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商州影友發來信息,沙河子丹江溼地來了八隻赤麻鴨,雖然此前曾經在丹鳳遇到過幾次,但拍得並不理想,只能算是記錄而已,周六一早我便匆匆趕赴商州。才到棣花,天氣陰沉起來,還颳起大風,這種天氣並不適合拍鳥,但一想如果過幾天鳥兒飛走了呢?還是碰碰運氣吧。
拍攝兩個多小時,雖然鳥兒不少,可天氣不給力,最終一張滿意的片子也沒拍到。
12月12月中午,天氣放晴,我又驅車前去拍攝。到比亞迪大道,停車後遠遠看見一群野鴨在水中覓食,我決定採用迂迴戰略,先從遠處慢慢靠近。剛下到河邊,一隻白鶺鴒在我面前停了下來。白鶺鴒十分常見,它也不怕人,喜歡在水邊或者岸邊小步快跑,拍了幾張後又慢慢貓著腰向前。一隻紅尾水鴝正在水面上飛舞捕食飛蟲。雖然有蘆葦的掩護,可惜野鴨十分機警,還未靠近早已飛走,看來這招行不通。
回到河提上居高臨下,這個距離鳥兒可能感覺有安全感,我開始邊走邊拍。一隻大白鷺從遠處飛來,在我面前表演了一個完美的降落,開始在水邊覓食。
不知道從哪兒也飛來一隻池鷺,池鷺在商洛一般為夏候鳥,在冬天還是很少見,這也可能是因為氣候轉暖的緣故,就像在商州蓮湖公園安家的綠頭鴨,斑嘴鴨,在棣花成功育雛的鴛鴦一樣吧。
二十幾隻小鸊鷉結伴而行,它是商洛最常見的水鳥了,各種水域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善遊泳、潛水,也能飛行,特別是它飛行時先扇動雙翅,雙腳在水面上交替踩水,身後濺起一朵朵水花,特別漂亮。
幾隻白眼潛鴨在水面上漂著。
三隻鳳頭鸊鷉不時地鑽入水中捉魚,鳳頭鸊鷉並不常見,它一般在商洛多為遷徙時路過,不過近年來在洛南發現已經有鳳頭鸊鷉安家。
突然一隻環頸雉從草叢中飛出,沒等我拍上幾張就飛到對岸。環頸雉很常見,但它特別機警,我還一直沒能拍到一張滿意的片子。
從西邊飛來一隻斑嘴鴨落到了遠處。
一隻螺紋鴨雄鳥遊到鳳頭鸊鷉旁,螺紋鴨平時很少見。
白鷺和蒼鷺在飛舞。
幾十隻綠頭鴨在沙灘上休息。
上百隻綠翅鴨聚在一起。
遠遠地看到幾隻赤麻鴨在沙灘上休息。赤麻鴨體型比家鴨稍大。全身赤黃褐色,翅上有明顯的白色翅斑和銅綠色翼鏡;嘴、腳、尾黑色;雄鳥有一黑色頸環。飛翔時黑色的飛羽、尾、嘴和腳、黃褐色的體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鮮明的對照。棲息於開闊草原、湖泊、農田等環境中,以各種穀物、昆蟲、甲殼動物、蛙、蝦、水生植物為食。赤麻鴨在商洛屬旅鳥,一般在遷徏時作短暫停留,比較少見。當我稍稍靠近,它便騰空而起。飛行表演——覓食的赤麻鴨。
赤麻鴨和綠頭鴨白鷺和諧相處。
就在我稍作休息時,突然兩隻鴨子打了起來,可惜我的相機還未舉起戰鬥己經結束。我乾脆用欄杆作依託,守株待鳥,果然七八分鐘後,一隻鴨子伸長脖子,頭貼近水面向前衝去,前面的鴨子嚇得落荒而逃,就這樣兩隻赤麻鴨不時展開戰鬥,我的快門也按個不停,過了一會它們又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開始專心覓食了。
又等了半個小時我正準備撤退時,發現遠處的一處沙灘上有幾隻野鴨,拉近鏡頭才發現是4隻花臉鴨。花臉鴨在陝西很少見,前一陣西安的一位大師聽說商洛有花臉鴨曾兩次專程前來拍攝,最終只拍到一隻,今天有4隻我一定要好好拍攝。因為太遠,我又慢慢下了河堤,借著蘆葦的掩護靠到近40米,拍攝一陣後發現花臉鴨距北邊岸邊更近,又開車繞到河北去拍攝。
算上18年那次,我已經是第三次到商州拍攝赤麻鴨了,不過這次終於拍到了幾張滿意的作品,我己經很滿足了,期待以後有時間再來商州拍鳥。
文/攝影:郝建勳
編 輯:劉逸飛
責任編輯:米子揚
編 審:楊 森
主 編:張志宏
:slrb_xmt
郵箱:sxsslzc@163.com
商洛日報APP:右下角「我的」投稿功能
作者/來源:商洛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