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花城和你看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花城和你看歷史,小編今天和大家說說15世紀以前的西歐文化,小編發現,中古時期也有大學。近代大學的基本模式如研究院、院長和學位,都是從中世紀創建的大學模式中繼承來的。
中世紀大學興起於12世紀,它不是由哪一個君主有意建立的,而是由願意學習的人們自己組織的。後來,教會主管各大學的事務,發特許證給已經建立的大學如義大利、法蘭西、英格蘭的大學,又與倡導辦學的王公貴族合作。義大利的撒勒諾大學以醫科著名,波倫亞大學以編訂教會法典和羅馬法著名。中古時最大的大學是巴黎大學,為哲學和神學的中心。它是中古後期的大學如牛津、劍橋、布拉格、維也納等諸所大學效法的榜樣。巴黎大學設立文學院,教授七藝,有一監督管理校務。學生按出生地點分組,每一組有自己的領袖、食堂、宿舍、小禮拜堂以及特殊的住校教導員。
學生學完七藝後,能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大學的人數很多,巴黎大學號稱有學生5萬人,而牛津大學有學生1萬人。中世紀學生很自由,可以中途轉學。所有的大學生無論他今後是否真做神甫,都稱「執事」或「教吏」。這樣一來,他們就享有實際的特權:他們不再受到國王法作律的管束,沒有納稅或當兵的義務,只受教會法庭的審判。中世紀大學生的生活既艱苦又愉快。有些人很富裕,用父母或自己的錢,住比較寬暢的房子,並且時常有僕人相隨。然而大多數的學生卻是窮苦的,有些靠教會提供的獎學金生活,有時還靠勤工儉學。教室裡光線很暗,學生和教師都感到不舒服。只有少數學生買得起書,大部分學生是靠記筆記和背筆記。他們全懂拉丁文,因為在大學中只用拉丁文教學。
學生有特殊的校服,例如古典式的帽子和長袍。學校裡有老同學欺侮新同學的傳統,對他們做各種惡作劇。學習空下來時學生也有娛樂活動,如跳舞、遊戲、宴會、擊劍、打球、賭博等。當年的許多學生唱的校園歌曲曲譜保存至今,這些歌曲生氣蓬勃,在中世紀的校園中,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中世紀大學中教授的神學,主要是託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基督教,神學的奠基人是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奧古斯丁,他的思想被教會廣泛宣揚。他費時13年寫了《上帝之城》,認為神是萬物之源,是最神聖的愛、最完美的美,神一開始就不能被人憑藉認識和理性來捕捉,提倡人們「為信仰而認識」。他的另一主題是神國和俗國的對立。
神國是仰賴神的恩慈結合的共同體,俗國是被神驅逐的罪人的集合體;形象化俗國就是不信神的異教國家。神國是千年王國,高於俗國。這種思想為教會的存在準備了極好的輿論,即使是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以「神國」理論為基礎的。神聖者,就是要超凡入聖,變俗國為神國。神學政治法律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託馬斯·阿奎那(1225—1274),他出生在那不勒斯的一個貴族之家,就學於那不勒斯大學和巴黎大學,在巴黎、羅馬、那不勒斯諸地任大學教授。還在巴黎大學做研究生時,他就發現了用亞里斯多德觀點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根據。《神學大全》是他在生命的最後十年裡寫成的。阿奎那生活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前夜,他的神學深受亞里斯多德的影響。
他認為,整個宇宙從頂點的神到最低的生物構成一種地位階梯。社會是上帝特意安排的組織,低級的應該服從高級的。在國家政體上,他反對專制,原因是他反對過於強大的世俗權力,因此主張神權至上。他不反對君主政治,只要君主不過於專制就行。他還有一個著名的秩序論,認為整個宇宙是神、理性和政治權威這三重秩序組成的,因此他認為法律也應該分為四類:一,永恆的法—由神的理性所規定二、自然法—它反映神人關係,是永恆法對人類世界具體適用的規範;三、人定法國家法律,這應該按自然法精神制定;四神法—就是上帝通過《聖經》和教會給予人的啟示,他認為《聖經》可以補充人定法的不足和糾正人定法的錯誤。
託馬斯是一個教權主義者,在黑夜漫漫的中世紀,託馬斯·阿奎那嘔心瀝血地構築了封建階級的思想理論體系,從古至今,統治者及其文人對託馬斯頂禮膜拜,他是中世紀的「聖徒」,而託馬斯主義則是中世紀教會的意識形態。中世紀神學家所做的工作,大半和大學神學院相連。因此,他們用以推論和研究神學的方法就叫作「經院哲學」。它有兩個基本派別:唯名論和唯實論。唯實論的觀點是:觀念比具體更真實,例如「椅子」這個詞最先表達的是一把永遠存在的理想的椅子,而其他所有的椅子只不過是對這把理想的椅子的模仿。
唯名論則與此相反,認為椅子並不是一個永久概念,它僅是一個名稱,用以指明某些物品中含有的共同性足以使大眾認定其為椅子。唯名論和唯實論經常爭論,他們爭論的許多問題其實是無法論證的。這些爭論鍛鍊了人的智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唯實論很顯然是唯心主義的。中古時代的歐洲人一般是迷信的。例如:到一個醫生那裡看眼病,他會開出一個藥方,叫人用一些水、酒和在樹皮、樹幹中間所找到的多腳毛蟲「一齊吞下去」有時,還規定病人在吃藥時要祈禱。鍊金術和佔星術是術士的發明,術士們雖然迷信,卻有實驗室。他們對礦物、植物、毒物進行了分類。他們尋找長生藥,但也發現了一些化學的規律。
後來科學逐漸興起,13世紀的培根就很重視科學實驗,他預言未來會出現沒有馬拉的車,沒有槳的船,看到了近代科學的曙光。中世紀的建築是很有特色的,哥德式建築是一種美的發明,另外,那時還有其他一些極有用的發明:如鉛錘、玻璃、管風琴、自鳴鐘,體現了機械學的發展。好了,今天的歷史故事就暫時說到這,當然,這一時期的歷史小編也還在不斷的探索中。
各位網友們,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對這段歷史有了什麼新的認識跟見解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進行留言探討,把你的觀點分享給更多的網友,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歷史故事,也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為止,想看更多好看歷史故事,可以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花城和你看歷史】原創,轉載請註明由【百家號/花城和你看歷史】原創,謝謝合作!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