四五個月嘛,她們還沉浸在初當母親的巨大的喜悅和極度的疲累當中,這個選擇這個小生命究竟會帶給她們什麼,她們還有很長的路還有漫長的下半生來細細體會。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但未婚生子是否合法化,仍未有規定。
點擊「閱讀原文」,收看節目視頻。
《冷暖人生》
播出平臺:鳳凰衛視中文臺
首播時間:周二21:55
重播時間:周三 15:35
❶ 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❷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❸ 打開鳳凰衛視微信公眾號自定義菜單,更多驚喜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