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離你有多遠#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功,而有的人卻總是失敗呢?其原因就在於是否能夠珍惜時間,抓住時間,在於是否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01珍惜和利用時間
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比別人多努力一倍,而要做到努力,必須學會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魯迅的確是一位惜時如命的人,他把別人喝咖啡、聊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他經常用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工作。
在北京時,他的臥室兼書房裡,掛著一副對聯,集錄了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兩句詩,上聯是「望崦嵫而勿迫」,意思是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心裡焦急,下聯是「恐鵜鶘之先鳴」,意思是怕的是一年又去,報春的杜鵑又早早啼叫。
在他書房的牆上,還掛著一張他最崇敬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寫道:「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魯迅就是用這朝夕相處的對聯和照片,來督促自己抓緊時間學習和工作。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年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及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寫下了一千多萬字,留給後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那句「時間就像海綿的水,只要你擠還是有的」更成為珍惜時間的至理名言,得到許多人的青睞。
事實的確如此,誰付出的努力多,誰就會成功;誰更加珍惜時間,誰就會成功;誰會合理利用時間,誰的效率就會高,離成功也會更近一些。
成功者往往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而庸者則在不知不覺中虛耗自己的光陰。
02成功掌握在自己手裡
無論做什麼事情,要想做到讓自己滿意,都必須開動腦筋,下苦功夫。我們通常會用付出的多少,來丈量將來可能得到成功的大小。
海倫·凱勒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一歲半時,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這對於一般人來說,的確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有的人甚至會因此而一蹶不振,從此頹廢不堪。但她卻走上了一條與常人不一樣的道路。
面對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海倫沒有向命運低頭。她在沙利文老師的循循教導下,用頑強的毅力,艱辛的努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不僅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寫作,最終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人生。
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看戲劇演出,喜歡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並從中學到知識。
她熱愛寫作,21歲時,她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了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盲人福利學校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她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人們的讚賞和認可,贏得了幸福和快樂。
她是成功的,但她的成功絕非偶然,與她的艱苦努力分不開;與她不向命運低頭,勇於迎接挑戰分不開;更與她的堅持不懈分不開。
海倫·凱勒用她的經歷向我們證明:每個人能不能最終取得成功,實際上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你付出了多少,決定了你成功的大小。你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功會越大;你沒有付出,就不會得成功到回報。
03付出超人的努力
在企業界,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拼命三郎,賈伯斯就是這樣一個人。
賈伯斯在1999年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稱自己每天大約6點醒來,一直要工作到孩子們起床為止。隨後,他們會共進早餐,然後看著孩子們上學。
賈伯斯同時在皮克斯和蘋果工作的那段時間,是他最繁忙和疲憊的時候,他每天開著一輛黑色的保時捷敞篷車往返於皮克斯和蘋果之間。
《賈伯斯傳》中提到:「我早上7點上班,晚上9點回家,孩子們都已經睡了。我不能說話,是真的不能,我精疲力竭……」
因為勞累,他開始有了腎結石,經常匆匆忙忙地趕去醫院,讓醫生打一針杜冷丁,然後再返回工作崗位。只有這樣他才能熬過去,不至於要了自己的命。
正是因為他這種超人的付出,才使得蘋果成為一個著名的世界品牌,蘋果手機成了許多人的最愛,並一度雄霸市場。
事實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的人,背後一定付出了大量不為人知的努力。
誰都想得到別人的喝彩與掌聲,誰都想得到令人羨慕的成功,但要想得到這些,卻非常不易,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更需要我們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