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唯晏:設計師與設計公司的未來形態

2021-01-10 新浪家居

室內設計師已不滿足於做空間設計,他們延伸產業,景觀、建築、陳設、產品、視覺甚至商業策劃;不滿足於只是做設計,投資酒店、民宿、餐飲……成立自己的產品品牌;不滿足於只是在設計圈自說自話,出現在時尚、藝術、商業、資本圈……不再只談設計技法,他們談模式、技術、資源整合、社會創新……「室內設計師」這個稱謂愈發顯得局限。而設計與製造、商業、技術、社會等各領域的結合觸點無處不在,設計的邊界似乎在無限延伸。設計師迎來他們的黃金時代。

面對這樣的變化,興奮有之,迷茫有之,焦慮有之,淡然有之。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你無法想像明天會出現什麼顛覆掉舊有的認知和格局。我們越來越相信選擇大於努力,認知趨勢及時改變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設計這個相對傳統的行業,除了已經看到的,還有什麼看不到的革新正在悄然進行呢?近日在Dr.D設計研究院設計公開課的間隙,帶著對未來設計形態的疑問,新浪家居和邵唯晏進行了交流。

邵唯晏在Dr.D設計研究院公開課為家居建材駐店設計師授課

邵唯晏這位80後設計師,在很多場合談過他對未來設計的看法:

這個時代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被設計

十年內室內設計會迎來改變性的革新

當代設計是發現「關係」並進行連結

當代的創新是多元化跨界整合

設計師應該無所不知

未來沒有設計大師

或許是一家之言,不管你是否認同,但他印證著自己提出的觀點:在資訊爆炸、知識扁平的時代,設計師有自己觀點才能在時代洪流中獲得發言權。

邵唯晏也一直強調設計師應該是T型人才,擁有立體的知識架構和整合不同專業內容的能力。他自己正是這樣的人,自稱是「多元的海綿體」:他是一個獲獎無數的設計師,也是幾家公司的管理者,在探索新型的設計公司形態;他是臺灣交通大學的建築學博士,一位大學老師,也是一個二次元文化愛好者,家裡有一個單獨房間收藏他的心頭好;他是一個社會發展的觀察者,關注時代的脈絡,社會模型的更新……

新浪家居: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設計準則,在當代應該怎樣去衡量一個設計?

邵唯晏:設計應該是怎樣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看法,比如Louis Sullivan 提出Formfollows function 形隨機能;Brucee Peter提出Form follows fun 形隨樂趣;Kevin Lynch提出 Form followsbehavior 形隨行為;Pierluigi Serriano提出 Form follows programming 形隨編程;Vicente Guallart 提出Form follows energy 形隨能量。

我認為「當下」是創意思維真正的載體,所以評判一個設計最大的標準是時代性。設計師必須要去關注整個大時代,不要再談風格,不要再談技法,而是談你如何有效地跟這個大時代對話。在當代,不管是建築、室內還是藝術,必須找到事物的特質,設計師必須開始擺脫對物件的組合,轉向對關係的尋找。

新浪家居:設計師樂觀地認為設計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設計將變成日常,那麼設計也就不再是一件專業的事情。你一直在做未來設計趨勢的研究,怎樣定義未來設計的屬性和價值呢?

邵唯晏:設計不單指的是景觀設計、建築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互動設計,這個時代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被設計。無論在任何設計範疇,帶來更大價值的賦能就是當代設計的價值所在。現在很多事物的界限變得模糊,大家都在跨界、跨領域合作,而設計是一個應用科學,不是一個純粹的學科,它的界限本來就是含糊的。你要用模糊的概念再定義設計在當代的界限,這個就很有難度。比如現在建築和室內的界限、室內和軟裝的說不清楚,有時候軟裝跟藝術的界限也說不清楚。在未來各個設計領域之間的界限一定會消失,設計師和技術人員之間的界限也會逐漸模糊。這也意味著跨平臺設計的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尋找結合點就變得很關鍵。當代的創新應著眼於多元化的跨界整合。

新浪家居:大家一直在談變革、洗牌,未來還需要職業設計師嗎?設計師該怎樣對自己定位?

邵唯晏:未來十年內室內設計會有一個很大的革新。隨著知識、技術的扁平和美學的提升,做設計不是一件專業門檻很高的事情,所有對設計有興趣的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的競爭對手,自學成才的設計師會越來越多,甚至效果圖公司就可以搶設計師的生意。

未來職業設計師他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一個設計的導演、溝通者、協調者、整合者,這個身份的定位也回應到當代設計的特質,就是它的界限是模糊的,需要溝通、交流、搭建。我認為未來設計師可以有五種職業能力方向:設計程式編碼能力、設計經營模式能力、跨界設計研究能力、商業策略設計能力、製造社會創新的能力。

當代的設計師不能只是考慮設計,而應建立T型知識架構及差異化方法學,並擁有跨界創新思維和整合不同專業內容的能力,在知識爆炸而且扁平透明的時代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新浪家居:設計公司的形態又會發生什麼變化?現在熱衷於談設計公司的產品化、品牌化,然後想把公司做得更大。

邵唯晏:我覺得未來做大的思維一定會遇到問題。我認為可以在很多地方、很多領域布局,但是不要把每個點做得非常大。它要立體化發展,每一個單點維持在一個小的尺度,但是整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豐富的系統。這也就是我講的去中心化,然後網際網路化,我認為這種模式是未來的趨勢:第一小尺度,第二通過去中心化把它立體化。

新浪家居:基於這樣的變化,你公司在進行怎樣的改變呢?

邵唯晏:我的公司已經開始立體化發展。目前在臺北、臺南、北京、杭州還有柬埔寨首都金邊這五個地方都有公司,每個團隊大概20個人,它是一個小尺度的、自己運作的團隊,大家各做各的事情然後互相支持,組織很輕盈也很容易轉彎。我們在打造的是一個公司運營的3.0版本,我們不是設計企業也不像設計工作室,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存在。

在服務板塊上,我們目前主要做建築和空間設計,以這個為基礎做一些立體化的延伸,比如軟裝設計、平面設計、商業策略,甚至還有一家做二次元公仔的公司,它們之間是獨立分開的。當我們接到項目會把其它系統導進去,比如一個甲方想請我們做空間設計,跟他說明我們這個系統之後他也會讓他的需求立體化延伸。

設計師也可以在這些公司之間遊走,做空間設計累了可以去做軟裝、搞藝術創作、設計玩具公仔,嘗試商業策略等。所以這也是我們的設計師內訓機制。我跟很多設計師建議說要多看書,多關注不同的領域,但如果跟他做的工作有一定的距離,他也做不到,但是當這些跨領域的東西變成公司運營系統一環的時候,他自然會做到。

新浪家居:現在設計往往是個人化的,比如安藤忠雄就代表著整個公司,未來設計不再著眼於個人的創新,而是跨領域整合,是否意味著也沒有設計大師了?

邵唯晏:大師站那裡讓大家感覺遙不可及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我認為未來不會再出現安藤忠雄這樣的大師,只會出現創新團隊,在不斷的「運動」中尋找到創造性的協作方式。以後設計公司可能沒有老闆、員工的概念,只有創新的共同體,吸引不同領域的人才加入其中。沒有卓越的大師,但是可能有卓越的團隊領導者、設計領袖。

關於邵唯晏

Dr.D設計研究院設計總顧問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CEO

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副理事長

臺灣交通大學建築博士

臺灣交通大學傑出校友

2008安藤忠雄海外交換計劃臺灣代表

2016 金獎, 英國 London Design Awards

2017 Winner, 美國The 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國際設計大獎

2017 BEST Award, 日本Good 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大獎

2017 金獎, 韓國K-Design Awards 國際設計大獎

2017 金獎, 義大利 A' Design Awards國際設計大獎

2017 Winner, 德國Red Dot Design Award

相關焦點

  • 邵唯晏:最前沿的80後臺灣新銳設計師
    而設計就不一樣,美不美見仁見智,沒有絕對的答案,它不僅包含主觀的因素還有客觀的原則在裡面,設計更是培養良好人格特質的一條道路。」  畢業之初,邵唯晏從單打獨鬥,發展到現在公司有將近20名員工,而且在北京、西安也有分部。「這樣的規模可能在國內不算什麼,但是在臺灣的設計公司有3到5人就已經不錯了。我們公司這種規模實際上算是很不錯的。」
  • 邵唯晏空降福州,金牌廚櫃約你開啟一場未來生活方式對話
    近年來,海峽兩岸的設計文化交流更趨頻繁。福州作為國內與臺灣交流的一個重要對接口,無論是在宏觀的海峽兩岸經貿的層面還是在民眾生活的層面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臺灣的生活美學不僅體現在設計上,也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街頭小吃、生活習慣、設計形態等。臺灣的設計早期受日本文化影響較重,注重居住空間的合理性,崇尚簡潔、舒適、實用,棄奢華重簡單。
  • 邵唯晏:當代設計師的核心價值是成為一個好的觀察者
    摘要:主持幾家設計公司,獲獎無數,在大學任教,在各大論壇設沙龍中演講,被知名品牌企業邀約合作研發產品……邵唯晏是臺灣設計界一顆閃耀的新星。他認為當代設計師更高的價值在於,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者和溝通者,邵唯晏是一個非常好的觀察者,總能迅速應對變化佔得先機。
  • 小任性大設計 設計師邵唯晏的至簡美學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小小的設計卻包含大大的巧思,簡單外殼下是分外流暢的動線和極高的空間利用率。水泥與木紋的碰撞、客廳中一扇方正的臨街大窗,勾勒出讓人不設心防的至純至簡,本期嘉賓-設計師邵唯晏。
  • 全能設計師邵唯晏用5堂課帶你掌握優秀設計師的修煉法則
    歐哲門窗聯合新浪家居邀請了可能是設計圈最會學習的設計師邵唯晏開設《設計師的未來修煉》系列課程用5堂線上課程帶你歐哲門窗品牌設計顧問出版著作:《當代建築的逆襲》 《設計·未來·超智人》邵唯晏是一個有著強大學習力、執行力、洞察力的全能設計師。
  • 費羅娜水泥磚籤約臺灣設計師邵唯晏
    7月2日,國內首家專注於水泥磚的費羅娜水泥磚籤約臺灣設計師邵唯晏,在費羅娜水泥磚的公司總部舉行了籤約儀式和媒體見面活動。此次籤約儀式向大眾傳達,費羅娜水泥磚與設計師邵唯晏一同探索光與影背後的空間詩性和純粹而簡單生活的理念。
  • 「鬼才設計師」邵唯晏:風格即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
    如何通過設計詮釋新精緻態度,擁抱美好生活?4月20日,2018大自然家居原創設計沙龍的首秀落地江西贛州,以 「晏·遇」為主題,攜手80後臺灣新銳設計師邵唯晏,與現場400多名設計師分享設計新趨勢,為美好生活加碼。PChouse有幸在現場採訪了本期活動嘉賓——「鬼才設計師」邵唯晏老師,與他一起討論新精緻輕生活、文青及九大藝術這一主題,以及未來設計的發展趨勢。
  • 大自然X邵唯晏:當代設計思考與趨勢脈動
    可以看出一切設計都是基於在自然基礎上,再衍生出更多的思考與趨勢。12月7日,新浪家居和大自然家居聯合發起的「從心發現大自然」年度原創設計沙龍在連雲港舉行,作為本年度的收官之戰,特邀臺灣設計界最富天賦鬼才設計師邵唯晏先生,在美麗的港口城市連雲港以「當代設計思考與趨勢」為題進行分享,現場200多位連雲港設計師蒞臨盛會!
  • 邵唯晏:設計哲學的兩個主軸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2014PChouse時尚設計盛典於上海卓美亞喜瑪拉雅酒店舉行,年度高端室內設計師TOP10隆重揭曉。PChouse直擊論壇現場,聽獲獎設計師的獲獎感言與設計經歷。以下是設計師邵唯晏的專訪。
  • 水泥磚的「純粹美學」臺灣著名新銳設計師邵唯晏解讀費羅娜水泥磚
    邵唯晏簡介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臺北總部 董事長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北京分部、臺南分部、深圳分部、新加坡辦事處 設計總監  ◆《2008獲邀參展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新人設計展、2010臺灣國際文博會及2011臺灣國際設計博覽會、2012金點設計獎(Golden Pin Award)、2012紅點獎決選(Red Dot Award Final Jury)及2013亞太設計金獎,2014年更榮獲International JINTANG PRIZE的年度新銳設計師及獲選亞洲華人新勢力50。
  • 預告| ASHEPOLO愛仕堡裝甲門攜手設計頑童邵唯晏,非一般的腦迴路...
    預告 | ASHEPOLO愛仕堡裝甲門攜手設計頑童邵唯晏,非一般的腦迴路,玩轉廣州設計周!
  • 五四青年節特輯:設計小鮮肉如何定義年輕?
    「當代設計師培養重點不應該只想做一個好的空間設計,設計師還應該跨域進行整合,做一個好的溝通者和觀察者。」於是 ,邵唯晏最近重點的項目是一個長沙的酒店項目,嘗試了從建築、室內到軟裝的跨域設計。「我不會單純做室內空間設計,比如有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策展規劃、公仔設計等等。我是以設計為核心進行廣義發散出去,上跨至經營者,下跨至消費者。」邵唯晏說到。
  • 贛州設計師李愷:用匠心打造精品,為客戶創造美好生活
    如何通過設計詮釋新精緻態度,擁抱美好生活?4月20日,2018大自然家居原創設計師沙龍的首秀落地江西贛州,以 「晏·遇」為主題,攜手80後臺灣新銳設計師邵唯晏,與現場400多名設計師分享設計新趨勢,為美好生活加碼。PChouse現場採訪了贛州當地設計師李愷,了解他的設計理念,談談他對「新精緻」和「有態度」的理解,以及對贛州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的憧憬。
  • 餘顥凌:設計要藝術化,藝術要生活化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2018年9月3日,「詩意韶華」——大自然家居原創設計沙龍暨領跑四川15年VIP答謝會在成都圓滿舉辦。臺灣「鬼才設計師」邵唯晏與成都400餘名設計師歡聚一堂,一同探討徐志摩時代的文青生活方式,展開一場與未來設計的跨時空對話。當天,大自然家居攜手邵唯晏推出的「詩意韶華」實木設計師系列地板系列讓現場設計師們眼前一亮,讚嘆無數。
  • 走在超未來的中國設計師張周捷,與他的數字設計
    作品充滿未來感、實驗性的中國獨立設計師張周捷,「自然而然」 是解讀其作品的基石,他的設計無不表露出他對數字邏輯及數字運算法則的尊重。 「在未來,『工業設計師』可能就是一臺電腦,電腦讀取你的需求數據,為你呈現無可計數的產品方案,當你從中選出最理想結果,遙遠某處的工廠可能很快完成製造。」
  • 【創意空間設計大獎】評委導師團驚豔曝光,與100W+設計師共話設計
    邵唯晏主持幾家設計公司,國內外獲獎無數,近來又出任臺灣CSID 40年來最年輕的副理事長,同時在大學任教,而在交通大學攻讀建築博士時就已榮獲交通大學傑出校友!平時也常在各大論壇演講和授課,被知名品牌企業邀約合作研發產品,甚至是擔當品牌代言人。
  • 實木地板走文青風,超in的大自然設計工坊將打卡成都
    他品味獨到,風格迥異卻又將其圓滿融於一身;他帶著神秘色彩,身兼數職卻又成績斐然;他年紀輕輕,卻包攬國內外數大獎項;他被譽為臺灣十年來最具天賦的設計師,他就是設計師邵唯晏。9月3日,大自然家居設計工坊將攜手2017年度德國 iF室內建築設計獎獲獎者、最前沿的80後臺灣新銳設計師邵唯晏開啟一場「詩意韶華」的文青風之旅,與你一起用新精緻態度感受「美好生活,自然精緻」!
  • 澤塔和捷德新形態設計圖公開,皮套設計師看了想打人系列!
    澤塔奧特曼可以算是今年最受關注的特攝之一了,而在昨天的採訪中後藤也是公開了各個澤塔奧特曼各個形態下的設計以及捷德奧特曼的銀河初升形態。同時也談到這些奧特曼設計圖的改變,不過自己在看完這些設計圖之後的感覺帥是真的帥,但皮套設計師真的不想打你嗎?
  • 先人一步,暢想未來,ASHEPOLO亮相廣州設計周
    步入愛仕堡展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展廳布置,極致酷炫,科技感十足,猶如漫步在時空穿梭機內,探索在未來的藝術空間,每一步都能體會到戶門設計的全新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設計展館時,愛仕堡營造了獨特的參觀空間,將新品展示於一個個透明的模塊內,呈「口」字形環繞布局,連結觀者與產品,構建奇妙的互動,讓每一位參觀的人都能在參觀的過程中享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在輕鬆的氛圍中看到未來的模樣
  • 分享丨設計師除了忙設計,還在忙什麼?
    關於遊學收穫,鑑於陳掌柜沒有出資巨款讓小編前往,寫不出乾貨來,這裡就索性借花獻佛,節選「桃彌空間設計」孔鑫設計師分享(感恩的心)。老齡化人群樣板間設計丨臺北演拓空間設計工作室的殷崇淵和張德良設計師創作的這套樣板間,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為老齡化人群設計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