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生意人】→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不想錯過 生意人 的精彩內容,請按以上步驟把我們「設為星標」★吧!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啦!
文 / 墨多先生
來源 / 墨多先生(lD:mrmoduo)
假如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手和腳。
你愈掙扎,被咬的面積就越大。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手,你唯一的機會就是犧牲一隻腳。
簡單來說,就是懂得及時止損。
《穿prada的女魔頭》中,有一段很觸動我:
每天穿著國際名牌,在全英國女孩都趨之若鶩的頂級時尚公司的安迪,放棄了燈光聚焦,人人羨慕的光鮮工作。
重新穿上牛仔褲,T恤和帆布鞋,穿梭在忙碌的大街小巷跑採訪,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記者夢。
川流不息的街頭上,女魔頭坐在豪華轎車上安靜的看著手忙腳亂的安迪說:
因為她在即將摘得桂冠的時候離開,但卻能能迅速抽離高光之處,堅持做自己。
沒人比得上她。
在底下的影評中有這樣一句:
「如果我真的走上安迪這條路,我可能不會回頭;
我太明白自己的虛榮心和自卑,我需要一這麼一份工作來充實我的生活和我崩壞的人際關係。」
這段評論,收穫了上萬個贊;
很多人抱有相同的觀點。
既然已經在這份工作中投入這麼久,終於做到了輕車熟路的上手一份技能;
在無限光明的前途和背景下,當初那一點初心和夢想,通通要讓路。
但仍有一個人,用劇中的對白回答了他:
他說:「愛者生,憎者死。」
找回初心是勇敢者才敢做的事,但如果你敢為了自己的熱愛果斷斷舍離一些東西,生活才會獎勵你一個新的開始。
上周,我的一個朋友從工作多年的大公司離職。
看似突然的決定,讓身邊很多人感到不解。
因為他在這個行當做了很久,已然變成了別人眼中最有發言權的人;
有技術問題,找他就能攻克,有人際關係需要疏通,通過他也能搞定。
眼看著晉升管理層,但他卻在這時候選擇離開。
周圍的人都表示不解,但他卻說:
「人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應該掂量什麼是自己永遠追求的、什麼是可以放棄的;
否則接下來的人生,不會再有可以做決定的時間。」
能離開一個長期依賴的平臺和環境,也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正如迪士尼創作團隊成員卡特莫爾所說:
「如果你不捨棄你為之付出才得到的東西,它就反過來會成為你的羈絆。」
因為大多數人成功不了的原因,是不滿意現在的狀態,但也下不了決心離開;
比起未來不不可預知,他更看重自己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
大約幾年前,選擇報考會計的學生幾乎踏破了門檻,使得高校的會計專業錄取分數水漲船高;
但僅僅幾年時間,科技的更迭,使得會計專業在市場上的身價一落千丈。
有個已經讀到碩士的學生,不忍心將自己多年學到的專業知識捨棄,在投簡歷時只盯著那些招聘會計的公司;
哪怕其他與會計沾親帶故,有些靠邊兒的工作,他通通不予考慮和選擇。
現在,當初那些及時轉型的同學,全部都找到了新的出路和方向,只有他還在漩渦裡掙扎。
因為他實在不願意承受和面對一旦失敗這樣的損失,強迫自己回到自己已經確定不愛幹的事情上去,並且哄騙著自己:
「也許做著做著就會好呢?」,然後搭上了他接下來的10年。
也許相較之下,這才叫真正的損失。
上天給你開了個玩笑,你忘記過去重新開始,叫智慧;你咬牙玩兒成了黑色幽默,叫悲哀。
悲哀的不僅僅是這個高材生,還有很多其他畢業的大學生。
過去的專業和技能或許早就被高科技和其它方式替代,明明眼看前面無路可走;
還抱著「我是這個專業的人才,不能輕易放棄本職」的想法,繼續死磕。
太過放不下沉沒成本,就很容易錯過「重生」的機會。
什麼是沉沒成本呢?簡單的說,沉沒成本就是那些已經發生且無法收回的支出;
比如已經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等都屬於沉沒成本。
關於沉沒成本這點,在男女交往中更容易體現。
新聞中,我們班常常看到女性一方被家暴,但往往事後仍然會選擇忍氣吞聲繼續過日子;
明明知道及時離開糟糕的處境才是最好的選擇,卻仍然不肯放手。
當心理醫生問她們時,這群人通常的回答是:
「也許再過一段時間他就會改,到時候生活就會好起來。」
但事實是,幾乎沒有一個家庭,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變的和睦,變本加厲的倒有很多。
因為時間不是過濾劑,不會自動把不好的部分過濾掉,能從根本上改變的,只有及時止損。
倘若你不確定要斷舍離一件事是不是正確的,你可以先問自己2個問題:
1、如果今天是我首次從事這個工作,我還會繼續選擇做下去嗎?
2、如果今天我是第一次遇見這個人,我還會和他繼續交往下去嗎?
因為在問出口的的那一刻,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反之,有些人總喜歡不斷詢問別人,企圖從他人那裡找到想要的答案,本質上,這不過是一種自我驗證。
優秀的人總能站在零點重新估價,再做決策,避免沉沒成本給自己影響。
為什麼要避開沉沒成本呢?
首先,沉沒成本會影響我們決策的正確性。
我們在做決策時,不僅會對當前的情況綜合考慮,還會看過去是不是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
在做選擇時,這些投入就會成為幹擾我們的因素。
為什麼你不願意放棄人山人海的景點,用口頭禪「來都來了」安慰自己?
因為你已經投入了時間和精力。
為什麼你會強迫自己看完一整部枯燥的電影,甚至睡著也不願離開?
因為你已經買了票投入了金錢。
其次,沉沒成本不屬於成本。
經濟學對成本的定義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而放棄沉沒成本是沒有產生代價。
你放棄看不喜歡的電影,沒有產生代價。
你放棄一個不合適的景點,也一樣沒有產生代價。
沉沒成本本質上就不屬於成本,也更不應該對我們現在和將來的決策產生影響。
但是,及時斷舍離絕不等於逃避。
現在有很多離職的年輕人,他們平均半年換一次工作,經常把對工作的埋怨掛在嘴邊,從各方面都能找出毛病。
但如果認真觀察,就會發現她上班時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摸魚和追劇。
只要稍微碰到一點不順,就會把緣由歸結為工作內容太奇葩,自己不喜歡;
他們的口頭禪是:如果我早幾年單幹,現在早就成功了。
他們堅信,站在風口浪尖上,豬也能起飛。
但事實上是,他們連最起碼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卻一直寄希望於如果當初。
我見過最誇張的,一年內換了8份工作,每一次離職都把原因歸結為:
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深究起來,他們做的每一份工作都不是全力以赴,而是盡力而為。
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誤把逃避當成「斷舍離」。
片面的認為這是個性和智慧,卻不知這恰恰是一個人開始墮落的標誌。
而真正的斷舍離,是內心堅定的選擇,需要經驗和能力的不斷積累。而不是腳步虛浮的這山望著那山高。
你需要把當下的每一步紮實的走踏實,才具備做選擇的能力。
王陽明說:
「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所謂減「人慾」,並不是要求我們做一個無欲無求、超凡脫俗的人;
而是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不被虛假的欲望所蒙蔽。
作者:墨多先生,北京大學碩士,英國國際互動英才獎得主,連環創業者,專欄作家,關注職場與個人成長。公眾號 @墨多先生(ID:mrmoduo)。
物聯網前沿ID:ainet9 ↑↑
推薦語:科技前沿,創新 · 智能 · 趨勢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