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就像在賭博中下重注往往可以獲得回報一樣,在股市中,回報最高的股票往往也是風險最高的。
上周,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提到,由於WhatsApp改變用戶隱私條款,建議改用Signal通訊軟體,殊不知另外一家「撞名」的場外交易公司Signal Advance的股價在1月11日飆升了12倍。
隨著納斯達克100指數在兩年內翻了一番,上周三(1月6日)美國看漲交易量創新高,日交易量在歷史上排第四。
市場似乎總是在隨波逐流,在美聯儲寬鬆的貨幣政策、疫苗的推廣以及市場情緒轉向樂觀的情況下,從散戶到機構投資者,所有人都在爭相擠入美股市場,試圖從這已持續10個月的「融漲」中獲利,但贏家只能是少數。
這種「融漲」狂潮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數月,至於它何時才會消退,難以進行預測,但股市泡沫警告已經四起。Leuthold Group的首席投資官Doug Ramsey在1月8日寫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這是一種全面的投資狂潮,牛市行情處於初期並不意味著現在買入更『安全』。」
但彭博社稱,就目前來看,追逐行情的確是可以獲利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在新年交易首日市盈率就達到近40倍,創下兩個月來的最大漲幅。另一方面,對衝股票的成本一直很高。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上市熱潮也在繼續,上周五又有12家公司提交了IPO申請。
Miller Tabak+的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說,他認為上周華盛頓的騷亂至少會減緩這種狂熱:
「目前市場充斥著太多的泡沫。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美股市場上漲了16%,自3月份以來上漲了70%,國會的騷亂事件本應打壓市場。10%-15%的回調才是健康的。」
要說真正的泡沫,其實是期權市場。將於1月15日到期、行權價為1000美元的特斯拉看漲期權是上周五交易最頻繁的期權,交易量翻了五倍,收於9.15美元,而上周的開盤價僅為53美分。
摩根大通稱,散戶似乎是推動這一趨勢的主力軍。摩根大通指出,根據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保證金帳戶數據,12月份的保證金帳戶數量較前幾個月有強勁增長。摩根大通表示,在去年12月的最後一周出現季節性下跌後,散戶買入看漲期權的熱潮又強勢回歸,場外交易的散戶也是如此。
周五,以Nikolaos Panigirtzoglou為首的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散戶再次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這與去年第二季度的情況類似。」
鑑於市場預期美國政府會進一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持續下去。一些交易所已經嗅到了商機。芝期所一直在為散戶定製投資方案,去年6月為散戶量身推出了迷你標普指數期權,來增加流動性。
芝期所衍生品和全球客戶服務主管Arianne Criqui在去年11月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 「相信投資者需求會持續下去,因此努力推出一些能滿足投資者需求變化的產品。」
Sundial Capital Research的Jason Goepfert也自12月底以來一直在強調,散戶在期權市場上的影響力很大。他引用了期權交易量和期權價格的數據,其中散戶參與者佔54%,機構參與者佔28%。Goepfert在上周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分析真實資金和槓桿工具的指標是最可靠的情緒指標。觀察一些可供投資者使用的槓桿率最高的投資工具後,我們發現,目前情況不容樂觀,有大量證據表明存在著極端投機的情況。」
鑑於現金和債券等許多資產的收益率處於歷史低位,投資者已經做好了大舉買入風險較高資產的準備。他們開始關注股票和期權,期望獲得其他資產所不能給予的收益。
Susquehanna的衍生品策略師Chris Murphy在11月指出,期權組合綜合考慮了高波動性和高估值,「可能是提高收益率的一種好方法」。
在上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美國銀行的策略師利用更普遍的股市指標來證明熊市的跡象,結果發現63%的指標吻合,包括基金的資金外流、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上升以及消費者信心高漲。
不過泡沫已經膨脹到臨近破滅的邊緣,並不等同於股市毀滅。儘管VIX指數創下了三個月來的新高,但仍低於2018年9月份79%的峰值水平。
Savita Subramanian等美銀策略分析師寫道:
「熊市信號(通常指在標普500指數達到峰值之前觸發的信號)越來越明顯,我們預測,2021年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率將會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