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珍珠貝中的 「白蝶珍珠貝」 出產白珍珠、金珍珠而聞名於世。白蝶珍珠貝主要養殖於澳大利亞、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第一個南洋珍珠養殖場,由日本珍珠公司 Kurichi Kuribayashi 1954年在澳大利亞庫利灣建成。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南洋金珍珠成為國際市場上最暢銷、最昂貴的珍珠。
南洋珍珠與菲律賓歷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1996年10月,總統拉莫斯將南洋珍珠定為菲律賓國家寶石。
菲律賓產巴拉望出產的金珍珠
1南洋金珍珠的養殖
由於過去幾十年間對天然珍珠的過渡開採,菲律賓的天然珍珠貝數量已經非常稀少,人們開始在巴拉望海灣建立珍珠養殖場。
對於人工養殖珍珠來說,優良的珍珠貝幼苗至關重要。不同於澳大利亞可以在野外獲取大量天然珍珠貝幼苗,菲律賓致力於發展人工孵化技術。研究人員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來尋找、養殖和挑選合適的珍珠貝種苗,並不斷改良白蝶珍珠貝產出的金珍珠顏色。
菲律賓的珍珠養殖場。大量的紅樹林和珊瑚給珍珠貝提供非常優良的營養來源。
珍珠貝的種苗孵化後,用多種浮遊生物餵養到一定大小後,轉移到特定的網箱中。網箱需要經常清理,以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直到珍珠貝長至足夠大後,便可進行外套膜和珠核的植入。外套膜組織採自於具有漂亮金色和強珍珠光澤的珍珠母貝。
繼續養殖大約2年以後,便可採收珍珠。從珍珠貝幼苗到第一代珍珠採收,總共需要4-5年時間。如果採收的金珍珠,顏色漂亮、珠層質量高,且珍珠貝依然健康,養珠人會選擇再次植入珠核,在2年後,能夠獲得更大尺寸的第二代珍珠。
巴拉望海灣上的珍珠養殖場。2013年它們被颱風海燕摧毀,而後又重建。海洋上的珍珠養殖戶最易受颱風和氣候變化影響。
珍珠養殖場的水位圖標。海平面上升是珍珠養殖長期的威脅。
近年來,金珍珠的需求量增加明顯,同時,價格也有顯著的增漲。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是南洋金珍珠最重要的銷售市場。
珍珠貝培育實驗室(Jewelmer 公司,菲律賓)
日常清理養殖珍珠貝的網箱非常重要。巴拉望海灣優良的生態系統意味著網箱上迅速生長的澡類和其他生物。為了給母貝最佳的生長環境,需要及時地對這些附著物進行清理。
2金珍珠的顏色成因
如同之前提到的,白蝶珍珠貝產可出的一系列顏色的珍珠,從純白色(銀唇珍珠貝)、奶白色到黃色(金唇珍珠貝)。精心選育的珍珠貝,可產出豔麗的金黃色,即市場上所稱的金珍珠。
科學家們並未完全了解金珍珠的顏色成因,僅知道金珍珠顏色是來自於珍珠內部天然色素,以及珍珠層的反射和折射作用。金珍珠的拉曼光譜圖中缺失1135cm-1和1530cm-1,說明其顏色與多烯類色素無關。多烯類色素多存在於淡水貝類、深海螺類珍珠中,如皇后螺(孔克珠)、美樂珠、赤旋螺、扇貝等。
白蝶珍珠貝產出的濃鬱金黃色珍珠,最大直徑約16.5mm
金珍珠顏色,可從色調、飽和度和伴色三個方面進行品質分級。在分級之前,首先需要確認珍珠的顏色是否為天然成因。
金珍珠顏色成因的確認,一般通過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試、拉曼光譜測試、螢光測試、微量元素分析等一系列測試結合判斷。
3南洋金珍珠與其他品種金珍珠的區別
白蝶珍珠貝並不是唯一產出黃色、金色珍珠的貝類,黑蝶珍珠貝(大溪地和菲濟主要產珠貝)也會產出黃色、金色珍珠。
與南洋金珍珠的紫外可見圖譜相比,黑蝶珍珠貝產出來的黃色、金色珍珠,多了一個700nm左右的吸收峰,它是珍珠和母貝中存在的天然色素(卟啉)的特徵峰。
白蝶珍珠貝(紅線)、黑蝶珍珠貝(藍線)產出的金珍珠紫外可見光譜圖對比圖。
拉曼光譜也是另一個區分手段。除去珍珠層的三個特徵(100-300cm-1、701和705cm-1、1084cm-1主峰),1000-1800cm-1的拉曼峰與珍珠中的色素有關。使用514nm光源激發,南洋金珍珠顏色的主要特徵峰為1385cm-1和1540cm-1寬峰,而黑蝶珍珠貝珍珠、淡水珍珠中缺失這兩個拉曼峰。
白蝶珍珠貝金珍珠(下)、黑蝶珍珠貝金珍珠(中)、淡水珍珠(上)的拉曼光譜圖。
4南洋金珍珠的優化處理
由於南洋金珍珠的高價值、低產量,不可避免地出現使用低品質南洋珍珠來通過人工處理獲得金色的做法。
兩種手段用於增強白蝶珍珠貝珍珠的顏色:染色和熱處理。通過有機或化學藥劑,可以將珍珠處理成最受歡迎的濃鬱金色。
檢測珍珠顏色處理,主要使用放大檢查(觀察珠孔、表面缺陷等處,是否有可疑的顏色富集現象)、紫外可見分光光譜、拉曼光譜和微量元素分析。
染色處理的金珍珠,通過珠孔可見到深棕色顏色富集現象。
經染色處理的金珍珠,使用顯微鏡觀察,表面可見棕色斑點。
奶黃色珍珠(左),經人工處理後(右),顯示高飽和度的金黃色。
經過顏色處理的金珍珠,都可以通過紫可見光分光光譜和拉曼光譜鑑別。天然金珍珠在330nm、460nm顯示寬反射峰,而染色珍珠缺失這些反射峰或發生峰位偏移。
所有的處理金珍珠,在拉曼光譜圖中,都缺失了1385cm-1、1540cm-1特徵峰。
#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