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到農村收購縫紉機,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

2020-12-16 鄉村波比

記得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當時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比較貧窮,但是在生活中卻有很多物件值得收藏和回味,如今一晃過了幾十年,但是那個年代的很多標誌性物品卻一直印在人們的心裡。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被人們稱為「三轉一響」之一的老式縫紉機,如今卻再次悄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最近為何有很多人前來收購縫紉機,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現在能賣多少錢?

在六七十年代,在我們農村十分流行這婚嫁必備的「三轉一響」,而三轉就是有三樣物品是可以轉動的,它特指自行車、手錶、縫紉機,而「一響」就是指收音機。對於那個年代而言,基本上能夠同時擁有這四樣物品的農村家庭很少。

但是基本上即便當時每個家庭比較貧困,但是農村家庭中婚嫁隨禮中,縫紉機是必不可少的。縫紉機在家庭中很實用,對於當時環境,「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很好的社會描述。

縫紉機在當時有很多種品牌,而且不少品牌都進駐到千家萬戶,比如蝴蝶牌縫紉機、上海牌縫紉機、東方紅、蜜蜂牌、飛人牌以及當時廣州產的「華南牌」縫紉機。

當時的縫紉機很耐用,基本上平時經常縫縫補補,但是機子很少出毛病。如今家庭使用縫紉機很少了,但是很多人們的家中依然保留有這六七十年代標誌性產品,它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年代的一個難忘的記憶。

當時的縫紉機價格在120-300元/臺不等,但是當時六七十年代的工資是比較低的。按照一個小學教師工資來計算,基本上一個月工資也就20多元,而一臺普通的縫紉機卻是一個老師半年多的工資收入。

而要存錢買到這樣的縫紉機對於很多農村家庭而言或許是幾年的收入。由此可見縫紉機在當時是多麼的難以買到了,但是卻不能缺少的婚嫁品和生活必備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然而這種縫紉機也被人們堆放在老房子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但是它依然是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而據說現在很多人前來農村收購縫紉機,而且有的價格卻很高,有的甚至賣出上萬的價格。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意賣,因為縫紉機見證一代人的青春和記憶。

即便現在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能賣到上萬元,但是估計依然會有很多人選擇不賣,而是把它好好地保存,因為很多時候,作為「三轉一響」之一的它或許更是無價的。最後如果是你,你願意賣你以前的縫紉機嗎?

相關焦點

  • 近期有人收購縫紉機,60年代的蝴蝶牌縫紉機值得多少錢?看完懂了
    然而這「三轉一響」中的縫紉機由於很實用,而且在那個年代裡,對於普遍貧困的人們生活,「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常態,縫紉機在當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農村那時候幾乎家家都有一臺縫紉機,而且那時候的縫紉機也有很多牌子,比如蝴蝶牌、上海牌、飛人牌、蜜蜂牌等等,而蝴蝶牌縫紉機在當時是比較有名氣的牌子,而且價格也有很多檔次。
  • 最近有人去農村買縫紉機,一臺六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
    最近有人去農村買縫紉機,一臺六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還記得六十年代的農村,當時大部分農村地區雖然貧窮,但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收藏和品味的東西。現在回想幾十年,那個年代的許多象徵性的東西一直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農村常有小販收購老式縫紉機,難道縫紉機有大用嗎?他們怎麼賺錢
    農村又興起了高價回收縫紉機的熱潮除了收購老物件,收廢品的還有每年到秋收的時候來村裡面收小麥,玉米,花生的,還有收購頭髮辮子的,各種各樣的收購。不過最近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新奇的現象那就是收購舊縫紉機的,對於收購縫紉機的,我也是頭一次碰到,為什麼他們要收購縫紉機呢?收購了這些縫紉機之後,他們要幹什麼用呢?
  •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據說現在能賣18000元?真的嗎?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縫紉機在每個家庭當中是非常普遍而流行的。而且當年的年輕人作為婚嫁的一部分嫁妝當中。縫紉機是必不可少的,縫紉機也是六七十年代當中的「三轉一響」中的一件。何為三轉一響,其實就是中國四大件: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
  • 有人專門來農村收購縫紉機,價格再高也別賣,你知道原因嗎?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縫紉機那可真是家裡的一大件,誰家買了縫紉機都會被鄰居羨慕好久,因為一般家庭是買不起的,每家每戶都需要做針線活,各種各樣的縫紉都要一針一線地縫上去,而縫紉機作為半自動化工具那可是相當先進並且省時省力。
  • 現在農村有人四處打聽,出價400收臺舊縫紉機,換你你會賣嗎?
    相信不少農民朋友過去家裡都有那種腳踩式縫紉機,在二三十年前一臺縫紉機二三百元一臺,非常昂貴,通常都是用作嫁妝的,所以很多農民家過去都會有一臺,不過隨著時代的推移,這種縫紉機漸漸也很少有人用了,可近年來農村出現了這樣的人,他們到村裡到處打聽誰家有這種舊式縫紉機,然後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出售,再花三四百元收走,先不說過去的價值,很多農民覺得放著也是沒用,不如換成錢,於是就賣了。
  • 縫紉機情懷:上世紀五十年代燕牌縫紉機「一機難求」
    那時的縫紉機對於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件兒」,大到衣服褲子,小到鞋墊尿片,都離不開縫紉機。改革開放初的上世紀80年代,一輛自行車,一塊手錶,一臺縫紉機便是上乘的嫁妝。1890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第一臺縫紉機。1905年到1949年,我國的縫紉機械行業從零配件開始,1928年在上海先後生產出第一臺工業用縫紉機、家用縫紉機。但當時的市場主要被美國企業壟斷。
  • 有人說農村的老式縫紉機能賣到一萬八千塊錢,是真的嗎?
    能賣18000塊錢的縫紉機,不知道是不是皇家御用的東西,如果不是,那我覺得可能性不太大。大約十三四年以前,我把結婚時買的蜜蜂縫紉機賣了,我那臺縫紉機買了以後幾乎沒用,跟新的一樣。我記得大約也就賣了100塊錢吧。
  • 50年前的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得多少錢?老農詳細告訴你
    70年代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多少錢?你怎麼看?對於經歷過的人都應該知道,縫紉機在七八十年代比較流行,而且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熱衷於把縫紉機作為結婚「四大件」之一,而其他的三件是手錶、自行車、收音機,這四大件人們通俗的講又叫做「三轉一響」。
  • 八十年代的老縫紉機,現在能賣到多少錢呢?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說到縫紉機,相信已經有很多人多年沒有見過了,但是對於70和80後來說卻是充滿了回憶。雖然縫紉機放到現在來看已經非常的不起眼,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縫紉機、電視機自行車並列為三大件。如果你家裡沒有一臺縫紉機的話,那麼小姑娘是非常不願意嫁給你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以前縫紉機有多麼重要了。
  • 六七十年代我們穿什麼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少人買成衣,商店賣布的櫃檯很興旺。買了布(許多人將買布稱為撕布)或是到裁縫店裁剪,或是自己做。城裡一些家庭有縫紉機,做衣服成了女人們的主要家務。女人做針線是中國傳統,舊時稱女紅(讀音為gong)。
  • 八十年代老式縫紉機值多少錢?原來是這樣的,別不知道了
    對於00年代甚至是90年代的農村年輕人來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大件是什麼?手機、電腦、IPAD? 很可能這是年輕人最理所當然的回答了。但是對於80年代的那一代人來說,農村三大件那可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如今值多少錢?不知道的趕快看看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如今值多少錢?不知道的趕快看看縫紉機作為一八九十年代人眼中的大獎,當時的價格可以說相當於如今的電腦,所以說,如今早已被淘汰,但你知道一臺八九十年代的縫紉機放到現在值多少錢嗎?不知道的看看,90年代物價是非常低的,真的工資最多也就是幾十塊錢,而且其作為當時一臺縫紉機價格就要好幾個月的工資呢。因此,除非機會以及買買縫紉機牌的家裡,好像兩臺智能電視。作為一體機作用也非常大,為家裡添加新衣服縫補擔當做些布料,以此來增加加家庭收入,因此在那時縫紉機價格少說要百來十元,雖然富人機已經被淘汰了。
  • 八十年代的縫紉機,現在到底值多少錢?答案說出來把我嚇壞了!
    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外面世界的很多東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快速改變著當時的社會生活。人們開始模仿國外的穿戴,女孩子們開始燙髮,很多男孩子也留起了長發。其中有一樣東西特別搶眼。沒錯,就是縫紉機。
  • 農村不值錢的舊縫紉機,經常有商人回收一臺200多,到底有啥用?
    到如今農村家庭這些舊縫紉機也越來越少見了,雖說現在農村不值錢的舊縫紉機,如今卻經常看到有商人回收,一臺200多。他們收回去到底有啥用,這問題也激起很多人的好奇心。正好前段時間,筆者所在的農村老家,就有商人在收舊縫紉機,筆者家裡也有一臺,但父母卻並不想賣了它。
  • 蝴蝶牌縫紉機 | 上海人的精細都在裡面
    回顧縫紉機的歷史,距今不過230年。1790年,英國人Thomas Saint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先打洞、後穿線、縫製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但是並沒有投入商業化生產。1841年,法國人發明了機針帶鉤子的鏈式線跡縫紉機。
  •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今值多少錢?說出來你不會信,後悔扔掉了!
    許多朋友,特別是在1980年出生的孩子,他們經常看到母親在縫紉機前縫衣服的場景。儘管現在縫紉機不那麼引人注目,但它曾經與自行車和手錶被稱為一個家庭的三大件。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今值多少錢?說出來你不會信,後悔扔掉了!
  • 農村吆喝免費修理縫紉機的人是真的免費修理嗎?他們目的是什麼?
    「縫紉機」,在農村許多家庭都有。縫紉機,在七八十年代,是結婚的嫁妝三大件之一。縫紉機,用了十幾年之後許多部件都老化然後壞掉了,農村裡面沒有人會維修,於是就有人,免費,「免費修理縫紉機」的幌子,到農村裡面去維修縫紉機,「騙取維修零件的錢」,我們家也有一臺用了二三十年的縫紉機,曾經也遇到過,這些,免費吆喝維修縫紉機的人。
  • 70年代的縫紉機現在值多少錢?你家裡可能藏著寶,別輕易扔掉
    在半個世紀前如果有孩子結婚,家中必備有三個東西:縫紉機、自行車和手錶。雖然現在看並不是什麼起眼的物品,但是對於當時月收入三四十元的家庭來說,可以算得上大的開支項目,今天小編就說說其中的一件縫紉機。在現實的生活中,一些裁縫店裡或是個人家庭中還能看見縫紉機,它們大多為電力驅動的,而在七八十年代,縫紉機是通過腳踩的方式運作的,縫出的東西大都比較細緻,就是出活兒比較慢一些。
  • 六七十年代,農村每戶一個豬圈,一年出欄一兩頭豬,算豐衣足食嗎
    你只看到養了兩頭豬,卻不知道兩頭豬最後去哪了,如果說養的兩頭豬,最後都被全家吃到肚子裡去了,的確算是豐衣足食,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那養的兩頭豬最後去哪了呢?一頭賣了,賣的錢用於購買肥皂、牙膏、油鹽醬醋茶等等日常必需品,一賣一出,到了年底基本上沒啥節餘。要知道,那時到了過年的時候,能夠給小孩買套新衣服就很不錯了,不過大多數小孩是沒新衣服穿的,穿的是老大淘汰下來的帶補丁的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