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鄭州2000多家洗衣店的大小老闆們,最近「日子很難過」。
標明了不能水洗也不能幹洗的衣服,怎麼洗?
這個難題,將鄭州洗滌行業的領軍人物幾乎全數召集到場。4月3日,鄭州市洗滌業協會「2010年工作研討會」在鄭召開,議題只有一個——謀劃草擬和最終出臺洗滌行業的鄭州標準。
■商報記者 王海聖
煩惱
不能水洗也不能幹洗
的衣服怎麼洗
一件衣服髒了,要麼水洗,要麼乾洗,如果這件衣服同時標註不能水洗也不能幹洗呢?
對普通人來說,這大概是不可想像的,但這個事情對鄭州大大小小的洗滌公司來說,則是太尋常了,事實上,他們經常會收到這樣的衣服。
目前,鄭州安滌洗衣有限公司就有這麼一件衣服沒有被取走。而鄭州潔麗洗衣有限公司剛剛洗過3件。
怎麼洗這樣的衣服是個挑戰,不久前鄭東新區一個新開張乾洗店接受了這個挑戰,結局是隨之關門。安滌洗衣總經理方豔洲介紹說:那個店老闆接了件2萬多的大衣,標著「不能幹洗不能水洗」,但粗心的店員只看到了「不能水洗」,結果導致大衣嚴重掉色,賠了1萬多,「直接賠死了」。
「這不是最常見的,最常見的是按照標誌洗,卻出現問題。」鄭州市洗滌業協會會長曾斌說。
今年初,安滌洗衣、康潔洗衣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是某著名品牌同款的價值5000多元的女式上衣,內襯是獺兔毛、外面是滌綸,洗滌標誌為「可乾洗不可烘乾」,但乾洗後本來是銀灰色的內襯卻變成了深淺不一的紅棕色。
「年初還發生了一件事,是個叫安東尼奧的外國牌子,標誌是『不可水洗,可乾洗,不可烘乾』,但是你要是一乾洗,這個衣服就鼓泡,呼啦呼啦響。」曾斌說。
癥結
洗滌業七成糾紛因為標誌不對
那麼,上述兩個事情是怎麼處理的?
曾斌說,都處理得很好,「我們的辦法是找廠家,要求找件新衣服按他們的標誌試洗,洗不壞算協會的,洗壞了問題由廠家負責,結果呢,廠家都調貨了。」
「基本上每一天都會發生糾紛,各式各樣的糾紛。」曾斌說。
糾紛五花八門,維權形式也花樣百出,方豔洲說比如拉條幅的、比如砸場子的,還有在店裡一坐,不賠償不讓做生意的,「不出問題一好百好,出了問題揪心呢」。
問題是,糾紛何以發生?
2004年即成立的鄭州市洗滌業協會的總結是,無非兩個方面:洗滌業自身出錯,標誌出錯。在當日舉行的研討會上,參會的各個老闆們均認為,前者和後者產生糾紛的佔比為3∶7,「糾紛主要是標誌錯誤產生的」。
「有企業自身的原因,比如鄭州有洗滌公司100多家,乾洗店2000多家,不乏一些沒有技術含量也缺乏實際經驗的小店,有出問題的基礎。」曾斌說,但他認為,因此而產生的糾紛並不多,主要還是標誌的問題。
智幫洗滌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獻偉舉例說了金屬絲衣服的問題,「基本上標識的是乾洗,但一旦乾洗,就很難熨平,這就算出了問題。」
策略
鄭州欲出臺洗滌業地方標準
事實上,也正是因標誌而產生的糾紛太多,鄭州市洗滌業協會不得不成立了15人的「檢測諮詢鑑定委員會」,另外還組建了專家委員會,專門負責全省洗滌業發生的糾紛。
「不成立不行,如果是因為標誌發生的矛盾,沒有任何處理的依據,官方解決不了,也是市場管理人員解決不了的,只能協會調解。」曾斌說。
商報記者了解到,進入2010年以來,協會專家組已成功處理了5起這樣的糾紛,除一起為洗滌店自身原因外,其他4起問題全部出在標誌上,「該水洗的標乾洗了,該乾洗的標水洗了」。
但更多糾紛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曾斌說,「大品牌好點,小品牌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像鄭州的有些商場,出了問題你也不用去,因為去了也白去」。
因為標誌而出現糾紛,也在於行業的健康發展,曾斌表示,他們準備醞釀起草河南本地的洗滌業標準,並效仿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出臺洗滌業定級標準,「簡單說就是掛星」。
「沒有標準不行,光靠行業自律不行。這是個新問題,得用新辦法應對。」綠色納米洗衣公司的老闆陳自廣說。
河南利科洗滌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展瑞君也這麼說,他說,因為內塗層有化學物質,羽絨服是應該水洗的,「只有進口的羽絨服才能幹洗而不出問題」,但如果顧客非要乾洗,洗壞了怎麼解決?「如果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就好了」。
回應
新標準計劃年內推出
曾斌表示,他們計劃年內草擬並推出這個標準,標準會參考其他地方的標準,將包含行業自律、店面定星、崗位要求、糾紛認定和調解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他說,協會已就此認真分析了很多省份,比如廣東早在2005年就起草發布了《商業洗衣洗滌服務質量規範》、《洗衣洗滌企業分等定級要求》兩項廣東省地方標準,廣東省洗衣洗滌商會正是主要起草方。
「我們得擔起這個責,讓消費者放心,讓企業經營者放心。」他說。
「河南需要這樣一個標準。」就此,河南省纖維檢驗局副局長朱冬說。
她說,這些年間我國的新面料出的非常多,企業檢、行業管理部門也檢,但這並不能保證不出一點兒問題,「在國家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制定本地標準是合適的」。
鄭州市商務局行業發展處處長郭韶就此表態說「支持這麼做」。
他的觀點是,如果有了這樣一個標準,那麼就能起到一石二鳥的作用:首先是行業自律,因為責任分屬明確,不扯皮;其次劃定星級,能促進行業良性競爭。
「鄭州的洗滌行業,準確說是小、散、弱的,現在,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存在各類問題,比如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一方面是新面料不斷出現標誌不準確,這就導致出現了消費者和經營者雙方都不滿意的局面,怎麼解決,我認為出個地方標準很好。」他說。
曾斌很高興官方如是表態,4月5日下午,他對商報記者說,「我們這就著手」。